APP下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发展教育事业的历史探索和启示

2022-07-10于吉源郑益

西部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教育

于吉源 郑益

摘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以后,面对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封建陋习残余影响大等实际,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对教育的统一领导,组建了各级教育领导机构,制定了教育法规,规定了义务教育学制,发展了各级、各类学校,编写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适用教材,尝试了较成功的教育资金筹措办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发展教育事业的启示是: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方向,坚持勤俭办学、多方筹措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重视师资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教育

中图分类号:D23;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1-0123-04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直到1937年9月6日将其改组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止,是存续近七年的苏维埃国家政权形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建立并领导的国家政权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当时,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了巩固与发展新型的民主政权,为了解救深受封建思想麻醉的人民群众,为了提高广大工农的思想觉悟,苏区政府非常重视思想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在苏区,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教育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文化教育事业置于重要地位,致力于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重视教育的历史原因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虽然只有几年的存续时间,但是在党史领域、国史领域都具有舉足轻重的作用。中央苏区建立之后,党中央根据当时苏区文化教育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采取了一些有效的举措,促进了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苏维埃政府在中央苏区战事频繁的艰苦时期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着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一)文化教育事业落后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文化教育的统治权是被当地地主豪绅所把控的, 他们宣

扬封建腐朽思想文化,宣传一些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错误观点,以此来蒙蔽广大农民,不让农民接触太多文化。广大农民长期受剥削和压迫,贫苦的生活使他们无暇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的,是中国共产党以独立的姿态带领人民建立的工农民主政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身。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紧密联合各革命阶级开展武装斗争,尤其要联合农民群众,建立工农联盟的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由此应运而生。

当时中央苏区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同志文化程度太低,尤其是江西修、铜、万、宜,简直还带有一点原始状态”,“在鄂豫皖苏区,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等县,占人口总数9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黄安县青壮年中,文盲占95%,豫东南、皖西各县的文化教育同样落后。”[1]“广大民众在文化智力上显得愚昧落后,目不识丁的文盲高达90%以上。”[2]没有民智的开启就无法开展革命活动,不唤起广大农民群众的斗争意识,革命就没有群众基础,没有群众基础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中国共产党巩固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就必然要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就必然要唤起工农群众的斗争意识,唤醒民众就要依靠教育。在党的高度重视下,中央苏区的教育事业逐渐开展起来。

(二)封建陋习残余的影响大

新中国成立之前,广大农村在封建礼教的荼毒之下是非常封闭的。封建礼教不仅禁锢着广大农民的思想,还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行为。封建礼教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宗祠制度,该制度可以说是旧社会地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的重要基础。“各姓氏之宗祠家庙,林立栉比,颇饶宗法社会之意识……家族制度,亦较严密。各姓宗祠,计有三四十所,所用门联,多为‘皆以明伦,庙中何殊庠序;是亦为政,门内等若朝廷’。”[3]由此可见,统治阶级的手段大多是禁锢思想、控制行为的。除了宗祠制度,封建礼教演化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对女性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封建社会,女性必须服从所谓的夫权,不服从便是不仁的表现,会被人唾弃。封建礼教衍生出来的种种思想和文化,束缚着、禁锢着广大农民的思想,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基于这些缘由,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广大农民从旧思想、旧文化的禁锢之中解放出来,接受革命的、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革命事业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发展教育事业的实践探索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教育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是平等的、普惠的,与国民党统治区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党在此时期所发展的教育,重点是面向广大工农子弟的义务教育,是特别针对最广大工人农民阶层的扫盲教育。为了推进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党在此期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组建了领导苏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专门机构

1933年4月5日,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省、县、市、区教育部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暂行组织纲要》,规定“教育部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是领导广大的工农群众,用教育与学习的方法,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文化水平与政治水平,打破旧社会习惯的传统,使能有力的动员起来,加入战争,深入阶级斗争,参加苏维埃各方面的建设,以争取苏维埃运动在全国的胜利。”依循这部纲要,设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指导各地的教育事业发展。1934年4月,中央政府颁布了《教育行政纲要》,规定乡教育委员会是教育部的基层组织,规定区、县、省、中央设教育部,管理普通教育和社会教育。各级教育部长下设包括党、团、工会、儿童团等部门人员参加的教育委员会和由本部干部兼任的巡视员,由此基本形成了党领导苏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架构和组织架构。

(二)规定了义务教育学制

1933年10月,中央文化教育建设大会通过了《目前教育工作的任务的决议案》,这标志着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大会同意把义务教育缩短为五年”“一切儿童自满7岁至13岁,施以免费的强迫教育”[4]。该决议案规定,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上学,义务教育虽然有年龄的限制,但是想继续学习的人仍可以继续参加学习。除了学习基本功课以外,还可以学习跟职业相关的技能,还可以学习特长,等等。遵循这部决议案,普及教育大范围开展起来,有力地促进了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革命事业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编写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适用教材

中央苏区政府成立后的一段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发动围剿,战事频繁,教育领导机构没有组织编写出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适用教材,这对宣传党的革命思想、发展党的革命事业是不利的。中央政府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组织教材编审机构,开始编写反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读本和教材,编审并出版了《共产主义儿童读本》《列宁小学国语课本》《青年平民读本》《群众读本》等,统一了苏区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内容,由此也明确了教育指导思想,这有利于革命思想的宣传和灌输。苏区政府组织统编教材,有助于引导广大学生认清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有助于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支持和参与革命斗争。

(四)制定了可行的教育资金筹措办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在国民党政府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围剿和全面封锁之下坚持斗争的,中华苏维埃政府在保障军费开支的同时,还要向教育事业进行投入,经费来源是很紧张的。这就需要苏区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各地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地方政府还是采取了一些有效方法,比如闽西苏维埃政府将土地税的20%作为教育经费上缴国库,上杭县委更是将全县税收的30%作为教育经费上缴,等等。这些地方的做法无疑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大大缓解了各地区办学的困难,使得苏区即使在战事频繁阶段,所辖的各级各类学校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苏区政府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并将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的政党,苏维埃政府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由此,广大贫苦工人农民纷纷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积极参加革命斗争。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发展教育事业的启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是党建立人民政权的伟大尝试,为领导全国的革命事业,为党后来的执政全国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中央对文化教育事业就予以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章程,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这些探索和尝试是极其宝贵的经验,开创了党成功领导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先河,对我们今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广大工人农民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与剥削,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基本上是文盲或半文盲,所以,唤起民众的革命意识,开展革命斗争是最基础的工作。这就需要苏区政府积极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广大工人农民认字学文化,用先进理论来武装他们,动员他们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苏区人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教育原理与苏区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起了新型的教育体制,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尝试了一系列有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办法,成功开创了党领导教育建设的先河。历史证明,党重视并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教育事业就会得到大发展。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是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方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所有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所有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这就明确了人民群众是苏维埃的主人,苏维埃政权是人民的政权。人民政权办的教育当然是为人民的教育。在此期间,党中央制定的教育法规就明确了在中央苏区“一切文化教育机关是操在工农劳苦群众的手里,工农及其子女有享受教育的优先权”。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办的教育就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是努力让最广大人民群众都受到教育的普惠教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努力办好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

(三)始终坚持勤俭办学、多方筹措的教育工作方针

苏区政府建立伊始,就受到反动势力的联合围剿,财政是相当紧张的,发展教育事业可谓是举步维艰。为了支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苏区政府采取了勤俭办学、多方筹措的工作方针。教室大多是当地的庙宇和祠堂,学生使用的桌椅大多是石头堆砌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公经费大多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生产活动所得的,这些都是勤俭办学的生动实践。苏区各级党和政府积极开源节流、多方筹措,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始终保障教育教学经费,努力保障各级、各类学校正常运转。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在困难时期也是始终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尽心竭力地办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资金相对充足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永远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兴,民族才能复兴,国家才能富强。

(四)始终坚持重视师资质量的提高

在苏区,师资质量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关乎工人农民的扫盲运动能否顺利进行,关乎革命能否朝着正确的道路行进。基于此,苏区党和政府多措并举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教师登记制度在苏区是广泛实施的制度。实施教师登记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整顿教师队伍、清理反动人员等。虽然苏区的教师数量不多,但是对于不合格的教师,苏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也会采取不予录用或者重新培训。1930年召开的工农代表大会指出,“各地教员要通过边区政府审查批准”,1931年颁布的有关法令指出,要贯彻落实教师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的审查,还要系统检查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文化水平。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提高师资质量不仅会引起教师对自身的重视,还会引起人民群众的重视。师资质量的提高不但会提高课程的教授质量,还会推动文化教育事业朝着正确道路的发展。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仍然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之中,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任务,也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发展教育事业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在这一时期,党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适用的教育法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教材建设,制定了可行的经费筹措办法,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教育事业是党、苏区政府和根据地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发展起来的。这说明,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就认识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对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致力于办人民的教育。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我们依然要重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始终不忘为人民办好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一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0.

[2]唐志宏,谭继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371.

[3]陈赓雅.赣皖湘鄂视察记[M].上海:申报月刊社,1934:20.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0.

[5]舒龙,凌步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張要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胡日旺.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地位的新认识、新评价[N].赣南日报,2021-11-07(006).

作者简介:于吉源(1998—),男,汉族,辽宁大连人,单位为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郑益(1982—),男,汉族,辽宁辽阳人,法学博士,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统一发行的流通货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与撤销的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