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隐性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结合

2022-07-10牛媛媛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  要:高校学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接受最前沿的教育,也接触到更加多元的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的教育理念,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隐性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实践发现,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度比较高,这一教育方式也在因此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逐渐普及。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隐性教育的途径和结合方式进行探究,目的就是将这一适合高校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推广,帮助每一所高校符合全新的办学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人才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7-0007-04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

隐性教育,与传统教育存在一定差别,其内涵突出表现在通过间接教育和潜意识教育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学校和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集中整理,根据教学大纲中的内容重新设置教学方案,通过间接媒介以及潜藏媒介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教育。隐性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教学方式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又不设置明显的教学课程,能让学生用轻松的心态对待课堂教学,而不是被迫接受固化的教学内容。隐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看似没有计划的教学课堂中,让学生以最放松的状态接受知识,不自觉地在课堂互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巩固知识,潜意识中接受学习,这种教育方式能让学生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我思考和自我感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学业水平[1]。显性教育即学生平时所接触到的传统教学方式,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甚至每一节课都要严格按照教案中的内容执行,但隐性教育与其相反,教师要通过无形的影响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促使学生将所接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事例高度融合,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行为举止。学生对显性教育的接受程度不高,会产生强烈的对抗行为,长时间的显性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学来说十分不利,而隐性教育没有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削弱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运用隐性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顺应教育时代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已经逐渐完善,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经济的完善会促进文化的交流,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新的变化,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高校教师要根据当下情况不断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法律的约束效应并不能够针对所有事件,生活中更多的行为是需要靠人类的道德观念来约束。高校学生即将迈入社会,因此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但传统教育会让受教育十几载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隐性教育会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不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现如今,我国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时代的发展需要人们提升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这不仅仅是顺应时代变化,更是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力量。隐性教育能够顺应教育的变化,并且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无形中接受教育,这对个人发展和时代发展都有特殊的意义。时代的发展推动文化的进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结合隐性教育就是文化进步的明显表现形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触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好奇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促进教育使命完成

隐性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更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隐性教育在高校的应用,更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接轨,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通过隐性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并且将这种影响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当中,隐性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高校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对我国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教育领域内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教育者盲目追求教学成绩和教学绩效,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学生的长期发展;学生对学习成绩并不关注,认为大学教学就是傳统教学的延伸,对课堂有严重的反感情绪,对课堂中教师讲授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差,认为大学课程的教育过于固化,并不能够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实际意义。在这种大环境中,隐性教育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有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帮助他们在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让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灌输,而要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切实提升教育的现实意义,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完成教育使命[2]。

三、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效果缓慢

隐性教育虽然已经得到了教育领域的认可,并且也已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开展,但是这一教学方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教学效果比较缓慢。隐性教育注重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注重学生对日常生活行为的思考,却并不十分重视固化的知识体系的建立,这样就与显性教育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显性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对许多教育问题通过概念灌输的方式强加给学生,学生也会从试卷上给予直接的反馈,而隐性教育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不如显性教育的教学成果快速。由于传统教育的存在时间已经很长,所以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开展隐性教育的教师人员不足,具有专业教学能力的教师也不多,这就导致隐性教育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阻碍。隐性教育注重学生潜意识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效性不够明显,也不存在对应试技巧的培训。

(二)教学形式单一

我国当前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一般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参与教师课堂,这种现象也十分普遍,在我国高校思政课中,这种教育方式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高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高校学生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的类似教育,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早产生了厌倦心态,教学效果显而易见。隐性教育是一种较为前沿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开展也依然只能够在讲台上进行讲解,虽然教学方式比较新颖,但是教学形态依然缺少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足,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也不多。

(三)不可预测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实现了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如此。受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高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类声音对教育的影响到底如何未可知。当前高校学生年龄比较成熟,有独立的世界观,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说服力。隐性教育周期性较长,学生是否能够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获得自己需要的思想水平的提升也是未知数。信息化的发展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更多的冲击,许多年轻人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这类不正确的意识形态正在腐蚀着当代青年的思想。隐性教育的教育方式不够直接,仅仅通过间接影响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难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隐性教育是否符合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是未知数,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预测的[3]。

四、高校隐性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理解不足

许多高校教师对隐性教育的认知依然停留在表面,对其内在价值和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缺乏理解,而且也没有将隐性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难以发挥隐性教育的真实作用。教师的理解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如果对隐性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晰,在教学中自然也无法将教学方法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隐性教育的特点无法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强调隐性教育的意义,但是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仍然沿用传统教学的手段,并没有将教育与实际情况相联系,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隐性教育也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延伸。这一问题源于教师对隐性教育的理解过于匮乏,如果教师都不能对教育内容有明确的理解,那自然无法准确向学生传授,更不可能联系实际进行教育拓展。

(二)忽视隐性教育的应用

我国一直强调要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放在高校各项工作的首位,但是具体应用时,却没有将隐性教育贯彻到实践当中。高校的教学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后的工作生活,其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是对人生道理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能否有效结合是教学的关键。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就体现在无法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冗长烦琐让学生无法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产生联系。教师也忽略了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技能,忽略了应用技能的提升。隐性教育最大的优势则在于能够将教育联合生活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教育者忽略了隐性教育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更多只是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作用,这就与学生之间出现了不可逾越的距离。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过远,难免会出现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的情况,教师如果还没有意识到隐性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以及课堂中学生才是教学主体的地位,便难以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人生道理,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如果在教学时忽略了这一主旨,就会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无效学习,学生难以理解许多能够影响人生发展的哲理。教师要理解隐性教育的意义,明确隐性教育的开展就是为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其应用十分重要。

(三)缺乏教育能力

高校思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体现在“传道授业”,更多是要为学生“解惑”,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这才是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隐性教育能够将这一教学理念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但是许多高校缺乏教育能力,无法普及隐性教育的教学方式,无法准确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高校扩招、资金短缺等等都成为高校的主要问题,高校的教师扩招难免会出现教师能力不足的情况,这不仅仅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更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高校要优化教师团队,对现有的教师进行隐性教育的普及以及教学方式的培训,对日后所招聘的教师也要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4]。

五、高校隐性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一)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保证祖国大地上的青年都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是人才的主要输送平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國家对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十分重视,不仅推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也推动了隐性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针对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这类教育政策不仅提高了高校教师对于隐性教育的重视度,也能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教学方式的变化。隐性教育的特点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将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并且能够结合生活实践,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性极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在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并逐渐将传统教学方式撤出课堂,避免出现强制性的学习现象。隐性教育的重点是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二)增强隐性教育的应用

高校学生在回报社会时,其言行举止都代表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形象,其思想素质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法律约束的是人类的底线,但道德却约束的是人类的行为,日常生活中许多行为都需要道德准则来约束。随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的提高,隐性教育这一教学方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部分高校也已经开始针对现有的显性教育进行改革,希望能够改善目前较为刻板的教学模式。许多高校应用的教学方式只强调显性教育,这种教学现状也应该逐渐改善,应该不断突出隐性教育的特征,增强隐性教育的应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原则是以人为本,高校的教学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隐性教育不仅需要高校在教育上给予关注,更需要将其应用在教学当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贡献力量,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其学业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保证每一个学生毕业后都能够对世界有清晰的认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这些最直接的保证都来自教师的谆谆教诲,因此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保证对学生教育的正面效果,高校就要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提升教师对隐性教育的理解,提高教师隐性教育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在生活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建立在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上,而不是对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上,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隐性教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结合课堂所学来解决问题,教师只有自身对隐性教育的内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为学生传达的正确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还需与学生平等沟通,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所以说教师的自身素质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5]。

六、结语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中融入隐性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还能够让学生通过日常实践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高校学生即将回报社会,因此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隐性教育能够很好地将教学与生活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参考文献:

[1] 高燕.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1-14.

[2] 刘承功. 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18(06):62-67.

[3] 赵建超.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应对[J]. 广西社会科学,2016(09):212-216.

[4] 王秋慧. 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 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9.

[5] 冯翰飞.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太原:中北大学,2019.

(荐稿人:张灏,江苏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2020-2022 年度交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八个相统一’原则下航海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設和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TYB20-348)。

作者简介:牛媛媛(1987—),女,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在读,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战线思想等。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