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风格对交流学习双方语言内容相似性的影响

2022-07-09张恒超

关键词:交流语言

[摘 要] 研究创设三种场认知风格交流条件,采用交流范式,安排交流学习任务和个人迁移任务,探查认知风格对交流学习双方语言内容相似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流各阶段中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交流双方的语言相似性水平最低;场独立性组和场依存性组分别从b6和b7阶段开始,双方语言相似性水平趋于稳定;个人迁移任务中场依存性组双方相似性水平最高。结果发现: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交流双方语言相似性水平最低,但稳定性最早出现;场依存性认知风格双方交流中彼此依赖性更高。

[关键词] 认知风格;交流;语言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A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交流一方面在交流者间交替传递特定思想和观念(语义),另一方面实现了特定的交流目的(语用)。[1]270针对交流认知实验研究,Krauss等将交流过程概括为,语言指导者语言界定、描述和解释交流对象,语言操作者解读语言信息,并作出某种辨别、分类、挑选等操作。[2]114归纳而言,交流具有如下典型特征:语言媒介核心性、目的共同性、认知互动性、共同和个人责任共存性。[3]198

(一)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人格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认知过程中个体信息加工的偏好方式和过程,也称为认知方式;这种认知偏好性是基于脑结构及其机制而表现出来的。[4]450認知风格差异广泛表现于感知、记忆、学习、思维、问题解决等过程中,典型的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场”指与特定任务相关的各种感知、思想和观念等,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能是抽象的。[5]255Rahmani在研究中归纳并评述了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间的差异性,[6]38见表1。

前三点着眼于场认知风格自我认知加工过程的特征,第四点着眼于场认知风格的社会互动特征。研究者一致认为,比较而言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个体心理分化水平更低,自主性更低,而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个体表现得更为知微见著,自主认知重建和调整能力、认知推理和监控能力相对更强。[7]37尤其是当场中存在干扰个体认知加工的分心线索时,场独立性个体的高辨别力、独立判断和推理能力,使其能高效提取有关的重要信息。[8]540

(二)交流语言认知

首先,关于语言认知特征的研究,研究者认为交流是双方通过语言等沟通认知和行为的过程,交流共同基础(共同知识、期望、理解和假设等)的形成,对于交流效率和效果至关重要,即“听者设计”过程。[9]552“听者设计”的发生过程体现了人际互动过程。[10]118表现在语言交流中参照惯例的形成和发展,语言参照惯例是交流者随交流发展而逐渐共同形成和共同理解的特定语言表述,其以高度共享的信息沟通彼此的交流意图和期望。[11]133作为交流者间的共同交流基础,参照惯例能够促进双方间多水平多层次的认知和行为的协调性,但是,以往研究关注了交流语言的内容特征和作用,却相对忽略了其形成过程特征的探讨。这与研究的两个方面特点有关:一是考虑到交流互动任务的相对复杂性和实验控制性,以往研究任务相对较为简单,如LEGO(乐高)积木命名及模型组建任务、[12]330O-in-Qs视觉搜索任务、[13]1465对象辨别和挑选任务、[14]70特定生活物品摆放任务等。[15]508Bezuidenhout评述认为,简单的视觉情境交流任务方便于即时交流语言的分析,但难以展现交流语言随交流进程发展的丰富性、复杂性,更不利于揭示其对交流双方认知“冲突-协调”过程的调节性,这就像照片和录像的差别一样。[16]9Brown-Schmidt等相对更折中性地看待即时交流和长时交流的特点,指出即时交流优势是语言分析的便利性和精细性,长时交流优势是揭示交流互动语言的动态发展性,研究中两者不可偏废。[17]281然而,现实研究中长时研究对实验时间和实验复杂性要求较高,这成为研究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二是交流语言认知研究传统上是将交流双方作为一个交流个体来探讨的。交流语言认知的最大特征是互动性,因此将双方作为对照性个体进行语言分析,有助于揭示彼此认知“冲突-协调”的变化性,如参照惯例的形成和发展特点的研究,双方语言的对比特征会更有说服力,也更有针对性。基于此,当前研究拟创设长时交流学习任务,并将交流全程标准化为10个阶段,在交流发展中记录交流双方完整的交流语言内容,以双方每个阶段中即时语言的对照分析为基础,探讨交流全程中交流语言认知的变化特点。

其次,关于交流情境中的非语言因素对于交流语言认知的影响。以往研究者认为,从交流语用观点出发,交流语言认知发展始终处于一个相对语境之中,语境的丰富性或存在的大量非语言因素,如交流者的人格特征、群体标签、知识背景,交流时空条件(即时、延时,面对面、远程),交流非语言媒介(如表情)等,综合影响交流语言认知特征及发展变化特点。在人格因素方面,Hostetter[18]65等以及O'Carroll[19]2等均证实外倾性和人际活跃性促进交流语言认知,具体表现为语言互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也表现为非语言媒介(表情)沟通的积极性、丰富性更高;同时发现外倾性交流者对于语言交流的倾听反应也更为主动,语言的理解和解码水平相对更高。但是,以往研究没有直接比较探查交流互动中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对语言认知加工的影响。关于场认知风格的第四点差异,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释:Rahmani强调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个体擅长人际互动和交往(敏感的社会性意识),[6]38Nosratinia[5]254等以及Wong[20]146等研究发现,场独立性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活跃性、外倾性等人格特征,更为偏好社会性活动,认知策略性水平和丰富性更高,自主性更强;相反,尽管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个体在社会人际互动中可能表面上具有良好的人际适应性和配合性,但策略性、自主性等相对不足,使其互动认知和行为显著,更受认知互动中权威者的影响,被动性特点相对显著。Kim等以支架式教学和学习为例做了解释:支架是教学中或合作学习中教师或学生同伴提供的有助于个体学习的知识背景,支架在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中通过语言交流沟通呈现出来,支架的权威性是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个体学习效果的保证,如实现知识重构、论证推理等。[21]405因此,场依存性社会互动的特点取决于权威是否存在,这也是其分析性和独立性等相对不足的特征在社会互动中的延续表现。鉴于此,当前研究在对交流双方交流语言的动态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场认知风格的影响性。

另外,交流语言认知特征源于交流互动情境,换言之,交流互动情境对于语言具有限制性,因此当前研究在创设交流任务并分析交流双方语言特征的前提下,于交流任务之后创设了连续进行的个人迁移任务,通过两任务间的对照分析,进一步解释交流语言认知特征的互动情境制约性特点。

综上,当前研究设立了三种认知风格交流条件,创设了交流学习任务和个人迁移任务,通过交流双方间的语言分析和任务间的比较,拟探查认知风格对交流学习双方语言内容相似性的影响特征。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研究招募了144名大学生被试,男女各半,大一至大四人数分别为34,38,36,36,被试参加实验获赠小礼物一份。

(二)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 2台ThinkPad-Edge-E520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大小为15.6英寸,分辨率设定为1 366×768,实验程序由高校计算机教师编写。实验过程中两台笔记本通过网线互联,程序彼此互相响应。交流被试两人对面而坐,分别距离面前电脑屏幕40 cm左右,电脑屏幕与键盘夹角约120 °,电脑屏幕上方低于交流被试的头部。

实验材料 虚拟的陌生生物,生物有4个特征维度(眼脚手口),每個维度设计2个值:竖眼/横眼、细脚/粗脚、二指手/三指手、大口/小口。在1~3维度间创设了两类功能:1~2维度是1值,生物可以吸收水分;1~3维度均是1值,吸收水分并产生电流,维度4与功能无关,采用“有/无”呈现方式。将维度1~4和4个身体特征的对应关系依次轮换,以克服被试期望、知识以及特征凸显度等可能存在的差异。最后,共4套材料:A眼脚手口、B脚手口眼、C手口眼脚、D口眼脚手。依据真值表选择了8个样例,具体见表2。

(三)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连续完成的两个任务:交流学习任务和个人迁移任务。

交流学习任务共10个交流学习阶段(block),每阶段中8个样例均随机呈现两次;该任务采用交流范式。[22]114具体而言:正式实验中交流学习双方对面而坐,分别面对一台电脑,随机呈现一个生物后,由一人语言描述,另一人参照语言描述判断其可能具有的功能,各功能对应三个按键“,”“.”“/”,即一个交流回合中双方分别作为“语言描述者”和“功能判断者”,一个回合限时20 s,之后提供4 s正确功能信息的反馈;每下一回合,双方角色互换一次。任务中录制交流语言。

个人迁移任务由被试个人独立完成,呈现如上,不同的是:呈现生物的特征全部被灰色方块遮盖,共6个覆盖物(手和脚各2个,点击其中一个则两个均揭开),该任务要求被试功能判断之前,先鼠标点击揭开“被试自己认为”有必要观察特征的方块。任务只持续一个单元(各样例随机呈现两次),不向被试提供反馈信息。

交流学习任务中,每个block中交流双方各语言描述8次,将每次描述中提及的维度和未提及的维度分为两类,求两人对应的描述语言的杰卡德相似性:

Cs=[c/(a+b-c)]×100%,

式中,c是两人描述语言对应维度类别中共有的维度数,a、b为两人的总维度数(均为4);再计算各block的平均数。同理,个人迁移任务中,计算两人点击揭开和未揭开维度类别的杰卡德相似性。

正式实验前,全体被试先集体施测镶嵌图形测验(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修订),测验共有三部分,题目分别9个、10个、10个,各部分施测时间为4分钟。镶嵌图形测验信度为0.90,效标关联效度为0.49(效标为棒框测验分数)。第一部分用于被试练习和评价,第二、三部分为正式测验,测验要求从给定的复杂图形中寻找特定的简单图形,第二、三部分中图形1和2分别计为0.5分,图形3和4计为1分,其余计为1.5分。[23]278

测验后,将同性别被试的分数进行高低顺序排列,高分一端的1/3划分为场独立性组,低分一端的1/3划分为场依存性组,中间1/3划分为中间组;再合并男女对应组,最后各组均48人,男女各半。

(四)实验设计

交流学习任务中,各认知风格组同性别随机配对,男女各12对,共24对;实验设计为3(认知风格)×10(交流学习阶段)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指标为交流者的语言杰卡德相似性。

再将交流学习任务block10和个人迁移任务的杰卡德相似性,做3(认知风格)×2(任务类型)混合实验设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三种认知风格下交流学习双方语言内容相似性结果

三种认知风格学习双方语言相似性结果见表3。

方差分析表明:认知风格主效应显著,F(2,69)=11.14,P<0.01,η 2p=0.24;学习阶段主效应显著,F(9,621)=11.65,P<0.01,η 2p=0.19;交互作用显著,F(18,621)=3.47,P<0.01,η 2p =0.18,简单效应分析表明:

b1中,中间组交流者语言相似性显著高于其余组;b2中,中间组和场依存性组显著高于场独立性组;b3中,场独立性组显著低于场依存性组;b4中,场独立性组显著低于中间组;b5~b6中,中间组均显著高于其余组;b7中,中间组和场依存性组显著高于场独立性组;b8~b9中,中间组均显著高于其余组;b10中,场独立性组显著低于中间组。

场独立性组中,b2显著低于b3;b3显著高于b4~b9,b4~b5显著高于b7~b9。

中间组中,b1显著低于b2和b8;b2显著高于b3~b6和b9~b10;b4显著低于b7~b8;b5显著高于b10;b6显著低于b8;b8~b9显著高于b10。

场依存性组中,b1显著低于b2~b4;b2~b3显著高于b4~b10;b4显著高于b6和b8~b10;b5显著高于b6;b6显著低 于b7。

(二)三种认知风格下交流学习双方block10和个人迁移任务比较结果block10和个人迁移任务比较结果见表4。

方差分析表明:认知风格主效应不显著,F(2,69)=1.18,P>0.05;任务类型主效应不显著,F(1,69)=0.63,P>0.05;交互作用显著,F(2,69)=4.37,P<0.05,η2p=0.2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

个人迁移任务中,场依存性组双方相似性显著高于其余组;交流学习任务中认知风格效应不显著。

中间组中,交流学习任务b10中双方的相似性显著高于个人迁移任务;场独立性组和场依存性组中,任务类型主效应均不显著。

四、讨论

(一)三种认知风格下交流学习双方语言内容相似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从交流阶段中认知风格组间的比较看,场独立性组交流双方的语言相似性水平相对更低。具体而言,除了b3,其余阶段中场独立性组均显著低于中间组;而在b2,b3,b7中,场独立性组均显著低于场依存性组。b1,b5,b6,b8,b9中,场依存性组显著低于中间组。场独立性组和场依存性组分别从b6、b7阶段开始,双方语言相似性水平趋于稳定。

研究发现:交流过程中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交流者间语言相似性水平最低,其次为场依存性组,最后为中间组;场独立性组双方语言相似性稳定性最早出现,其次为场依存性组,最后为中间组。

一方面交流双方语言相似性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场独立性组-场依存性性-中间组,另一方面交流双方相似性稳定性出现的早晚依次为场独立性组-场依存性性-中间组。即场独立性组语言相似性水平最低,但是稳定性出现的最早。首先,从交流语言认知特征看,语言是交流的核心媒介,其在交流过程中起到促进交流双方认知“冲突-协调”转换的作用。语言交流是一种社会性行为,主要通过深思熟虑的精心推理过程驱动,其对双方认知的协调过程是一个意识性和策略性过程,表现为对言语过程的时刻监控,以及对同伴心理状态的即时推理和更新。[24]230该过程的典型表现是随着交流进程的发展,双方间逐渐形成特定的语言参照惯例,参照惯例是双方共同理解和接受的特定语言表述,是共同交流意图和期望的一种表现形式。[10]118参照惯例作为交流共同基础的重要部分,一旦形成则表现出相对稳定性特征,如果交流一方交流过程中不遵循并随意违背彼此间约定的特定参照惯例,将意味着向同伴传达交流对象发生变化的信息,双方需要重新沟通协调以形成新的语言参照惯例。简言之,交流语言和个人私语不同,交流語言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彼此间的认知协调作用,因而,从交流双方语言相似性稳定性出现的早晚依次为场独立性组-场依存性组-中间组可以看出,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交流者间语言认知协调效率最高。

其次,交流语言是交流的核心媒介,但不是唯一媒介,语言认知过程还受到各种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从认知加工意识性角度而言,交流语言认知加工过程的特定同伴调整性和共享性对认知资源要求较高,交流者随交流进程发展需要时刻保持意识清醒和更新;相反非语言因素的认知加工过程相对是自发的、无意识性的,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权衡理论强调,交流者交流中无法使用非语言因素实现交流意图时,更依赖语言媒介;反之,非语言媒介或因素可以实现交流目的,则很少甚至不依赖语言媒介,此时语言交流显得相对赘余。[25]233如表情交流(面部、肢体、手势、注视等)。非语言交流不仅体现为认知的节省性和高效性,也直接影响交流语言信息特征,即交流语言变得更为简洁化,此时交流语言更多扮演认知协调的线索角色。[26]499因此,当前研究中从交流双方间语言相似水平上看,由低到高依次为场独立性组-场依存性性-中间组,场独立性组最低,但是从交流双方相似性稳定性出现的早晚上看,依次为场独立性组-场依存性性-中间组。对照证实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交流者间语言认知协调性出现的最早,随着交流进程的发展,非语言因素对于交流认知的协调作用逐渐深入,使得交流语言认知协调作用相对减弱,这也是出于认知资源有效性和节省性的一种结果,因此该方面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交流者优势明显。

最后,从认知风格间的不同特点来看(表1),关于认知风格比较的前三个方面,研究者一致认为,比较而言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个体心理分化水平更低,自主性更低,而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个体表现得更为知微见著,自主认知重建和调整能力、认知推理和监控能力相对更强。这些特点是认知风格个体认知加工中的典型特征。关于第四点,当前研究结果倾向于支持Rahmani[6]38,Nosratinia[5]254等,Wong[20]146等的观点: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交流者不仅在个体认知上表现出更强的分析性、自主性等特征,且在人际交流互动中表现出更高的协调能力。证实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个体擅长人际交往、社会敏感性更高、社会互动中表现出活跃性、外倾性等人格特征,认知策略性水平更高。场依存性认知风格则反之。

总之,当前研究结果支持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交流者具有更高的交流互动性水平。同样,中间组表现相对最差,这可能与其认知风格特征不典型性有关。

(二)三种认知风格下交流学习双方b10和个人迁移任务结果的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个人迁移任务中,场依存性组双方相似性显著高于其余组;中间组中,交流学习任务b10中双方的相似性显著高于个人迁移任务。

研究发现:场依存性组双方在交流互动中彼此依赖性、一致性更高;中间组任务间一致性更差。

当前任务设计中,个人任务是交流学习任务结束后的迁移任务,个人任务中交流双方分别独自完成任务,因此在功能判断之前,被试揭开维度特点反映的是交流任务中的交流认知整体,而不仅是语言认知特征。个人迁移任务中场依存性组双方相似性显著高于其余组的结果证实了: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交流双方即便是在交流任务后的个人任务中,彼此行为仍然表现出显著的一致性,即在交流中彼此间认知和行为整体上的依赖性和相似性水平更高。该结果也支持了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前三个特点:依靠外部标准处理信息、整体上感知“场”、从外部推导出个人观点。但是,Rahmani研究指出场依存性学习者的学习优势建立在其对参考的外部标准或场的敏感性。[6]38进一步的研究指出,这些外部标准还应具有权威性特征(比如教师权威性的指导,榜样同伴的合作或示范),此时场依存性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效果将显著提高,这是因为场依存性个体相对场独立性个体分析性、辨别性、自主性相对不足,如果面对的场信息多样而矛盾时,其关键信息的择取能力相对不足[27]8,即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交流者在交流人际互动中可以表现出更好的合作性和配合性,但是交流效果则受互动中是否存在权威指导的影响。这是当前研究结果中出现个人迁移任务中场依存性组双方相似性显著高于其余组结果的重要原因。

中间组表现出交流学习任务b10中双方的相似性显著高于个人迁移任务,与中间组场认知风格典型性不显著有关系,尽管交流任务b10中的相似性是语言相似性,个人任务中的相似性是交流认知整体相似性,但是语言相似性是交流相似性的一部分,因此,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间的无显著差异,证明双方认知和行为的相对一致性。相反,中间组的这种差异性则是双方交流结束后,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性或混乱性的一种表现,源于交流者间认知风格的不典型性和参差性。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研究显示对于场独立性认知风格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间的差异性,不适合一言以蔽之。Rahmani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所归纳的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社会互动中缺乏社会性意识,不擅长人际互动和交往,以及场依存性认知风格敏感社会意识性,擅长人际互动和交往。[6]38主要是着眼于场认知风格的个体自我认知加工过程而解释的,可以说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分析性、独立性和客观取向不仅表现在自我认知加工中,也一定程度表现在交流互动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加工过程中。从这一意义出发,交流认知特点典型地表现在两个过程:一是信息互动过程,二是信息互动后的自我辨别、筛选和决策过程。实际上Rahmani等研究之所以认为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个体社会性意识不敏感,是因为更倾向于着眼于后一过程信息互动后的自我辨别、筛选和决策过程特点而做出解释的,该过程表现出与个体自我认知特征的一致性(表1前三点)。[6]38而Nosratinia[5]254等以及Wong[20]146等研究所强调的场独立性认知风格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活跃性、外倾性等人格特征,更为偏好社会性活动,更倾向于着眼于前一过程的信息互动过程,这是互动特点和互动策略性的表现。因此,关于场认知风格社会互动特征的两种解释彼此是可以调和的。认知风格在现实学习情境下的表现是多样的。[28]129

应该注意的是,交流活动和个人活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交流互动的复杂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变化性。诚然,交流互动情境下存下大量的非语言媒介和因素,这使得实验室研究面对一定的矛盾性,因素的控制性高则离现实交流太远,控制性低则无法分离解释不同因素交流互动认知特征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关于认知风格对交流语言认知影响性的解释也應立足于具体实验特点,这可能是研究分歧的一个原因。总之,交流认知作为一个复杂综合系统,有待于未来研究做多角度的全面深入性探讨。

五、结论

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交流双方语言相似性水平最低,但稳定性最早出现;场依存性认知风格双方在交流互动中彼此依赖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张恒超.交流语言认知特征[J].心理科学进展, 2018(02):270-282.

[2]Krauss Robert M,Sidney Weinheimer.Changes in Reference Phrases a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of Usage in Social Interaction:A Preliminary Study[J].Psychonomic Science,1964(01):113-114.

[3]张恒超.共享因素对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7(02):197-205.

[4]Armstrong Steven J,Elizabeth R Peterson,Stephen G Rayner.Understanding and Defining Cognitive Style and Learning Style:A Delphi Study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J].Educational Studies,2012(04):449-455.

[5]Nosratinia Mania,Zahra Mojri,Elnaz Sarabchian.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l Learners' Language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World,2014(02):253-264.

[6]Rahmani Bita Dw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 and Reading Strategy toward Reading Comprehension[J].Journal of ELT Research,2016(01):37-52.

[7]U diyono Udiyono,Muhammad Ridlo Yuwono.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on Geometry Subject[J].Infinity Journal,2018(01):35-44.

[8]So··zcü  O··mer Faruk,I·smail I·pek,Hüseyin Kinay.The Attitudes of Field Dependence Learners for Learner Interface Design(LID) in E-Learning Instruction[J].Univers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6(03):539-546.

[9]张恒超.参照性交流中的“听者设计”[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05):552-560.

[10]张恒超.交流语言“听者设计”发生过程的认知特征[J].心理研究,2021(02):118-128.

[11]張恒超.参照性交流学习中语言参照惯例的形成特点[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0):133-138.

[12]Caballero Francesc Sidera,et al.Let's Share Perspectives!Mentalistic Skills Involved in Coope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3(03):325-352.

[13]Brennan Susan E,et al.Coordinating Cognition: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Shared Gaze during Collaborative Search[J].Cognition,2008(03):1465-1477.

[14]Buz Esteban,Michael K Tanenhaus,T Florian Jaeger.Dynamically Adapted Context-Specific Hyper-Articulation:Feedback from Interlocutors Affects Speakers' Subsequent Pronunciation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16(01):68-86.

[15]Arnold Jennifer E,Jason M Kahn,Giulia C Pancani.Audience Design Affects Acoustic Reduction via Production Facilitation[J].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12(03):505-512.

[16]Bezuidenhout Anne.Perspective Taking in Conversation:A Defense of Speaker Non-Egocentricity[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3(01):4-16.

[17]Brown-Schmidt Sarah,Daphna Heller.What Language Processing can Tell Us about Perspective Taking:A Reply to Bezuidenhout(2013)[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4(02):279-284.

[18]Hostetter Autumn B,Andrea L Potthoff.Effect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ituation on Representational Gesture Production[J].Gesture,2012(01):62-83.

[19]O'Carroll Sinead,Elena Nicoladis,Lisa Smithson.The Effect of Extroversion on Communication:Evidence from an Interlocutor Visibility Manipulation[J].Speech Communication,2015(01):1-8.

[20]Wong Lillian LC,David Nunan.The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of Effective Language Learners[J].System,2011(02):144-163.

[21]Kim Minchi C,Michael J Hannafin.Scaffolding Problem Solving in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Environments(TELEs):Bridging Research and Theory with Practice[J].Computers & Education,2011(02):403-417.

[22]张恒超.交流语言认知实验的任务特征[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02):114-122.

[23]谢斯骏,张厚粲.认知方式——一个人格维度的实验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4]Zwaan Rolf A.Embodiment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Reframing the Discussion[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14(05):229-234.

[25]De Ruiter Jan P,Adrian Bangerter,Paula Dings.The Interplay between Gesture and Speech in the Production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Investigating the Tradeoff Hypothesis[J].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2012(02):232-248.

[26]张恒超.交流手势认知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9(03):499-50.

[27]Glicksohn Joseph,Revital Naor-Ziv.Personality Profiling of Pilots:Traits and Cognitive Sty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2016(01):7-14.

[28]尚元东,卢培杰,董亲子.家庭作业指导方式对小學生心理影响实证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29-136.

[29]仇伟,李懋瑶.英语集合表量构式建构的体验认知机制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106-114.

[责任编辑]甄 欣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Style on the Similarity of Language Content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Communication Learning

ZHANG Hengchao

(School of Law,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Tianjin,300134,China)

Abstract:The study arranged three kinds of field cognitive style condition,used the communication paradigm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style on the similarity of language content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communication learning through the communicative learning task and individual task.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language similarity level between the two sides was the lowest in the communicative process in the condition of field independence.Both the language similarity level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field independence and field dependence groups tended to be stable from the Stage 6 and Stage 7.The similarity level of field dependence was the highest in the individual task.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The level of language similarity of field independence was the lowest,but the stability appeared at the earliest.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field dependence was higher in the communicative process.

Keywords:cognitive style;communication;language

猜你喜欢

交流语言
如此交流,太暖!
用鲸鱼“语言”通信
White Lover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