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装修垃圾全寿命周期管理

2022-07-08黄建光孙佩文胡德恒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6期
关键词:建筑装修有害物质资源化

黄建光 孙佩文 胡德恒

(1 上海市奉贤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 上海 200000 2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广东深圳 518000 3 深圳市华威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4 上海良延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持续开展。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资源能源消耗及建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生态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1]。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建筑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自2000 年的16.0 亿m2持续增长至2018 年的140.9亿m2,年均增长率达到12.8%(如图1-a 所示)[2]。建筑业也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2017 年全国建筑业消耗水泥22.5 亿吨、钢材8.4 亿吨,分别是2000 年消耗量的6.8 倍和14 倍(如图1-b 所示)[3];2000 年至2016 年,我国建筑能耗达到9 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比重的20.6%,建筑碳排放占全国能源碳排放的19.4%[4]。除此之外,建筑活动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5]。

图1-a 我国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图1-b 我国建筑业水泥和钢材消耗量

作为建筑垃圾的组成部分,由于产生量较小,装修垃圾常被忽略。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对装修垃圾的统一定义,各地对装修垃圾的管理标准也不尽相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的《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中,装修垃圾是指按照国家规定无需实施施工许可管理的房屋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其他废弃物[6]。Ding(2019)等将装修施工工程分为平面改造、安装工程、泥瓦工程、木工工程、油漆工程及相关安装六个阶段,并定义装修垃圾为新房首次装修和二次翻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垃圾[7]。王宁(2019)将装修垃圾定义为在新建建筑一次装修和旧建筑二次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照化学性质可分为惰性和非惰性,按照可利用性可分为高利用价值、普通利用价值和低利用价值[8]。

本文从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着手,重点梳理总结当前S 市装修垃圾管理的规定、条例、处理处置办法等,搭建城市装修垃圾管理框架。另一方面,基于调研,分析当前管理政策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筑装修垃圾管理策略。

1 现场调研

深入装修项目施工现场,与现场施工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包括工作职位、装饰装修行业从业年限、参与项目个数等访谈对象基本信息,建筑类型、装修类型等装修项目基本信息以及装修垃圾组分、填埋率、回收率、翻新周期等。同时,对施工现场装修垃圾进行拍照和记录,图2 为部分装修项目调研现场图。

图2 装修项目调研现场图

图3 为根据调研绘制的建筑装修垃圾产生及处理流向图。首先是装修装饰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包括新房装修、旧房改造装修。产生的装修垃圾大致分为混凝土、砖块、瓷砖、木材、油漆、石膏和其他。这些装修垃圾通过运输,最后会进入建筑垃圾纳场、个人废品回收站、资源回收利用中心或者有些也会随意倾倒。

图3 建筑装修垃圾产生及处理流向

将调研样本按照建筑类型划分,共计有25 个住宅建筑施工项目、40 个商业建筑施工项目(含办公建筑)和8 个公共建筑施工项目;按照装修类型划分,共计有27 个新房装修项目,46 个翻新装修项目。

图4 为根据建筑类型、装修类型和参与人员的比例图。同以往研究开展的装修项目实地调研相比,本研究的调研样本量更大、调研对象也更加全面,涉及S市民用建筑的主要类型以及新房装修和翻新装修两类不同装修方式,因此也更具有代表性。

图4 调研样本及受访人员分布

2 管理体系

根据对施工项目的实地调研,结合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建筑装修垃圾的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源头管理、施工过程的管理、运输过程的管理和处理处置过程的管理。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实施装修垃圾管理的根本依据,装修垃圾的管理行为也需要有明确的条例进行规范。因此,当前政策制定者应该对装修垃圾的管理制度投入更多的精力,制定涵盖装修垃圾产生全过程的管理条例,对装修垃圾的产生源头到处理末端的各个阶段进行明确的规定。在产生源头管理阶段,规范装修装饰活动,强调装修减量化设计,以促进装修施工活动源头减量化;在施工过程中,提倡施工减量化,形成施工现场装修垃圾分类、堆放设施的统一标准,对装修垃圾的排放进行明确限制;在运输阶段,对其运输路径和时间进行合理规定,以加强装修垃圾运输车监管,防止违法倾倒行为;在处理处置阶段,应对建筑装修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提出相应要求,制定资源化技术指南、资源化产品标准,规定垃圾受纳场的设计及建设标准,通过填埋收费制度,来促进装修垃圾的源头减量化。如图5 为建筑装修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

图5 建筑装修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

装修垃圾的管理涉及到项目申报、装修施工活动、垃圾运输、垃圾受纳、资源化处理等,因此需要政府参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交叉协作。因此未来装修垃圾管理政策应对各方的职责、作用进行合理分工和明确规定,加强联合执法,实现信息共享,规范问责机制以增强执法力度、政策落实度。以促进装修垃圾的管理顺利展开,达到预期实施效果。

在管理政策制定时,应分别发挥鼓励性政策与处罚措施的作用,针对装修垃圾资源化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开展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同时管理政策框架中还需要针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如对于施工方违法倾倒、未按要求进行分类管理、未设置堆放设施等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以促进管理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及政策落实度。

3 管理策略

结合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对S 市建筑装修垃圾产生及处理处置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发现当前S 市建筑装修垃圾管理体系主要存在装修垃圾产生源头管控薄弱、分类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毒有害组分的专项处理方案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全市建筑装修垃圾的产生量将不断增加,累积产生的装修垃圾不但会占用土地资源,其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弃物“围城”难题,S 市不断推出建筑废弃物管理政策,逐步完善建筑废弃物全过程管理框架。本研究针对目前装修垃圾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管控弊端,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与策略。

3.1 加强装修垃圾源头管控

就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项原则,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强调摒弃“先排放、后处置”的治理思路,化被动为主动,从源头遏制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既解决装修垃圾产生量增大难题,也减少了后续处理处置的人力、物力投入[9]。

结合S 市建筑废弃物管理规定,存在有房屋内部装饰装修、修缮维护等依法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备案的情况;在管理减少装修装饰活动时,约束对象也仅仅包含政府投资建设的办公场所。这也导致一些装修装饰活动属于自发行为且不受管理许可限制,增加了源头减量化工作的实施难度。政府应当将其作为减量化工作的着重点,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奖惩制度来加强建筑装修活动的管控。

首先应加强居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教育,向社会公众积极宣传装修垃圾危害,进而鼓励其减少不必要的装修施工活动,以延长住宅建筑翻新装修周期,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相关管理政策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其次,应严格规范建筑装修施工活动的备案流程,对于新建商品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装修施工,要求其开工前编制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减量化具体措施和处理办法,并纳入项目验收的评分标准。

此外,制定管理规定提出建筑装修减量化设计要求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减量化设计是在设计阶段融入减量化的理念和方法,以实现减少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产生量[10]。建筑装修垃圾的减量化设计可以通过推广提倡装配式装修的方式来实现。装配式装修是使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定制生产装修装配式构件,进行标准化干法施工作业的装修方式[11]。由于装配式装修采用集成化定制材料,也使得装修施工材料与装修施工需要直接对应,避免施工现场对于装修材料的二次加工,也就大大降低了装修垃圾的产生量,同时可以达到节材、节能效果。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采取鼓励性政策,形成优惠措施来提高装配式装修技术在装修施工活动中的应用率。

3.2 实现装修垃圾分类管理

通过将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现场分类、分别堆放,既可以降低后期垃圾处理的工作量及成本,也有助于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和再利用,降低垃圾填埋率。

通过对S 市装修垃圾处理处置流向的调研发现,在大部分的建筑装修工程施工点,建筑装修垃圾各组分被混合堆放在临时放置点,在工作人员筛选出金属、纸类、塑料等具有回收经济价值的废物后,被清运车集中运往填埋点。因此,装修垃圾自产生到处理处置,几乎没有分类处理步骤,更有一部分建筑装修垃圾被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处置,一方面易增加装修垃圾堆填处置的环境风险,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后期资源化处理的难度、影响资源化产品的性能效果,间接导致了装修垃圾的填埋率较高。

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以下策略来实现完善的装修垃圾分类管理:

(1)制定装修垃圾现场分类标准。为提高装修垃圾的再利用和资源回收率,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不同组分的建筑装修垃圾处理处置流向、装修垃圾资源化产品目录等,制定切实可行的装修垃圾分类管理指南。例如可以按照可直接再利用、有毒有害、可资源化处理等类型分类存放,以减少后期处理处置预处理工作量,降低后期分类筛选难度。针对装修垃圾中有毒有害的非惰性组分应当明确规定其分类存放办法,通过惩罚性强制措施来明令禁止将该类物质混入其他垃圾中进行存放与处理;(2)设立装修垃圾分类堆放设施。除制定装修垃圾分类标准,装修垃圾分类存放设施设置也需要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将装修垃圾暴露于雨水或与生活垃圾进行混合堆置。装修垃圾分类存放设施应设立有醒目标识,应封闭、不易产生环境污染,应当易于运输。

3.3 制定装修垃圾有毒有害物质专项处置办法

需要对建筑装修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专项处理处置,制定明确的处置办法或方案,如分类指南、放置要求、处理办法等,以减小装修垃圾的环境污染可能性。

当前S 市建筑废弃物整体综合利用率约为3.1%,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办法主要指向余泥渣土、砖块、废弃混凝土等惰性垃圾,将其制成可再生建材等[9]。已有的S 市建筑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中,并没有对于装修垃圾乃至建筑废弃物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专项处置方案,在装修垃圾管理各项政策中也并未提及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措施。这也间接导致施工人员对于装修垃圾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不够重视,在施工点将各类装修垃圾、毛垃圾混合堆放,一方面增加了后期处理处置的难度,也导致各种有毒有害垃圾暴露于雨水中,增大其污染风险。除此之外,在已施行的受纳场运行管理方针中,也并无关于建筑废弃物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堆填作业要求或场地设计要求。

相较于惰性垃圾,建筑装修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更大的环境危害,因此设立装修垃圾有毒有害物质专项处置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项处置办法应该对以下内容进行具体规定:在装修施工活动过程中,应减少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装修材料的使用,在保证性能、效果的情形下应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制定装修垃圾分类指南,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指南在施工现场完成装修垃圾分类工作,明确装修垃圾堆放容器标准,将有毒有害材料单独存放;对装修垃圾有毒有害物质的运输进行管理,以减少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加强装修垃圾有毒有害物质无害化研究,制定有效的无害化处置方案;对于受纳装修垃圾的场所进行有效的防护处理,防止装修垃圾造成的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3.4 加大装修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研究投入

目前,S 市共有42 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2018 年共处理1060 万吨的建筑废弃物,其处理废弃物主要为建筑拆除施工后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砖渣等或地下工程施工产生的余泥渣土,通过移动式和固定式破碎生产工艺将这些废弃物制作成再生骨料或免烧砖等产品。当前对拆除废弃物中的惰性废弃物和余泥渣土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工艺已经逐渐成熟,经过国家政策助推,也逐步形成了完备的下游产品产业[12]。

但除去分拣出的高价值垃圾如金属、纸类外,剩余装修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仍然缺少无害化办法,其再生利用产品也难以达到建材产品环保标准。因此,在促进装修垃圾的减量化的同时,为了减少装修垃圾堆填率,打通装修垃圾再利用、资源化的道路,当前仍需要加大装修垃圾无害化及资源化的科研投入。从装修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高效利用技术、处理工艺设施等方面着手,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形成完善的再生利用产业链以加强装修垃圾的管理。

3.5 完善建筑装修垃圾管理制度

由于建筑装修垃圾产生量的持续增长和环境影响,市行政主管部门在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时,就装修垃圾管理出台了一些规定。

根据以上对S 市建筑装修垃圾管理条例的梳理发现,因此当前建筑装修垃圾管理法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少对于装修装饰工程和装修垃圾的全过程管理。(2)缺少对装修活动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的管理策略。(3)管理规定缺少严格约束性、执行力度不够。通过梳理S 市装修垃圾管理政策可以发现,所有的政策基本都是鼓励行业参与者或者居民实施措施规定,通过他们的自觉行为和环保意识来达到实施效果。在条例或法规中并无违反条例的惩罚措施,这也难以对违规者形成警戒作用。(4)许多规定政策并未明确管理责任者和监管者,这也造成在装修垃圾的管理框架中各部门的管理责任不明晰,联动管理存在有漏洞。

结语

通过对S 市装修项目施工点装修垃圾处理处置流向的实地调研,结合本研究对不同情景下S 市未来装修垃圾发展态势的预测,分析研究了S 市建筑装修垃圾管理现状,发现当前装修垃圾管理框架中存在装修垃圾产生源头管控薄弱、分类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毒有害组分的专项处理方案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目前管理框架中存在的不足,从加强装修垃圾源头管控和分类管理、制定有毒有害物质专项处置方案和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改进建议。

尤其是其中关于装修垃圾源头管控、分类管理及专项处置措施的建议,对于我国各城市建筑废弃物的管理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装修垃圾管理对策的实施过程中,更应该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如装修垃圾源头管控的减量化设计环节,更应该结合施工需求;在装修垃圾分类管理方法上,也不可照搬分类指南,更应该结合地域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和下游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发展状况;最后,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导致反向效果,要依据城市管理部门设置情况进行任务划分和责任明确,为达到良好的联动管理效果进行资源合理分配。

尽管本研究对装修管理政策的建议是针对S 市当前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的,但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各城市逐步开展固体废弃物的管控工作,就当前全国其他城市所实施的装修垃圾管理策略,上述对策研究建议仍可为其他城市完善管理框架提供有效的参考。

猜你喜欢

建筑装修有害物质资源化
煤化工废水资源化回收及深度处理技术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中国RoHS)信息报送情况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空气净化器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研究
建筑装修施工对卫生间防水的施工探讨
退役三元材料资源化利用研究新进展
探析建筑装修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厦门市出台建筑装修垃圾处置管理办法
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