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雕加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2022-07-08岳紫龙李欣杰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6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问题玉雕玉石

岳紫龙 李欣杰 王 单 陈 璐

(南阳师范学院珠宝玉雕学院 河南南阳 47306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对高品质的生活追求和精神享受也日益重视起来。作为古代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玉器,也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常见物品。美丽优雅的玉器令人赏心悦目,但玉器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却鲜有人问津。一块玉石要经过设计、切割、雕琢、抛光等繁琐的工序才能成为漂亮的玉器。但玉石在切割、雕琢过程中,附着金刚砂的砣轮与玉石摩擦,使得工作间粉尘飞扬,噪声刺耳,若切下的废料随意堆放,再加上冷却的废水肆意横流,那整个加工车间就让人无法呆下去。

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国人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玉石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诸如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因发生在相对封闭的车间内,不如沙尘暴、雾霾那样引人重视,但针对这些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消除或降低这些污染,维护车间工人的身体健康,已成为宝玉石管理部门或政府监管部门的迫切任务。

1 玉雕加工概述

玉雕原石在开采出来后,玉雕艺人会根据玉石的外形、颜色、杂质分布情况等因素设计雕琢图案,然后在锯割机上根据需要将原石分割成适宜大小和形状,并把原石里的裂纹、脏料尽量切除;然后再用钩陀、弯陀、轧陀等玉雕工具对玉料进行仔细琢磨,在加工过程中,还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种工艺的施工,如俏色雕、浮雕、镂空雕等;玉器雕琢完工后,还要抛光处理,磨去玉器表面因制作而产生的刀痕,使它表面光滑细腻,并将玉料晶莹细腻的质地、冰清玉洁的质感充分地显现出来。经过抛光后的玉雕作品才能灼灼生辉,让人爱不释手。

2 玉雕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玉雕作品成型前所经历的切、割、琢、磨、抛光诸工序中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就是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1 粉尘污染

通常将在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粉尘产生的主要来源为对固体物质的粉碎和加工而产生的微粒等。玉器从原石的开采到玉料的雕琢以及产品的抛光等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细小的粉尘,除直接对制作工人产生危害外,还引发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

2.1.1 损害玉雕工人身体健康,还会促使大气增温

固体微粒的直径在大于10μm 的时候对人体危害小,直径在0.5~5.0μm 的时候会对人体产生最大的危害[1],这种微粒一般会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肺部,沉积于人体的肺泡内。如果玉雕工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工作就可能会导致肺气肿、哮喘和支气管炎等疾病,甚至患上尘肺病,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2]。另外粉尘还会弹入或飞入人的眼睛,造成视力伤害,影响玉雕工人的生活和工作。

玉雕所产生的微小粒子在进入空气后和其他污染物通过化学作用和微物理反应,形成气溶胶,降低大气能见度,导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局部地区温度升高,气候异常。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持续高温、旱涝不均等灾害与大气中所含粉尘有一定关系。

2.1.2 容易堵塞下水道,同时降低玉雕机器使用寿命

粉尘长时间堆积就会堵塞下水道,导致下水道的生活废水不能顺利排放,久而散发出恶臭,从而使人心情压抑甚至患上疾病,形成二次污染。

如果粉尘颗粒长时间附着或者进入玉雕切割机部件,就极有可能会划伤主轴的表面、从而缩短主轴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铡陀在主轴上安装不稳定,威胁工人人身安全。

2.2 噪声污染

声音其实就是一种声波,因为各种不可控的因素,使这种声波存在的意义也大相径庭。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一切没有规律的、不和谐的声音都称之为噪声;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凡是对人的身体有害的,不被需要的声音都称之为噪声[3]。在玉雕的切割、琢磨、抛光过程中噪声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数控玉雕机,在工作时发出很大的声音(如图1)。这些噪声,损伤人的听力系统、视力系统,扰乱人的心智,使人容易精神错乱,并且对女性产生的危害更严重。

图1 数控玉雕机工作时发出很大的声音

2.2.1 损伤听力系统

噪声不仅仅损害人的听力系统,还对人的身体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现在有的人会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4]。

有时刚从玉雕车间出来,耳朵一直嗡嗡作响,甚至会有听不清对方说话的情况出现,不过一会就会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叫做听觉疲劳,是人的听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保护。如果人在长时间受强烈噪声的影响,听力就会变弱,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听力损伤从而导致听觉器官受损,造成听力的下降。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更大,因为儿童的发育还没有成熟,各种器官还十分脆弱,就算是在体内还未出生的胎儿,噪声都会损伤听觉器官,从而使听力减退或丧失。

2.2.2 损伤视力系统

噪声还会对人的视力有损害。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的人们,容易发生视觉疲劳、眼花等视觉受损的情况。实验表明:噪声在70 分贝的时候人的视力清晰恢复至正常状态需要20 分钟左右;噪声如果在90 分贝以上时,人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就会受到损害,开始下降区别光的敏感性;噪音在95 分贝的时候,人的瞳孔就会扩大,受损害得更加明显。当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可能发生眼疲劳、眼花等等眼损伤的情况。

2.2.3 扰乱精神状态

噪声是一种恶性的刺激物,长期对人产生作用就可能会产生精神错乱,会使人激动、烦恼、易怒,严重者甚至会失去理智,会引起发神经系统的混乱、内分泌失调等。噪声还可能加速心脏的衰老,长时间受噪声污染甚至会增加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会使人出现头痛、多梦、头晕、失眠、全身无力、记忆力消退以及害怕、自卑、精神错乱。

2.2.4 对女性生理健康产生威胁

女性如果受噪声的威胁,轻者可能月经不调,怀孕者还可能会流产及早产甚至会增加婴儿的畸形率[5]。而且如果噪声源停止发声,噪声就会随之消失,污染不再持续,但是噪声已经产生的伤害却没有完全消失,如突发性噪声造成的突发性耳聋等[6]。

2.3 废水污染

工人们在对玉石切割、雕琢、打磨和钻孔等操作中都用水来对砣轮进行降温(如图2),同时为了冲洗粉尘也会用到大量的水,这些含有大量粉尘的污水,一旦处理不达标就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图2 玉石加工过程中用到大量的水

2.3.1 渗入地下,污染饮用水

玉石多含钙、镁等矿物元素,这些元素进入水中,就会改变水的质量,从而使水质变硬。而这些变硬的水质如果浸入土壤也会间接使土质变硬,那么也会减少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如果硬化的水质被人食用,长时间会使人患上结石病症。

2.3.2 破坏水域系统

废水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会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致使水中缺少氧气,使水里需要氧气的生物死亡。而正是因为这些需要氧气生物,才能够分解水里的有机物,从而才能维持着净化河流的能力。如果它们死亡就会导致河流发黑,变臭,从而破坏整个水域系统。

2.4 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在生活上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包括食物残渣、灰土、包装物等。玉雕工厂产生的属于生产废渣、工业水处理的泥污和工业粉尘[7]。

玉雕工厂中往往出现最多的就是玉石的边角料和废弃工具。边角料就是在玉雕工厂中工人们在对玉石切割、雕刻、钻孔以及手工雕刻等过程中所取下来不被需要的废料;而玉雕工人由于长时间雕刻所以雕刻工具也会消耗的特别快。这些都是属于玉雕中的固体废物,还有用来沉淀粉尘而建的沉淀池,里面沉淀的粉尘经过沉积形成的泥渣也是属于固体废物[8]。

会危害水资源生态平衡。进入河流污染水体,使水的质量下降。如果大量固体废物进入到江河湖海造成淤积就会阻塞河道,长时间的淤积就会使湖泊面积减少,从而导致湖泊数量减少,排灌能力降低。

3 解决措施

玉雕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都有其产生的原因,所以只要寻找出病因,也就有相应解决的措施。

3.1 粉尘污染应对措施

3.1.1 使用冷水喷淋技术

为了降低玉雕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大量进入空气,就要在玉石的切割、抛光等工序上均使用冷水喷淋,使水不断的喷淋在玉石的表面,从而使粉尘颗粒物被水捕捉聚集,流入沉淀池内,减少粉尘产生[9]。但是在手工雕刻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这就要定期的对玉雕车间进行洒水,保持相对湿度,使粉尘附着在地面,减少粉尘污染。

3.1.2 玉雕工人使用防尘用具

粉尘污染不单单只是针对大气环境,对从事玉雕行业的工作人员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玉雕工作者应当使用个人防尘用具,做好自身保护。例如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并佩戴防尘口罩,以避免粉尘进入肺部,并及时清洗工作间积尘,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3.2 噪声污染应对措施

3.2.1 对噪声源进行处理

首先要控制声源,然后降低声源所产生的噪声,这是防治噪声污染最根本的途径[10]。而玉雕工艺的噪声生源主要来源于切割机与玉石之间摩擦而产生的,为了不对附近居民产生噪音污染,玉雕工作室的墙面最好进行隔音处理,还可以对切割机四周进行隔声减震处理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3.2.2 玉雕工人佩戴耳塞

由于没办法在吊机处做物理的隔声处理,所以就需要玉雕工人在工作时佩戴耳塞,耳塞隔声可达20dB,从而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建议女性怀孕者尽量不要再进行玉雕工作,以避免流产、早产甚至出现畸形儿的概率。

3.3 针对废水处理可建造沉淀池

为了在进行雕刻时防止因为喷淋作品而使防尘废水外溅造成污染,可以增加工作台上的挡板。而且由于玉雕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冷却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所以产生的废水可以经过沉淀处理后还可以作为喷淋冷却水来进行循环使用,不对外进行排放,就不会污染周围的水源也就不会对人体和水生物造成危害。

如此就要在玉雕厂建造一个沉淀池,而且还要对沉淀池内的沉淀物进行定期的清理,防止沉淀物的过分堆积而发生堵塞或者造成废水外溢就会降低设施处理能力,所以一定要确保生产废水能够完全的被循环使用,从而实现零排放。可是也不能说玉雕废水中不存在有害物质,如果存在有害物质,就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也要了解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和浓度后,来做出相应的净化措施,最终再进行循环使用,做到真正的万无一失,才有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4 针对固体废弃物可采用分类处理

玉雕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再次进行使用的,例如在对原石进行切割后,被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在这个玉雕作品中可能是不被需要的,但是这些边角料可以重新被打磨雕刻成另一件完美的玉雕作品,还有废弃的玉雕工具也可以二次利用。所以对边角料和废弃工具尽量的回收利用,因此要对这些固体垃圾进行集中的收集,可以外售给其他建材公司加工使用或者雕刻成其他物件;另一种属于沉淀的固体废弃物,这种属于粉尘类的固体废弃物就要求放置的地方要完全的密闭,还要禁止露天堆放。然后对沉淀的泥渣经过晒干并且装袋处理后统一的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不能够随意的堆放泥渣,如果在运送的过程中不小心撒漏,或者周围有掉落、溢出的泥渣应该及时的进行清理,以免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所以其实所有的固体废物都具有两重作用,不仅仅只包括玉雕中的固体废物可以这样做,也许在一定时间、地点,某些物品对该用户、作品不再有用或是因为暂不需要而被丢弃,就会成为固体废物,如果不被收集整理还会污染环境;但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有人就可能会需要它,甚至是必要的原料。因此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正是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按废物的不同来进行分类收集和贮存,然后进行合理利用或者进行处理,尽量的能够变废为宝[10]。这样就会减少固体废弃物的增长,因此就可以只对那些不可以避免的固体废弃物进行防护处理,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结语

玉雕过程中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实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切实存在的。例如玉雕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其实也就是大气污染中的一下部分,还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甚至是过节时燃烧的鞭炮等等。玉雕中产生的废水污染,就是跟其他工厂是一种性质。尤其是我国现在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各种工厂更是尤其的多,因此就会出现各个地区都会出现废水污染问题等等,其实所有的环境污染问题都是以小集大。所以,所有工厂的防护措施都要做到极致,把对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到最小化,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问题玉雕玉石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袋式除尘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工程施工中环境污染主要因素及相应措施讨论
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上)
二石
审人之美
玉石和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