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课实践中的应用

2022-07-07孙艳芹姚运红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东莞523808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互动式病理学实验课

成 莹,熊 晖,孙艳芹,姚运红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东莞 523808; 通讯作者)

互动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深入交流的一种教学方式。研究实践证明:相对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有利于提高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1]。该研究从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探讨拼图法和思考-讨论-分享等互动式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课的应用,研究互动式教学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笔者从广东医科大学2020级检验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共64人作为研究组,2个班共69人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采用拼图法和思考-讨论-分享等互动式教学法。前两次实验课采用拼图法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分组(2-3人一组),分给每组一套需要学习的大体标本。每个学生分得其中一个标本,结合病例、实习指导观察标本5 min,成为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专家”,轮流向组员解说自己负责的内容。小组间交换标本,重复以上内容直至所有小组完成标本学习。教师随机选择病理标本,结合标本诊断、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相似病变区别点等设计问题开展教学互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视回答情况给予该同学课程积分,回答优异者获10分,良好者获8分,一般者获5分,错误者获0分。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视提出的问题给予该学生课程积分,问题有讨论价值者获8分,与记忆相关者获5分,与病例无关者获0分。每位同学参与提问或者回答问题记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次数一人次,教师记录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次数以及得分。

后两次实验课采用思考-讨论-分享法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分组(4-5人一组),选定组长。思考:教师分给每组1个标本,学生个人思考学习,结合病例、实习指导观察标本5 min。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5 min,组长组织,每位学生可自由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并统一意见。分享:每组指定一人,结合标本诊断、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相似病变区别点等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意见。教师视分享情况给予学生课程积分,分享者分享小组结果和意见优异者获10分,同组小组成员获8分;良好者获8分,同组小组成员获5分;若结果和意见与该病例不相符,全组获3分参与分。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同学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视情况给予学生课程积分,提出的问题有讨论价值、回答优异者均获8分,提出的问题与记忆相关、回答良好者获5分,提出的问题或者回答与病例无关者获0分。每位同学参与分享、提问或者回答问题记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次数一人次,教师记录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次数以及得分。

对照组四次课均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先行讲授标本30 min,然后学生自行观察或者分组观察,学习过程中有疑问可举手示意教师来解疑,教学过程也会有部分时间进行师生简单的提问-回答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获得课程积分,教师视提出的问题给予该学生课程积分,问题有讨论价值者获8分,与记忆相关者获5分,与病例无关者获0分。回答问题优异者获10分,良好者获8分,一般者获5分,错误者获0分。最后由教师结合标本诊断、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相似病变区别点等进行总结。每位同学参与提问或者回答问题记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次数一人次,教师记录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次数以及得分。

1.3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1.3.1 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次数以及课程积分。

1.3.2 作业成绩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4次总计40分,每次作业完成优异者获9-10分,良好者获6-8分,一般者获0-5分。

1.3.3 实验小测 在实验课程结束后教师进行标本小测,将标本照片制作成PPT,考查学生快速辨认标本的能力。小测时间与内容两组相同,总计100分。

2 结果

我们将两组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人次数以及课程积分进行比较,研究组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人次数以及课程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4次实验课中,对照组学生参与互动的总人次数为160人次,平均每次课40人次;研究组学生参与互动的总人次数为528人次,平均每次课132人次。4次实验课中,对照组85.51%(59/69),研究组3.13%(2/64)的学生参与了0-4次的教学互动;对照组10.14%(7/69),研究组53.13%(34/64)的学生参与了5-8次的教学互动;对照组4.35%(3/69),研究组34.38%(22/64)的学生参与了9-12次的教学互动;对照组0人,研究组6.25%(4/64)的学生参与了13-16次的教学互动;对照组0人,研究组3.13%(2/64)的学生参与了17-20次的教学互动,见图1A。4次实验课中,对照组学生获得课程总积分为1 425分,平均分为20.65分;研究组学生获得课程总积分为2 853分,平均分为44.58分。4次实验课中,对照组68.12%(47/69),研究组3.13%(2/64)的学生获得0-16分的课程积分;对照组13.04%(9/69),研究组6.25%(4/64)的学生获得17-32分的课程积分;对照组7.25%(5/69),研究组59.38%(37/64)的学生获得33-48分的课程积分;对照组10.14%(7/69),研究组26.56%(17/64)的学生获得49-64分的课程积分;对照组1.45%(1/69),研究组4.69%(3/64)的学生获得65-80分的课程积分,见图1B。

图1 两组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人次数以及课程积分

我们将两组学生作业成绩以及实验小测成绩进行比较,研究组学生的作业成绩以及实验小测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作业成绩以及实验小测成绩 (分)

3 讨论

病理学是一门依赖形态变化进行诊断的基础学科。在实验课中,学生分别通过观察大体器官标本以及切片标本的病变特点,结合病史掌握临床病理联系、相似的病变区别点等进行标本诊断和鉴别诊断。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因此,如何提升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成为教师面临的一道难题。作为一种尝试,笔者将拼图法和思考-讨论-分享等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到病理学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交流和互动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两组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人次数以及课程积分比较的结果提示,拼图法和思考-讨论-分享等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到病理学实验课课堂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课堂氛围更活跃。结合两组学生作业成绩以及实验小测成绩的分析,我们更肯定了拼图法和思考-讨论-分享等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到病理学实验课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并创新互动式教学方法可明显地提高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

课堂设计对教学品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课堂设计的难点在于如何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成效。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互动采用最多的形式就是课堂提问。但此方式互动形式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不少研究者探索互动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基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或者案例教学法,通过选取经典病例,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2,3]。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应该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更多互动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尝试运用拼图法和思考-讨论-分享等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有研究认为互动式教学不仅限于课堂,其最终或者长远目标应该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终身自学和团队合作的能力[4]。为实现该目标,笔者期待能探索更多互动教学的创新方法应用于病理学实验的课堂中。

猜你喜欢

互动式病理学实验课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有趣的实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