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新建市域铁路运营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2022-07-07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国铁票务市域

侯 悦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70)

引言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进入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都市圈逐渐成为未来城镇体系发展的主要载体。市域铁路作为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强化圈层间联系、扩大交通有效供给、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上海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将市域铁路建设作为其都市圈建设的重点工程。

1 国内市域铁路运营管理尚无成熟经验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和温州等城市均开通了一些具有市域功能的线路,技术标准和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未形成统一认识,运营效果和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具体市域功能线路表如表1所示。

表1 市域功能线路表

2 国家政策对运营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近十年,国家层面出台市域铁路发展相关政策文件10余个,多个文件都对运营模式和管理提出要求。尤其《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函〔2020〕116号)、《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发改基础〔2021〕811号)等文,明确要求新建市域铁路实行公交化运输组织,针对性提出推进安检互信、资源共享、票制互通、支付兼容等,切实提升运营服务水平。

3 上海市域铁路发展概况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和《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方案,上海市将构建一千余公里市域线网络[1-2],基本可分为三类线路:新建市域铁路、利用既有铁路开市域车线路和新建城市轨道快线。利用既有铁路开市域车线路和新建城市轨道快线均有运营线路,运营管理模式较为成熟。利用既有铁路开市域车线路或通过改造补强既有线、公交化开行市域列车,或通过优化运输组织、利用国铁富余能力少量开行市域列车,运营管理采用金山模式,委托上海局集团公司代管。新建城市轨道快线采用列车本线独立运行、乘客便捷换乘的运输模式,技术体系与地铁接近,建设、养护维修差异不大,申通地铁集团自建自管,经验丰富。

新建市域铁路尚无运营线路,目前机场联络线、嘉闵线等已开工建设。其兼具铁路和地铁的特点,主要服务对象为都市圈内通勤化出行,具有公交化、大运量特征。技术装备主要采用铁路技术,速度更高,市内可网络化运行,并在必要时具备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外省市域铁路跨线运行的条件。新建市域铁路无自主运营经验,在运输组织、运营模式、安全管理、安检标准、调度指挥、票务管理和标志标识等方面都需思考和研究。

4 上海市域铁路运营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4.1 运输组织

新建市域铁路应实行公交化运输组织,以等间隔运输为基础,根据客流需求采用快慢车结合、多样化交路、主支线结合、近沪延伸服务等运输组织方式。跨线车的开行应以需求为导向,在不影响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和满足国铁运营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开行。考虑到大站快车、跨线列车运行间隔可能较大,必要时应辅助以时刻表、车次号、车载显示屏等提示服务。

4.2 运营模式

上海新建市域铁路主要服务上海都市圈,以地方出资为主,可网络化开车,建议运营模式按照“政府主导、独立成网、一网运营、统一管理”的原则,优先采用本地企业自主运营的模式。申通地铁集团计划于2021年底成立市域铁路运营公司,随着上海市域铁路发展,可进一步突出本地企业运营主体责任,负责本市市域铁路运营管理,并拓展部分上海都市圈跨省市域铁路的委托运营管理工作。

4.3 安全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2018)、《上海市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21)等,生产经营单位应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3]。建议上海新建市域铁路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承运人责任由市域铁路运营公司承担,市行业主管部门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同时,建议及时启动组织制定新建市域铁路的应急预案,可借鉴上海轨道交通“四长”联动机制,并由市域铁路运营公司作为市域铁路基层应急管理单元的牵头单位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责任主体。另外,公共安全管理的职责划分建议延续轨道交通做法,由上海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和公交总队负责,落实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指导责任,确保市域铁路安防设施设备与工程主体“五同步”。

4.4 安检标准

上海轨道交通安检采取“逢包必检、逢液必查、逢疑必问”原则,辅以特殊人群便民措施,上海铁路安检采取“行李过机、旅客过门、手检过关”原则,两者设备、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市域铁路安检暂无国家层面管理办法,建议上海市自主编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明确新建市域铁路的安检方式。其中,市域铁路应实现与本市轨道交通的安检互信,积极推进与跨省市的城际(市域)铁路的安检互信,并参考北京做法,积极争取与国铁安检互信或对国铁单向相信。

4.5 调度指挥

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两套调度指挥系统差别很大,二者间无信息共享和交互。国铁采用国铁集团、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满足网络化运营要求,调度信息可交互,调度区划可调整。城市轨道交通按独立运营设计,调度区划固定,申通地铁集团建成线网控制中心后可实现线路间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但未实现调度信息交互和跨线调度权移交。

上海新建市域铁路采用网络化运营,建议其调度指挥系统架构参照国铁模式,新建市域调度中心对线网统一调度。网络化运营后,参照国铁跨局模式,实现与相邻省市域(城际)调度中心、国铁调度中心等不同调度系统间的信息共享、调度权交接和应急联动。同时,建议市域调度中心与轨道交通COCC间实现运营应急信息联动,不需调度权交接。

4.6 票务系统

上海新建市域铁路票务系统需满足公交化开行要求,票务系统内部业务需求更靠近城市轨道交通模式,但同时也需考虑与城市轨道交通、国铁干线及都市圈城际间产生的有关业务需求,适应多层次一体化发展需要[4-5]。从地方主导自行管理和票款收益的角度,票务系统应采用地方自主票务系统。考虑到既有轨道交通票务系统容量问题,可考虑新建上海市域铁路独立票务系统。前期建设时适配市域铁路规划和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后续线路接入条件,灵活定制票务业务。同时适应多层次一体化发展需要,研究四网间票务业务交互及实现方式,并建议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实施优惠换乘。

4.7 标志标识

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均有相关规范指南,各地建设市域铁路目前标志标识未有统一标准和做法。上海新建市域铁路主要为城市服务,建议其标志标识系统定位标志和导向标志参照本市轨道交通系统,便于市民接受识别,动态信息适当参照国铁系统,体现市域铁路特点。为与城市轨道交通区分交通方式,建议可考虑设计独立的市域铁路标志。同时,上海市域铁路可网络化运行,区分线路及列车色意义不强,同时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随着线路增多,其“一线一色”的识别功能逐渐减弱,建议采用全市统一的市域铁路色,也便于区分交通方式。另外,为便于乘客出行路径选择,建议新建市域铁路建成后,与城市轨道交通标注于统一的线网示意图,线路示意图标示各站点换乘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5 结语

随着上海机场联络线等一系列市域铁路的建设推进,上海将与其他世界级城市一样,迈出市域铁路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步。作为我国的中心城市、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上海应先发制人、积极思考如何提升市域铁路的运营品质,充分发挥其对上海都市圈的支撑带动作用。同时,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下阶段还应思考上海与周边省市城际、市域铁路的融合发展目标与运营管理关键要素,提升长三角市域铁路运营管理水平,推动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挥放大市域铁路对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

猜你喜欢

国铁票务市域
地铁多元支付与票务安全融合发展研究
国家铁路货运价格调整模型构建及应用探讨
东航与国铁开启中国“空铁联运”新时代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民航票务企业所需人才现状分析
党建工作推动国铁发展
地铁票务收益安全管理的分析和探讨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法国铁路或将迎来3个月大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