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可视化研究

2022-07-07鲁天学李国忠刘又溪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倡议一带

鲁天学,李国忠,刘又溪

(1.昆明文理学院,昆明 650221;2.云南大学,昆明 650504)

2015 年3 月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之后,“一带一路”正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倡议,“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民心相通是核心内容,民心相通则文化先行,为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2016 年文化部颁布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 年)》,以推动民心相通及文明互鉴。习近平在第一届、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均提道:加强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与沿线国家推进务实项目合作,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是核心支柱,体育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交流的世界性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 年以来,体育学研究领域已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主题也在不断深入及分化,为更好地把握“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前沿,利用科学知识图谱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对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通过识别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知识聚类,对前沿领域及知识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的来源,以“一带一路”“体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条件设置为“精确”,时间跨度限定为:2015—2020 年,检索时间为2020 年8 月14 日22 点,来源期刊为“全部期刊”,共检索到相关记录444 条,为提高研究的精度,对通知、简介等无关文献进行了预处理,最终确定了356 篇有效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科学知识图谱是一种新兴的科研方法,是通过对海量引文的知识进行分析,运用时间切片来显示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1〕,其基本方法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等〔2〕。本文通过运用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基于Java研发的CiteSpace 5.7.R1 可视化软件对2015—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356 篇文献进行可视化的图谱分析,将356 条Endnote 格式的分析样本导入CiteSpace 5.7.R1 中,设置Time Scaling 为“2015—2020 年”,Term Source 选 取“Term”“Abstract”“Author keywords(DE)”和“Keywords plus(ID)”,分析数据抽取对象top50,阈值设置为(2,2,20)、(4,3,20)、(3,3,20),Node Types 中 选 择“Author”“Institution”及“Keyword”,采用Pathfinder 进行分析,力求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及理论脉络。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2.1 研究文献时间分布分析衡量某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学术论文数量的变化,对其文献分布作历史的、全面的统计,绘制相应的分布曲线,为评价该领域所处的阶段,预测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领域的论文在时间分布上往往反映了研究领域的理论水平及发展速度。“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的论文呈持续增长趋势,6 年间发表论文共计356 篇(2020 年由于统计原因,仅64 篇),其中核心期刊92 篇,占总量的25.84%,普通期刊264 篇,占总量的74.16%。6 年间体育学领域的研究大致可分为2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发展阶段(2015—2017 年),共发表论文69 篇,占总量的19.38%,此阶段研究的主题相对单一,主要是对体育文化传播与交流、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体育产业及体育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这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领域的研究拉开了序幕,具有开创性意义。第二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2018—2020 年),共发表论文287 篇,占总量80.62%,此阶段研究成果急剧增加,表明研究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研究主题开始增多,研究范围更广,研究逐渐发展为应用性及实证性研究。新冠疫情过后,随着体育竞赛的逐步恢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人文交流的持续推进,体育学领域的研究主题将会不断涌现,论文将继续增长。

2.2 科研机构知识图谱分析科研机构的共现分析可以直观表现某科研领域主要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各个科研机构科研水平的高低〔4〕。在CiteSpace 5.7.R1 的主控界面将Node Type 设置确定为Institution,时间间隔为1 年,阈值选项选择“Top N per slice”,阈值设置为50,选择路径算法(pathfinder)进行分析,得到研究机构的知识图谱,见图1。图1 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机构,节点的大小与机构发文量成正比,节点间的连线代表机构间的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代表机构间合作的密度,连线越粗,表示机构间的合作越密切〔4〕。

图1 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从研究机构的发文量来看,北京体育大学(14篇)、首都体育学院(14 篇)、齐齐哈尔大学(10 篇)、西藏民族大学(8 篇)、武汉体育学院(4 篇)是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机构,这些机构是研究的中坚力量。从研究机构的突现值来看,北京体育大学突现值最大,说明北京体育大学在短时间内论文数量增长较快;其次是首都体育学院;第三位是齐齐哈尔大学;第四位是西藏民族大学。从研究机构的性质来看,主要集中在体育类综合性高校,排名前15 的研究机构中,体育类综合性高校占4 所,这些高校凭借学科覆盖面广及雄厚的科研实力,成为研究的主力军。另外,排名前15 的研究机构中,“一带一路”推进中关键性节点的区域综合性高校也是研究的重要力量,这些区域综合性高校凭借地域及政策等优势,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力量。从研究机构的共现网络来看,共有145 个研究机构(N=145),网络密度较低(Density=0.003 8),表明研究机构较为广泛与分散,共现网络中仅有48 个科研机构有合作关系(E=48),最大的合作网络是首都体育学院与西藏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构成的共现网络;其次是以北京体育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及南京师范大学等为核心的4 个相对突出的共现网络,“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领域研究与合作的网络已初具规模,现已形成5 个相对突出的共现网络。

2.3 核心作者知识图谱分析核心作者共现分析是对论文作者的合著次数的统计分析,反映作者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和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情况。研究中CiteSpace 5.7.R1 主控界面将Note Type 设置为Author,阈值选项选择“Top N per slice”,阈值设置为50,选择路径算法(pathfinder)进行分析,得到核心作者的共现网络,见图2。共现网络中共含有157位作者,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研究队伍。从2015 年至2020 年核心作者的发文量来看,排在首位的是首都体育学院的王子朴及西藏民族大学的朱亚成,两位作者发表论文均是9 篇,主要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赛事及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其次是齐齐哈尔大学的张良祥及首都体育学院的刘冬磊,两位作者主要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研究。从作者突现值来看,突现值越大表明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增长得越快。图2 中王子朴的突现值最大,其次是朱亚成,排在第三位的是张良祥,排在第四位的是刘冬磊。核心作者是推动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其学术成果对于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动态有着积极的作用。

图2 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研究团队是实现研究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提升研究成果产出能力,而且能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和影响力〔5〕。从核心作者共现知识图谱中可以看出,Note(节点)=157,Density(密度)=0.003 7。节点表示作者,节点越大表示作者发文量越多;节点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表示作者间的合作越多。从图2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共现密度较低,表明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仅形成了几个大的研究团队,其一是以王子朴、朱亚成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其中包括刘冬磊、陈秉信、马家鑫、金媛媛及王兴怀等,该研究团队主要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赛事及体育文化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二由张良祥与郭松组成的研究团队,主要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另外还有以汪雄、慕英杰及陈炜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分别对体育文化传播、冰雪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民俗体育及体育旅游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从图2 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领域研究的团队已初步形成,但研究团队合作还较少,还需要学者们不断合作创新,从不同层面及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2.4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主题词和关键词通常是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因此,如果某一关键词或主题词在其文献中反复出现,则反映该主题词或关键词所表现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5〕。运用CiteSpace 5.7.R1 软件,将主界面Node Types 设置为“Keywords”,阈值选项选择“Top N per slice”,阈值设置为50,运行软件得到共现结果,见图3,图谱中Note=250,links=352,Density=0.011 3。图3 中每个节点的大小与共现频次成正比,节点越大表示出现的频次越高,往往也就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前沿;节点之间连线表示相连的节点共同在一篇文献中出现,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细程度表示节点间联系紧密的程度。

图3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从图3 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出现频次及突现值前15 名的关键词中,“一带一路”出现频次最高,出现频次为292 次;其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频次为58 次;排在第三位的是体育文化,出现频次为43 次;排在第四位的是体育产业,出现频次是31 次;排在第五位的是体育旅游,出现频次是28 次。从突现值来看,“一带一路”的突现值为0.51,排在首位;其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体育文化,突现值均是0.29;排在第四位的是体育产业,突现值为0.24;排在第五位的是体育旅游,突现值为0.22。图3 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体育赛事及文化传播等方面。从图3 中的节点及连线特征,可将其划分为6 个知识聚类群,并重点分析每个知识群相应的节点,每个知识群代表着该研究领域的方向及热点。

知识群1: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核心,与“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休闲旅游”“保护”“传承”“开发”“新时代”“跨文化传播”及“传播路径与手段”等之间构成的子网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历史产生并流传至今,利用各种身体练习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总和〔6〕。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国当前挖掘及整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达一千余项,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空间面临着巨大威胁,应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采用现代化及多样化的手段进行保护,在保持生态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创新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及参与性,是休闲旅游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生态化经营与开发,可为休闲旅游发展提供新支点,也有利于地区旅游品牌的塑造及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休闲旅游区域一体化及集群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文化先行的发展理念,这为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传播创造了机遇,也是提升新时代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求,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走出去”,更有利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交融互鉴,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开发以及跨文化传播机制、路径等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知识群2:“体育文化”在核心关键词网络中的节点较大,与之相连的关键词有“少数民族”“中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交流”“体育价值”“体育外交”“体育合作”“体育强国”“体育管理”及“人才培养”等共同构成的共现网络。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工作,文化领域的交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根基与桥梁〔7〕。

习近平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中指出: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开辟更多的合作渠道。体育交流与合作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及形式,是加强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的重要纽带,也是受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等因素影响最小的外交手段,对国家公共外交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体育运动在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民心相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体育人文外交实践的发展已远远超出当前体育外交理论和管理工作的实际〔8-9〕。所以,加强我国体育人文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体育人文交流与合作中,科学的管理及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对外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载体。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体育文化交流价值、人文交流机制及体育管理等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及热点。

知识群3:以“体育产业”为核心,与“融合发展”“体育运动品牌”“区域差异化”“产业机遇与对接”“体育开发”“产业融合”及“共享共赢”等构成的子网络。体育产业是以体育活动为中心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经济活动的总称,其外延通常包括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中介、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体育建筑等业态〔10〕。体育产业作为新兴崛起的产业,已连续10 年在我国保持20%的增长,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价值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也面临着发展失衡、粗放型增长及出口受抑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及体育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实,这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及转型升级带来了发展机遇,体育产业应主动融入及对接“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推动与沿线地区及国家间的产业合作,促进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及共赢的发展。因此,探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体育产业对接与合作机制、体育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体育产业融合及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问题是当前体育产业研究的热点问题。

知识群4:以“体育旅游”为核心,与“体育经济”“挑战与机遇”“产业发展”“发展模式”及“发展策略”等构成的子网络。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体育旅游关注个人生活质量和健康价值的提升,是体育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要的产业贡献点〔11〕,也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2017 年7 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体育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创建新兴产业结构的行动方案〔12〕。此行动方案给体育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势必会加快国内沿线地区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同时也会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间体育旅游的深度合作。然而,当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体育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还较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体育旅游深度合作与发展。因此,为突破发展瓶颈,对国内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集群化发展及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体育旅游合作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知识群5:以“体育赛事”为核心,与“人文交流”“体育文化交流”“发展困境及挑战”“发展机遇”“发展路径”及“民心相通”等构成的子网络。2015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体育在“民心相通”重点合作领域中具有桥梁作用,要大力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申办重大国际赛事〔13〕。体育赛事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突破口,是推进体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及形式。随着“一带一路”与体育赛事不断地融合,重要的省份及节点城市纷纷筹办了“一带一路”的体育赛事,但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着显著性地域差异,加上参赛规模及范围较小,影响力不足等原因,严重影响了“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常态化及高质量的发展,体育赛事的多样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的现实需求。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赛事理论、赛事交流平台构建以及长效机制等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知识群6:以高频关键词“传播”及“国际传播”为核心,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武术”“健身气功”“国际化”“传播价值”“传播体制”“传播渠道”及“中国形象”等组成的子网络。一个封闭、不能将自己文化和价值观对外传播的国家注定没有影响力,而国际化强调的实质就是竞争力,并勇于在竞争中争取成功〔14〕。世界是多元文化的集合体,各民族体育文化既有自身特征,也有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如果世界体育文化由西方体育文化一元导控,必然失去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动能〔15〕。“一带一路”倡议核心是经济贸易,但承载着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命。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助推中华武术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16〕。“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提升体育话语权及文化软实力,是当前体育强国建设及国际形象塑造的现实诉求。然而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进行传播并非易事,需考虑沿线国家及地区文化、宗教及习俗等因素,需要面对沿线国家及地区多样性及复杂性的挑战,为推进我国优秀体育文化传播,减少传播阻力,可支持武术、健身气功等具有文化代表性的项目先“走出去”,以探寻文化传播的机制与路径,为实现分类、分层次的文化传播打下基础。因此,对我国体育文化传播体系构建、传播机制等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及地区采取不同的文化传播策略,也将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3 结论

“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按照文献的数量可分为萌芽发展阶段(2015—2017 年)及快速增长阶段(2018—2020 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及新冠疫情的结束,“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领域研究还将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研究主题也会不断地涌现,期刊论文的数量及质量将不断地增长与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合作较少,仅形成了以首都体育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为核心的科研团队,还有待加强合作与交流,以提升研究的广度及深度;科研机构综合研究能力方面,北京体育大学与首都体育学院排在第一位,其次是齐齐哈尔大学,第四是西藏民族大学,在科研机构中体育类综合性高校及区域综合性高校是研究的中坚力量,这些研究机构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的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学术保证。

“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具有影响的学者有王子朴、朱亚成、张良祥及刘冬磊等为代表的领军人物,这些核心作者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对体育学领域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核心作者的图谱节点较为分散,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研究团队也仅形成了几个大的研究团队,作者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研究机构内部之间的合作,为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领域的研究,还需要学者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野,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体育赛事及体育传播等为核心的知识聚类群,体现了研究的广泛性及多维度特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研究主题将不断涌现,交叉、融合及纵深研究将会逐渐增多,将不断推动体育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及方法创新。当然,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学研究领域前沿的把握,还需要结合体育实践进行后续研究的补充、完善及更新。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倡议一带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体育产业之篮球
Happy Afternoon Tea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