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艺术在装置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2022-07-07王婧

数码影像时代 2022年2期
关键词:艺术家装置艺术

王婧

装置艺术作为从西方引进的一种当代艺术已经渐渐地成为了主流艺术形式,其中影像艺术更是当代艺术中较为前卫的能更加直接表达作者艺术情感的方式之一,通过对五官的强烈刺激,让欣赏者对作者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综合材料艺术是当代装置艺术的一种手段,更多的是通过不同质感的材料对艺术进行表达,在观感上比绘画更加强烈,产生共鸣。

装置艺术和影像艺术

装置艺术可以称之为“捡废品”的艺术,将日常生活中的“边角料”进行艺术性的拼接、组合,形成一种具有艺术意识形态,能够表达艺术家思想的艺术品。装置艺术在当今仍然是个比较新的话题,在国内的大部分作品还是停留在学习西方表面形式上的东西。如何从本质上借助装置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想阐述的艺术观点,成了本文最重要的内容。

影像艺术是装置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独特的拍摄手法,将各种镜头拼接、整合,形成声光电的合成,对观者五官感到强烈的艺术刺激的作品。作品更多的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对当今的社会和自己身处的环境产生的焦虑不安,还有当代年轻人对未知世界迷茫的反思,结合自己的作品,阐述影响艺术和综合材料艺术在作品中的运用。

影像艺术

影像作品《触不到的人》

作品《触不到的人》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的作品。作品由一套三扇门组成的互动装置及混合现实实时影像组成,透过猫眼,观看者能看见自己的背影与不同空间门前的人并列在一处。观看者们以肢体的互动影响混合现实视觉画面,形成视觉的连锁反应。

作品中的三扇门被设立在三处不同位置,将摄像机置于观众身后。观众在猫眼内看见自己的背影,通过混合现实与另一扇门前的观众背影并置,画面均为实时。在不同空间被并置在一个画面的观众,其互相的触摸动作将会影响自己与其他门内猫眼画面,触发不同的画面特效,三位观众肢体对影像的影响形成递归循环的连锁反应,向下传导。

影片内第一章记录了较小空间内,观看者在不同方向的三扇门前的交互。第二章记录了观看者在远距离不同空间的三扇门前的交互。人们从未曾看过的视角审视自己,同时与其他人在物理空间的距离和虚拟世界里的触摸产生了荒诞感。科技发展模糊了虚拟与现实边界,“压缩”了空间距离,此作品旨在引发人们对于愈发复杂的混合现实世界中,对自我存在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思考。

影像作品《六十分钟的沉默》

吉利安.韦英是英国著名的影像装置艺术家,她的《作品六十分钟的沉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作品多以生活纪实为主,用平实的画面表现深刻的意义,甚至让人误以为是简单的生活纪录片,实则表现的是具有深度观念的艺术作品。

作品《六十分钟的沉默》是几十位演员穿上警察的衣服扮作演员,静止站立一个小时,并且排排站立成要准备拍照的样子,把这个时间段放大拉长,观察大家的动态,由刚开始的静止不动到慢慢的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小动作,直到这个集体的形象逐渐瓦解,实际上,人类的忍耐程度不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越强,而是忍耐程度都是有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之间的变化和作品之间的变化都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关系,让观者不禁回味。

《青春的撞击》

《青春的撞击》是2011年完成的一部影像作品,作品以影像的方式呈现,通过每一帧重复,每几秒就多增加一个球撞击的画面,到最后铺满整个屏幕这样的方式呈现,使画面越来越有冲击感。

当球杆击中球,重重撞击的一瞬间,球向着四面八方散开,预示游戏开始了。游戏过程就是球与球撞击的过程。台球虽然是个随处可见的娱乐项目,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打击之后,那段时间的心理是相当脆弱的,一点点的事情都会影响到心情,对任何东西都感到敏感,需要一个触点激励重新振作时,在偶然之间发现了其中能够激发我们的良药,能够让再次回复平静。

从小到大背负的东西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面临我们现在所遇到的状况心理总是有抵触。其实,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人对于未知的东西虽然好奇,但总是害怕的。在作品中,由越来越多的小画面组成,看似缩小,意义实则放大了,球与球之间相互抵触,画面与画面之间的似乎也有球在撞击。多个画面的拼接使画面越来越有冲击力。

《青春的诞生》

作品创作于2013年,素材均来自于我研究生同学的口述,简单叙述自己的姓名、家乡、生日。每一个人生阶段接触不容的人,都会产生不同的关联,可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些特定的人会产生联系。每一个人的口述所产生的时间像是一个“代码”这些原本没有任何接触的“代码”碰撞在一起又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时间关联。

利用简单的素材堆叠,将一个一个微妙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强烈观念意识的艺术作品。

作品结合了影像艺术的形式,随着摄影技术和当代艺术的发展,影像艺术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并赋予了影像艺术观念,使之成为艺术家在创作是经常采用的方式。

影像艺术有几个基本的概念,创作者是艺术家或观念艺术家,影像与摄影的历史,摄影与现代艺术的历史非常紧密。影像艺术包含的范畴有流动影像\图片\新媒体艺术等。而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像。cg(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其实新媒体更多的是一種社会发展阶段表达艺术的手段,这种方式赋予艺术更多方更全面的表达形式,从人们设想的数码多媒体概念来看,今天的多媒体艺术还只是一个粗胚,人们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发掘。

通过对影像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了解,以及与作品表达内容的结合,选择了借助影像的方式进行创作。

综合材料艺术在作品中的运用

《风景的可能性》

来自西班牙当代艺术家Luciana Novo,是一位多媒介的女性雕塑艺术家,这件艺术作品是利用石膏、纸、色彩创作的综合材料雕塑作品。

饱和度柔和颜色宛如中国张掖的丹霞地貌,是一件“颜值”极高的艺术作品,让观赏者有了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同时,艺术家创作的这种风景的可能性,让雄山峻伟的壮阔风景变得触手可得,留给观者一种奇幻的空间感。

综合材料作品《呐喊》

这幅现代版的呐喊是2010年创作的作品,在电脑上按照蒙克的呐喊将照片进行筛选,拼贴,放大看是一幅一幅的呐喊小图。呐喊——压力的释放,现代人生活节奏,上班族,学生,忙忙碌碌,庸碌的生活甚至没有释放的时间。

这样的生活下每个人都像是罩着灰蒙蒙的纱网,看不清前方,忧虑与恐惧,孤独和苦闷,迷茫与无助,在这种生活中不断重复,外表忙碌的像陀螺,内心空虚如风一边看不见边,当压抑到极致,人本能地做出了同样的动作——呐喊。

这件作品是以蒙克的名作《呐喊》为原型衍生的综合材料影像作品。画面在血红色的映衬下显示出一种极其夸张的压抑感,画面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物象暗示出引发一声尖叫,但极致的颜色衬托出了恐怖的氛围,画面中央的形象更加地让人毛骨悚然,他捂着耳朵,面部惊恐,与画面中的两个路人格格不入,似乎在别人眼中,他已经是一个“疯子”。

相比蒙克的《呐喊》现代人更多的是内心的释放,也有的是想被人听见的发声。鲁迅的小说《呐喊》里这样说“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寄慰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呐喊。而当代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却也有了空前的压力,唯有呐喊出自己的内心,才能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古代文人墨客必备的工具,在那个会识字就可以叫做先生的年代里,“文房四宝”就是“文化人”象征。

由于现代社会的进步,现代人早已替代了这些最传统的工具,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化,文字大多都是印刷和打印。

这个作品表达的是古代文人的书写工具和现代人印刷品的结合。

现代版的文房四宝是2013年的作品。以文房四宝做造型用综合材料创作了一组作品。

大小:一米左右。材料:以废报纸为主,铁丝网,石灰粉,塑形膏,纸浆,橡皮泥,乳胶,墨,木棍,一本书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做成笔墨纸砚,笔筒,印章。用不同大小印刷的报纸铺在表层,表达的是古代文人的书写工具和现代人印刷品的结合,为了作品整体颜色的调整放在了黑卡纸上,使作品有了重量感,另外还有小印章的一定红,也是为了增添在颜色上的亮点。

猜你喜欢

艺术家装置艺术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轰趴装置指南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