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悬崖村”为例浅析纪实摄影的现实力量

2022-07-07王晓阳

数码影像时代 2022年2期
关键词:陈杰纪实悬崖

王晓阳

博蒙特·纽豪尔认为,纪实摄影是以社会学为目的的手段,真正优秀的摄影工程,一定是有益于社会优化的。2016年,《新京报》记者陈杰拍摄的《悬崖上的村庄》组图引发社会的极大关注,在脱贫攻坚的大环境下,悬崖村的问题也迅速得到了解决,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悬崖村也完成了异地搬迁,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从“悬崖村”这个个例中可以窥见当下纪实摄影的力量,也能体会到摄影师个人的坚守,社会的进步需要多方面的监督与推动,而纪实摄影便是用无声的语言发出的社会强音。

纪实摄影的力量:来自摄影师的坚守

纪实摄影的背后是摄影记者本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个人对社会的理解,背后的支撑是摄影记者的职业理想与信仰。以陈杰拍摄的悬崖村为例,悬崖村一直存在,口口相传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0年前,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没有匪患,没有战乱,生活比其他动乱的地方安逸且富足,如今悬崖村外面的世界早已千变万化,但是悬崖村依旧停留在过去的原始状态,贫困问题一直存在,也是当地的扶贫工作的一个难点。陈杰本人后来《采访“悬崖村”始末》这篇文章中提到,“悬崖村”这个故事,是他正在尝试进行的一个影像社会学研究专题中的一个插曲,因为被告知存在真实的“悬崖村”,因此他决定去“悬崖村”探疑,于是后面有了《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悬崖上的村庄》《悬崖村村民:没读书吃了亏,不能让小孩再吃亏》等系列报道。

悬崖村的报道看似源自偶然,却也是必然。从陈杰个人的经历来看,在做了8年的《新京报》摄影部主编后,2014年他辞去主编职务重新回归一线,顺应时代的呼唤,不甘于只做一名“曝光型”记者,他更愿意去探索那些画面背后的真实,在当今这个看不到真相的世界,去尝试做其他摄影记者没有做过的事情。陈杰在由技术性摄影向知识性摄影转变中,通过田野调查、图片、视频等融合媒体方式来记录和传播打动人心的故事,他希望为世人留下重要史料,“和以往不同的是,他投入70%的時间和受访者对话,28%的时间拍摄视频,只留下2%的时间拍照片。”

从“悬崖村”的拍摄后续来看,陈杰也并没有仅仅停留于2016年那次轰动社会的报道中,而是持续跟进后续事件,持续推动悬崖村的改善进程,而在这过程中,陈杰本人也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村”中穿梭,先后6次深入村中采访,攀爬悬崖“天梯”16次,正因为有这样深入悬崖村内部亲身的体验与参与,因此悬崖村的照片才能打动人心。2017年7月11日,陈杰回到悬崖村报道《一年后,爬悬崖上学的孩子们还好吗?》(图1)(图2),2017年11月19日,他在微博上继续反馈悬崖村村民在有了新的天梯后最新的生活现状,而通过这一系列的追踪及回访,使得摄影报道不只是浅尝辄止,避免了一次报道过后就不再问津,而是去探讨事件的解决办法,跟踪监督其解决过程,直至问题完全解决。在2020年5月陈杰的照片中,悬崖村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悬崖村最险峻的一段钢梯已经完成,大部分居民已经异地搬迁,住进了新修的小区,未来悬崖村也将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悬崖村”的改变与推动离不开摄影记者的关注,其中体现的就是摄影记者陈杰本人的职业坚守,坚持在一线,用自己的镜头去讲述更多的故事,也为更多的人带来改变。毫无疑问,悬崖村的新闻报道使社会一下子聚焦于凉山州这个地方,也有官员因此受到影响,但对于凉山州整个地区的发展来说,可以汇集更多的力量关注地区的发展,就像陈杰自己第一次拍摄悬崖村时在朋友圈中所说:希望自己镜头前惊心动魄的诉说能最终带来改变。因此从这点来说,纪实摄影体现的是摄影记者看社会的角度,他不仅是停留于表面发现问题,更主要的是解决问题。

纪实摄影的力量:体现于镜头的人文关怀

从历史来看,“人文关怀”一词来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其中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就包含了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从摄影的角度来说,其人文关怀就体现于摄影师关注社会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他们通过镜头所传达出来的背后的含义。从具体的摄影过程来说在于画面的构图与内容的选择,摄影师选择画面的过程就是一个其内在价值观表达的过程,每个摄影师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造型语言体系,通过对影调、结构、色彩的综合控制,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悬崖村从摄影角度来说,可表现的画面有险峻的地形,挂在悬崖上的藤梯,悬崖村里人们的生活等等,但是这样的画面就少了几分“人情”的意味。对悬崖村村民来说,安全出行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也是他们长期以来摆脱贫困的必要步骤。摄影师陈杰认为,对目前的悬崖村来说,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他主要以孩子为切入点,尤其表现了这一群悬崖村的孩子的上学困难与危险,包括跟拍他们爬“天梯”上学,他们因为长期爬山破旧不堪的鞋的细节,每家每户爬天梯的绳子。因此当这样的照片出现在媒体上的时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通过一群艰难上学的孩子唤起了社会和政府对悬崖村问题的关注。在扶贫攻坚这样的大环境下,悬崖村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比较高层的管理者们和媒体进行了介入,悬崖村已经成为国家扶贫的重要对象。2016年5月的时候,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委书记表示要修建出一条钢筋结构的梯道,一次对群众出行的问题进行解决。2016年11月,总约1千级的钢梯工程完工,最长达一百零五级,最短的只有四级,山顶上的孩子们第一次攀爬竣工后的新的天梯,安安全全地到达了“悬崖村”。陈杰的《悬崖上的村庄》这篇报道从关注当地孩子的上学安全问题出发,从根本上推动和解决了当地的扶贫相关工作,让当地的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摄影真正体现了对人的关注以及新闻摄影相关作平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的强大能量。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纪实摄影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艺术,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变迁,而人是这其中的重要元素,作品要有感染力就要体现人出文关怀,聚焦于人的本质力量。纪实摄影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的关注,透过画面表现社会的本质,就像解海龙给“希望工程”所拍摄的“大眼睛”的照片一样,通过在典型的环境中选取典型的艺术形象,以此创造出既符合艺术特性又有思想内涵的好的作品。通过捕捉巧感染力的典型形象,表现出摄影师的情感元素,把摄影师的情感投射到被摄对象上。当人们看到这张照片,就不会忘记,它应该深入人心,有着强大的力量,并形成一个特有的文化符号。

纪实摄影的力量:坚守于用影像监督发展

影像是无声的语言。陈杰说过,镜头的力量是来自你对事实的犀利辨别,以及内心的人文关怀的情愫。新闻摄影最大的特色是用镜头展示作品的想象力,在去追逐社会进步的时候,记者们既可以追寻记录下整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轨迹,又能关心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状态,不仅可以从本质上对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助力,更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图片较量的是视觉背后的东西,是大家对人文精神共同的敏感性,一张作品只有到它所能反映出文化现象,社会问题这个层面有人文价值在里面,才会令读者取得共鸣。

在这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隐藏在社会中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去发现,去关注,去解决。从脱贫攻坚工作来说,悬崖村的问题只是这个大环境中一个社会的侧面,悬崖村的难点,也是整个扶贫过程中的难点,特殊的地理环境,教育的缺失,历史因素的影响造就了这些地区脱贫的困境。悬崖村让我们更全面地意识到了复杂的国情、看到了脱贫攻心的艰难,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我们当前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悬崖村之所以引起舆论的关注、进入媒体人的视野,是有着其很大的特殊性。孩子攀爬悬崖的场景震撼了人们,但是在大凉山地区或其他特殊贫困地区,交通比它困呐、海拔比它更高、自然条件比它更差、贫困状况比它更难的村庄应该也还有很多。

在中国农村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悬崖村”,一个“悬崖村”的问题改善与解决,也预示着社会的进步与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

因此摄影也承担了舆论监督的责任,这种监督表现于用画面来阐释问题,引发人们的联想,透过画面深思其中的本质内涵。纪实摄影与文字报道相比,用画面讲故事,更具有形象感,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读图时代的到来,注意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图片比文字更能打动人心。以悬崖村为例,仅仅通过文字的描述我们大概无法想象悬崖村的画面,最多停留于描述的表面。但是当悬崖村的照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无不震撼,竟然还有这样的村庄,于是当这个问题进入人的视野的时候,它就不能被轻易地挥去,而社会的进步就体现于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纪实摄影的力量:成就于用记录推动进步

摄影纪实新闻力图打破传统的职业角色设定对记者的束缚,要求记者承担起行动者的角色并提供解困的思路。《新京报》的首席记者陈杰四年来持续更新着悬崖村的进展,利用报道为村民解决现实的问题。

2016年6月1日,陈杰再回悬崖村,记录孩子们的儿童节。6月6日,一基金会在看到孩子们爬藤梯只穿凉鞋、拖鞋,甚至光脚的报道后,向悬崖村的18名学生捐赠了新的运动鞋。同时,也有广大爱心网友希望向他们捐赠文具、书本等学习物资。

2017年10月,陈杰再次回到悬崖村,此时山上已经有了无线网络,幼儿园教学点也建立起来了,设施布置和环境与城市的基本一样,卫生室药柜和病床也有了。据当地相关人员透露,昭觉县和某家旅游公司已经签完了协议,一起开发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的项目。

也有很多公益项目已经入驻悬崖村,比如四川省众扶慈善基金会支持的“留守儿童健康饮用水”项目,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发起的“无人机诊所”项目,中国电信援建的小学教育信息化等项目。正是这些关注的力量,从村民切实的需求出发,使得悬崖村村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如果说,从上个世纪流传下来的扒粪者角色让公众认识到赤裸裸的真相,而现在,作为行动者的摄影记者要让人们在了解到残酷后更加勇敢,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的勇士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悬崖村热爱生活的人们值得属于他们的美好。

镜头纪实虽然没有扒粪新闻那么震撼,却依然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纪实的镜头不够具有吸引力,但却实实在在为当地居民争取到了福利。希望这样的摄影作品和新闻作品能再多一些,媒体、政府和民众的互动更加良性,这样我们就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具责任感的新闻业,一个更积极发展的社会。

结语

对纪实摄影,特别是问题类纪实摄影来说,所表现的内容造就超过了画面的本身,这时重要的不再是拍摄技巧的运用,拍摄构图的精准,而是画面的呈现问题,以及社会的关注与解决,就如同陈杰关于悬崖村的这组图片,几张全景展现了悬崖村的整体情况,其中更重要的是对这个故事的画面,由孩子们最开始爬天梯上学,到政府修了钢梯,由村里人闭塞的生活到搬进新修的统一的小区,到悬崖村未来经济的发展,摄影师的初衷不是以批评当地政府为目的,而是着力关注事件的解决,这样的一个完整的,对事件的持续关注才是纪实摄影最后所要表达的最终目的。

在当下,纪实摄影要注重深入观察和深刻记录以揭示真相,要在摄影中注入人文主義情怀以帮助弱者。摄影从来就不是情境的再现,而是有温度的表达,表达摄影师的内心世界,表达对社会的关注,镜头就是观察社会的另一双眼睛,摄影师的责任就是用好这双眼睛,承担自己的使命担当,实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现实力量。

猜你喜欢

陈杰纪实悬崖
Dynamics of magnetic microbubble transport in blood vessels
陈杰
砚边纪实
悬崖采割夏至蜜
悬崖
放风筝
纪实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悬崖边的树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