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对课程评价的几点思考

2022-07-07冯雅菲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课堂评价

冯雅菲

摘 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新的评价体系以课程核心素养为本,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有效引领教师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评价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关键词:课程评价;课堂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新课程改革强调基于“课程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和课程不断发展。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不仅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也对有效实施课程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一、目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价内容偏重学科知识,特别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科核心素养。

评价主体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法单调,以纸笔考试为主,对其他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不够重视,没有发挥评价的提高、改进和激励作用。

评价重心过于关注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和努力以及有效提高,没有发挥评价促进学生进步的作用。

评价标准过多强调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忽略课程评价要与学科素养保持一致性,评价结果与实施策略和措施的一致性。

新课程从有利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倡导新的评价方式。评价不仅仅是教学、考试之后的一个环节,而是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教学与评价互相促进、有机结合。

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实施建议

1.评价内容综合化原则

倡导促进学生全面素养发展和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重点由“可见知识”向“内隐素养”转变,如是否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积极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进步和素养的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评价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角色在评价中起到的作用。对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学情反馈;每学期就教学成绩、民意调查、作业布置与批改、单元检测等因素进行全面考核;加强教师的自我评价和总结,促进教师自觉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3.评价方式多样性原则

课程的评价要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评价要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增强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纸笔测试与非纸笔测试相结合,综合利用各种评价方式,发挥评价促进教学、评价促进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4.评价重心过程化原则

课程评价具有诊断、促进、调整和检测的功能。要注重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形成性评价,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及结果应用,利用数据分析形成基于证据的评价。

5.评价标准目标性原则

实施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课程核心素养水平。因此评价目标与学科课程目标要保持一致。课程评价不仅考查学习目标,而且更要关注评价目标的达成度,起到反馈教师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与课堂评价方式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重要的不只是知识,而是从更高的认知层面上对教学规律和特征进行更为深刻的描述。因此探索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以及适用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诊断评价。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素养水平。在学习态度及能力方面,要评价学生是否乐于参与课堂活动,能否准确进行言语表达,能否恰当运用学习策略,学生发展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等。在学习行为及方式方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摒弃不合理或不合适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在学习活动及表现方面,要通过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评价教学方法的适切性,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评价手段及记录方面,采用课堂观察、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随堂测验、作业抽查等多种形式评价,运用描述性或等级评定式的记录方法。

四、确保课程评价实施的有效路径

课程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

通过学习活动,依据活动目标要求,对整个活动进行监控和诊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逐步做到敢于评价、勤于评价、乐于评价,并最终达到得益于评价的目的。通过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对教学行为起到良好的反驳作用。从单纯的分数评价向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合作效果转变。

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确保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依据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开展教学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活动教学确保教、考、评融为一体。评价多元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见表1)。

设计这个评价表的目的是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小组学习档案;教师建立工作档案和教材档案,进而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俄语课程教材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一般为学期末或者学年末的期中、期末考试,以及中考。其目的是检测学生学习和评定教学的效果。为今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在进行终结性评价时教师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设计評价学习成果。除了纸笔检测,也可以面试检测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等。终结性评价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进行,关注俄语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见表2)。

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转变评价的理念、评价的方式和手段、评价的实施过程,关注学习态度、关注学习潜能。评价的实施强调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的共同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是一个交互的过程。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课堂评价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比较研究
高校外语学习评价现状及改革研究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形成性评价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