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生活风貌

2022-07-07白晓钰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田园生活桃花源官场

白晓钰

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生活风貌在其田园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当时的士族文人不仅生活颓废,而且在精神上没有寄托,所以渴望在道家思想中找寻安慰,又或者尽兴山林,归隐田园,躲避现实。因而,在当时山水诗和田园诗流行的时候,陶渊明作为当时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在不得志的情况下,决定隐居山林,开始归隐的生活。陶渊明开始成为这些文人士大夫的卓越代表,在持久的田园生活体验中,逐渐对归隐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不同时期的田园生活也体现出自己的心境和想法。

一、田园诗的造诣

陶渊明的所有诗词赋中田园诗数量占据最多,造诣也是最高的,这类诗表现了诗人漠视功名利禄的崇高志向和他高洁的道德品性。陶渊明田园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渴望,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劳作耕种的认识以及抒发了他与邻里的和睦之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腐败宦海的憎恨和完全的割裂,更是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探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陶渊明的思维情感以及诗中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最终在文学史的舞台上闪闪发光,引起了大众关注,这都是前所未有的。陶渊明晚期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反映了自己晚年困难的生活,例如《乞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农民阶层悲剧性的生活样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刻画了一个不同于诗人生活的社会,描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体现了诗人对现有社会的否认和摒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无尽追求,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维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陶渊明的社会志向是大济苍生,但是陶渊明所希望的社会却被现实粉碎,在郁郁不得志中他开始转变自己的人生方向,由官场转向田园。陶渊明的归隐是他仕途坎坷后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自我调整后的新的人生希望和人生归属,具有理想家园的虚拟本性,与现实的乡村生活是不一致的。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人的生活带有陶渊明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感情,田园不仅成为陶渊明安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后代的士大夫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二、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经过官场的黑暗污浊后,陶渊明济世的抱负破灭了。陶渊明内心开始向往清新、自然、安逸的田园生活,充满泥土香气的田园是迎接他的精神家园,陶渊明也如痴子一般,张开双臂,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田园里,陶渊明可以尽情地呼吸、生活,也能够忘掉一切官场的不愉快,没有任何拘束,身体和心灵都是无比的悠悠自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对村庄生活进行了简易描写,诗人认为在乡村的生活十分悠闲自得,不管是远处的鸡鸣狗吠之声,还是田园如画的美景,都呈现出一幅悠然景象,十分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的润色后,更呈现出诗意盎然的气息。在乡村没有官场尔虞我诈的争斗,只有清新悠然的生活和淡雅的菊花相伴。这一切也构成了无与伦比的美景,更蕴藏着人生的真谛,人与大自然相互共情,心境恬淡和悦,身心舒畅自如。因此,陶渊明从官場回归到田园生活时所创作的诗歌,无一不表现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赞美。

三、书写躬耕生活的快乐感受

陶渊明作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士大夫,经常参与到田间劳作中,同时陶渊明也是从内心热爱田园生活,所以在他初期的诗中,歌颂田园式的生活常常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与此同时,陶渊明破除孔孟轻视乡村劳动的观念,经常书写躬耕生活的感受。陶渊明说,劳动过程虽然辛苦艰难,但是却符合自己的所求,满足自己的内心。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在诗中描写豆苗旁边的野草长得十分茂盛,但是豆苗长得并不好,非常稀疏。陶渊明自己早出晚归,清晨下地劳作去地里除草,正值中午烈日当头很是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的滋味,与自己向往的生活一致,这也体现出陶渊明宁愿自食其力不辞辛苦去耕种,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陶渊明之所以选择躬耕,也是因为十分热爱劳动,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也只有因为热爱劳动,才能让陶渊明更加了解农人的辛苦与辛劳。在回归乡村生活后的春天,陶渊明便开始耕种劳作,在他刚开始学习耕种的时候,不懂得耕种技术,也不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所以很容易出现“草盛豆苗稀”的场景,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打消耕种的念头,反而早晨便扛着锄头去下地,路边的青草野花上的露珠打湿了他的衣服,到了晚上才借着月光回家。在长期躬耕生活中,陶渊明接近劳动,接近农民,了解农民的苦难,向他们学习生产技能,融入农民的群体。陶渊明笔下的农人生活大抵就是如此,早上下地劳作,傍晚疲惫而归,虽然过程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这对于心性淡泊的陶渊明来说,这样的日子远比受官场束缚要来得快活。“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的心愿就是将自己流放在自然之中,临近草木林泉,远离功名利禄。如今,他已身在田园,了无遗憾。于是,早出晚归,耕作田间,也是乐在其中。长期淳朴、善良的思想情感的熏陶,使得陶渊明逐渐成为一名乐观的贤者。

四、抒发农民与邻里之间的真挚情谊

陶渊明因为不堪官场污浊和社会动荡,毅然决然回归田园,过起隐居生活,在长期躬耕生活中也开始了解乡村生活的艰辛。原本是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陶渊明,也开始发掘农民的不易。在长期躬耕生活中,更是与农民成为知心朋友,经常到村落与村里人来往,陶渊明与这些农民不谈论世俗闲杂之类的事情,只谈田园中的一些农作物和生产技能。陶渊明与农民已经融为一体,他的田园生活如在桃花源般,远离世间烦扰。在此时,陶渊明向农民学种植,力争农业丰收,解决全家人温饱问题,也经常放下架子,走访农家,邀请农民到家中做客。公元403年初,陶渊明作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诗中写道:“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日暮时分与邻翁对酌几杯,然后隐蔽柴门,独自吟诗。做个闲人,躬耕陌上,日子可以这般恬静。陶渊明在《移居·其二》中有“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的诗句,看到有朋友从自己家门路过,便相互打招呼问好,更是聚在一起聊天,如果有酒,大家便一起细细品味。只是单纯的读诗,我们似乎就可以听到那亲切的关怀声,也似乎看到了他们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在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坦诚和睦的关系。“相思则披衣”,更是写出了邻里之间相见的急切心情。此外,据陶渊明在《乞食》中所述“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邻居明白陶渊明此刻食不果腹、饥肠辘辘的困难,于是便立即拿出饭菜赠予陶渊明,这也足以体现出陶渊明与邻里的真挚感情。此外,他还描写“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邻居友人挽留陶渊明坐下聊天,两人聊得高兴,很快就到了傍晚,主人家的食物已经备好了,于是主人摆出了酒席,拿起酒杯和陶渊明敞开心扉痛饮美酒,这些都无一不体现出陶渊明与邻里的真挚情谊。

五、“桃花源”一般的世界

陶渊明诗中将乡村屡见不鲜的事物和景观加以描绘和润色,呈现出了幽静、淡然的田园生活场景。事实上,陶渊明在他的描述中以强烈的主观感受和感情色彩粉饰了乡村生活的场景。因此,乡村生活不仅成为陶渊明安慰心灵的“心灵之家”,也为后世的士大夫们构建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在看遍社会的动荡、官场的黑暗后,陶渊明决定隐居山林。陶渊明的晚年生活与当地农民相对接近,完全体会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陶渊明将良善的愿望以及富有诗意的幻想融入诗歌创作中,并创造出具有桃花源一般的世界。陶渊明所创作的桃花源,虽然只是他的幻想,却符合当时广大农民的期望。因此,桃花源这个理想天地,不仅是陶渊明为了逃避官场回归田园发出的呐喊,更是陶渊明理想与现实混合碰撞的结果。因此,在后来桃花源一般的世界中,陶渊明歌颂了田园,赞美了劳动,描绘那些可爱的村民以及宁静的环境,也与当时丑恶的现实呈现出鲜明对比。陶渊明的桃花源世界虽然是无法实现的,特别是在君主专制的社会,但是他敢提出无政府、无剥削的主张却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勇于反抗现实的精神,直至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桃花源记》中写有“炊烟茅舍,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一句,无需华服广厦,无需香车宝马,远离喧嚣,朴素而生,这大概就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生活。晋末社会,战事频繁,黎民的生活朝不保夕,而桃花源里没有私欲,没有凌驾于百姓之上的统治集团,桃花源无疑是陶渊明心生向往的地方,可惜幻想终究是幻想,真实的世界,满眼荒烟蔓草,世道昏暗,人心不古,他只能独自忧伤。

六、陶渊明在困顿中的坚守

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也曾度过一段困顿的时光。公元408年6月,陶渊明家中遭逢大火,宅院尽毁。对于陶渊明一家本就不易的生活来说,这场大火无疑是雪上加霜。关于这场大火,陶渊明的《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中写有“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一场大火将悠然与快意烧成了灰烬,站在被烧毁的屋舍之前,陶渊明只能摇头叹息。晚年的陶渊明十分窘迫,生活也并沒有想象中的富有诗情画意,而是多灾多难,无柴无米,愁病交加,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冬日的阳光中发抖。在难以为继的时候,他曾向乡邻求助乞食,并作诗以记,写有“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但他在最困苦的时候,仍保持着高洁与傲骨,他可以向邻人或者朋友寻求帮助,但绝不向州府官员低头。现实总是残酷的,当陶渊明退隐山林、饥寒交迫时更是体会到社会的欺诈与丑恶,也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艰难。于是陶渊明将乡村的惨象,进行真实且直白的描写,在他的笔下便出现了一些关于饥寒疾病和贫困凄凉的诗篇,那些诗意浓郁令人向往的黄菊、归鸟、美酒等一一被掩盖。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陶渊明用哀怨与不平的声音倾诉自己的抑郁苦闷,甚至感叹只要在乡村的生活得到温饱就足够,但是这样一个十分朴素的愿望都不能实现,陶渊明便更加怅然。

七、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陶渊明也一直纠结自己是否要丢弃仕途回归自然,“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官场生活的确可以给他带来物质生活上的富裕,但陶渊明也深知如果再次踏入官场,必将面临自己无法释怀的困境,凭借一己之力更是无法解决。相比起同流合污或被世俗影响,陶渊明宁愿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也要坚守自己的内心,选择归隐田园,其品质情操皆与固穷守节、淡泊名利相关。事实上,陶渊明能够受到后代世人的尊崇,并不仅仅是因为其优美的文笔或对生活的玩赏,更是因为他那高尚的志趣和高洁的情操,展示了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在陶渊明所处的那个年代,有很多的隐逸之士,但是却没有人像陶渊明那样在人境车马的喧闹中,在躬耕生活的困苦中固守清高。陶渊明虽超然物外却又不废人事人理,志高趣远。一个文人志士放弃社会理想后,面对生活上的困顿和难以自足,他只好在自然田园间、天地宇宙间寻找定位,寻找自己的追求。《五柳先生传》显示了陶渊明虽然生活在贫困中,但仍然可以过得很平静,面对家徒四壁的状况,面对衣衫褴褛的惨淡,面对箪瓢屡空的窘境,他却依然能够安贫乐道。陶渊明从未将庸俗的物质放在心上,有吃的便足矣,能够有遮风避雨之处足矣。这样的人生境界,正是因为陶渊明对自己生活现状抱有一种淡然之态,他以不愿向物质低头的态度面对生活,足以彰显出他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与专一。除了洒脱与率性、执着与豪放,“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也是他最突出并自以为傲的品格,更是他能够达到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的原因之一。他活得清雅,对虚名浮利不甚挂怀,也因此无需奔忙,悠闲自得。他喜欢读书,时常沉浸于书中,而且他读书只为情趣,只为精神上的愉悦。所以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爱好,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和殷切期盼,共同组成了他丰富而又深刻的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田园生活桃花源官场
走进桃花源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田园生活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隐匿的桃花源
椁朴的印尼田园生活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