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022-07-07王方红沈利华

中国商论 2022年12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多元化校企合作

王方红 沈利华

摘 要:由于跨境电商业务的逐渐兴起,跨境电商企业销售市场和出售商品类别呈现多元化,同时行业对电商人员的业务要求逐渐提升。本文在简述国内跨境电商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跨境电商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人才培养、社会化培训体系、打造跨境电商师资团队以及校企合作定制化培养等方面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关键词:跨境电商;多元化;人才培养;师资团队;校企合作;

本文索引:王方红,沈利华.<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12):-159.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6(b)--04

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行业对高等教育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普遍认为,招聘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时,企业更热衷于选择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但是,由于一般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同时具有国际化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特征,对综合型的人才需求较强,单是专业上的知识已经无法让企业满足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应用型跨境电商人才是解决跨境电子商务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外部聘用困难重重

(1)学校招聘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需求。跨境电商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规模与日俱增、模式不断变化,高校毕业生往往缺乏专业训练和实践,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严重不足,难以适应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要求[1] 。

(2)社会人才严重不足。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很多传统企业还是没有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增长点来推进,缺乏电子商务技术和管理人才,企业主要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和营销。大量企业在网上的商务活动依旧以比较初级的电子商务应用为主,如广告、寻找供应商、网上洽谈等,企业间电子商务大多还处于“线上洽谈、线下成交”的模式,精通电子商务的人才严重缺乏[2]。

1.2 专业人才落后市场需求

一岗多责的情况存在于许多跨境电商企业中,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型,而是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在如今的国际环境下,跨境电商人才不仅要具备外语知识还需要拥有流利的口语能力,善于使用相关的网络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跨境电商的运作,还需要懂得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掌握客户所在国家的经济实力、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与以往传统外贸人才的要求所不同[3]。

1.3 人才流失率较高

新兴产业的跨境电商行业,人才流动性较大、流失率高。第一,跨境电商企业的开创周期要比传统企业短得多,除了专门的猎头公司外,许多新企业也在到处招聘专业人员,企业之间普遍存在挖人的情况,导致企业人才严重流失。第二,目前许多跨境电商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制度不够完善,只是处在创业的阶段,所以也会导致团队不稳定。

1.4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学历教育导向,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通常按照学校或教育部门的考核制度来进行,从而导致产业发展和学校的教育不相适应,使学校人才培训计划和社会需求产生错位。另外,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规模、发展模式变化迅速,相应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4]。许多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适应能力的专业培训和实际的就业培训,造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能力不足的问题。

2 跨境电商人才困境的根本原因

人才是跨境电商的最大瓶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个新生事物都将经历这个过程(如2005年国内电商的兴起也经历了同样的困境),而了解困境背后的原因,有利于企业认清所处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具体来说,造成当下跨境电商人才困境的根本原因具有以下几点。

2.1 人才供给的速度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海关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总额达到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0.1%;2021年第一季度延续了良好态势,跨境电商出口达到2808亿元,同比增长69.3%。据商务部统计,当下个体商户和中小企业每年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新加入的经营主体中占比超过了90%[5]。随着跨境电商企业的不断崛起,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2014年起,以阿里巴巴“百城千校”计划和321电商学院为代表,我国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培训机构数量快速增加,但其培养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全国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

近些年跨境电商行业呈快速增长趋势,由于需求不断扩大,目前跨境电商相关人才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据央视财经报道,某跨境电商学院招生数量2021年是2020年同期的两倍以上,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谈到,“2021年的3、4月,亚马逊平台上每日新增店铺数量大约有三四千家,计划进入跨境电商行業人员相当多”。

2.2 现有人才素质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跨境电商专业理论体系缺失,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通常,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迟于企业实践需求,专业的设置也迟于企业的实践。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学历为导向,往往按照教育界的评价体系开展,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与产业的发展严重脱节。跨境电商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规模、模式都在剧烈变化,在基础知识之上,对人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这就导致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适应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

跨境电商目前的需求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来说很难一步适应。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是跨境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两个领域,相关人才不仅需要了解国际贸易,还需要对电子商务有着直接的感受及认知,这意味着企业将国际贸易人才(特别是60后、70后员工)随随便便调配至跨境电商部门是没有效果的[6-7]。

同时,学校比较重视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而企业更需要实践应用,因此大学培养专业性人才的规划和课程设置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

2.3 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技能培养不匹配

大学设置的外语、电子商务以及国际贸易等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相互联系,也比较单一,没有办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人才的紧缺,实质是人才的结构性问题。首先,由于缺乏相应的外贸“实战”经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其次,外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电子商务的技能和知识上也无法适应对外贸易企业的需求。

2.4 实践教学环节与跨境电商的实际业务不衔接

目前,大学课程设置的实践环节一般有专业实习和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实际是课堂理论知识的拓展,但因为一般高校不具备这种实践教学的基地,导致学生的实践内容常常受到限制,最后可能只有让学生自主选择实习,选择的实习单位又大部分不会对学生进行认真指导,因此造成学生的专业实习具有很大随意性,偏离了实际工作岗位的标准;实验教学一般借助一些教学软件来提升学生的操作技巧和能力。

3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策

作为新生事物,跨境电商的人才问题在2~3年内很难得到根本解决。从存量角度而言,满足跨境电商要求的人才少之又少。在全中国,精通各大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懂得独立网站及品牌营销的人凤毛麟角;从增量角度而言,跨境电商人才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规模。面对多行业、多品类、多供应链、多国家、多平台等运营难题,跨境电商人才无法依托培训快速“复制”。但是,作为企业而言,不能把大环境作为借口,面对人才困境,要下决心、想办法、下血本。人才困境是问题也是机遇,在所有企业都面临人才困境的时刻,如果企业能够解决好人才问题,在人才成本和企业运营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可以较快地实现突破,完成企业的跨境电商转型。

3.1 加强高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

政府应加快推进高校开展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立跨境电商专业专项资金,引导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建立跨境电商专业;鼓励现有国际商务、外贸、市场营销和商务英语等专业人士依据市场需求朝跨境电商方向发展;对于现有的小语种专业人才,鼓励其发展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业务素质,鼓励高校小语种专业开设跨境电商课程。

通过高等学校的系统教育,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思维、深厚的国际商务素养、较强的电商专业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胜任拓展境外业务的公司从事跨境电商运作与管理工作和国际商务活动策划,以及在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跨境电商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高级专门人才。

进入跨境电商行业人员一般可以划分3个级别,即高级、中级和初级。杭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大学设置跨境电商的专业或者方向,比如成立了跨境电商专业的专项建设资金、跨境电商学院以及跨境电商的人才培训基地,引导目前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英语和电子商务等专业往跨境电商的方向转型以及发展,用以探寻多层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体系,使形成具有初、中、高多梯队跨境电商人才,解决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的一大难题。比如,在综试办的主导下,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和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企业以及杭州成长型企业品牌促进会在2015年7月建立了杭州第一个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并成立了跨境电子商务“众创空间”、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即“一个空间、两个中心”[8]。

准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2016年5月跨境电商学院在钱江学院成立,并推行“3+1”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3”是指3个层次,即对在校学生进行3个不同层次的培养,除了有专业或方向的培养,还包括创业班培养和分模块培养等;“1”是指一个培训功能,即面向社会实施跨境电商的培训。经过“3+1”跨境电商人才的系统培养,最后组成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合力。

3.2 构建跨境电商人才社会化培训体系

政府部门应扩大组织范围,一方面组织指导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院校等进行跨境电商的培训,按培训情况,给予场地、资料、讲座等支出费用的补贴;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支持程度,进行跨境电商培训,将跨境电商专业知识和企业主流技术与文化融入培训,确保最有效地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总之,政府不但要动员社会力量 “做培训”,而且要直接为企业“培训”;为跨境电商企业招聘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一年,给予企业新员工一次性固定人员培训补贴;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增加员工的培训投入,提高员工的培训成本及其占企业成本的比例。

(1)通过“人才港”,制订多岗位计划

依托“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港”项目,分析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子商务不同类型的相同需求,制定多类型的孵化计划,如技术岗、商务管理岗以及营销运营岗,根据不一样的级别,建立相应的孵化计划:中期、短期和速成。

(2)加大社会培训力度

根据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培养基地,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培训的级别依次是初级、中级和高级,培训的内容包括跨境電子商务进出口的所有业务,有检疫、检验和海关等进口程序,也有敦煌网、亚马逊以及速卖通等其他出口平台,经过相应培训,有助于传统的企业实现转型。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已是很好的一个范例,它依托一些跨境电商企业和杭州的企业品牌促进会,与跨境电商萧山园区以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开积极的合作,建立了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的人才培训基地,自中心成立以来,参加培训人员已达四五百人。除此之外,政府应积极鼓励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培训,给企业进行直接培训,并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增加员工培训的力度,为员工培训提供相应费用。

(3)开设跨境电商在线学习平台

随着慕课和微课的兴起与发展,给跨境电商线下线上的组合式培训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同时引入了不一样的方法和思路。所以,应该凭借企业和大学资源,开设跨境电商的在线学习平台,设置跨境电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等相应课程,如所有课程学习完毕并通过考试,则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该平台应以资源共享、提供公共服务的理念对全社会进行开放性学习,从而满足跨境电商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3.3 打造专业的跨境电商师资团队

由社会培训机构或政府牵头,组织高校学者、跨境电商行业专家、跨境电商从业精英等组成技能名师队伍,定期开设跨境电商师资培训班,对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及跨境电商普通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领域新规则、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动态,及时解决跨境电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1)聘任跨境电商就业创业导师

具有专业的跨境电商师资团队是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关键所在,但是之前缺少这方面的师资力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办把跨境电商从业精英、行业专家以及大学学者组成了一支跨境技能名师队伍。在杭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21名跨境行业专家被聘为导师,他们有来自各个大学的跨境电商研究者,也有敦煌网、大龙网以及亚马逊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的负责人,还有税务以及涉外法务的专家,同时还有检疫检验、海关等相关职能单位的负责人。

(2)启动“高校教师培训”项目

在与亚马逊合作后,综试办开始了杭州亚马逊的“高分教师培训”项目,这是杭州综试办和亚马逊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领域的首次探索,加快了杭州在跨境电商人才方面的准备,也给我国提供了一个出口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式的样本。经过相应培训,第一批来自24所大学的跨境电商相应课程的50个老师熟练掌握了亚马逊平台的操作要领以及经营跨境电商所需的理论知识,有亚马逊“全球开店”、运营问题及解决方案、跨境电商解读等,给跨境电商的实际操作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参考。

(3)开展应用型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合作定制化培养

政府要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应用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定制开发,把大学培养目标和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需求脱节这一难题解决。鼓励高校按照社会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的革新;鼓励高等院校努力提升学科和专业、产业和就业的适应性;鼓励企业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和相应的高校在师资、技术、学校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例如,企业可以与有关机构签订定制的培训协议,由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训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术型人才。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导师”,实行产学研联合培养学生的“双导师制”,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使生产、教学、科学研究融为一体。

3.4 建立跨境电商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1)推进科技创新奖励

对跨境电商产业创新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技成果以及杰出人才进行重点奖励,以此来实现科技创新产业由需求来主导,而非成果供给为主导。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业绩作为科研人员进行职务职称晋升的一个考虑因素,明确知识产权以及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并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积极性,着力解决经济和科技“不同皮”的现象。

(2)加强跨境电商人才激励机制建设

对于高层次的跨境电商人才,采取以下激励措施:

一是创业激励。对于跨境电商创业的领军人物、跨境电商技术专家和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者,给予相应奖励。

二是團队奖励。对于跨境电商创业的人才队伍,独立下拨一笔跨境电商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进行团队建设,在利用专项资金上不能过多干涉,使其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实施专项评估申请、专项监督运作和专项审计验收制度,建立人才、项目、经费、政策四位一体的交流机制。

三是生活奖励。对人才的税收进行相应优惠,达标的跨境电商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才以及高端技术人才连续三年部分或全额退还个人所得税,并设立跨境电商企业人才奖励抵偿机制,比如医疗补贴可用奖来抵偿的制度等。

(3)落实跨境电商人才安居保障

通过政府引导的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多形式解决跨境电商人才生活问题。

一是实行跨境电商企业人才购房资助项目。高端跨境电商人才首次购房可以提供一次性补贴,补助金可以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和用人单位的配套资金来解决。

二是实施跨境电商人才公寓项目。按照只租不售的原则,在电商产业园、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区、大学园等区域重点建设人才公寓,为跨境电商人才提供住房出租。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或有突出贡献的集团企业,可以利用原有的土地建设人才公寓来解决引进高层人才的住房问题。

三是完善住房公积金。对于跨境电商企业人才,引进住房公积金支付人员房屋租赁金的政策。

(4)探索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措施

根据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到现代生产中技术、知识和管理等要素,从事专业技术跨境电商高端人才通过技术成果等“智力资本”的形式参与分配,对从事电商管理的高端人才按“管理资本”的形式参与分配。具体方法可以由企业将创新成果的购股选择权下放给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或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各种个性化激励措施,无论是“管理资本”还是“智力资本”参与生产要素的分配激励,都要与国际市场接轨,真正实现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绩效、一流的报酬,快速做大做强。

4 结语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日常生活消费行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境电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及普及。虽然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但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新时期的跨境电商需要具备高专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应用型人才,所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要结合学生实际,构建更加良好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化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郭云.平台演进视角下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E贸易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9,34(1):126-136.

202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R/OL].https://www. 100ec.cn/zt/2020rczkbg/.

何华安,刘媛媛,朱佳颖,等.江苏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21):84-85.

管昕,夏霍,郑晓伶.产教融合下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144-147.

范辰骋.中小企业选择跨境电商平台指标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王泽馨.基于跨境电商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J].知识经济,2021,586(20):177-178.

郭珉媛.天津跨境电商发展的人才建设路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6):49-52.

金贵朝,黄玉峰,刘作和.基于校政企合作的杭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10):73-75.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多元化校企合作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