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困难与对策

2022-07-07李洁萍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爱国主义思政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激扬爱国主义思想的根本任务。地域文化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通过地域文化和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根植本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过程中存在财政、人员和形式上的困难,可以通过培养相关人才、加强社会合作、推进思政课创新的方法推动解决。

关键词:地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7-0020-04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文章从地域文化、爱国主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出发,探究融合的价值及融合过程中的困境,深入剖析困境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015年,杨大荣通过结合国际化教育的时代背景提出,我国的教育应从理念上及形式上进行改革[2]。2018年,刘妍良从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与弊病,并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工作考核体系等角度释明其发展路径[3]。2019年,王利华剖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从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角度,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之举[4]。地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要义。

一、高校思政课框架下的地域文化和爱国主义

教育

作为一种兼具物质与精神属性的文化,地域文化通常是指一个地域在长期的生活、发展过程中所汇集融合而成的文化内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往往经过时间的洗涤及检验,是本地域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结。正因如此,地域文化既具有某种普遍性,也因各个地域的差异而彰显出差异性和独特性。同时,地域文化又是各个时期继承发展的产物[5]。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征程中,地域文化展现出与国际文化接轨之势,不断助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增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彰显民族特色,如雅砻文化、宗教文化及建筑文化共同构成了藏族文化,既体现出西藏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显示出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6]。

(一)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

首先,地域文化根植于民族性和地方性,天然具有爱国主义内涵。植根于国家民族土壤的地域文化,从一开始形成就被打上了民族的烙印。地域文化是保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且生生不息的关键一环。正因如此,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相交融,并且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爱国色彩,使得各个地域的文化虽各存差异但其爱国主义内涵却同符合契。爱国主义深深融入到每个地域之中,并最终以文化的形式被保存下来,使得地域文化涵盖爱国主义,也因为爱国主义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新时代背景下,地域文化帮助大学生塑造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身份认同感,强化与区域的联系,进而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其次,地域文化为爱国主义提供切实载体。历史时期的不同、时代背景的不同,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我国的国门在“洋枪炮弹”下被迫打开,挽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中国于水火之中是爱国主义的内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爱国主义要求为了国家的独立,为了民族的解放而不断努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经济繁荣和昌盛而不断奋斗是爱国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要求我们不懈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管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变化而产生差异,但是整体而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却未改变[7]。

(二)高校思政课对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促进作用

首先,高校思政课是推动地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舞台。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近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或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进行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普遍而言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推动人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和国家价值体系的发展脉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高校思政课促进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脉络亦是如此:通过传授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地域文化纷繁复杂,类型多样,并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而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国家民族力量的源泉,通过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助力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以开设有关湖湘文化的思政课为例。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湖湘文化以先秦两汉时期的楚文化为基点,在历史的迁移中最终形成,并以“自强不息”为精神特征。通过讲授这一文化,有益于大学生了解湖湘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及时代特征,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到以“自强不息”为基本精神特征的湖湘文化,如何在近代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焕发出力量,而这一地域文化又是如何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家奋勇向前[8]。基于此,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激发其爱国情感,推动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9]。

其次,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地域得以形成、建立并且稳固下来的重要依据,只有一个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对于本地域的文化有着强烈的尊重以及认同时,才能使得地域文化经久不衰,民族文化生生不息。高校开设思政课,可以培育大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10]。一直以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从而形成对于国家的强烈认同感。如教授近代史相关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过程,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独立自强的认同,以及对国家繁荣兴盛的使命感。高校思政课传授地域文化的相关知识,促进大学生了解其文化的萌芽、产生、发展到成熟等各个过程,能够凝聚大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二、融合的价值:身份认同和多元化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均能夠从文化的角度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地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的色彩,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来源,并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授课形式。一方面,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丰富思政课的内容与形式。地域文化纷繁复杂,类型多样,在对不同的地域文化进行教授与解析时,应根据地域文化的具体内容采取最佳的讲授形式。另一方面,不同时期具备不同要求的爱国主义,有利于创新思政课的内容与形式。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与要义,其与思政课相融合,能够在内涵与要义上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

(一)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本土意识

1990年,西方学者提出了社会认同的理论。他们认

为,社会认同是处于社会群体之中的个人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特定群体,并且认识到处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带给其的价值和意义。基于对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11]。基于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在特定群体对于自己的重要价值,因此会形成对于这一群体的行为准则及价值观念的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地域文化、爱国主义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即为价值认同与行为认同所形成的渠道。

通过地域文化、爱国主义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本土意识。传统文化蕴含于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之中,又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学习。高校思政课,通过回顾历史、剖析内涵及追根溯源的方

式,将地域文化及爱国主义中浓郁的文化底蕴及文化价值充分地根植于大学生的心中。

(二)强调身份认同,提倡爱国主义

在社会认同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成果即为社会认同和身份解构。也即当社会群体失去社会认同时,就会产生身份解构。身份解构昭示着处于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对于群体的行为及活动不再具有身份上的认同感,而这种心理会促使他们离开这一社会群体。反之,当社会群体增强社会认同时,这种社会认同就会促进他们形成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12]。

身份认同,简言之就是一个人的主人翁意识。而主人翁意识是大学生基于自己身份的考量而形成的对于民族及民族文化的认同。大学生只有意识到自己所属地域中的文化是什么,自己所属的民族是什么,在这样的主人翁意识之下,才能够对国家和民族形成认同。

地域文化、爱国主义及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其实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在身份上的认同。一直以来,人们的身份多样,角色多样,因此极其容易忽略自己其中的某一个身

份。以湖湘地域文化为例,该文化鼓励自强不息,奋勇拼搏,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千百年来诸多的文人志士在此指点江山,带领中国走向独立与富强。当地域文化、爱国主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便能够促使湖湘地域之中的大学生形成身份上的认同,并由于这一认同汇集成强大的凝聚力及创造力[13]。

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内涵丰富,通过交流与借鉴,能够拓宽各个地域文化的边界,增强地域文化及爱国主义的普适性和独特性。一方面,通过各个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高校大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丰厚文化,开阔眼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种融合,使得高校思政课、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爱国主义能够交互穿插,形成大的融合,促进多元文化的形成[14]。

三、困难与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大学生在培养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成为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群体。作为价值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思政课肩负着讲授传统文化的重任。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思政课忽略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其所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

(一)困难

在绝大部分高校,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高校开设的思政课均只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由于教育财政资金的不足,不仅这一系列课程的教师较少,而且授课形式一般为大班授课,这在根本上使得特色地域文化难以渗透至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育过程中。尽管在这些课程中存在与地域文化或者爱国主义相交叉的内容,但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缺乏针对性及特殊性。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部分,讲授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内容的过程,其实是追溯文化渊源,了解文化底蕴,以及形成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的过程,而传授这一知识无疑需要授课教师精通相关知识。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课内容相对固定,授课水平不足,无法在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方面进行专题性、生动性的课程讲授,这不仅难以培育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更加使得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行为活动无法与时俱进。

形式较为单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成熟,新的生产要素出现。这一新形势下,要想达成文化繁荣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不断创新,以期为文化多样性及独特性的形成倾注动力与源泉。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枯燥,大都是说理、说教式的教育方式,缺乏多样化及生动化的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大学生每学期所学的内容较为固定,缺乏对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深度学习与了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培育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使之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高校思政课中,“念书式”的授课方式成为主流,这在根本上有损于人才的培育。尽管地域文化、爱国主义与思政课的融合存在于一部分高校之中,但教育形式的枯燥仍然成为文化繁荣的一大弊病。数字时代下,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教学方式,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尚未充分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未将这一技术充分地运用于课堂之中[15]。

(二)对策

地域文化、爱国主义与高校思政课的高度融合,首先需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水平高、学习能力强、信息技术好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唯有不断培育思政课教师人才,才能从源头上保障这三者的完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开展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巧妙融入相关内容,展现课堂魅力,使大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地域文化、爱国主义与高校思政课融合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资金的匮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论是在薪资上还是课题的经费上,都是比较匮乏的。然而一旦将地域文化与爱国主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调研和实证研究。例如,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域文化的调研过程中,由于地方偏远,需要花费数额较大的交通费、住宿费及伙食费,如此,资金的不足往往成为阻碍三者融合的首要因素。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课题经费还是教师的薪资,都应当予以适当的提升,对于融合程度较高的教师应当予以资金上的鼓励[16]。

其次,推动地域文化进入高校思政课课堂,提升大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认知,形成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课堂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地在课堂中融入地域文化中的特色部分,使得纷繁复杂但却丰富鮮活的地域文化能够以文字的呈现于教材之上,并且最终“固定”在大学生的头脑之中,充分有效地发挥课堂这个主阵地在继承、弘扬与创新传统文化中的关键性作用。

除了推动地域文化进入课堂,还需要开展与之配套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教育活动。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以周、月或者年为周期,固定地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春节,可以就各个地域不同的春节特色文化展开活动,使得大学生深入地了解各个地域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大学生阅读地域文化的经典著作。在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关于地域文化的经典著作颇为丰富,而著作往往是作者实证调研的成果,通过阅读地域文化的经典著作,大学生能够了解各个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及民族特征。

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和普适性,了解与掌握地域文化,其实是对地域文化形成理解和认同的过程。在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过程中,高校可以组建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大学生社团,以此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地域文化的调研,可以通过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形成调研成果,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既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教学实践活动又可以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以特色地域文化助力研究性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不仅能够加深大学生和教师对于地域文化的深刻认知,还能够通过制度化和体系化的完善,提升学科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地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是助推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一环,也是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之中,地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依赖于学校、大学生及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应当不断完善三者的融合路径,为文化繁荣倾注动力与支持。文化是一个国家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应当立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的总体目标,从人才的培养和吸纳、地域文化进课堂形式的创新及地域文化研究性社团的指导入手。基于此,在不断丰富融合内容与融合路径的过程中,助力我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

[2]  杨大荣.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0):46.

[3]  刘妍良.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人民论坛,2018(16):208.

[4]  王利华.浅析地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传承与应用——以甘肃省为例[J].福建茶叶,2019,41(12):245.

[5]  解春凤.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20,41(8):316.

[6]  徐子麒,周波,王荔希.城市地域文化的延续与复兴——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藏源民俗村”城市设计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5):237.

[7]  唐青,熊文娟.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36.

[8]  李红雁.湖湘地域文化视域中的毛泽东法律思想考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6(2):78.

[9]  邹吉忠.新时代民族精神培育与爱国主义教育[J].红旗文稿,2020(12):38.

[10]  张武桥.信仰空间与审美诠释——贵州六盘水彝族宗教文化的本体论解读[J].前沿,2012(5):175.

[11]  陈成文,凌淑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7.

[12]  林燕霞,谢湘生.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微博群体用户画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3):142.

[13]  乔慧.从茶文化视角看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分析[J].福建茶叶,2018,40 (1):142.

[14]  花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借鉴多元模式与融合创新[J].文化艺术研究,2012(2):1.

[15]  张华,漆捷.试论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以三晋文化为例[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1):47.

[16]  刘燕莉,李浩野,陆涛.“思政融通”——思政教育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57.

编辑∕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1-05-31                                                          修回日期:2021-07-09

作者简介:李洁萍(1963—),女,广西大新人,广东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爱国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