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和拉康主体观比较

2022-07-06宋国芳

客联 2022年4期
关键词:心学自我主体

宋国芳

摘 要:“认识你自己”这句古希腊箴言一直引领着西方学者对“我”进行诠释论证,而拉康无疑是个中翘楚。他跟随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脚步,同时另辟蹊径开创语言维度的精神分析来诠释和论证主体,提出了主体精神三个层面秩序说,即实在、想象和象征,而这三界的确立依托于语言。同样主体概念在东方的语境里,也是一众思想家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起源于孟子,传承于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无論是“心外无理”、“人心即人性等,都说明了阳明先生对找出自我的热忱。尽管在东方语境里,主体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字眼,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主体在某种情况下指涉的便是”自我“或者”我“。而阳明心学关乎“我”展开的讨论隐含了我之所以为我的道路,皆可于拉康的三种秩序找到一一对应,因此两者的学说存在相通之处,并能相互诠释,但同时由于思辨的差异引致两者的不同。

关键词:精神秩序;心学;主体;自我

关键词:王阳明;拉康;主体观

一、引言

一直以来哲学的思辨紧紧地围绕主体自我的问题,即我是谁的问题展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孟子到王阳明。而在心理学领域,学者们更是穷尽智慧试图考证主体到底为何的问题。其中弗洛伊德所创的心理分析学科更是成为个中翘楚。作为弗洛伊德之后最伟大的精神分析家,一位无限靠近哲学思辨性的心理分析大家,拉康既传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某些概念传统,如无意识,欲望等,又反驳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经典西方理性的哲学传统,从而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主体概念。拉康以语言学作为基点提出主体的三种精神秩序-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以替代弗洛伊德的主体人格三重结构理论,即本我、自我和超我,认为人一旦进入思考,主体被撕裂,真实的自我便不复存在。究其根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同时不难发现的还有两者在方法论上的差异性。真如马云龙(2006)所认为的那样,弗洛伊德是从19世纪以来得到蓬勃发展的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主体的构成,而拉康抛弃了生物学这个根基,将流行于20世纪中期的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引入了精神分析领域。对精神分析学说的这一语言学染色让这一学科一跃成为人文科学的核心科学。而拉康虽不是哲学家,但其溶哲学思辨于精神分析学说的做法无疑对这一学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反观中国哲学,无论是《论语》里所创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 2016:533)思想,抑或是孟子关于人的概念无不关注人-个人的问题。而宋代心学一派的陆九渊更是喊出了”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 2012:57)这一千古名言。但不同于西方哲学或者心理学概念,中国的自我概念往往由心、理或良知等字眼代替,如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良知”等概念,尽管之中无一“我”之提及,但自我意识跃然纸上。正“所谓阳明心学,就是从我入手找到良知,知行合一涵养天理,直至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梁启超 2014:99)

既然自我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问题,而拉康以语言学为介质对自我主体作了系统的论述,那么是否能用拉康的学说,从拉康心理分析学说的角度对王阳明的”我“作一次审视?是否可以用拉康的主体三种精神秩序-实在、想象和象征来分析诠释王阳明心学的主体自我意识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分析解读,王阳明心学对自我的分解和整合其实跟拉康的主体理论有着很多相似性和互相诠释的可能之处,同时中西传统思辨路径的差异性也决定了两者的不同。

二、实在-前自我

拉康认为主体“并非生成的,而是形成的”。(马云龙,2006:49)在这个主体形成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被异化,主体化过程就是一个异化过程。根据拉康的说法(马云龙 2006),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起到镜子阶段之前,婴儿处于一种无意识的存在状态,它没有思想,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把自己的身体感知为连续的一贯的完整结构。婴儿的存在完全由需要启动,这些需要以实物的形式得到满足,比如饥饿时它会得到乳汁或者牛奶。同时它也没有对外界的存在意识,没有外界感,它只是存在着,被动地接受外界给予他的一切信号。“这种被动性决定了婴儿对周围世界(包括其自身躯体)的印象只能是零碎的或片段的。”(黄作,2005;4)。总体来说,这个阶段的婴儿处于一种馄饨的状态,它总是不可预知地被卷入欲动的混乱的漩涡,它的世界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一片馄饨,没有秩序。在这个时期的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是完全动物性的,它不会区分外界和自身,完全没有思考能力,自我尚没有形成,所以拉康把这个时间段的婴儿存在叫做“前自我”状态,本质上只是一种存在而已,无他。因此在拉康的三中精神秩序里,“前自我”状态被定义为人类最初的精神秩序,是一种人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一种存在,一种“无我”的状态,即“实在界”。

拉康所认为的“实在界”可以在王阳明心学的自我观中得到印证,这一自我观可以从拉康的理论概念得到解释。首先王阳明的心学首要解决的就是“我”的问题,是围绕“我”而产生的学说。心学,”心“在何处,在哪里,”心“就在我身上,正所谓“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王阳明,2013:101) 其次王阳明的心可以理解为理-心即为理,而此处的理为道理,为性,为理性思维,理性思维的要务就是自我意识,王阳明说”心外无理“便是这个道理,道理都藏在了心里,那么这个心是否就是人生而有之的呢?答案是不明确的的。在王阳明,”心“不仅仅是”理“或者”性“,它首先是身体的一部分,就像口眼耳鼻一样。所以王阳明也说”无善无恶心之本体“,这样的本体可以理解为人”心“的物理状态,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任何的价值判断本然之中,不为外物所形塑或者改变,是一种本然的没有语言参与的存在,也不涉及道德伦理纲常,“心”只是解剖学意义上的身体部分而已。这样的一种状态跟拉康的“实在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提示了在自我意识出现之前的人的存在状态,馄饨而不自知,是一种无思想的物理性存在。因而王阳明的主体形成也必须经历一个获得的过程。703BF590-C796-4438-808F-FBA4B9A1BD22

在描述人与外界之间的关系上,徐儒宗指出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所要表达的是对客观实在的认知,而不是以心来否定客观世界存在的策略。相反,阳明先生是要说明的是;对于”心“来说,在没有跟外界一切事物建立起某个纽带之前,这个理解为”理“或者”性“的”心“是不存在的。那么存在的只能是一颗生活学意义上的心。而在心外面,没有能被认知的客观世界。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阳明先生的人之最初没有”理“之心之前的存在状态是无秩序进而是混沌的状态。那仅仅只是一种存在的个体,没有自我意识,经历的是一种前自我状态,也即拉康所谓的构成主体精神秩序中的”實在“秩序。

三、镜像时期-心为“明镜”

人类对镜像的反应研究开始于英国心理学家科勒,他注意到黑猩猩会对自己在光滑表面里映射出的影子感兴趣。接着美国和法国心理学家也纷纷发现婴儿会在大约6-8个月大时对镜子中的自己感兴趣或是作出反应。拉康进一步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洞察到自我形成和他人形象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镜像时期”的理论。

如果说”俄狄浦斯情结“在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拉康(黄作,2005)那里,至关重要的便是”镜像时期“。拉康指出,前”镜像时期“的婴儿处在一种无序的实在状态,分不清自身和置身其中的世界,那么”镜像时期“可谓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那之后婴儿开始发现了差异,并通过认同在镜子中自己身体所成的像以抵消这种差异,同时获得了身体的统一感和整体感,而这种感觉是通过将镜子中由自身折射的镜像为蓝本而获得的。从而,婴儿在自身和他者即除自己之外的世界既划分出了一条界线又建立了一种联系,这个联系以想象作为基础和前提,所以婴儿自此开始进入拉康所说的”想象世界“或建构出一个“想象秩序”。“镜像时期”打开了主体的想象维度,创造了一个自己的生存空间。总体来说,“镜像时期”起,自我开始形成,并且外部世界被主体想像成其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自我为中心,其他一切都围绕着自我展开,自我是其王国的操控者,不需要遵守所谓的规则,不受法律约束。

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曾说:“宇宙不曾隔离人,人自限隔宇宙。”(年谱,陆九渊集,483)这句话陆九渊是要表达中国儒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儒家仁民爱物与宇宙万物融于一体的大爱精神。但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只有唯有人心才可以隔出一个宇宙,人心和世界之间的剥离。唯有通过人心,主体才辨识出异质性和他性。从拉康的角度,此处的人心可以理解为自我,在自我生成的那一刻,世界这个客观存在才能显像于眼前,人与世界分离,同时又与之结成一体。王阳明继承了这一命题,认为人心的本来面目就不应该是与物隔的,所以他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大学问,《全集》968)同时这也证明了他人心隔物的必然性观念,唯有这个标志着自我的人心,客观世界才有可能,它的基本要务就是隔离出一个非我的他者世界来。认知他者是自我的核心任务,只有通过认出他者,自我才有其独立性,而反过来唯有当自我生成的那一刻起,客观世界才存在。故而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2013)在此,王阳明和拉康都强调了在主体形成过程中他者的重要性,他者决定自身的显现。在拉康那里,他者以镜像为起点,而王阳明的“心”为明镜,映照世界。

四、“象征世界的捕捉-心即是理

在上文阐述的镜子时期的基础上,拉康进一步提出俄狄浦斯情结。在镜子时期,婴儿处在和母亲的二元世界,这是一个遵循想象秩序为主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想象为主导,婴儿认同母亲的像,并与之自足地共在。如果婴儿一直处在这个以想象为主导的世界,那么它就永远无法进入语言能指控制的文化社会,也就是它无法与社会融为一体。而婴儿获得语言从而顺利滑入到语言控制的世界,需要突破这个二元关系,也就是说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这个第三方就是同时被弗洛伊德和拉康认定为由父亲角色扮演,他们也同样认为父亲角色介入发生在俄狄浦斯情结阶段。只不过在弗洛伊德,克服俄狄浦斯情结的动力来自于超我或者是自我理想,而对于拉康来说,父亲的角色代表着法律,被认做是创造了人性和人造的法律的代表,对此拉康说“父亲的真正功能......在根本上使欲望与法律联合到了一起”。(E,309)而认同父亲角色就等于认同”自我理想 ”,允许父亲角色的介入表示婴儿克服俄狄浦斯情结,实现了从想象到象征的过渡,也就是从直观的二元镜像关系进入三元间接的象征关系。而从拉康的角度,象征维度的世界意味着语言,法律和文化的世界。(马云龙,2006)

那么拉康的主体精神的象征秩序对王阳明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而关于何为良知,他如是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2013:285)从中不难看出,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是非之分和善恶之心,孰是孰非是存于人心的良知。而在回答钱德洪的问题”“如何道即是教?”(2013,271)时,王阳明答道:”道即是良知……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271)在此王阳明进一步阐明道即为良知,而在人的一生中良知便是他的行事准绳。是非之心即判断事件的对错,是对规矩的认知,同;同时天道是人需要奉行的准则。先不管王阳明的道或良知的具体内容,但毋庸置疑,这个”良知“跟拉康所提出的意味着由父亲代言的法律规矩巧妙重合。而同样在拉康那里,人之有成功克服”俄狄浦斯情结“顺利进入”象征秩序“,人才成为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人,成为一个社会人。虽然王阳明没有提出社会人概念,但在中国文化语境里,人之为人需有是非之心,而是非或者德两者都是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对于阳明先生来说,人是活在“理”和“知”中的,而“理”和“知”之于拉康,就是象征的世界,故人活在语言统治的象征界。象征界是自我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维度。

五、结语

拉康的主体自我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自我,而非天然而成的。这个主体自我并非从被抛入宇宙的那一刻起就一触而就的,它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在这个时间的轨道上,自我必须历经两个重要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成功过渡意味着自我的化茧成蝶。第一阶段-镜子阶段意味着人进入想象界,想象界意味着人的自我意识形成,”我“和非我的世界形成。在第二个阶段,即”俄狄浦斯“阶段,自我顺利克服”俄狄浦斯情结”成功步入由语言等符号系统为主宰的“象征世界”。不能忘了的还有前自我阶段的“实在界”,那是一个无序混乱的世界,前自我依靠需要的实在满足而自足存在,世界只是碎片的拼凑,以断裂的形式存在。尽管这三个世界在时间的维度上跟个体相遇,但拉康认为这三个世界以三中维度的形式终身与主体缠绕在一起,主体的精神由这三个维度构成。

反观王阳明的心学,不等不说“心学”是关于个体的学说,是关于自我意识的学问。虽然没有像拉康或其他西方学者那样对“心学”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分析,不难看出,王阳明同样认为,“我”不是天生而就的,“我”是一个发展的不断被塑造的产物。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心学是关于“致”的学说。当然王阳明没有言明人的精神的三层结构。但从他和同辈学者和他的学生的对话中间,不难得出结论-无善无恶心之本体说的即是拉康的实在界,“心外无物”点明了“自我意识”对存在的决定性意义,唯有我的存在世界才有存在的可能,我的想象和意识决定世界的颜色,反之也然,最后“致良知”揭示了“象征界”的可能,正如拉康说能指构建了象征界,以语言符号代替“在场”,能指的加入,法律之于人才有意义。两位学者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但都对“我是谁“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虽然接近答案的方式不一样,但得出结论不得不让人感叹地殊途同归。只不过在拉康提出他的主体三种秩序的400多年前,阳明先生早就用寥寥数语道明了关于主体自我的真相。除此之外,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明确提出自我非固定不变的自我,而是精神发展之动态过程的自我,自我是流变着的。关于这一点拉康也作出了同样阐述,自我穿过镜子阶段,跨越俄狄浦斯情节后抵达主体之岸,毫无疑问对拉康来说,自我也好,主体也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需要时间的参与,主体随之而嬗变,也即主体是变化着的主体。

参考文献:

[1]Lacan,Jacaueo. Ecrits: A Selection. trans, Bruce Fink.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2002.

[2]梁启超.梁启超讲阳明心学.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3]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

[4]论语.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5]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马云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6.

[7]王阳明.传习录.北京: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703BF590-C796-4438-808F-FBA4B9A1BD22

猜你喜欢

心学自我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成长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