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6 螺旋CT 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7-06陈加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夹层主动脉

陈加军

摘要:目的:分析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抽取75例作为研究样本,选取时间:2019年5月-2021年12月,纳入研究患者均接受DSA检查、 256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同时使用三维重建技术实施CT血管成像重建,对比常规256螺旋CT血管成像与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结果及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经DSA检查发现阳性74例,阴性1例,常规256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阳性67例,阴性8例,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阳性74例,阴性1例;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97.33%、98.65%)相较于常规256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88.00%、89.19%)较高P<0.05,特异度两组对比对比无差异P>0.05,均为100%。结论: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能给予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精确的影像学诊断,建议临床采纳。

关键词: 256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技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7--0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一种少见且致死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該疾病多由长期高血压引起,临床数据显示超70%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机制为主动脉长期受到高动脉血压的刺激,促使主动脉壁张力始终保持在紧张状态,最终引起疾病[1]。该疾病突发性较强,典型症状为剧烈疼痛、血肿、休克、多脏器缺血,因此早期精确的影像学诊断至关重要[2]。CT血管成像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较为常见其准确的一种影像学诊断方法,较传统CT检查,其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能通过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变化对疾病进行诊断,为进一步提升成像清晰度、检测精确度,临床开始将CT血管成像与三维重建技术联合运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3]。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出75例样本,分析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5月-2021年12月,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抽取75例作为研究样本。本次研究纳入患者男女比例为67:8,其中年龄最小者31岁,最大90岁,均值(57.52±8.77)岁,高血压病史70例、无高血压病史5例。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符合《心血管疾病指南》诊断标准[4];(2)均存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特异性症状;(3)本次研究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4)未合并其他严重外伤者。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严重缺失者;(2)合并其他系统危重疾病患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4)拒绝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用Revolution型256螺旋CT机进行检查。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200mA-350mA、螺距设置为0.984∶1、扫描范围为FOV 36 cm、矩阵设置为512x512。首先将非离子型造影剂经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于患者肘静脉,剂量及速度控制在1-1.5 mL/kg、4-5 mL/s。扫描范围:主动脉上端位置与耻骨联合的水平位置,扫描时间控制在4-10秒。扫描完成后将获取的原始CT图像传送至GE公司AW4.7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采取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进行三维CT图像重建。分别根据未重建的图像及重建完成的图像对疾病实施诊断,由科室内经验丰富的两名医师阅片,若两名医师诊断意见存在分歧则需通过全科会诊确认疾病。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检查结果,并根据结果对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分析,准确度=(A+D)/总例数×100%,灵敏度=A/(A+C)×100%,特异度=D/(D+B)×100%。其中A表示真阳性,B表示假阳性,C表示假阴性,D表示真阴性[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DSA检查发现阳性74例,阴性1例,常规256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阳性67例,阴性8例,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阳性74例,阴性1例;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97.33%、98.65%)相较于常规256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88.00%、89.19%)较高P<0.05,特异度两组对比对比无差异P>0.05,均为100%,见表1。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内科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是指主动脉血流通过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促使内膜脱落并剥离,最终在主动脉形成血肿,临床数据显示该疾病在48小时内的死亡率可达30%-50%,因此该疾病的治疗及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6]。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影像学水平的不断发展,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检查体系,为该疾病手术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该疾病的金标准检查为DSA,但该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巨大缺陷,故CT血管成像是以逐渐成为上述疾病最重要的术前诊断[7]。有研究提出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更具优势,在诊断精确性、敏感度等方面均有体现[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DSA检查发现阳性74例,阴性1例,常规256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阳性67例,阴性8例,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阳性74例,阴性1例; 256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97.33%、98.65%)相较于常规256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88.00%、89.19%)较高P<0.05,特异度两组对比对比无差异P>0.05,均为100%。256螺旋CT血管成像是指在人体注射适量对比剂,对比剂会在短时间内注入心脏进行血液系统循环,在动脉、静脉中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时实施CT快速扫描,故该技术能同时显示腔内、腔外血管病变及与相邻组织器官解剖关系,能清楚显示小血管分支的现象,该技术联合的三维重建技术包括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等,其中曲面重组技术在显示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内膜撕裂口、血栓、真假腔大小等方面优势显著;容积再现则能立体的展现主动脉夹层血管与周围组织间的空间关系;多平面重建能充分显示微小血管的钙化情况及管腔狭窄的闭塞情况;最大密度投影能显示血管流向的连续性,帮助消除后期图像的重叠结构[9]。

综上所述, 256螺旋是16cm的宽体探测器,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操作简单便捷,造影剂比传统CT扫描少,所以256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能给予后续手术方案精确的指导,建议临床已以采纳。

参考文献:

[1]秦斌,刘绍伟,武惠明,等.256层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8):1301-1305.

[2] 杨迅,严中亚,申运华. 快速成型技术在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5):748-751.

[3] 阳飞. 多层螺旋CT与1.5T MRI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 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7):83-86.

[4]王闯世,王杨,杨进刚,等.近十年中国主要心血管指南的推荐分类和证据水平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9):880-887.

[5] 胡高峰,邢杰,张晓东.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基层医药,2021,28(5):720-723.

[6] 侯建平,赵杰.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5):1949-1951.

[7] 王宝珠,李燕,马翔,等. 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CTA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0):2-4.

[8] 杨瑞宝,陈晶,何占平. CT扫描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破口检出率的影响研究[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2):251-254.

[9] 刘文冬,刘斌,吴礼明,等.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口的诊断价值[J]. 安徽医学,2020,41(4):399-402.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夹层主动脉
蜂窝夹层结构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预见性疼痛护理在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也会长溃疡
不得不防的“健康杀手” ——主动脉夹层
互联网全息位置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术
品析“飞利浦公司”基于单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专利
无人机影像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
还原主动脉夹层疾病
关于主动脉夹层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