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学学科
2022-07-06杨文笔
【摘 要】我国民族学以服务社会发展和发挥经世致用为学科传统,中国近代史特有的历史语境,决定了我国民族学有聚焦时代任务的一贯传统。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给我国民族学学科建设提出了新命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时代民族学,就要找准我国民族学发展存在的不足,在指导思想、学科目标、学科对象、学科定位、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着力建设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提升我国民族学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新时代民族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 者】杨文笔,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夏银川,750021。
【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2-0095-0008
民族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一门学科,较多关注对中国本土不同民族、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研究,[1]2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质。回顾我国民族学的百年历程,其实就是一部民族学从移植嫁接、落地生根到本土生长的历史。民族学自被翻译和引进中国,一方面作为改造社会的科学知识而被使用,另一方面在不断与中国社会紧密相连中推动民族学扎根中国本土,实现民族学的中国本土化,构建扎根于中国本土的中国特色民族学。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民族学及推动我国民族学的健康发展,是我国民族学人始终关注并思考的焦点话题。有学者指出,关于民族学学科定位的讨论,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何谓民族学”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2]不管是从学科概念术语、研究对象、学科理论,乃至从学科本体论的追问、学科属性及分类等角度,关注点始终在于如何立于我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学。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是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呼唤,是以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如何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民族学如何承担“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3]219的使命,如何立足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与时代命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时代民族学,是值得研究的時代课题。
一、聚焦时代任务是我国民族学的一贯传统
重视知行合一和倡导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一个重要价值倾向,梁启超在《学术史三百年》中写道,公元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史的主流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支流是“排斥理论,提倡实践。”[4]2黄仁宇指出,清朝在学术上以“实用主义”著称,虽有其局限性,但其对热衷于形而上的揣想或参禅顿悟的宋明理学已有超越。[5]262~26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创建伊始就旗帜鲜明地将研究主题聚焦于近代以来中国的时代任务。民族学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之一,既承接了民族学的学科个性,也在聚焦时代任务中培育起其“实学”特质的一贯传统。
(一)民族学进入中国的历史语境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近代中国从一个强盛的王朝国家走向衰落并逐渐沦落为被西方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欺凌、殖民对象的历史,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增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族危亡的群体意识。一部中国近代史,虽然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但也是一部中华儿女探索实现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历史。唤醒沉睡大众的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双重变奏成为中国近代史最强劲的时代话语,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一切重大社会事件发生的历史语境。近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任务,探索以西方为师拯救中华的“康庄大道”。有学者指出,在当时“占据舞台中心的是以救亡为主要诉求的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以改天换地为目标的历次革命”[6]20。如早期的林则徐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派推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等。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在《兴中会章程》中旗帜鲜明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7]19,21孙中山喊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表达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困厄境遇中的时代心声,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最具感召力的时代话语。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以思想启蒙为手段,批判旧传统,从文化层面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来改造旧中国、探索振兴中华之路径。及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开始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时代任务驱动下民族学被翻译介绍到中国
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中,民族学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策,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人把眼光转向西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开始被翻译和引进中国,不少学人在用现代社会学科学方法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各学科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3]216民族学以自己特有的学科传统表达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学术关注,对于近代以来完成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促动作用,是推动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思想力量。民族学是一个西方学术思想的舶来品,在西方国家,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学在学科称谓和学术传统等方面各有不同。二十世纪初叶,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被引进中国,译名不统一。1926年12月,蔡元培发表了《说民族学》一文,其基于在德国留学期间受德国民族学和人类学思想理论的影响,有了将民族学翻译介绍到中国的想法,他首次将西文中的Ethnology翻译成“民族学”,至此在中国开始有了“民族学”这一学科称谓。蔡元培对民族学的概念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从事于记录和比较的学问。”[8]蔡元培系统阐述了民族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经受新文化运动引领时代新风的当时中国而言,“文化决定论”被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奉为圭臬,蔡元培对民族学概念的界定与理解,不难看出西方民族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怀揣实用主义社会思想的印迹。蔡元培积极推动民族学学术机构、学科体系建设及我国民族学研究工作开展。由于顺应了中国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时代任务的需要,民族学的引入受到了中国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民国时期,我国民族学家在建设民族学学科时,没有对民族学进行严格的学科细分,将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三个学科视为同一学科去建设。他们关注的是,如何推动民族学学科建设,用西方民族学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为实现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寻求实用之良策。E60EAC67-AC70-4190-ABA9-7B3555750FB6
(三)聚焦时代任务与我国民族学的“实学”传统
民族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生命力在于与现实相结合并服务于社会发展与进步。[9]在二十世纪初叶,民族学引入中国,其承载着探索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展现民族学关注形而下层面的中国各民族现实生活的特点。作为知识生产的学问以服务于人类社会为第一要务,学问是否有价值建立在能否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之上。在二十世纪初叶,各种西方学术理论流派传入中国,我国民族学家引介西方学术理论,他们的关注点在于运用西方科学知识来认识中国,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即使是留学于西方国家的我国民族学家,他们对于西方知识的学习,关注点也在于将其实现中国本土化中服务于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民国时期,我国民族学家在运用西方民族学方法研究中国民族问题时,形成了“南派”与“北派”之分,这些民族学派别的形成,体现了中国民族学家学术志趣的差异性,更是他们面向中国实际,开始探索我国民族学学科建设的实践。他们的共性在于,都是聚焦时代任务将民族学作为一种实用之学来建设。费孝通早年留学英国,系统学习了西方人類学理论知识,他的民族学学习就是想从民族学中吸取经世致用的科学知识,他认识到科学的价值在于真正服务于人类,服务于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这种“初心”体现在学术实践中,就是通过对西方民族学理论的学习,在中国本土化实践中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体系,将其应用于中国本土研究实践,并在认识和改造中国中展现我国民族学经世致用的应用价值,“民族学是经世致用的学科,它的发展首先源于自身能够反映实际、符合现实需求的学科特点”[10]。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时代境遇,为民族学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这注定了中国民族学家既是学者,也是探索振兴中华路径的“爱国者”。自九一八事变后,在边疆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民族学家大都自觉投入到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去,在西南民族学研究实践中,中国民族学家凸显其学科价值,推动了“边政学的发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如何落实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治制度,当时的任务是“消除民族压迫和歧视、实现民族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11]。尽管深受当时院系和学科调整的影响,但我国民族学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当代民族研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参与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对每个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细致地调查研究并认真整理记录下来。正如参与此项工作的费孝通所说,经过我们民族学研究者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几十个少数民族基本都有了一部简史,为国家开展民族识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12]7071费孝通后来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民族研究总结道,我国的民族工作,在实践中获得了重要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也从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需要民族学者进行研究的话题,这些话题也就是当前民族学的任务。[13]53~54宋蜀华总结的更为透彻:“半个世纪以来,……民族学在对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研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4]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轨道,如何推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推动民族地区发展与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时代的命题,也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学被赋予的新使命。新时期我国民族学聚焦新时期的时代任务,民族学家扎根本土,开展田野调查,关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等主题,产出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四)民族学的价值在于知识服务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
民族学最为显著的特质在于其是实用之学,这在我国民族学研究实践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我国民族学家立足于中国实际,将眼光投注到中华大地,在服务中国社会发展中寻找自己的问题意识,将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大团结作为学术研究的关注点以及学科价值能否得以体现的基点,寻找学科的用武之地。民族学将实用性作为学科的第一特性,这既是我国民族学重视实证研究,开创出社区研究范式的原因所在,也是对民族学的学科定位。民族学将如何发挥其对于现实社会学以致用的功能?追溯我国民族学的百年历程,其实就是一部面向中国实际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有学者讲道:“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都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应用性是这个学科的一个优势,也是学科的社会责任。”[15]因此,中国民族学学术议题始终与中国时代发展的命题相契合,如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等始终是我国民族学关注的核心议题。我国民族学家的学术志趣不在于对抽象理论的学术阐释,而是立足于中国实际,致力于中国本土民族问题的实证研究,关注现实问题是基点,服务于社会发展是根本追求。有学者在对中西民族学学科史回顾和总结中亦有如此的认识:“进一步比较则会发现,中国民族学与欧美民族学、人类学的最大差别在于中国民族学突出的国家意识,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贯穿于中国民族学百余年的学科历史之中,中国民族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中华民族建设重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学科建设的方向和重点。”[16]
二、新时代我国民族学的学科任务与学科反思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作为以聚焦时代任务为一贯传统的我国民族学,应立足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聚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并通过学科自省,查找问题,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建设排除障碍。
(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时代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遭受困厄时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寻求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之策。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自觉承担这一历史使命,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衰微的局面,使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复兴。这就意味着,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确立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议题,经过了百年的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不仅需要持续进行,更是有能力有信心完成这一时代任务,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新时代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立足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历史方位的必然之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E60EAC67-AC70-4190-ABA9-7B3555750FB6
(二)新时代我国民族学的新课题
新时代我国民族学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以下几个时代课题:1.从学术角度理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脉络,系统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状态到实现意识自觉的演进历程,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学理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启示。2.从历时角度观照在历史上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纽带,各民族如何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多民族如何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事实,正本清源,提高认识,凝聚共识。从历时角度开展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学理研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资料支撑,有利于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3.新时代民族学研究要在继承中守正创新,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为主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原有研究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力争产出一批有原创性的标志性成果,提升中国民族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水平,建设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学中国学派,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的必要之举,是中国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15]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正确处理四对关系,即正确把握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的关系、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正确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新时代民族学研究中要围绕这四对关系,从理论高度解答处理四对关系的学理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新时代我国民族学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通过实证研究,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多提有建设性的政策意见,让民族学学以致用的功能更大限度地得以发挥。
(三)新时代我国民族学发展的症结
新时期以来,我国民族学在学科恢复中取得快速发展,学术成果在量和质的方面有大幅提升,初步建立起我国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否意味着我国民族学已具备哲学社会科学支撑作用的学科地位?是否在国际上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事实上,在与西方学术界的对比中,我国民族学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学术缺话语的现状,已有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水平整体不高,学术成果原创性不够,国际化程度不高。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三个问题:有些学者唯西方话语,不顾本国实际、不考虑时代性和地区性,生搬硬套西方理论;田野调查的科学性有待增强;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18]
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民族学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既有学术研究方法不科学、研究成果重理论轻应用等原因,又有在学术研究中受西方话语体系影响,学术成果缺乏自主的理论知识创新等原因。这些问题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普遍有之,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中国民族学自主理论创新不够,长期以来在学术研究中存在着受西方话语影响,并将西方学术话语视为权威和评判标准的现象。这是深陷于以西方为中心建立起的一套话语体系和思维模式而不自知,身处于东方的学人,如果缺乏对于西方话语体系的学术反省与话语自觉,容易受到“东方学”思维模式的桎梏,造成对自己学术理论的不自信,唯独认可和推崇西方学术理论,将西方理论作为学术研究理所当然的学术话语,导致对西方学术理论形成一种依赖关系,最终丧失学科自主理论创新的能力。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3]226。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学,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增强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务必要在自我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重视和改变这种不利的现状。只有立足于中国实际,不断增强中国民族学人自主理论生产与创新能力才能改变这种困境。
三、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学学科的路径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民族学学科,不仅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去具体操作的实践问题。路径的探讨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采取何种路径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时代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指导思想、学科目标、学科对象、学科定位、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去具体建设。
(一)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我国民族学的一个显著特色在于,虽然其最初是西学舶来品,但在落地生根的中国本土化实践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最终根植于中国大地,并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质。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供国内开展民族学的权威话语,更要提供一个如何做民族研究正确的方法论,使我国民族学能够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实践表明,民族学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拥有学科建设正确的方法论,学科建设才会更有用武之地,更能发挥出学以致用的功能。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杜绝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民族学学科建设中的失语、失踪和失声,立足于中国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学术自信,引领新时代我国民族学健康发展。有学者指出,学科建设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求的学科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学科发展道路。[19]
(二)做好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定位
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在于对构建什么样的学科的思考,这既是学科实际的通盘谋划,更是塑造学科特质的必然举措。构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民族学学科,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对我国民族学进行整体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在求同存异中确立我国民族学的学科特色。对学科定位的思考从蔡元培到卫惠林等多位学人的讨论始,到新中国建立后形成了涵盖传统民族学的“民族研究”学术领域[20],有学者立足于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挑战,从增强中华凝聚力,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对建设中国民族学进行学科定位,提出创建“中华民族学”的构想。[21]这种学科构想对于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建设不无价值,明确了我国民族学研究的整体对象,彰显出我国民族学的鲜明特质。新时代我国民族学以“中华民族学”为建设目标,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找准新时代我国民族学学科定位,明确新时代我国民族学的学科特质,如此才能找准我国民族学的学科价值与意义,建设一个中华民族所需的中国民族学。因此,建设面向中国实际的“中华民族学”,既是对新时代中国民族学学科价值的准确定位,更是对学科价值的终极追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时代任务为驱动力创建“中华民族学”,是符合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集体诉求,才能从学科定位、价值导向、学科方向、学科发展等方面真正建立起民族学的中国学派,落地一代学人倡导面向中国实际的“人民民族学”的学术理念,这与西方民族学截然相反。构建面向中国实际的“中华民族学”,其价值取向在于,民族学学科建设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民族学建设真正扎根中华大地,聚焦时代任务,在继承中实现创新,推动中国民族学的与时俱进,展现新面貌,增强我国民族学的学术自信。E60EAC67-AC70-4190-ABA9-7B3555750FB6
(三)培养适应新时代民族学发展人才队伍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时代民族学,不仅是一种民族学具有时代特性的体现,更是基于新的时代语境中如何建设民族学的实践,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转变观念并与时俱进,最终通过民族学学科知识生产的主体者予以实践,其中人才队伍是最核心的因素。学科建设实践,见物更要见人,尤其是要体现在实践主体人本身,他们是学科的建设者,是学科存在的体现者,更是学科实力的见证者。新时代我国民族学学科建设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培养适应新时代民族学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宋蜀华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指出要大力培养一批中国民族学跨世纪人才。[14]笔者认为,加大新时代民族学人才队伍的培养,一要紧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任务,能放眼全球,又能立足于国内,既有经世致用情怀,又有扎实的学术造诣,能够立足于时代潮头,心怀时代使命,肩负时代重任;二要立足于中国实际,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承担起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任务,建设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人才队伍。
(四)在多学科交叉中推动新时代民族学学科群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借助各方之力,调动多元因素的积极性,从纵向上要做好已有经验的继承,横向上要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一个目标一个路径,而是殊途同归于一个目标。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工作,至少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多学科的参与,才能多向发力,汇聚合力。这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学学科体系,在超越民族学学科的基础上拓展民族学边缘学科,使我国民族学学科体系从狭义层面走向广义层面。我国民族学一度存在民族学与民族问题研究两种学科认识上的分歧,2017年以来这种认识分歧逐渐弥合并形成共识,如何建设一个广义层面的中国民族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民族学的边缘学科或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建设较为薄弱,在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建设存在短板。2021年11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根据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各地高校科研单位根据本校专业实际,科学规划,多方论证,打破学科边界和壁垒,促动民族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新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挥学科优势互补,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学者们以民族学为学科“母体”,即民族学一级学科目录下设及各高校自设的二级学科为基础,在与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中,尝试对中国特色民族学及其交叉学科专业设计提出构想:李绍明提出可以设置23个民族学边缘学科[22];郝时远则提出可以设置14个民族学二级学科,并对其具体内涵进行界定[20]。这些思路拓宽了民族学如何在横向层面的学科交叉及学科体系建设。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则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要有选择,有重点;建设什么样的交叉学科或民族学二级学科,则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准,既要符合实际,又要侧重适用,在不偏离民族学作为实用之学的基础上,建设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中国民族学学科体系。
(五)加强新时代民族学教材建设
教材是一个学科建设是否完备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基础,一个学科建设的起步,必然伴隨着学科教材的建设任务。“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3]234我国民族学学科形成与发展历程中,教材建设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从西方教材的翻译到自主编写教材,我国民族学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材体系,彰显着民族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质。但是教材最大特点在于其时代性,这既是教材生命力和适用性的体现,也是教材面向实际与时俱进的体现。新时代的时代任务对民族学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主动把握时代脉搏,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新时代民族学教材建设。一是,教材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教材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发挥教材育人作用;二是,教材建设要体现全球视野,又要体现中国特色,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编写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民族学教材;三是,新时代民族学教材建设要打破传统西方教材的束缚,教材内容要面向中国实际,既要体现出专业性和系统性特点,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起到价值引领和思想导向,使教材内容体现出中国特质;四是,教材建设要以新时代我国民族学学科体系建设为依据,在对新时代民族学学科体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学术前沿、观照学科内部分支学科的教材体系。
(六)加强新时代民族学学术体系建设
新时代民族学学术体系建设,要在继承中实现创新,要在向他者学习中培育自主发展能力。我国民族学有其学科特性,要放眼全球,以学术眼光观照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更要在关注“吾国吾民”的本土研究中发挥其实学功能,新时代民族学学术体系建设必须具有海外与本土两种不同的视域。从本土视域来建设新时代民族学学术体系,要找准学术基点,立于时代潮头,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建设“中华民族学”学术体系为目标,盯紧学术前沿,发中国学术之声,提供学术的中国视角,以自主理论创新成果,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学术体系,并在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互动中,提升我国民族学的国际化水平。二是,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掘新时代民族学基础理论的潜质。理论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推动学科建设的动力,更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必将给学术理论创建提供广阔空间。新时代民族学研究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论层面关注其内涵与外延、核心要义、重大意义等命题,从历时和共时、宏观和微观等角度,正本清源,廓清误解,通过学理阐释与理论剖析,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体系;三是,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好民族学现实问题研究。民族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秉承问题意识,关怀社会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实证研究予以解答,体现民族学研究的学术价值,推动民族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寻求解决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具体经验。E60EAC67-AC70-4190-ABA9-7B3555750FB6
(七)构建中国民族学话语体系
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所形成的一整套话语体系,长期被西方学术界所掌控,这种话语的垄断形成了一种针对他者的“东方学”的表述范式,这种表述制造服务于“西方”控制“非西方”的权力话语,由此造成了“西方”与“非西方”之间不平等的学术地位,“他者”外部眼界下强势的“客位”表述,使被表述主体易陷于其所构造的权力话语中。[23]学术话语权的丧失,只能唯西方学术话语体系马首是瞻,不利于增强中国学人的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新时代我国民族学要加强自身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我国民族学家要立足于中华大地,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要以发现的眼光去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发现,自主创新,提炼出一些具有标识性的概念和术语,并通过各种学术交流的契机,做好我国民族学学术话语输出的工作,让中国学术话语逐渐走进国际学术舞台,让西方学者意识到中国民族学的学术价值。同时建立起我国民族学学科评价体系,我国民族学如何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民族学,民族学价值的评判,要改变向西方标准看齐的误区,要认识到我国学术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以西方学术话语作为普世标准。我国民族学应走自己的道路,并以我国民族学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评判标准,在研究范式、学术概念、研究方法、学术话语等方面要有独立自主的意识,要扭转一个世纪以来学术研究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局面,增强中国学术自信,提高中国学术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结 语
理解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建设,除了以上几个路径,还应处理好两对关系。第一,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建设要把握好新与旧、变与不变的关系。学科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因循规律开展学科建设,要在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建设上有什么要变化的“新”和不变化的“旧”上仔细揣摩,所谓的“新”就是我国民族学要明确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聚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与时俱进中推动新时代民族学以承担新任务完成新使命的学术自觉。所谓的“旧”就是学科建设永恒不变的规律,即学科是内嵌于特定时代而存在,学科存在的生命力体现在其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程度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科存在的内在之道既是促动学科以变求生存的动力,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永恒规律。第二,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建设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处理好民族学学科建设路径的同质性与内部差异性的关系。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时代民族学,就是要绘制出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目标、内容、特点等整体轮廓,指明学科建设的方向,明确学科建设的任务,但是具体建设路径是多元的,充分考虑各地各高校科研单位的具体实际,要做到因地制宜,探索本地本单位实际的具体路径,发挥好各自优势。新时代民族学学科建设既要做到“漫灌”,也要做到“滴灌”,有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民族工作主线的坚守,大家才能殊途同归,最终完成中国特色民族学科建设的任务,这既是学科建设的实践,更是如何建设的方法论考量。
参考文献:
[1] 杨圣敏,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六十年[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2] 杨圣敏.民族学是什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3] 習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4]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上海民志书店,1924.
[5]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5.
[6] [美]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M].陈兼,陈之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 蔡元培.说民族学[G]//娄子匡,主编.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民族篇.影印版.中国民俗学会景印,1976.
[9] 彭雪芳.中国民族学在21世纪的地位和作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10] 王延中.民族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11] 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民族,2021(11).
[12] 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3] 费孝通.费孝通谈民族和社会: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
[14] 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的回顾、现状与前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15] 杨圣敏.民族学如何进步——对学科发展道路的几点看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16] 何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学学科建构[J].西北民族研究,2021(4).
[1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社,2017-10-27(01).
[18] 何星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N].人民日报,2018-04-02(06).
[19] 袁同凯,肖雪灵,刘华芹.新时代下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18(2).
[20] 郝时远.中国民族学学科设置叙史与学科建设的思考——兼谈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下[J].西北民族研究,2017(2).
[21] 华生.创建“中华民族学”——访肖君和研究员[J].学术研究,1995(4).E60EAC67-AC70-4190-ABA9-7B3555750FB6
[22] 李绍明.关于完善中国民族学学科体系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23] 杨文笔.从“本土”到“海外”——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传统视域及时代延伸[J].广西民族研究,2018(6).
ON HIGHLIGHTING CONSOLID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TO CONSTRUCT
ETHNOLOGY DISCIPLINE
Yang Wenbi
Abstract:Ethnology in our country takes serving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xerting practical use as its disciplinary traditio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has decided that ethnology in our country maintains the consistent tradition of focusing on task of the times. In the new era,the Party's ethnic work takes consolid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as its first rule,proposing new topic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ology discipline in our country. Highlighting consolid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to construct ethnology in the new era is to find out the inadequa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hnology in our country,to construct ethnology discipline attentivel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regarding such aspects as guiding ideology,disciplinary target,disciplinary object,disciplinary orientation,disciplinary system,and discourse system,an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impact of ethnology in our country.
Keywords:Ethnology in the new era;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ethnology;consolid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責任编辑:陆 露〕E60EAC67-AC70-4190-ABA9-7B3555750F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