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认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

2022-07-06董晓绒

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

【摘 要】情感认同作为最稳定、最深刻、最持久的心理根基,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着力点。遵循情感认同的发生规律,发挥凝聚、调控、渲染等多维功能,实现深化认知认同,强化行为认同的积极作用,从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情感认同的视角出发,以场域共在、记忆共鸣、体验共享、行动共建四个维度作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的具體培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

【作 者】董晓绒,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贵阳  550001。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2-0080-0006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强大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是我们党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时代彰显。2021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2]。浇花浇心,育人育根。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锋力量,如何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复兴凝聚青春力量,已然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

当前,学者们主要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学者李海凤等(2020)[3]认为,铸牢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加坚定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张伦阳等(2021)[4]立足两个大局”,以理论、历史、现实、社会四个维度展开讨论,认为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存在的问题来看,学者张宇峰等(2019)[5]通过调查发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因素方面,学习时长、知识结构、环境感知、家庭状况、民族交往情况等因素作用明显。顾超等(2019)[6]则指出,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挑战,其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内部族际张力的影响,其二是受到诸多外部思潮与势力的冲击,呈现出一定的严峻性与复杂性。面对存在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学者巴玉玺(2019)[7]从新时代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出发,提出在增强“五个认同”上下好功夫,铸牢各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耿俊茂(2019)[8]则把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彰显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念更新。同时,陈玲(2019)[9]、范春婷等(2020)[10]一些学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作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渠道。学者孙琳(2020)[11]从社会心理学的群际接触理论出发,将群际接触作为一种理论视角与实践策略应用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除上述学科视域,学者们还从制度建设、文化涵养、师资力量等不同角度提出应对之策。

如此,既有研究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对后续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现有研究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浅描”多于“深描”,即多以外部客观视角,按照由外到内的思路去审思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与引导,这就导致了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浅描”探讨较多,而立足大学生本身,挖掘大学生内部心理状态的“深描”较少。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个体在心理上与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趋于同化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其根本就在于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大学生的内心情感,培养大学生以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为基础,形成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树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亲近感、归属感、信任感和自豪感,引导其能够自为地、自觉地、自主地认同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形成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基于此,从情感认同的视角探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认知,蕴含着肯定、满意的态度。探究何谓情感认同,首先要对“认同”“情感”等重要概念有清晰的认知。认同(identity)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热门术语,来源于拉丁文词根idem,具有“同一性”、“等同于“身份”等意思。“认同”理论最早诞生于心理学领域,发端于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自我领悟,他认为认同就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任务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过程。随后,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又提出“认同危机”理论。认为个体在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伴随着冲突危机。对认同危机的有效处理制约着个体认同的稳定性形成,强调的是自我与他人、社会不断互动和沟通的结果,对前者有所超越。随着认同理论研究的深入,在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拓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美国学者罗斯姆和菲尼的族群认同、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等。尽管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不同,但是认同理论主要涉及自我和他人、自我身份、自我和社会、内外群体等重要内容。国内学者张乃和(2003)[12]就指出,认同作为社会历史概念,认同是对我是谁、我在哪里的反思性理解。这一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的层次看,认同包括个体的自我认同、群体的集体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超国家的国际认同等,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集体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国际或世界意识;从社会的部门看,认同包括经济认同、社会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从而形成了认同的诸多方面。总之,认同既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也指自我在感情上和信念上与他人的相似性,是一种对家庭、社区、族群、国家等群体性认可与同一。375D44F4-17E8-42F7-9821-B99EA0AC7B17

而提到情感,人们通常想到情绪,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代辞海中指出,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是与人的自然属性需要相联系,具有情境性、暂时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的产生伴随着情绪反映,而情绪的变化也受情感的控制。情感是一种反映人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当外在的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需要时,就会引起肯定的、積极的情绪体验,比如开心、喜悦、满意、愉快、幸福等;反之,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比如伤心、忧愁、失望、厌恶、痛苦等。人的情感正是受客观事物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不同情绪影响。“情感内嵌于个体身体之中,往往带有捉摸不透的特性,即倘若个体不通过语言、肢体、行为等方式进行情感表达,他人便很难认知到个体的真实情感。”[13]因此,我们生活中感知的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表达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载体来呈现的,这种表达也受社会结构、民族文化、集体行为等外在环境的制约。

情感认同作为心理学的重要范畴,学界对其定义概念并未达成共识,主要有“内化说”,学者王伦光(2018)[14]提出,情感认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个体借助自身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特质对价值客体做出情感上的肯定评价,是人们对客体在内心获得肯定、满意、喜爱、赞同等体验基础上产生的积极态度,实质上是一种内化认同。“体验说”,如学者刘吉昌等(2020)[15]认为,情感认同是主体在社会交往交流中对客体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心理相容性在情感上的体验。主体对其满足自身需求的事物作出喜欢、认可、依赖、喜爱、赞同等价值判断,并将心理应激反应固化。这种固化不仅表现为一种价值观上的接受与认可,还意味着个体将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与行为。“过程说”,学者林钧昌等(2021)[16]指出,情感认同则是外界刺激对个体情感上产生某种正向积极刺激,或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时候,个体从情感上对该刺激物产生模仿与同化的过程。在社会学中,情感认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社会学家涂尔干就提出了集体情感的概念,他认为,集体情感往往是通过共有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的,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施加在个体行为之上的道德约束,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群体心智,能够帮助分散的个体构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以及引导个体之间达成社会共识。通常能够发挥整合社会分歧、凝聚社会力量、增进社会和谐的粘合剂作用。尽管学界对情感认同的论述不一,但是,归根到底来说,情感认同是主体从客体那里获得了某种满足自我的需要,因此产生了正向的心理激励,并把这种激励外化为个体的积极行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问题就是认同问题,是一个从认知到情感再到行为的过程。情感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过程中影响最深远、最稳定、最持久的认同,既可以深化认知认同,又可以促进行为认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把情感认同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挖掘最为深层次的根源,从心理动力层面解决好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

二、以情感认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

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践行者,培育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全面理解这一过程,需要从规律、功能、作用三个层面探察其内在机理。

(一)发生规律

情感认同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兼具“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既能够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的形成,具有指导地位,起到调节和支配的作用,又同时作为归宿和目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追求。那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的产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总体上来说需要符合三种要素:个体需求的满足、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互动关系的生成。具体来说,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求。这种需求既包括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包括物质层面的需求,大学生作为个体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既能够获得满足自身成长需要的丰富物质条件,又能获得自我认同、族群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等不同层面的价值追求,为自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是大学生能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绪体验来源于共同的民族记忆、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现实的民族交流互动等。比如通过党史学习,回顾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的历史征程,直观感受百年来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各民族大学生在交流交往交融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进文化认同。通过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感悟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抗疫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大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家庭中可以获得的。三是大学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共同的价值规范约束、引导、规范、塑造大学生作为主观个体的行为模式,使其逐渐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接纳与认可。与此同时,大学生又作为积极的主观能动个体,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规范,形成心行聚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推动新时代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创新向前。故此,通过上述三种要素的实现,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得以发生。

(二)多维功能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的功能是多维的,主要有凝聚、调控、渲染等功能,各个功能之间互相交织,共同促进情感认同的形成。首先是凝聚功能。情感认同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的基础。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来自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个体因情感认同的指引做出共同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凝聚各个大学生个体形成向上的合力,以坚定的情感信念,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其次是调控功能。情感认同可以改造个体的精神世界,从而促进个体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集体做出更多的贡献。大学生个体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份子,受情感认同的支配、引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迎难而上,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就是因为情感认同所具有的调控功能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调控功能还体现在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判断看待和分析民族分裂主义等错误言行,避免自己走向错误的方向;三是渲染功能。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感同身受”其实就是一种渲染功能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作为群体成员,与同辈群体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相互传递或者感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与评价。这种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分享、沟通,使情感在彼此之间进一步传递、影响、感染,进而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共鸣”。375D44F4-17E8-42F7-9821-B99EA0AC7B17

(三)积极作用

情感认同链接认知与行为,强化认知,深化行为。从心理学理论上来说,认知、情感、行为是三个互相影响又相对独立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认同的过程,并不完全遵循“认知—情感—行为”的理想化线性发展过程,往往会发生伴随性、跳跃性的认同。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情感认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认同。“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7]117人们在认知事物和探究真理的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发挥着正向的导向作用。反之,消极的情感则起着阻碍的作用。也就是说,理性的认知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前提,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持久稳定的情感认同一定是以正确理性的认知为基础的,只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客观全面、正确深入的学习与认知,从而才能在情感上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任、亲近、认可等积极情感。与此同时,情感认同也伴随着认知认同的过程不断深化,同时又与认知认同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产生新的交织,促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全面深入地去认知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脉络、现实表现、主要内容、重要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不断强化着认知认同向更加深入的新方向发展,呈螺旋式上升,起到强化认知认同的作用。另一方面,情感认同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认同。以情感为核心的感觉倾向支配“行”的选择,推进“行”的过程,决定“行”的完成。[18]行为认同依靠情感认同的“催化剂”作用,不断激发和驱动行为主体按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要求去调整自身的行为,进而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做到行为认同。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正是依靠情感认同这种最稳定、最深刻、最持久的心理作用,不断激励自己能够自发自为地按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要求,通过共有的情感发生基础、共享的情感内容、共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不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热爱、信赖、追随、亲近等良好情感倾向,并且在日常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思维习惯、言语表达、行为举止中把这种良好的情感化作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现实行动。

三、以情感认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的路径探赜

(一)共在:建构情感认同的场域

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网络来看,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既包括实体的物理空间场域,也包括文化心理场域。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场域共在,建构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的场域。比如现实场域中,在历史博物馆、文化古迹名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些现实场域中,大学生可以通过感官系统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去感受和理解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虚拟场域中,大学生可以通过VR虚拟仿真、纪录片、人文节目等,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感受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等,通过虚拟的文化之旅,大學生个体还可以通过弹幕、直播等交流方式,使不同个体打破时空限制,交流彼此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等,通过互联网实现同一个心理文化场域共在。这些不同的场域共在途径和方式,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个体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升华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次认知。

(二)共鸣:唤醒情感认同的记忆

情感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大学生首先必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正确理性的认知,才有可能在情感上产生认同并在行为上形成行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对56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具体具象之上,并非空中楼阁。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确认知需要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符号、风土人情、精神风貌等均有所学习和了解。通过唤醒共同的记忆符号,能够引起大学生身份认同以及行为选择,能够在当时的情境之下达成情境一致性与和谐性。比如,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是一代大学生共同的情感记忆,大学生通过共同的记忆增长点,对中华民族在体育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产生自豪之情。新时代大学生集体的记忆符号有2019年国庆阅兵、2020年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庆典活动以及即将举办的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的鲜明符号。通过挖掘共同的记忆符号,唤醒大学生集体的情感记忆,把个体的直观情感感受逐渐转换为具有社会属性的情感感受,有助于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认同,增强自豪感、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

(三)共享:深化情感认同的体验

情感的蔓延与传递依靠的是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互动。依据群际接触理论,积极的接触、交往与互动可以增进大学生彼此之间的融合,尤其是有利于减轻大学生的民族偏见,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建构,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的形成。具体来说,大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与交融,首先,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比如汉族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等。随着增进了解的深入,逐渐改变刻板印象,学会尊重不同的民族风情。其次,可以缓解焦虑。通过群际接触,大学生个体会重新审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本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感,缓解曾经的焦虑与不适,逐渐对本民族以外的群体产生认可,提升情感认同。最后,可以产生共情。大学生在彼此交流的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民族个体或群体中获得积极的态度、正向的情绪感受等,并泛化与链接到对整个民族群体的情绪情感,逐渐强化和上升为稳定的共有情感体系,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

(四)共建:推动情感认同的行动

情感认同的关键在于落实在行动之中。通过行动,深化认知;通过行动,坚定意志;通过行动,升华情感。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共建机制与平台,加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来说,校内实践中,可利用好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组织各族学生参与到庆祝活动之中,让民族的庆典成为各族学生交流情感,增进理解和认同的重要契机,促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校外实践中,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中,通过支教、支农、支医等,深入民族地区,宣讲民族政策,了解民族知识,为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主动与民族地区共发展,同进步,树立主人翁意识,深化情感认同;利用好互联网的平台,打造情感认同的前沿阵地,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讲述民族发展的中国故事,比如可以通过直播带货、民族文化推广、家乡旅游推介等在网络上传播好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时代声音。通过这些具体的共建行动,让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更加强烈,从内心深处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可,激发民族自豪的情感。375D44F4-17E8-42F7-9821-B99EA0AC7B17

总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的发生规律、多维功能以及积极作用,把握情感认同作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地位,从场域共在、记忆共鸣、体验共享、行动共建四个维度探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的具体路径。认识到情感认同重要性的同时,还必须围绕“五个认同”的主要内容,把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理论认同以及思想认同进行有机融合,不断创新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2]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21-03-6(01).

[3] 李海凤,卢林保.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

[4] 张伦阳,王伟.“两个大局”视角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7).

[5] 张宇峰,方晨光.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与培育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19(3).

[6] 顾超,王学俭.新时代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9(7).

[7] 巴玉玺.新时代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与实践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

[8] 耿俊茂.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J].社会科学家,2019(5).

[9] 陈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9(5).

[10] 范春婷,王华敏.在“纲要”课中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

[11] 孙琳.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以群际接触作为一种理论视角与实践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5).

[12] 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學报,2004(3).

[13] 项久雨.利益·情感·精神:个体第一需要与德育认同的三重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

[14] 王伦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J].理论探讨,2018(5).

[15] 刘吉昌,曾醒.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

[16] 林钧昌,张宏溧,赵民.情感认同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2).

[17] 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8] 陈瑞丰,王全忠.对分课堂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路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21(3).

EMOTIONAL IDENTITY:THE FOCUS ON FORGING

COLLEGE STUDENTSSTRONG 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CHINESE NATION

Dong Xiaorong

Abstract:As the most stable,deep and lasting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emotional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focal point for forg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Chinese nation. Follow the law of the occurrence of emotional identity,and exert multi-dimensional functions such as cohesion,regulation and rendering,so as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role of deepening cognitive identity and strengthening behavioral identity to consolidate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al identity,the four dimensions of field co-existence,memory resonance,experience sharing and action co-construction are taken as the specific cultivation path for college students'emotional identity for a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emotional identity

〔责任编辑:陈家柳〕375D44F4-17E8-42F7-9821-B99EA0AC7B17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大学生就业趋势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