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白石词之“有格而无情”

2022-07-06钟鹤玲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姜夔无情白石

钟鹤玲

王国维评姜夔词言:“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人间词话》第四十三则)本文主要以姜夔的恋情词为研究对象,从中分析姜夔的情感,以及情感的表达。本文拟从姜夔的身世经历方面来分析对其一生的影响,再结合具体有关恋情的词作来分析其情感抒发,最后结合词人的身世背景、时代背景等,研究其词是否真如王国维所称作的“无情”。

为何王国维说姜夔词“无情”?王国维认为,词人有主观之词人与客观之词人。主观词人将自己强烈内心情感,借由文字表达出来,表现出了强烈的主观性,如李煜、李清照等人。而客观词人多克制内心的情感,以理情化,借由文字表达出来的情感,也会更内敛、含蓄。所以,白石词又以“清空骚雅”“深幽蕴藉”著称。词人借助外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非直接言明。姜夔多借由梦境来表述自己对昔日恋人的无限怀恋与深情。姜夔一生词作颇多,恋情词居多,多写他对那两位合肥女子的思念。他一生布衣,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他的很多词,包括恋情词,大都喜欢描写内心那种无以言表的感受,故而读来十分感人、缠绵悱恻。而姜白石与合肥勾栏姐妹二人的恋情却突破时空阻隔,表现出难能可贵的专一性。金振宇在《淮南皓月离人多泪:论姜夔的恋情词》一文中曾言:“姜白石的恋情词更多的选择‘冷处理’,将那股火热的、喷薄欲出的感情压抑到最低点,让它在指尖之间慢慢流淌,在读者品读的过程中,像是一层层的抽拨鲜嫩的蚕茧,缠绕得如此紧密却又一以贯之。正是姜白石对这段感情的真挚专一,才使得词作如此深情绵邈。”

一、姜夔身世、经历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因此,其词又称之为“白石词”。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在诗词方面,造诣颇高。还精通音律、擅长书法。他出身寒门,屡试不第,终生未仕,流落于江湖。古往今来,文人士子们大多热衷于将自身的经历、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姜夔也不例外。而爱情上,姜夔也未能如愿以偿。在寄居合肥期间,姜夔有一段令他终身难以忘怀的感情。此时,姜夔正值年少,在勾栏中,认识了一对姐妹,在其词作中被称为“大乔”“小乔”。而姜白石与合肥勾栏姐妹二人的恋情却突破时空阻隔,表现出难能可贵的专一性。既然有着如此坎坷的经历,写出来的词句自当是真情实意、十分恳切,而王国维又为何言其“有格而无情”呢?

二、姜夔的恋情词

(一)《踏莎行·燕燕轻盈》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此词明云淮南,为忆合肥人作无疑。小序说到词人自沔东而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沔东乃唐、宋州名,今湖北汉阳(武汉市)。丁未元日,孝宗淳熙十四年元旦,于江上感梦而写下此词。上片“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飞燕轻盈,黄莺娇软,分明在梦中又再次与你相见。“燕燕”“莺莺”恐是描述梦中之人如飞燕般体态轻盈,如黄莺般话语娇软。词人魂牵梦萦,对其念念不忘。“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你说长夜漫漫,薄情人怎知你辗转难眠?而初春时节,我早已相思成疾。下片“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离别后,你给予我的信笺我仍珍藏着,我穿着分别时你替我缝制的衣裳,你的心魂仿佛暗自随我一起远行。词人睹物思人,不能自已。“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此时淮南月冷,万水千山一片寂静。而你的魂儿独自归去,无人可依。词人担忧恋人之离魂独自归去,无人可以依靠。而王国维对白石词多有贬语:“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人间词话》)但对本词结尾两句却特别推崇:“白石之词,余所最善者,亦仅二语:‘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人间词话》)月光皎洁,千山冷寂,在凄冷寂静的氛围中,更突出了离魂踽踽独行、伶仃无依的姿态,而词人魂牵梦萦的怜惜之情也随之显露无遗。

(二)《解连环》

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此别合肥词兹依陈谱编年,也为忆合肥人所作。上片“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索离思”,词人启程远行,扬起马鞭,踏上旅程。却沉吟徘徊,犹豫不前。离愁别绪涌上心头,牵绊了词人离去的步伐。可见词人内心的不舍、留恋之情如此之深。“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姐妹二人容貌倾城,大乔善琴,小乔妙解弹筝,二人演奏的乐曲,琴声如春风拂袖,筝声又好似鸿雁鸣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二女的体态如杨柳般柔弱无骨,发髻如轻云般蓬松,风姿动人,更不必着意梳妆。而大乔、小乔喻指合肥恋人姐妹,也显现了合肥恋人之美貌动人。“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记得她话别之言:“还记得初见那日,隔着帘儿看见您携了羽扇而来的样子。”女子缅怀二人初次相遇之时,记忆犹深,可见其感情之深,又暗自感叹此番离别,不知何时再见。下片“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輕弃”,此刻,窗外雨已停歇,天已透亮,人将远行。感叹欢好未足,何苦轻别。临行之际,词人感慨万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女子询问何时能再次相见,词人只能空指蔷薇,以之花谢为期。而实则内心迷惘,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溪山如此美好,亦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内心凄凉。“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水边驿站,灯盏昏黄,又好似回到了伊人身侧,屏风旁边,一片水雾朦胧,似幻似真,相思入骨以至于恍惚之中,又回到伊人身侧。此篇虚实结合,将词人的相思之情与离别之苦描写得真挚动人,令人叹惋。

(三)《江梅引》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此词为忆合肥人作,白石绍熙二年辛亥别合肥,至此五年矣。小序说道:“丙辰之冬,乃宋宁宗庆元二年。梁溪,今无锡市。”词人因重回合肥而不得,依照梦中所思以记述自己的感情而作。上片“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词人感叹人世间多有离别,易看重时节。见着梅枝,相思之情忽然涌上心头。词人触景生情,引发相思之情。“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多次梦见你我二人在梦中相见,在窗前携手的模样。而今夜我在梦中却寻不到你的身影,我独自徘徊。浑然不知,寒气已侵入被褥,而自己还未知。词人从这凄冷的梦中醒来,心心念念的恋人不得相见,不觉悲从中来,黯然销魂之际,就连寒气侵入了衾被都毫无知觉。两种梦境对比美好与伤感,安慰与心伤。而一切也终归是梦,失落与哀伤也随之而来了。词人借虚无的梦境,诉说对恋人深深的思念。词人写梦,多用提空描写,即不拘泥于对梦境本身的细腻描写,而是化实为虚,跳出梦境,重在叙写对梦境难以言传的独特感受。“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眼泪沾湿了红笺,怨恨着、饱和着墨迹,淡淡地封了信笺,题了信头。而宝筝空置了许久,无人弹奏,也无鸿雁寄信予你。词人望着旧物,相思之情油然而生。而自己的一腔深情,也无从传达,只能埋藏于心。“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游荡在街头小巷,只空留古树斜阳。旧时相约泛舟,而如今也已成空,事与愿违。“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唱罢淮南小山的诗赋,恰逢春草萋萋的时节。漂泊的游子,念起旧事,泪湿了衣裳。词人一生漂泊,感慨身世,不禁泪从中来,潸然落下。姜夔的词看似“无情”,但细细品来,字里行间,实则蕴含无限深情。

三、“看似无情实则有情”

(一)意境

金振宇在《淮南皓月离人多泪:论姜夔的恋情词》一篇中写道:“白石用清空的笔调抒写心迹,托物喻志,借助自然无情之物来表达心中爱恋之情,抚今追昔,虚虚实实,将两人的恋情汇聚于诗词中,既清空淡雅又空灵妙绝。”这三首词姜夔在结构上采用虚实相接的手法,采用情感作为主线,虚实相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给人呈现物象的整体视觉效果,从细处着笔。张炎的《词源》在评价姜夔词中提到“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姜夔词作中的空亦是虚,营造出一种清空幽冷的意境。从姜夔词作中所描写的事物来看,姜夔将自己的情感思绪与自身经历、所见所闻糅合为一体。姜夔漂泊一生,寄人篱下,怀才不遇。他将自身凄凉、悲伤的心境融入词作之中,且在词作中运用大量冷色调的字词,奠定了幽深、清冷的基调,从而形成了幽冷的词风,同时使词作变得含蓄蕴藉、意味深长。白石词将词人内心的情感加以压抑、克制,将其雅化再表达出来,从而避免了落俗、浮华,显得含蓄蕴藉、令人玩味。一腔深情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分毫,反而更加深沉,以至于深入骨髓,令其难以忘怀。

(二)心境

古往今来,文学创作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在各种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窥探创作者的心路历程、思想情感,甚至和创作者一样身临其境,产生同样的感受。大概文学创作就是创作者最直观的情感表达和体现的载体。而为何用情至深的姜夔却被王国维称之为“有格而无情”呢?王国维曾评价姜夔是“有格而无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姜夔是“有情”的。他将自己的一腔深情深藏起来,融入词中,婉转地表达出来。生活已充满波折与不顺,他只得克制自己的情意与思念,以免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或许,只有当他十分失意之时,才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倾泻而出。姜夔有关恋情的词作总是借由梦境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而这种情感是克制的、节制的。置身梦境之中,想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而回到现实之中,却与爱人两地相隔,无法相见。二者之间的落差,可想而知,自是天壤之别。

(三)时代

生活在南宋后期的姜夔,他的艺术思想也必将受到社会的影响,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宋代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并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三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注重外部事功转向注重内心的修养,因而更容易在思想的层面上有机地融合起来。三教合一的思潮对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产生了影响,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不放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把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姜夔既受儒家思想影响,又受道家思想影响,因而其诗学理论与诗词作品,以及文学艺术理论著述,都既具有儒家“中和美”的美学特点,又具有道家“中和观”的美学特征。而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互相融合、互渗互补,这便形成了姜夔儒、道兩家互补互利的产物,即“适中之美”的美学思想。因此,姜夔之情在词作中总是克制的、节制的。

姜夔,看似“无情”实则情深不已。姜夔,此人清高耿介却一生清贫,以致寄人篱下。因自身经历与时代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造就了姜夔含蓄、内敛的品性,而其词作中所传达的情感更是克制、抑制。实则,在克制的背后,其词作隐藏着无限深情,相思之情更是深入骨髓。因此,其恋情词呈现出伤怀、深情、清雅等特点,加上词作造境“幽深清空”,读之“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想来,王国维对姜夔之诗词解读,应是如此。

猜你喜欢

姜夔无情白石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诗法属性新探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陆明君
白石塔
红砖白石五店市
无情最是有情人
有情何似无情
未曾深爱已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