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尔曼·麦尔维尔《玛迪》的文学地图

2022-07-06葛浩栋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麦尔维尔航行现实

葛浩栋

出版于1849年的《玛迪》是麦尔维尔“波利尼西亚三部曲”的压卷之作,也是麦尔维尔首次尝试从简单的个人叙事向复杂的文学叙事转变的试验品,其中许多文学技巧为他所继承。尽管如此,国内对《玛迪》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入探讨的目前可见只有寥寥几篇文章,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国内多数前辈简单地把《玛迪》当作是《泰比》《奥穆》的续作。他们的研究视角多局限于《玛迪》对波利尼西亚世界的描绘,且重心依旧在前两部作品上。这种研究视角事实上忽视了麦尔维尔在《玛迪》中尝试建构“世界体系”的努力,也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玛迪群岛是全世界的象征。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小说隐喻了全世界,但只有涉及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部分是写实的,其余部分则是想象力的产物,没有明确的现实指涉。因此,书中十几个国家出现的次序是随机的、任意的,调换它们的顺序并不影响叙事节奏与文本结构。

笔者发现,可以结合世界地图进一步分析主人公的游历轨迹。他安排主人公们在玛迪这个微缩世界进行了两次环球航行,对世界各地区进行了文明考察,关照了19世纪中叶已成型的世界体系。本文以麦尔维尔为构建世界体系在《玛迪》中呈现的两幅文学地图为研究对象。

一、“没有海图的航行”辨析

梅里尔·戴维斯是《玛迪》研究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他1947年的博士论文《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玛迪〉:本书的传记》,以及五年后在其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著《麦尔维尔的〈瑪迪〉:一次没有海图的航行》是《玛迪》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戴维斯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似乎在于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说”,即麦尔维尔在1847年到1849年长达两年创作期间两次更改了写作计划,故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本而是三本小说。前38章为叙事性开头,情节承接自《奥穆》结尾。第39章到第64章为罗曼司插曲,以伊勒的闪亮登场及突然消失为标志。第65章之后塔吉在四个同伴的陪伴下于玛迪群岛追寻白皮肤美人伊勒(一如《白鲸》中的亚哈船长追寻白色巨鲸莫比·迪克)。这部分内容被总结为讽刺游记和罗曼司式追寻。戴维斯基于大量实证研究提出有关麦尔维尔写作计划变更的假说,对本文有重要启发,能够解释两幅象征世界的文学地图相继出现并略有重叠的结构。虽然部分学者如迈克尔在《麦尔维尔的〈玛迪〉:一本还是三本书》中试图证明《玛迪》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他通过分析麦尔维尔对新柏拉图主义观念和环形意象的利用完成自己的论证,但至少从情节来判断,整部小说结构是松散的,前后内容差异较大。在小说末尾麦尔维尔假借描述隆巴多创作《科兹坦萨》的机会复盘《玛迪》的创作历程时,也承认“这部书缺乏连贯和统一”。

和三段论一起被广泛接受的另一个论断是,塔吉和他的四个同伴在玛迪世界中进行了一场没有海图的航行。该说法的文本来源是《玛迪》第169章中叙述者的提示:“各位读者,请注意!在我们的航行过程中,没有任何航海图可供参考。仅靠指南针和铅锤,我们无法知道玛迪各个岛屿的分布情况。”戴维斯“没有海图的航行”的说法一定程度上成为麦尔维尔研究者中的习语。例如,桑福德将他研究1849年麦尔维尔与阿尔德交往的文章定名为《更多没有海图的航行:在海上的麦尔维尔和阿尔德》。事实上在航行最开始时国王米迪亚曾画了一幅大概的草图,但具体内容语焉不详,读者掌握的只有大致西行的笼统方位指示,大多数国内研究者据此与戴维斯持相同观点。以杨金才和于建华合作的《〈玛迪〉之‘奇形’:一次关于小说的冒险》为例,关于塔吉一行在玛迪世界的游历两位前辈指出:

小说后半部分是共时性隐喻。小说中的现实顺序其实并非作者的唯一选择。由于在每个岛屿的经历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彼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顺序和因果承接关系,所以作者完全可以选择先写图皮亚岛、再写佐阿姆岛;或者先写蒙多尔多、再写瓦拉皮岛,或者可见,小说中“互不相干的叙事单元并未无条件地造成逐一相连的结果”,小说的叙事形式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呈“线性发展”,而是“围绕核心发展”。

与戴维斯和小说出版当年的众多评论家一样,杨金才教授认为玛迪世界对各个岛屿的设置排布与《格列佛游记》相似。每座岛屿代表各自具有象征意义的独立寓言。因此,这些岛屿出现的顺序并没有特别规律,与现实地理无涉,航行也就无迹可寻。从表面看《玛迪》后半部分的内容的确汪洋恣肆、荒诞不经。笔者在文本细读后更加认同本·罗杰斯的看法。麦尔维尔在创作“玛迪群岛游记”这部分内容时参考糅合了现实世界的地理分布情况,除航行末尾部分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描绘叙事者所说的“心灵世界”之外,前面的内容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指涉。不过由于麦尔维尔写作计划的变更,这部分内容又可以分为隐喻式书写和直接书写两个部分。

首先,Mardi的名称就暗示了它和世界的关系。在意大利语中,Mar意为海洋,而相当于英语中of的di只可能出现在印度洋(MarDiIndia)这一组合中,因介词di后跟元音字母,另外几个大洋都是辅音字母开头适配介词de。除了说明麦尔维尔在创作时很可能有现实地图作参考外,也同样印证了麦尔维尔的多元文化视野。在摒弃简单第一人称叙事的同时,麦尔维尔也将故事扩展到波利尼西亚世界之外,建构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

结合世界地图进一步分析第一部分主人公的游历轨迹。笔者认为上述的两部分内容分别代表主人公们自东向西在玛迪世界进行的两次环球航行。与学界公认的第二次航行相比第一次航行以隐喻的方式进行。自第145章起到第168章结束,主人公一行以英国为起点,以欧洲西南角为终点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环球航行。这次环球航行与现实世界国度的对应关系比较明了,以至于学者一般将其与前半部分的航行区别开来。比如,罗纳德·埃尔伍德·布朗分别概括为泛化的社会讽刺与针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政治讽刺。多米诺拉岛(代表英国)登场前的航行一般被认为是纯虚构世界的畅游,与现实地理无涉。正因此,1849年的文学评论不约而同地把《玛迪》与《格列佛游记》《巨人传》《乌托邦》等小说归为一类。1849年4月18日《波士顿邮报》上的评论指责它是“一本大杂烩,恰似剥离了所有优点的《巨人传》”。这种简单的分类忽略了前半部分对现实地理的观照。本文认为在前半部分的航行中,麦尔维尔便以隐喻的方式描绘了一幅世界图景,只不过后半部分插入的更为写实的文学地图转移了研究者们的注意力。

对此笔者作出一个大胆的推测。第二部分的环球航行是在小说基本完成后临时增添的,因此才会产生两幅部分重叠的文学地图。正如戴维斯所说,对已知世界(相对于前文中的寓言世界)的精确描摹和写作时突发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

由戴维斯的研究可知,1848年5月5日麦尔维尔新婚妻子伊丽莎白·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提到《玛迪》已经基本创作完成,自己和小姑子们每天都忙于誊抄《玛迪》的书稿。而玛迪群岛后半部分内容均涉及当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如1848年秋季才传到美国东部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等。145章到168章的内容从结构上看是一体的,这就和伊丽莎白信中所说小说已基本完成的说法矛盾。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在小说基本完成后临时增添而成。由此可以推导出:麦尔维尔考虑到现实局势的风云变幻与新作批判人类文明的旨趣相合,故将其纳入其中。这解释了为何两幅文学地图之间存在交叉与重叠。

二、对两幅文学地图的阐释

在确定了两幅文学地图的存在并明确各自的特点与成因后,下文将着重勾画两者的大致轮廓,并解决与之相关的若干问题。叙述者在第169章发出如下感叹:

但是,在我们的眼前此刻呈现出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在这里,漫游者东张西望,其好奇心远远超过探险家巴尔博亚一行人穿越阿兹台克金色沼泽时的心情。

部分研究者據此将整个玛迪群岛阐释为麦尔维尔个人的心灵世界,这种说法似有以偏概全之嫌,完全隔绝了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联。即便那些谈到《玛迪》中对现实存在国度书写的评论者也往往忽略航行路线的存在。表面上看《玛迪》和《泰比》《奥穆》一样是有关南海冒险经历的小说,实际上玛迪群岛是对整个世界的隐喻,这可以说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正如丹尼尔·施特劳贝尔(Daniel Straubel)在其博士论文《麦尔维尔和他的关注点在〈玛迪〉中的投射》中所说的“The Projection of Melville and his Concerns as an Author into Mardi”,与整部小说广阔的视野和广博的主题相比,《玛迪》中出现的波利尼西亚材料只是一个框架、背景和装饰。明确了航行分为两部分(加上第169章以后的心灵之旅后为三部分)且各有意义后,本节就主人公塔吉一行在玛迪群岛这个元宇宙的路线进行了一个大致梳理。

综合朱喜奎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前半部分的航行中各个岛国同样参照了现实地理原型。航行始于以波利尼西亚地区和夏威夷王国为原型的奥多岛、瓦拉皮岛,再到象征意大利的马拉玛岛(之后出现的几个岛屿则围绕欧美“文明”社会的弊端各自展开)。

芬克尔斯泰因在《麦尔维尔的奥利安达》中敏锐地察觉紧挨着马拉玛岛的多泽努岛与现实中埃及菲莱岛的关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马拉玛岛与多泽努之间横亘着一个叫作雅摩湖(Yammo,希伯来语“湖”为yam)的湖泊。“雅摩湖只是潟湖的一部分,一条树影婆娑的沙洲带从海岛高高的西海岸延伸过来,拐了一个弯后指向海角,从而形成一条狭窄的水道通向外海。”雅摩湖西边通过狭窄的水道沟通外海的地貌酷似亚平宁半岛与埃及之间的地中海。之后出现的几个岛屿则都围绕西方文明社会的某个弊病展开,讽刺对象明确指向欧洲与美国。综上所述,麦尔维尔在现实国度的地理分布基础上加以艺术化的变形夸张,在第一幅文学地图中以马拉玛为中心依照自东向西的空间方位安排各个岛屿。

多数研究者都指出后半部分航行中的岛屿与现实世界国家存在着对应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849年小说出版后不久英美各期刊的评论文章,但大多数只是择要列举。后来的多数研究仅粗略提及麦尔维尔对英国和美国的书写。与前半部分的行程笼统以向西概括相比,第二部分对方位的描述变得详细和明确起来。后半部分的航行完全基于现实世界的地理状况进行排布,完全算不上没有海图的航行。以第165章和第166章间的部分描写为例:“最终我们绕过一个海岬(其形状如绝境中的驼鹿),驶进一片内湖般平静的蔚蓝色水域,就好像从喧嚣的青年一下子步入了平和的老年……在抵达科兰博国的另一侧海岸后,我们继续向前行驶……眼下,我们沿着科兰博西海岸继续向前行驶,从岸上传来与东海岸同样的原始森林的声音,我们上岸稍作停留,并不是为了在那些游牧部落中寻找伊勒。”这里描写的正是自美洲东海岸绕过合恩角,沿着美洲西海岸向北航行的情景。以此类推,细心的读者完全可以根据第145章至第169章的文本描述在世界地图上绘制出一幅大致的路线图。值得注意的是,笔者翻阅希尔特整理的麦尔维尔阅读书目时,发现麦尔维尔在创作《玛迪》期间读过18世纪航海家乔治·安迅和约翰·拜伦的环球游记,这两本书中都有对在合恩角奇遇的记述。麦尔维尔似乎对这个海上交通要塞一直很感兴趣,在《玛迪》中在途经该地时附有壮丽的景物描写,在后来的小说中他也频频提到此处。笔者认为这可能和合恩角的战略地位有关,合恩角是美国东部商人西渡太平洋的必经之地。

塔吉、巴巴兰贾、米迪亚、莫西、尤米五人从英国出发,首先向北考察了苏格兰,麦尔维尔的父系祖先是苏格兰伯爵。紧接着他们乘船到达爱尔兰,环岛三周后向南前往法国,在对欧洲诸国发表一番辛辣的评论后穿过大西洋来到加拿大沿海。之后主人公们往南登陆美国,对美国自北向南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后,从美国东南部启程,沿着美洲东海岸的海岸线一路向南绕过合恩角,然后继续沿着美洲西海岸的海岸线一路向北前往正爆发淘金热的加利福尼亚。接着他们又一路向西,穿越茫茫的太平洋,途经波利尼西亚地区到达中国东岸,而后通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印度洋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最后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北到直布罗陀海峡,自此完成一次完整的环球航行,之后便开启了“心灵之旅”。

从上述对行迹的简单勾勒中不难发现这次环球航行相当写实,迥异于多米诺拉出现之前隐喻式的考察。如果说第一次航行以隐喻的方式表现了麦尔维尔对世界各国文明的考察,第二次更为写实的航行则着重描绘了现实秩序。

猜你喜欢

麦尔维尔航行现实
到慧骃国的航行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多维度的外国文学批评范式
——评《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麦尔维尔与霍桑的短暂友谊
小舟在河上航行
航行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麦尔维尔研究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