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不消散的乡愁

2022-07-06黄怡琳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高州口音粤语

黄怡琳

乡愁是无法被摧毁的,也不应该被摧毁,因为它的存在代表着我们的灵魂有归处。即使那归处是水中月、镜中花,是可望而不可即、随时变化甚至同时存在多处的。

曾几何时,我时常思考,乡愁是否是有所寄托的、有形的物象呢?它是否能被摧毁?那时的我,每当因接触到与老家有关的一切而惆怅时,就会思考起这个问题。

六岁那年,我离开高州的奶奶家,去到佛山的爸妈身边。那时的我,对于高州,只有口音的嫌恶。小学是普通话教学,但是孩子们日常交流时常使用粤语,高州与佛山相距较远,两者的粤语口音不一样。幼小的我在听力上感觉不到,但土生土长的小伙伴们对我的口音是敏感的,他们轻易就能感受到,那也许细微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巨大的差异,然后开口嘲笑我。骤然来到陌生的环境,白天里想融入学校环境的我常常不敢开口,最后只能用普通话回应他人的粤语对话,仿佛这样就能减少那种自认为是乡巴佬的自卑感。那时的我,唯一能接近乡愁的感情,大概就是晚上睡觉时对于声音环境的陌生罢了。我常常会因为开窗听不见熟悉的虫鸣而难以入睡,半夜惊醒后,也会在夜视中摸黑上厕所,而想念老家那静悄悄照明的月光。哪怕刚从梦境中苏醒,我也不会茫然便能清楚地意识到,这里不是我熟悉的归处。

后来,过了几年,我春节回家,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人、事、物,所见所闻所想,都是熟悉的一切。我被浓浓的乡音包围着,就仿佛在被安心包裹着,喧闹的鞭炮声也因久违的熟悉而多了一份亲切,餐桌上独有样式的籺,吃一口,尽是故乡的味道。我回到了儿时起最熟悉的一切,并感到如鱼得水。但有一些还是改变了,其实不用“少小离家老大回”,也不用“鬓毛衰”,我的乡音早已改变了。村里没有见过我的小孩儿,好奇地问我为何姓氏跟他们相同,但口音听着却像外地人。那一瞬间的我,仿佛在被两个空间的人都无意识地识别出并排斥了,而我的归处却不知道在哪里。于是,明明处在家乡,明明随眼所见都是熟悉的一切,却仍旧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情感使我惆怅,使我对我的归处茫然。

再后来,我又远离了佛山,在广州求学。都说广佛同城,广佛线地铁的存在也证明了两者之间地理位置之近,更何况我一直想去广州上学,按理说,我应该兴高采烈,过得风生水起。但不知是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很多个或众人喧闹或独处安静的夜晚,我也似乎懂得了纳兰性德词里的意味:“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我会不自觉地由身边看似无关的事物联想到佛山的一切,以及老家那有虫声相伴的月夜。

但也不是所有引发联想的事物都毫无关联。班内同学自我介绍时,我全程神游,只记住了一些好看辨识度高的女同学和班内少有的几个男同学的大致模样。军训期间中秋举办晚会,以班级为单位聚集,我们在宿舍楼下集合,等待大队伍去操场观看精心准备的节目。我百无聊赖地站在班级队伍末尾,望着黑幽幽的草丛发呆,直到被身后那悄声却仍旧能被我精确识别且捕捉到的乡音拉回到现实。听到熟悉乡音的感觉,就好像短暂上岸的鱼又回到了令它安心的水里,尽管也因回想起家乡而惆怅,但又好像因为知道有归处而欣慰。大抵是被我无意识看了许久不好意思,那位同班同学结束手机通话后又腼腆地和我打了招呼:“你好呀,班内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就发现了,班内只有我俩都是高州人呢。”不知为何,我感觉心好像因为暂时找到了停靠的港湾而变得沉稳,回了句:“真好呀,能在广州这里碰见老乡。”然后我们又相视一笑,一起跟随队伍观看中秋晚会。那一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毕竟,它也是高州那一轮静悄悄的月。

人是极难永远都不离开家乡的,乡愁似乎也是难以避免的。说要摧毁乡愁,使乡愁消散,是痴心妄想的。乡愁永不会消散,也不应该被摧毁,因为乡愁非“愁”,它意味着一个人灵魂旅程的过去,意味着灵魂有归处,尽管那归处可能随时变化甚至同时有多处。于我而言,乡愁,也一直在给予远方的我以力量,成为我感悟文学作品之美的养料,让我获得慰藉。

席慕蓉写独属于她自身的《乡愁》时,就写出了不同时期对乡愁的认识与那复杂难以表味的情感。全诗短小精巧,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写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写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全诗意境深幽,比喻新异,语言贴切自然、朴素优美。

乡愁也可以蕴涵更多的含义,即成为有关母亲、故乡的综合性的情感,乡愁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变迁与人事变化,想必其中情感的浓淡也一定有所变化。但是,母亲、故乡,永远是一种不可割舍的关系。

《皮克斯》导演石之予出生于重庆,虽自小就随父母搬到了多伦多,接受西方教育,但依然眷恋中国文化。她导演的《青春变形记》将华裔家庭关系作为叙事对象,引发观众共鸣的不仅是故事,还有影片中对华裔家庭的种种细节描绘—从日常可见的马桶套到抽象的“孝顺”,无一不贴合事实。她的父亲石砳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虽然石之予的学业都在加拿大完成,她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都比较“香蕉人”,但孝顺、谦虚、坦诚、吃苦耐劳等诸多中国人的美德是她与生俱来的。可见乡愁不仅是对人童年生活的记录,更是对历代家族特质的吸收與对祖国文化的传承。

乡愁永不消散,也不应该被摧毁,乡愁非愁,它承载了一个人的起点,传承了家族的特质,又将这些美好转化为人前进的动力。它的存在,能给予游子以力量,感觉心有归处,有所期盼,永不迷失家的方向,让一颗远在异乡的心灵在文学作品里获得共鸣。幸而有乡愁,离家远行的人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猜你喜欢

高州口音粤语
粤语学堂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法国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
别人都在说英语,只有中国人在说口音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你说话的口音反映出什么?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高州,我美丽的家园
高州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