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里刨食儿也能刨出大名堂

2022-07-05李瑞辉

妇女生活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种地花生婆婆

李瑞辉

“真没想到,我一个老农民,也能站在这样的领奖台上接受表彰。”9月16日,南阳市唐河县,全国“巾帼兴粮节粮庆丰收”主题活动现场,来自驻马店市泌阳县高邑镇夭庙村的臧明芬作为“河南省兴粮节粮巧媳妇”代表上台接受表彰。

记者采访时,手捧荣誉证书、身披红色绶带的臧明芬笑得格外开心:“这要是放到10年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还是老话说得好,人勤地不懒,只要甩开膀子努力干,咱就是土里刨食儿也能刨出大名堂。”

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一年,结果不仅没挣到钱,还赔了。她心灰意冷时,村民的鼓励让她又鼓起了种地的勇气

臧明芬和丈夫都出生在农村,从小便与土地为伴。

年轻的臧明芬不想继续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20多岁的时候,便开了村里第一家小超市。

农忙时,臧明芬就在家中和家人一边照看超市,一边打理自家的十几亩土地。农闲时,她把超市交给婆婆照看,自己和丈夫则跟着外出跑工程的表哥干活:“20多年前,我丈夫一个月已经能挣好几千块钱;2000年以后,每个月收入七八千。”

有了积蓄以后,夫妻俩在家盖起了大房子,扩大了超市面积,收入越来越高。

2002年,臧明芬的婆婆因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二人决定不再出门务工,在家全心照顾老人。“起初做这个决定也是无奈之举,老人需要伺候,我喂饭喂水没问题,但翻身、抬她出去晒太阳这些事情,我一个人做不了,只好把我家那口子也叫了回来。”臧明芬告诉记者,夫妻俩都回来后,就把周围亲戚不种的地又种了起来,加起来有30多亩。

“我婆婆瘫痪在床16年,我们照顾了她16年。头些年,日子真不好过。”臧明芬说,除了照顾婆婆和两个孩子,她还兼顾超市和30多亩地,几乎每天都是连轴转:“农村的超市,上午和下午不冷不热的时候,人们才来买东西,清早和大中午人少,我便早上四五点起来去地里干活,八九点回来照看超市。中午别人吃饭、午休的时候,我再去地里干活,下午再回来。”

后来,随着两个孩子慢慢长大,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臧明芬心想,既然不能外出干活,只能在土里刨食儿,那就加把劲儿,尽量多种点儿地多挣些钱。

2009年,臧明芬种了大约100亩地;2014年,扩大到了200余亩。“2009年,我们一年的收益有五六万,到2014年的时候,我们一年能挣十几万。我感觉,种地也能挣钱。”臧明芬直言,“我种这么多地,想挣钱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地都荒了,看着挺可惜的。我心想,我把这些地都种起来,一能给自己挣钱,二能给大家流轉费,三还能让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有活干、有钱挣,三全其美,多好的事儿啊!”

2015年底,臧明芬找亲戚朋友借了45万元钱,又贷款10万元,租地、买机械设备,准备大干一场。当时,全家人都不支持她。她哥哥姐姐说:“种地能挣啥钱,天天累死累活的!”她老公说:“你借这么多钱,万一赔了,把你吃的穿的都卖了也还不上!”

但臧明芬铁了心要干出个样子来。2016年,她种了600多亩地。为了省工钱,她常常4点起床,夜里12点以后才睡觉:“工人都走了,我和我家那口子接着干。夜里浇地的时候,我经常拿着水管儿浇着浇着就睡着了。”

但天不遂人愿,那一年,臧明芬种植的花生因连续降雨,几乎全部腐烂:“现在说起来,我还想掉眼泪。我记得清清楚楚,收花生的时候连续下了7天雨,花生几乎都烂在地里了。天一放晴,我赶紧找工人去翻,没想到刚翻完又下雨了,花生霉得更严重了。”最终,原本每亩能卖1000元的花生,只能当饲料卖,不到400元,连租地成本都顾不住。

一年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结果不仅没挣到钱,还赔了。臧明芬心灰意冷,挨家挨户去告诉村民,自己明年不租地了,以后都不种地了。村里的一个哥对她说:“我的地免费给你种,你要是明年不种,往后就别跟我说话了。”臧明芬说,很多村民都让她继续种,说等她有钱了再给流转费。

村民的鼓励让臧明芬又鼓起了种地的勇气,丈夫却忍不住呛声:“还要干!再干下去,你就做好出去要饭的准备吧!”

“最忙的时候,50多个工人、6台收割机同时开工,一个地块儿都得两辆车接力运粮。那场面,啥时候想起来都高兴。”

臧明芬认真反思,终于找到了花生受损失的原因:“不懂科学种植,我还想着靠天吃饭,没有及时看天气预报。”之后,臧明芬给自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一有时间就浏览网页,学习农业相关知识,觉得重要的还会记到小本子上,随时拿出来翻看。

2017年,臧明芬种植的小麦、花生有了好收成,净利润近50万元。

2018年,臧明芬参加了农业农村部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家庭农场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专题培训班”。在培训班里,她接触了很多农业领域的专家,便要了专家的联系方式,之后在种地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向专家求教:“那些专家是真厉害,听了他们的课,我不但学到了实用的知识,还开阔了眼界。现在,只要有机会我就愿意出去学习。”

为实现现代化种植,臧明芬先后投资上百万元购置了10多台大型农具,比如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花生摘果机、机动三轮车等。因业务需要,她还先后购买了两辆小轿车。

从2020年开始,臧明芬靠种地每年净利润轻松达到70万元以上,今年可能会更多。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的话语里有藏不住的兴奋:“我今年种了1000亩小麦,一亩地卖1600多块,光小麦就卖了160万。最忙的时候,50多个工人、6台收割机同时开工,一个地块儿都得两辆车接力运粮。那场面,啥时候想起来都高兴。玉米马上也要收了,看情形,也会有个好收成。去年,我给儿子买了新房、娶了媳妇,让他回来跟我一起种地。他在外面虽然一年也能挣二三十万,但没有在家里种地踏实。接下来,我还要扩大种植面积,不但自己挣钱,还要让愿意干的农户都挣到钱。”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种地花生婆婆
掏花生
种地钓鱼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别把婆婆当成妈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
献给婆婆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