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作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情况研究

2022-07-05秦鹏苏学理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博爱县武陟县一村一品

秦鹏 苏学理

一、发展现状

目前,全市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20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0.88%,其中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示范镇2个,分别是博爱县孝敬镇、武陟县乔庙镇、孟州市东田丈村、武陟县马宣寨村、博爱县小底村、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辛庄村、武陟县蔡庄村、修武县当阳峪村。其中博爱县孝敬镇、武陟县马宣寨村被认定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示范村镇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主导产业突出

博爱县小底村把種植樱桃作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100 hm2,占耕地面积的75%。樱桃种植户达220户,占总户数的79%,全村樱桃种植产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以上。

(二)品牌效应明显

博爱县小底村利用微博等自媒体以及新浪等电商平台与顺丰河南总公司的产地直供、全程冷链快运合作,打造“初恋樱桃”品牌,将小底樱桃24 h直销到全国各地,实现线上销售15000余kg,并将樱桃销售价格提高30%。自2008年以来,该村连续举办了十二届樱桃节,通过举办樱桃节,樱桃价格由当初的每千克20元提升到了现在的每千克40元,极大地提高了小底村群众种植果树的积极性,由起初的寥寥几户种植发展到现在的220户种植,占全村总户数的79%。

(三)规模效益显著

孟州市东田丈村果蔬产业已进入了产、储、销一条龙良性发展态势,果蔬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6%,并辐射带动周边村优化种植面积333.33hm2,注册了“孟香”牌商标,同时建立了合作社网站,构建了销售信息网络,已在武汉、西安、北京、晋城、郑州、洛阳、焦作等国内主销区进行销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组织化程度高

焦作市组建了果蔬协会,建立了病虫害统防统治队伍,在管理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引进苗、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按照有机生产方式,推广果蔬、畜、沼配套技术,全面推广果实套袋、果园(棚)铺设反光膜、诱虫灯综合防治等先进生产技术和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办法,提高了果蔬商品率。

二、主要做法

(一)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自2019年以来,焦作市全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亮点,以种子、蔬菜、花生、怀药、畜禽等产业为突破口,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通过一年的强力推进,全市优势农产品面积持续增加,基地规模化、农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依托焦作市优势特色资源,以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绿色生产基地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修武县菊花和休闲农业、武陟县面品和肉制品、温县四大怀药和种子、博爱县蔬菜和牛肉制品、孟州市玉米制品和方便食品、沁阳市驴肉制品、示范区乳制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发展“一村一品”搭建了较好的产业发展平台。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近年,焦作市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精深加工,实现了集聚发展,推进了特色产业与市场的有效衔接。目前,焦作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7家、47家和114家,已有14个集群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16个联合体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在豫北地区保持领先。

三、存在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群众认识不到位

焦作市缺乏扶持“一村一品”的相关配套制度和政策,乡村对于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没有清晰的思路,部分乡村盲目跟风引进产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导致产业没落。部分群众对“一村一品”不了解或了解甚少,影响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二)主导产业规模小,区域布局分散

焦作市大部分专业村虽形成了初步的产业发展基础,但在规模、标准、集中度等方面,与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培育意识不强

大部分农民群众的品牌意识都不强,在“三品一标”认证、注册商标、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仍局限于省内。

四、发展建议

下一步,焦作市要继续把发展“一村一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推进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抓好典型案例宣传和观摩探讨,推广一批可复制的产业发展类型和管理模式,使“一村一品”发展更加深入人心。建议设立“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基地建设、科技研发、品牌培育、技能培训等环节给予精准扶持。

(责任编辑   尚千涵)

猜你喜欢

博爱县武陟县一村一品
武陟县
博爱县
博爱县大底村龙王五神庙戏曲文物考述
博爱县大底村龙王五神庙舞楼
思 夫
博爱县
武陟县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今年加班是常事——武陟县供电公司推广智能电表工作见闻
木瓜村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