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2022-07-05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十里镇曹家小学王永宽

家长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创设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十里镇曹家小学 王永宽

情境教学法作为与古诗词教学特征相符且能优化学生学习体验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得到了广泛提及和运用。将之与古诗词教学融合起来,能达到激发兴趣、体悟诗情、提升效果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针对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情境教学作为其中较为突出以及运用广泛的一种受到教师关注的方式,在转变传统单一古诗词教学模式、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效果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探究情境创设背景下开展古诗词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良好情境化的学习氛围中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促进古诗词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完善。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情境创设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能优化古诗词氛围,让学生在生动、适宜教学情境和氛围的感染下更好地感知诗词内容。小学生在自身年龄特征的影响下有着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特征,他们很容易在课堂中因为自身语言基础知识的薄弱以及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到位而对此产生畏难情绪。情境创设下的古诗词教学能将单调的语言文字以生动语言、直观画面的形式生动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这些形象化事物和语言表现方式的指引下自主探究古诗词内容,这对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产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是极为有益的。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情境创设的现状

尽管情境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其中仍旧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以及急需改进的地方。如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识和研究不足,对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欠缺是其中存在的较为明显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教学法的依托和支撑,其演示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情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然而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情境教学法运用的重要性认识得不够全面,认为情境创设是利用多媒体简单播放一些图片、视频即可,因缺乏对实际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认知需求的充分考虑导致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停留在浅显表面上,情境教学法的深层次寓意和教学价值难以充分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情境教学法的环境和氛围创设不足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学校设施配置不足以及教师对相关内容缺乏深入研究等因素的影响,情境教学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应用方式不灵活、难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从中充分感受到情境教学法带来的良好学习体验和感受,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原则

为了突出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来讲,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趣味性。创设教学情境的首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充分保障教学情境的趣味性。为此,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增强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词学习中。

第二,适度性。教师应该明白,在古诗词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了解诗词内容,而创设教学情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所以教学情境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适度性原则,合理使用这一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情境流于形式,甚至影响教学进度,从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第三,多样性。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中,教学情境的类型更是极为丰富。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满足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主体性。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改背景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与新课改教育理念保持一致。而在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无疑是最突出的指导思想之一。因此,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同样需要遵循这一指导思想。遵循主体性原则,可以使教学情境成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活动的载体,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相对于教师的直接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更有助于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建构。

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运用音视频结合手段,渲染情境丰富视听

运用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创设课堂情境是情境创设的常见方式和手段。利用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图画、声像创设视觉情境,以及利用音乐、乐曲创设听觉情境,能将枯燥、单调的古诗词教学内容以生动直观、丰富立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良好视听学习氛围以及形象化情境的感染下更好地感知古诗词的内涵和深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巧妙利用多媒体声像结合的形式创设情境,展现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的多姿多彩、灵动意蕴。

例如,在进行《惠崇春江晚景》这首古诗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与古诗内容相符的视频和音频资源,利用视频动画或是图片展示诗中提到的各种意象,如桃花、春江水、芦蒿、河豚,等等,并顺势利用音频播放展现作者惬意、怡然自得心境的轻柔音乐,让学生以视听结合的手段感悟诗人笔下春江景色的优美及其当时的心情,对古诗的主旨内涵有基本的感知和初步的把握。如此,便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中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所在,起到了渲染情绪、烘托氛围的作用,对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再现诗词文本内容

从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看,古诗词普遍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古诗词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而为了降低古诗词的理解难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可以构建诗词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从而将诗词的内容以及蕴涵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以《春夜喜雨》为例,在教学中,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雨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天气,那同学们在下雨的时候都喜欢做什么呢?”马上有学生回答:“如果下毛毛雨,我喜欢不撑伞在雨里玩”。还有学生说:“我喜欢晚上下雨,这样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舒服”。然后,笔者继续问学生:“下雨有什么好处呢?”有学生说:“下雨可以净化空气,下完雨后空气特别新鲜”,还有学生说:“下雨可以浇灌庄稼,所有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学生发言完毕之后,笔者顺势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同样是描写雨的,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表达对于春雨的喜爱的”。最终,利用这种方式,十分自然地构建了生活与诗词内容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创设互动交流情境,优化结构促进理解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也是古诗词情境创设的有效方式。学生智力和学习潜能的开发、思维的拓展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实现的。为此,在开展情境化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摒弃以往在课堂上占据主导位置、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充分展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互动、交流性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逐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在互动性课堂情境的渲染下逐步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古诗词学习能力。古诗词意境教学的实践操作中,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运作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握以下要点:第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过程。有效的教学互动需要充足的教学准备,这样才能充分考虑师生的共同参和与有效互动,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诗词意境营造的情感氛围中深化诗词理解。第二,把握课堂时间,优化教学安排。意境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一些学生在体验活动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好各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第三,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存在教导与接收、先知者和后知者的隔阂,在意境教学中,教师应情境凸显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与教师主动互动,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以《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古诗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以及平实而不失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环境和场景,将乡村朴素安适却也充满勃勃生机的生活场景形象化地展现了出来。在课堂上完成诗词大意和结构脉络的疏通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对古诗是如何写景、写人的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通过深入探讨了解作者是如何各种不同景物描述在同一个画面中的,以及对人物的面貌和情态的刻画又是怎样的,等等,让学生在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情境中逐步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此,通过创设互动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充分展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课堂上应有的表现。

(四)丰富课堂语文活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丰富多彩的课堂语文活动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借助课堂语文活动,可以进一步优化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活力。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自主进行学习。当然,学生对古诗词的偏好以及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体验教学中,应避免“一刀切”,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诗词内容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如角色扮演活动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设计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并据此进行角色扮演。站在角色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诗词内容中营造的意境。同时,诗词不再是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而是变成了亲身经历的故事。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相对于教师的直接讲述,角色扮演无疑可以使学生对诗词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渗透背景引领想象,增强感悟升华素养

古诗词看似简练,但短小的语言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往往简短的几个字就能描绘出一幅盛大、恢宏的景观,作者所传递的丰富情感更是被无限包揽其中。然而古诗词语言的晦涩难懂给学生的认知、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太过直白的表述往往也会令古诗词本身的魅力黯然尽失。在古诗词意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局限于课堂指导,还应重视学生的拓展探究,让学生在更加积极的氛围中拓展古诗词学习,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诗词意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并为学生推荐相同题材、相同风格的古诗词,促使学生主动构建意境体会诗词内涵,开阔学生的诗词学习视野。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读写结合,将古诗词意境教学延伸到学生的创作表达中来,如围绕古诗词设计扩写、改写任务,模仿诗词创作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根据诗词意境体验学习表达读后感悟,等等,这样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真实地体验言语,真切地表达言语体验,理解语言表达的方式,使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与自我表达相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应注重写作背景知识在课堂上的渗透,通过展示古诗词的时代背景、诗人写作风格及其心境等背景知识引领学生进行综合感知,让学生在深刻领悟以及合理想象的过程中更好地感知诗词内涵,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以及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改进、提升。

例如,在进行《咏柳》这首古诗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围绕诗中的句子“二月春风似剪刀”展开分析讲解,让学生思考该句诗运用到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对这句诗所描述的意境进行大胆想象,思考如果自己写的话,会从哪个角度、运用怎样的手法对柳树进行描述。在充分联想、合理想象的过程中逐步加强对诗词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如此,通过对写作背景知识的渗透并创设想象情境,达到了增强感悟、深化理解的目的,情境教学的作用和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五、结语

总之,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鲜活生动、灵活有趣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这一有力的教学辅助工具和载体实施教学,借助这一手段将古诗词本身蕴涵丰富的文学魅力和情感价值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语言、审美、文化等方面有所增益和发展。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创设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诗词之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