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2022-07-05常州外国语学校吴梦琴

家长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整体建构知识点

□常州外国语学校 吴梦琴

初中数学知识点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并不是互相孤立的。数学知识点有着系统性与完整性的特点,但是在具体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将所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篇,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块、分章进行上课,教师认为使用这种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知识点,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宜用以数学学习,因为传统教学方法将知识点完全分割,并且教师教授数学的方法过于死板,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较为零散,不成体系,教师想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较为困难。在数学教学上可以进行灵活教学,由于数学知识联系较为密切,所以不建议从片段进行教学,而是从整体进行把握,同时需要注重细节,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将知识进行整合,并且将数学教材中各项知识点进行串联,课堂不是呆板的,可以进行构建灵活的数学课堂。教师应注意整体教学该如何进行构建,怎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对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迁移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十分重要,因此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并且学生的成绩也会得到提升。

一、单元整体构建教学优势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长时间以来基本是依据课本进行教学的,将知识点教授与学生,但是数学教学过程一般属于线性过程,知识点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不会偏离原有知识基础进行新知识学习,大多数学生学习方式基本如此,教师在授课时,如果按照课本知识顺序进行线性教学,不仅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且要体现认知发生的普遍规律,这样存在一定教学价值,但不能只看见此种方式在教学方面的优点,其缺点也是不能忽视的。例如,在学生学习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因为在某一环节上出现问题,导致自己在学习时出现知识点学习脱节,同时,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记忆遗忘呈现为先快后慢,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后,如果没有经常提取和复习,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遗忘现象,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遗忘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中会开展单元复习与阶段性复习活动,以此作为主要复习方式,但是此复习方式存在一定缺点,想要避免缺点可以在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构建教学,它能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并且使学生的记忆效果得到强化,教学效果由此提升。同时,依据现有的教学研究得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单元整体构建教学存在合理性的特点,并且大部分学生在自身生活中也已积累许多经验或是有关知识,所以在学习数学时,教师可以依据经验进行跳跃性思考,进行建构性整体教学,教师在实施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前,不能忽视学生先前已有经验,而且需利用学生原有经验作为发展思维跳跃性的立足点,可以激发学生自行主动构建的同时享受学习过程,对自己所学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精加工,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例如,苏教版“平面图形的认识”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属于基础性知识,教学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方式,对提升教学效果有极大帮助,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现象,然后进行整体构建教学。

二、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实施空间

课程一直在不断改革,直到今天,在众多教学理论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属于一直被认可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知识建构理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该理论时需综合考虑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规律,才能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以单元为单位的知识体系、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归纳能力提升有极大帮助,课堂效果以及教学效率由此得以提升。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学期“垂直”这一单元的知识教学中,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实施空间可以从几个不同方面进行体现,从学生自身学习经验角度来看,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与之有关的经验,以及在此前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逻辑认识,让学生在“垂直”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形成比较整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提升问题,从这一角度进行思考,在数学学习中应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学生对整个认知体系的建立更容易,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建立认知系统,触发原有经验与知识,这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很难实现,所以想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单元建构教学有着独特的作用,选择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是数学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最佳选择。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学期“垂直”(苏教版)这一单元的知识涉及“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垂直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数学活动等知识,从知识逻辑的角度来看,“平行线的定义”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对垂直的认识,其后是掌握判断是否垂直的方法,接着是运用垂直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单元整体构建教学能清晰得出数学规律存在立体关系。例如,先从平行线之间的平行到垂直,接着判断垂直关系,掌握单元有关知识后应用到数学问题中,循环往复,数学学习整体特征较为明显,所以可以运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特征

在哲学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数学也不除外,在数学学习中各项知识点之间互相关联,按照教材上排版,学习的每一个单元可能与前一个单元或后一单元都是相互牵连的,前后过渡,互相衔接,所以大部分教师讲知识点进行划分学习,不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教师可以将转变教学策略,首先应立足于单元模块,要清晰掌握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学时要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衔接,找到单元知识点共同的特性,将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将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学生学习知识点可以“相续传承”,使学生学习能将知识点条理分明,可以抓住学习知识点的关键,并且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从而将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提升。

根据上述所述,教师想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构建时首先需要重视“整体”,也就是数学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在决定实施单元整体构建教学时教师需要先对数学知识进行整体了解,然后对数学内容的教学价值进行准确把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让学生经历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整体学习中从整体上进行探究,深入发现数学知识,使学生在能自己进行构建较为连贯的知识体系,掌握解题方法,可以自我形成数学观念,使用单元建构教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较大帮助,在此基础上,应在教学中这样进行:首先,教学“垂直”这一单元之前,教师应该先帮助学生建立大概的框架,并且所建立的这个框架需要由“垂直”这一单元的核心知识组成,其中包括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感性认识、学会使用符号进行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掌握垂线的画法、理解垂线的性质等,在学习此单元中,教师在给学生展示相关概念时可以选择板书的方式,进而在引导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调动,将概念向学生进行初步解释,先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关系有初步了解,进而再让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利用生活中较为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垂直概念的理解;在理解垂直概念后需要使用工具按照具体要求进行绘画垂直线,当学生知道垂直的定义以及会画垂直线后,可以将在“垂直”中所学知识,掌握的能力在面对新情景时能进行应用,当学生能进行迁移有此认识后,那么在此单元内,对单元知识学习的整体性也就有了雏形,在“垂直”单元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不仅需要体现垂直关系外,并且在此单元中需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学习,前后需要相呼应。

例如,在为学生建立垂直概念创造条件时,可以联系上下文中的材料和问题,得出垂直概念。为了建立和掌握垂直线,学生可以将其作为向新的情境进行迁移的起点,使用工具绘画垂直线过程实际上就是借助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并且这两条线互为垂直的过程,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通过对垂直线绘画方法的研究,使学生在感受过程中认识到两条垂直线相互交叉被称为垂直点,形成这些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垂直”单元的共同理解,能自行了解知识学习是相互联系的,前后是相关联的,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可以积极将自行原有经验进行调动,并且应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知识学习,学生思维可以一直向着不同领域进行探索。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仿佛一颗正在成长的小树,小树的各个枝干会不断向外延伸,学生不断对知识进行吸收。

四、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人本回归

初中数学所学习的概念较多,知识点广泛,初中教材单元容量大,并且各个知识点之间没有整合,教师若是按照传统教学进行教学,采用分块教学,那么学生学习到知识点也是零碎的,难以进行整合应用,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在联系,知识学习可能知其一,但不知其二,机械性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疲惫感,所以在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不使用单篇教学的方法,而是将整个单元进行串联学习,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单元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构建思维导图,教师在应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时,可以进一步反思自身教学方法,将教学能力进行提升,将整体单元结构教学与以往的线性教学进行比较,不仅是为了突出整体单元结构教学的优势,而且是为了通过相互比较,找到整体单元结构教学与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最合适结合点。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最适合的结合点不在于学习知识,而在于学生,学生才是最关键的,换句话说,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决定了单元整体结构教学的应用空间,上述“垂直”的例子考虑一方面,学生有一个知识库,所以他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垂直的特征,从“平行”和“交叉”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垂直,并为学习垂直概念奠定基础。这是以单元为整体构建“垂直”教学的初衷。因此,从整体上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关键是研究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整体建构。以整体建构为导向的知识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知识单元。教师应在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基础的基础上判断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以实现单元知识的整体建构,这是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成功应用的关键。

五、教学实施上重视多样化和综合性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需要着重注意整体性,并且需要统筹兼顾。在教学实施时,需要注意课堂导入、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课堂快要结束时如何进行拓展等,教师在课堂实施教学时重视课堂的前后呼应,学生所学知识就越加扎实,教师在引入单元学习时可以灵活引入,而不是直接将需要学习的单元直接告知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与所学习单元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引入,再者,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或学生都喜欢的谜语进行引入,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中,在课堂中进行讨论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不同但是相关的知识点问题。例如,在“垂直”这一单元中,学生可以讨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否是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线段不相交,那么它们是否平行等,教师需引导学生全方位、系统性地对知识点进行掌握。

六、教学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单元构建对教师的教学经验是一个较大挑战,教师要改变原先教学方式,在这过程中需要做许多准备,改变备课习惯、教学方式等,构建单元整体教学思路需要对原有教学体系重新组合与加工,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单元进行构建,同时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过程,只要整体构建教学的框架完成,对学生学习就比较有利,教学中可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这与单元整体构建教学并不矛盾,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恰恰体现着这一原则,所以在具体教学中,不必拘泥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将其进行互补,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式。

七、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不断进行改变,尽管这样,但是教师可以在其中寻找规律与方法,在初中教学中,教师需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需要将整体进行把握,并且需要从全局出发,需要考虑数学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需要重点学习或只需要学生进行了解的知识之间做好取舍,对单元学习的教学内容需要定位精确,选对教学方法与策略对打造高效课堂非常有帮助,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课程内容会趋向结构化,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整体框架下进行合作探究以及自我构建,并且可以有效将零碎化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将知识内在规律掌握,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也可以借此提升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整体建构知识点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建构游戏玩不够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