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主义在城市公共领域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2-07-05吴丞博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公共领域解构主义城市

摘 要:城市公共领域由最初为人们遮风挡雨的场所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愈加庞大的人口基数必然带来多样的需求,公共领域的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要素,让不同人群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是解构主义理念能够进入城市公共领域设计中的客观基础。因此,以辽宁大连“工业厂房改造项目”为例,分别从城市公共领域的现状、解构主义在城市公共领域的应用、未来城市领域的判断三方面对解构主义在城市公共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探索解构思维在公共领域设计中对功能性的提升作用,并总结解构主义给当下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独特的思考角度与全新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解构主义;公共领域;城市

20世纪60年代,基于对语言学与哲学的扬弃,海德格尔提出了解构哲学的理念,德里达对解构哲学进行延展,打破了文本的束缚。与解构主义哲学的立场相似,解构主义设计继承了解构主义哲学思想,以反结构的方式进行设计活动。其强调结构的非稳定性和多样化,主张采用分解、打破、重构的方式改变事物特征,突出事物的局部,从而形成新的设计形式。解构主义在公共领域涉及形式和文化两个层面。在形式方面,菲利普·约翰逊指出,解构主义建筑师特别着眼于俄国构成主义呈现的扭曲、叠加、延伸等造型,因为形式确实是负载全部建筑信息的媒介。在文化方面,南美国家的人类博物馆、北美国家的人类博物馆,以及我国的人类博物馆均展示出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这些工具形似,但由于后期的外因发展造成了差别,呈现出空间隔绝促使文化产生的特点。现代文化随电脑、数字、信息传输打破了空间隔绝,所以空间隔绝造成的文化差异自然在缩减。解构主义就是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些关联。

城市公共领域也有一定的历史演进过程。城指物质与空间的载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源于中国的疆域变化,城逐渐成为统治中心的观念。市指活动、交流、交换、文化的中心。西方古罗马时期很多建筑,本着为世俗生活服务所围成的空间都是公共领域,古罗马时期的公共浴场是当时最发达的公共建筑群体。随着统治功能被削弱,城市带给人们一个集中式的栖息地,而公共领域恰好是这一栖息地的承载体。

现阶段国内的公共领域设计还属于初级阶段,即关注包装、美化、装饰,缺少文化、场所精神。然而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公共领域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环境、服务、文化等方面亟待提升。

本文基于以上分析,对城市公共领域形式、文化、场所精神进行解释。并以大连“工业厂房改造项目”为例,具体分析解构语言在城市公共领域空间下的表达和呈现,为公共领域设计提出一个新思路。

一、城市公共领域空间特点

当前我国公共领域设计大多以雕塑为载体呈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人文精神有所追求。经调研整合,笔者总结出当今城市领域的城市公共领域空间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紧凑性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城市也在不断扩张,城市的公共领域逐渐出现了紧凑性、集中性等特点。其中空间限制是当下中国城市社区环境下的公共领域设计的一大痛点。如社区街道、社区广场、公园等,这些公共空间场地有限又具备着复合的功能,对设计的要求高。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必须具备结构上的紧凑性,方便城市发挥社会功能。

(二)复合化

考虑到城市社区人口的年龄结构、家庭结构、文化结构,不同人群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与使用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为此,公共领域应该以让更多的人共享为目的,同时对人口结构的发展和流动做出预判,改进公共空间的功能分布。例如:当老龄人群占比高时,在步道一旁需要设置扶手和座椅、活动空间内放置康养保健的器械等;若隔代带娃现象普遍,则可以在活动的空间内置放一些适合幼儿玩耍的设施。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必须具备接收人群的复合化特点,方便城市居民完成社交。

(三)宜居性

公共领域的安全性、舒适性与便利性被统称为宜居性。它从更大的层面表现了公共空间和其所在区域的匹配程度。如气候湿润的地区,空间需要装置防滑防跌的设施;山地的公共空间需要安装方便行走的设施。此外,冬季时的保暖、雾霾天的净化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宜居性内容。简而言之,公共领域设计需要和自然环境达成匹配。

(四)场所精神

挪威学者诺伯舒兹认为场所不只为抽象的区位,更是人活动的具有意义的社会场所。场所精神即人与环境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场所空间,并赋予该场所空间一定意义的场所感和空间感,使得该场所具有独特的特性与本质。公共领域作为场所精神最显著特征的物质载体,城市领域的场所精神要融入城市文化,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体验、共享,为世俗生活提供服务。场所精神是人们在这个城市的情感寄托,是集体的记忆。

二、解构主义在城市公共领域的应用

大连工业厂房位于老旧社区的中心区域,因此需要将其打造为结合老年活动、健身锻炼、交流洽谈为一体的公共领域场所,还需要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营造健康、舒适、安全的全龄友好社区公共空间。对其场地进行调研后发现以下几点不足:公共领域零碎、空间狭小、社区周围配套设施不足、缺少场所精神。类似问题都可以在中国各大中城市找到相应的案例,在对类似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可以在公共领域利用解构设计手法(分解、改变、替换与重组)重新组合设计元素,并在理解大连城市区域空间的基础上,创造更加富有活力的生活空间。

(一)精细解构,确保领域多元化

据调查研究,“行”是人在公共空间需要满足的最基础需求,从“行”的空间设计上可以看到,不同人对于“行”的要求很多,空间的设置必须打破原有功能的权威性,强调各种功能的组合设计,使身体状况不同的人都能感受到方便,增加出行的意愿。因此在老年人口较多的老社区公共领域改造中,老年人对环境的记忆与辨识度会伴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弱,循环步道更有助于他们找到出发点,到达目的地,所以步道路线采用循环路线设计,更能满足他们漫步的需求。运用解构主义“外延”设计手法,把设计理念涉及的形式、文本、图示等,通过分解、重组、散构等形式排列组合在一个事物当中,突破空间与时间对于设计的限制,让空间本身“包含的语言”显露出来。以丰富蜿蜒的云朵曲面形态为特征,采取纵向机制打破横向机制,使步道消隐在大地之中,地面是步道的延伸,步道是地面的拓展,体现了公共领域“生长”的特点,最终获得一个新的形体结构。这个形体结構与传统认知不同,也较少符合传统的审美意义,是对形式美学秩序的一次重建。此外,针对社区人们的日常事件进行分析,在动线设定和功能布局上,把以上事件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整体的社区公园综合体。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设定事件串联,使得广场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由此可见,解构主义在城市公共领域的设计上的作用更侧重于功能的多元化这一层面。

(二)共享解构,确保空间全龄化

考虑到项目的区位、人群的多元化,设计完全为特定人群所使用的公共空间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设计公共空间时,要将唯一有限的公共空间分解为多个功能区,一方面,必须强化不同人群在当中的功能实现,另一方面需要将功能设施、休闲空间及康养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如让使用人群既能看护幼儿,又能随时到达任何一个区域,在形式与内容上同步打破活动空间上的隔阂。除此之外,公共空间在使用解构主义理念时,必须让人群也作为一个“解构元素”,参与公共空间在设施形态、材质色彩等方面的创作中,为设计融入更多的情感,让设计显现出强烈的趣味。这是最直观、最有效获得不同的人对公共空间真实需求的途径。

(三)文化解构

解构理论的发展打破了线性理论对人们思想上的束缚,是对正统原则的拆解与重构。立足于打破固有的确定性,即黑与白、表与里、传统与现代等二元对立,解构主义更新了设计的表现语言和形式,让设计不必反映和周边事物的相关性,不必考虑和周边的环境达成协调一致,尽可能多地打破了外部因素对设计本体的限制,延伸了设计可依托的空间。在本案例中,在保留其原本荒废的锅炉房场地原有的纪念性烟囱之外,从锅炉工业厂房、大连人文文化中重新提取温度、蒸汽、岛屿等元素,并结合当地的海洋文化、马拉松文化等,实现传统与现代、未来的结合。项目方案整体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具有象征性的公共领域,呈现出的色彩斑斓的公共领域,既像是一片新的大地,是无拘无束、自由的象征,又像是火星表面,颜色鲜艳、温暖,仿佛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代表着自由与爱,其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可以运用也必然会运用很多的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元素发生融合的机会增多,在视觉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融合)艺术风格,在情感感受上则因为解构主义理念的深入,让空间创作处理呈现出了“见仁见智”的艺术风格。

三、推论:未来解构主义公共空间

将实现高速发展期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城市化战略,并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揭开了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篇章。如此的政策导向,决定了公共空间设计未来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解构主义在公共区域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当下城市场地有限和人口多元化等问题,未来解构主义在公共领域设计中将得到广泛应用。

(一)城市区域有限

联合国《2018年版世界城镇化展望》显示,目前世界上有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至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68%。在新增的城市人口中,近九成将居住在亚洲和非洲,并高度集中在几个国家,其中中国预计增加2.55亿。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中国城镇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会持续扩张。虽然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也会不断进行扩张,但对类似上海、北京、深圳这种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而言,可扩张面积少之又少,因此应试尝试利用解构思维来挣脱线性思维的束缚,由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清晰边界向模糊边界转变,走向非线性的发展道路,打造新的可持续生态结构体系。

(二)人口多元化、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精神需求

经济的发展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势必会导致人口与需求的多元化,那么我们将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区域,满足更多人的功能性需求,并保证真正地被大众所接受,而非仅是摆放几个毫不相干的雕塑,或仅代表个人、团体等一些人的非参与性的“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大众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更加注重平等,而并非个人或集体的“精英专制”,例如打造新的城市名片。城市公共领域如同一个城市的生活舞台,它把附近公司与商店的职员和顾客、小区居民、儿童以及路过此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汇聚于此。这就要求公共领域设计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因此,我们可以将当地的人文、新技术等一切看似毫不相关的物体,利用解构思维加以整合,并强调不同物质之间的关联性,打造新的时代、新的社会条件下城市去中心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四、结语

解构思维下的城市公共领域,呈现的是一种动态的流动的开放性语言,它所追求的是物质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复杂的理性。在解构主义下的公共领域体现的均是独一无二的内容,它在设计组合上发挥的最大化价值往往会增加设计的偶得性与随机性,以求达到设计结合的最大化。将杂乱且难以言表的形式与独特的场域精神用一种清晰的逻辑呈现给人们,让大家去感受背后的丰富信息。本文通过对解构语言的分析以及对其在大连工业厂房的应用进行归纳,希望这些描述可以引起设计师对解构思维的兴趣,并将该设计逻辑应用于公共领域设计。

参考文献:

[1]邬烈炎.解构主义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詹克斯,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M].周玉鹏,雄一,张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陈鸿雁.从哲学到空间的延续:解构主义思想对设计实践的启发[J].美术学报,2020(6):33-39.

[4]高祥生.城市建设中的“奢侈品”:谈解构主义建筑[J].建筑與文化,2020(2):34-41.

[5]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吴丞博,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空间设计。

猜你喜欢

公共领域解构主义城市
重塑与解构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解构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浅析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