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恩师李松海二三事

2022-07-05张路

新体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北京队李老李师傅

张路

档 案李松海,1941年出生,1958年开始在火车头足球队守门,1962年加入北京队,曾入选国家队参加亚运会和亚洲杯预选赛。退役后,他先后出任过国家少年队、国家奥林匹克队和国家队守门员教练,长期担任北京队及北京国安队守门员教练,培养出路建人、区楚良、符宾、姚健等优秀门将。

1976年,我到北京足球队当守门员,教练就是李松海。当时,社会上兴叫“师傅”,我也跟着大家叫他“李师傅”。李师傅曾经是国家队守门员,和来自天津的张业福是同一时代的门将。他的特点是活动范围很大,出击断传中球是一绝,扑脚下球极勇猛,常令对手不寒而栗,避之唯恐不及。我看过他的比赛,对他十分钦佩。

刚到队,人生地不熟,李师傅对我特别关照,经常叫我到他家坐坐。那时,他家住在先农坛外西场北边那排平房,儿子李雷雷刚出生,王玲嫂子待我也很热情,我和他马上就有了一种家人的亲近感。

李师傅是运动员兼教练,不但要带我和王俊生训练,自己也要练,所以运动量很大。他已经35岁了,但一上训练场,仍然是精神抖擞,雄风不减,不怕苦不怕累。他的身体非常结实,经得住练,180斤的体重,早上出操,敢在柏油路上鱼跃扑球,这是多少年苦练的功夫,我们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在技术上,李师傅对我多有指教,关键问题会随时指出,而且不厌其烦反复提醒。例如出击要大胆,动作要伸展,不要脱手等等,还把他出击扑脚下球的秘诀传授给我。另外,他有针对性地创造了一些训练方法,非常有效。他觉得我和从青年队上来的守门员刘钢都不够凶猛,攻击性和对抗性不足,就让我俩练摔跤和拳击。有一次,我俩一人抓两个实心球当拳套对打,结果我击中刘钢的面门,他击中我的胃部,两人都有点急了,凶狠劲儿被激发出来。李师傅在旁邊偷着乐,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李师傅曾经负责队里的队务和财务,每次北京队外出比赛,联系食宿行程全是他的事,一直搞得井井有条。我到队后,他就带着我一起干。

他有一个特长,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亲和力超强。全队坐火车出差,一上车他就和列车长、乘务长、列车员搞得很熟。那时候搞张硬卧票多难哪,但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另外,联系餐车就餐最麻烦。当时物质比较匮乏,全队二三十人餐车不能安排、吃不上饭或伙食不好是常有的事,但在李师傅这儿,这都不是事儿。上车安排好铺位,他便直奔餐车,5分钟之后便与餐车主任称兄道弟,和厨师、服务员们谈笑风生,什么时间就餐,定什么菜都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到了赛区也是如此,食宿、场地这块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李师傅这个本事全队上下有口皆碑。

不熟悉李师傅的人看他大大咧咧,其实他是真正的粗中有细。他在队管账多年,从未出过差错。球队的差旅伙食等费用数额不大,但挺琐碎。后来,他把管账的事交给我,我也学到不少东西。比如说算账,他反复强调收支一定要对得上,一分钱差错都不能有。有一次,我算账多出了几毛钱,挺高兴,他说:“别高兴,这里有问题!”我说:“多了钱还不好?”他说:“账不平,就说明你肯定没算对,闹不好还会出大问题。”我又仔细核对,发现确实是算错了。

还有一次,他拿来一笔钱给我入账,当我面数了一遍给我,我没有再数,就准备收起来。他非要我再数一遍。我说:“您都数过了,我就不用再数了。”他很严肃地说:“银钱过手,一定要亲手数一遍,哪怕是再熟的熟人给你钱,也要再数一遍。”我后来一直按他说的做,确实管用。

我离队到科研所工作以后,1982年去重庆开会,闲暇时到朝天门码头那儿,想买点橙子。看有几个农民的橙子便宜,我就去砍价。那边打头的是个女孩子,说可以便宜不少,但要跟我们换点钱,以便于携带,要拿20张2元的换我4张10元的。我说:“行。”她就拿出一叠2元的钞票当面数给我看,数了20张,一对折,塞到我手里说:“20张,40元。”

运动员时的李松海。

李松海在训练中做示范动作。

我接过钱,按李师傅说的展开,要再数一遍。那女孩一看,赶紧把钱夺回去,说:“不会错的,我再给你数一遍!”此时我已经感觉到其中有诈,看她如何行事。她又数了一遍还是20张,又一对折塞到我手里。我一捏,厚度不对,明显不够20张,又要再数。那女孩急了,又要把钱抢回去,被我一把抓住了手腕,揭穿了他们的行骗把戏。

到了国安时期,不兴叫师傅了,大家都尊称李指导为“李老”。当时,我是俱乐部总经理,这个称呼好像还是我最先叫起来的。

李老平时为人很随和,有些事情开个玩笑,和和稀泥就过去了,从不和人争竞,但到了关键时刻,真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

李松海在训练中做示范动作。

2000年甲A联赛开赛,国安俱乐部请来的第一位外籍主教练乔利奇带队,三战三败,创有史以来最差开局纪录。球队军心涣散,球迷一片“下课”呼声。情况危急,董事长王军少有地来俱乐部亲自召集班子开会,研究对策。会场闷了半天,没人说话,李老突然说:“还有什么可商量的?换人吧!”一句话捅破了窗户纸,大家纷纷发言表示赞同,很快形成决议。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但李老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却几乎无人知道。

还有一次,国安队到外地打甲A联赛客场,此前对手连输两场,面临降级危险。这两场比赛都是北京籍裁判吹的,当地球迷认为判罚不公,把怒火都积蓄到对国安的这场比赛上来,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甚至有人上街游行,冲击政府,阻塞交通,声言国安要是赢了球就别想走。

作者与李松海

我平时是不跟队外出比赛的,这次中国足协提出了要求,俱乐部研究后让我带队去。入住客场酒店后,上千球迷在窗外手举标语喊话骚扰。第二天,队伍去适应场地,一万多球迷在看台上起哄叫骂。李老悄声跟我说,这么多年了,还真没见过这样的阵式。

当时,双方队伍状态都很不好,对战胜对方都心里没底。后来我一个老同学带着对方的领队教练来找我,提出从维护社会稳定和球队安全考虑,是否打个平局?在教练组会议研究时,多数人倾向于同意对方要求,我心里更倾向于真打。但真打很可能失利,球队会面临困难的境地,所以很难下决心。这时,李老说:“我觉得不能打假球。”有人说“这不能算假球”,李老斩钉截铁地说:“事先商量好的就是假球!”一句话坚定了我的决心,于是做出决定:“比赛正常打!”这场比赛虽然输了,但大家心里都很坦然,我们没有违反公平竞赛的原则,没有给俱乐部抹黑。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关键的问题上,李老态度鲜明,表现出高度的原则性和大局观,是我一生的表率和楷模。

我是李指导的学生,从他那里受教良多。如今他驾鹤西去,我想对他老人家说:“您一路走好,到天堂和先去的曾雪麟教练、成文宽教练一起,再组一支小快灵的足球队吧!”

责编 柏强

猜你喜欢

北京队李老李师傅
男子长期喝酒长出“象鼻子”
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钟表匠李师傅
暖心纸条
裁缝一眼准
我的高寿跟我从事的工作有关
北京队缘何跌出季后赛
北京队与北京精神同行
做个“养心家”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