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影响下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感知测度研究

2022-07-05施艳萍李阳袁曦临

现代情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法新冠疫情

施艳萍 李阳 袁曦临

摘要:[目的/意義]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持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术知识交流的模式,在此背景下线上学术会议成为知识交流的重要桥梁,并俨然成为一种“常态”。为此,测评科研人员参与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效果,对于提升线上学术会议质量、支持面向未来线下线上融合的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模式变革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要素及特征构建了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感知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测评了线上学术会议的综合知识交流效果。[结果/结论]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较好”,但趋近于取值范围的下限。可见,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模式得到了参会者一定的认同和支持。但是,线上学术会议仍然需要从提高知识性、增强交互性等方面入手,优化参会体验,提升交流效果,以重塑后疫情时代学术知识交流新模式。

关键词: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测度;模糊层次分析法;新冠疫情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2.07.005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22)07-0057-11

Research on the Perception Measurement of 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 Knowledge Exchange Effect Affected by COVID-19Shi Yanping Li Yang Yuan Xilin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China;

3.Library,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e COVID-19 epidemic has changed the mode of academic knowledge exchange to some extent.Under this background,academic conferenc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knowledge exchange and become a“normal”situation.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valuate the knowledge exchange effect of researchers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to support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academic conferences knowledge exchange mode in the future.[Method/Process]First of all,combining with the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 knowledge exchange,this research constructed the percep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 knowledge exchange.Secondly,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exchange effect of 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Result/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rade of knowledge exchange effect in 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 is“quite good”,but it tends to the lower limit of its value range.It can be seen that the knowledge exchange mode of 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 has been recognized and supported by participants to a certain extent.In terms of specific improvements,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s still ne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knowledge and interactivity,so as to optimize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and enhance the exchange effect,so as to reshape the new mode of academic knowledge exchange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Key words:online academic conference;knowledge exchange;effect measurement;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VID-19

在科研领域,学术会议作为知识交流的典型途径,在传播学术成果、透视领域热点、把握学科前沿、推进知识共享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学术会议一般包括线下、线上或线下线上混合3种模式。新冠疫情的出现、蔓延、持续以及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加剧了空间的隔离,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变化,同时也触发了学术圈知识交流体系的变化,包括数量、质量、模式等层面。很多原定的年度性面对面线下学术会议囿于时空等因素而无法正常开展,或取消,或延迟,如AAAI(人工智能大会)、WWW(国际万维网大会)等国际A类顶级会议纷纷将原定的线下会议更改为线上云会议。疫情影响下,线上学术会议不仅是当前学术知识交流的重要渠道,更成为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新常态。

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过程要素为何?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效果如何?面向未来,应该采取何种举措维持稳定、持续、高效的知识交流?厘清上述问题,对于建构学术知识交流新模式、新规范,建立学术知识交流新秩序,建设学术知识交流新生态,将大有裨益。

1相关研究现状

知识交流论认为,“人们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围绕着知识所进行的一切交往活動,就是知识交流”[2]。长久以来,知识交流伴随着媒介演变,从虚拟社区[3]到学术期刊[4],学术界都予以高度关注,并围绕不同的知识交流媒介展开对知识交流内涵、特征、过程、模式和评价等内容的研究。本研究的相关研究述评的范围锚定在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和在线知识交流评价两个方面。

1.1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相关研究

在作用层面,学术会议是知识交流和社交网络构建的重要场域,置身其中的专业人员可以进行学术对话,结识潜在合作者,奠定未来研究的基础[5-6]。同时,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是隐性知识共享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7],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知识交流与传播的效率和范围[8]。而在缺陷层面,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则存在着周期长、成本高、交流范围小等劣势,阻碍了用户之间的学术交流[9]。此外,亦有研究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框架来测评学术会议的效果[10]与质量[11],但是视角聚焦于学术会议本身,而非知识交流这一过程。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学术会议弥补了传统线下学术会议的诸多固有弊端,成为各个领域保持知识交流的重要渠道。学术会议模式已由传统的基于现场面对面对话(传达)模式逐渐转变为目前的基于互联网(网络视频直播)的数字模式(现场与网络共存互补),形成了科学交流新框架[12]。数字交互模式具有灵活、包容等优点,但在数据安全等方面存在隐患[13]。因此,后疫情时期需要在学术交流中,重新审视社交规范、社交距离、社交模式、社交行为,探索疫情防控下的学术会议新模式,加快推进学术交流秩序全面恢复[14]。

1.2在线知识交流评价相关研究

在新型网络环境下,博客、论坛等在线虚拟社区成为知识交流的主流阵地,同时也成为在线知识交流评价研究的主要对象。当前,以在线知识交流评价为主题的研究关注点主要聚焦于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评价和知识交流效果评价两个方面。

在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评价研究层面,已有研究大多从“投入—产出”视角选取特色化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并结合不同的方法对虚拟社区的知识交流效率进行测评。起初,数据包络分析法是测评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主流方法,诸多学者运用该方法测量科学网学术博客[15]、“小木虫”和“人大经济论坛”[16]等虚拟社区的静态知识交流效率。而后,关于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评价研究的方法不断优化创新,内容不断细化深入。例如,区别于传统的DEA模型,基于松弛变量的评价方法[17]、参数模型——随机前沿分析方法[18]被创新性地运用于评价学术虚拟社区的知识交流效率。为了更科学有效地评价学术虚拟社区的知识交流效率,有学者对比分析了遗传投影寻踪算法与DEA算法的优劣,并发现遗传投影寻踪算法优于DEA算法[19]。另外,在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系列研究中,有研究团队在方法和内容层面皆有创新,既采用了新方法[20](三阶段DEA模型),又基于用户感知重构了评价体系[21],力求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虚拟社区的知识交流效率。

相较于知识交流效率评价,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果评价的研究数量零星,方法单一。已有研究从用户心理、平台质量、知识质量、知识交流技术和知识交流网络5个维度筛选指标,构建了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最终以“社科学术圈微信公众号”为实证对象,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22]。国外层面,仅有学者通过模型实证得出信任和结果期望在网络社会认同、网络社会关系、个人文化取向和知识交流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23]。

1.3相关研究述评

通过全面梳理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关于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研究侧重于探讨不同学术会议模式的作用及弊端,虽然已有研究测评了学术会议的效果及质量,但是测评主体尚未涉及到线上学术会议。同时,在线知识交流评价的研究有以下特征和不足:①概念上未清晰定义知识交流效率和知识交流效果,大部分研究中二者涵义趋同,难以区分二者差异。更有甚者,在研究中混淆使用效率和效果这两个概念;②方法上大多以“投入—产出”为切入点,使用DEA等定量模型对虚拟社区的知识交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导致测评的维度有限,并且未能将环境因素等外生变量的影响纳入考虑范围;

③指标上大多以网络数据为主,且局限在用户数、发帖数、回帖数和查看数这些定量指标上,缺乏知识交流主体的定性认识,不能全面完善地评价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

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探索疫情背景下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效果为目的,拟在梳理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过程的基础上,厘清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含义;基于此,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相关理论或研究,构建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体系;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测评知识交流主体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水平的感知结果。

2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使用德爾菲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模糊层次分析法展开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测度。其中,模糊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有机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优势的评价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极大地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其基本步骤及原理如下:

6)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等级,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24]。

3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3.1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过程分析

参考Liyanage C等[25]构建的知识交流过程模型,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过程如图1所示。知识拥有者借助在线会议平台展示汇报研究思想和学术观点等隐性知识内容,知识内容再通过在线会议平台传递给知识接受者,而后知识接受者根据自身所需进行甄别判断,有选择性地接受消化相关知识。此外,若对知识拥有者输出的知识有疑问或者对于难点问题存在理解障碍,可以反馈到在线会议平台,与知识拥有者进一步交流探讨。由此,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形成了知识输出、知识传递、知识接受、反馈讨论这样一个连续的、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与线下学术会议相比,线上学术会议中知识交流双方“隔屏相望”,借助第三方平台进行非直接接触式交流,突出特点为灵活、自由。其中,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是线上会议知识交流主体,与知识资源(知识交流客体)、在线会议平台(知识交流平台)共同构成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过程的基本要素,对知识交流效果均存在潜在影响。

3.2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指标选择

效果指活动实践的客观成效与结果,通常是人们通过借助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乎目的性的结果。本质上,效果研究处理的是作为社会中介的媒介与社会中“人”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社会中的“人”的能动性或者“使用动机”的界定及相关视角的革新[26]。因而,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可以理解为参会者通过线上学术会议平台这一媒介进行知识交流的体验、收获与自身心理预期的匹配程度,是以参会者感知为核心,与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过程基本要素息息相关的概念。

在明确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概念的基础上,再充分考虑上文分析的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过程及其基本要素,本研究将首先选择知识交流客体和知识交流平台两个维度范畴内的具体指标来衡量知识交流效果。由于本研究的效果测度依托于参会者的感知,而参会者无法客观评价自身特征,且主体特征不易度量,如“能动性”“理解能力”等,所以知识交流主体不在评价指标体系内。其次,Bhardwaj R K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用户体验影响学术社交网站的知识交流效果[27]。学术会议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知识交流模式发生变化,在此模式下参会者的知识交流体验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并进一步影响知识交流效果。因而,本研究将知识交流体验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范畴内。最后,根据CoP(Community of Practice)理论,实践共同体是人们出于兴趣而共享工作实践的组织[28],具有学习的属性,这与上述学术会议的定义不谋而合。所以学术会议可以看作一个学习型组织,在其中嵌入式知识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交换。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探索了对话和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28],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学习的“情境”性质[30]。而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则强调了用户与情境(Situation)的交互作用,情境是影响信息获取内容的要素之一,并最终影响结果(Outcome)[31],可见,知识交流效果深受情境的影响。因此,知识交流情境也是本研究的核心评价指标维度之一。

经过梳理总结,本研究将从知识交流体验、知识交流客体、知识交流情境和知识交流平台4个维度筛选指标,具体围绕交互体验、知识资源、会议特征和平台服务4个维度展开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评价。另外,知识交流论者所指出的“只有接受者才是知识交流中最活跃的一方”,且一般情况下,一场学术会议中知识接受者的数量较多,知识接受者的主观感知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知识交流效果。因此,本研究的评价指标筛选以知识接受者的主观感知为视角,完整的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体系及其指标涵义如表2所示。

1)知识交流体验—交互体验。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制度培养出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同时证实了社会交互在知识交流中的作用。因此,线上学术会议参与者作为知识交流的主体,其在整个会议情境中的交流感知与互动体验,是衡量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重要因素。学术会议参会者的交互感知体验主要来源于演讲环节和互动环节。当前,学术会议经由线下到线上的变迁,参会者在这两个环节交互体验的专注度和积极性会随着会议模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继而引发知识交流效果的变化。在演讲环节,知识接受者的专注度影响其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互动环节,知识接受者提问的积极性决定了对话能否顺利展开。因而,测评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有必要将专注度和积极性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内。结合会议议程,互动环节主要包括会中的知识互动以及会后的人际交往,其中知识互动能够有效促进知识转移、知识扩散,从而达到知识交流的目的,人际交往则益于深入探讨以及跨龄、跨学科对话,同时为新一轮的知识交流积蓄动力[34]。当然,与线下学术会议相比,线上学术会议的交互体验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拟从专注度、积极性、知识互动和人际交往4个维度测评交互体验层面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效果。

2)知识交流客体——知识资源。知识资源因其稀缺性和专业性,在知识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影响知识交流效果的关键因素。在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过程中,知识资源价值的发挥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质量和数量。质量和数量是评判物质优劣水平的最基本指标。一方面,知识资源质量是关乎一场线上学术会议能否吸引以及留存参会者的核心要素。知识资源质量主要体现在会议中专家学者输出知识的前沿性和有用性,这是参会者参与知识交流的动因[36],也是参会者判别知识交流效果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知识资源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场线上学术会议能否顺利开展。原因在于,知识分布具有不对称性,并进一步形成知识势差,而知识势差是知识交流的源动力。若一场学术会议不能提供充足的知识资源,那么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知识势差则不足以达成有效的知识交流闭环。除此之外,知识资源的开放程度体现其易获取性,直接影响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顺畅程度。因此,从知识资源层面,本研究选取知识资源的前沿性、有用性、丰富性和开放性4个指标衡量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其中,前沿性和有用性对应知识资源质量,丰富性对应知识资源数量,开放性则对应知识资源的易获取性。

3)知识交流情境——会议特征。野中郁次郎认为,只有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人才能进行知识交流和创新[41]。学术会议中,知识交流情境的构建主要依赖于特定空间和设施的开发利用,并进一步地表征为会议特征。线上学术会议较之线下学术会议具有不同的特征。传统的线下学术会议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如学科、身份、费用等,会议规模因此受到限制;線上学术会议的准入门槛则相对较低,同时因无需考虑场地空间、住宿供需等因素,一般具有较大的规模。例如,当前腾讯会议等在线会议平台能够容纳300~500人不等,同时借助Bilibili等直播平台,规模便无限扩大。然而,线上学术会议准入性以及规模性的改变,能否有助于构造良好的知识交流情境,提升知识交流效果,还有待商榷。另外,大部分线上学术会议无需考虑注册缴费、交通住宿等因素,因而操作便捷。同时,由于线上学术会议依托于在线会议平台,所以参会者可以任意进出而不受时空的限制,具有很大的自由性。线上学术会议具有的便捷性和自由性能否带来良好的知识交流效果也是值得关注的要点。因而,本研究将线上学术会议的准入性、规模性、便捷性和自由性设计为测量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指标。

4)知识交流平台——平台服务。在线会议平台作为连接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的中介,能够支持和促进用户间的知识交流。其服务质量是吸引用户的窗口,也是提升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的关键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知识交流效果。Davis F D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中的两个决定因素——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分别反映了用户认为使用特定平台的容易程度以及对工作业绩的提高程度[39]。其中,易用性是平台服务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有用性则是平台服务质量的目标和归宿。在线上学术会议平台中,感知易用性与平台提供的视频交流、共享资源、录制屏幕等功能的操作简易度密切相关,感知有用性则受平台功能的完备度影响。该二变量直观地揭示了平台操作性和功能性的作用,而操作性和功能性是平台服务质量的主要表征。需要注意的是,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平台服务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原因在于,前者受网络技术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后者则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知识产权纠纷等风险,二者均是用户选择以线上学术会议形式进行知识交流的顾虑。所以,基于线上学术会议平台服务的角度,本研究选取平台服务的操作性、功能性、稳定性和安全性4个指标衡量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效果。

3.3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指标权重设置

评价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故而本研究基于构建的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征集相关领域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赋值。共邀请了来自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图情、传媒专业的10位专家参与权重设置,专家们按照层次分析法[42]两两比较每个层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并给出相应的重要性程度标度值,进而形成判断矩阵。运用Matlab对所有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调整未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至其完全通过检验,最终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指标权重加权平均结果(保留4位小数)如表3所示。

4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测评实证

参照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相关步骤,展开对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测评的实证,主要分为问卷调查、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3个核心部分。

4.1问卷调查

由于上文构建的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体系中的大部分指标无法通过数据量化,因此,本研究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感知调查问卷。问卷中的量表用于测量知识交流感知效果,每题设有5个评价等级,分别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好”,即V={v,v,v,v,v}。为了能够较清晰地对比得出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交流效果,本研究的问卷调查目标对象设定为同时参与过线下学术会议和线上学术会议的群体。问卷调查主要通过线上方式展开,调查时间为2020年7月—2020年11月,共回收问卷324份,在高标准数据要求下剔除91份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33份。调查对象主要信息如表4所示。

根据有效问卷量表数据计算每个单因素评价指标下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保留4位小数),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4.2综合评价

按照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指标的维度,将评价指标隶属度转化为相应的隶属度矩阵R,同时将二级指标的权重转化为权重向量W。而后根据式(1)选择合适的模糊合成算子合成模糊综合评价向量C。由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评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综合水平,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内不同维度指标之间并非彼此独立,因而最终评价结果允许以优补劣、相互补偿。在该研究特性的基础上,再结合上述常用模糊合成算子的特征,最终选择加权平均算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向量合成。经过计算,得到各个维度的模糊综合评价向量,综合不同维度的向量,最终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C。

将模糊综合评价矩阵C与一级指标权重向量W相乘,得到最终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隶属度向量为(0.02550.10800.26050.39630.2098)。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等级“较好”的隶属度最大,为0.3963。根据加权平均原则,计算得出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综合得分为63.1372,各维度评价指标的具体隶属度和得分如表6所示。

4.3结果分析

1)交互体验是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分布如图2所示,一级指标权重按大小排序依次为交互体验、知识资源、交流模式和平台服务。同时,综合权重在4个一级指标范畴内拔得头筹的二级指标分别是知识互动、前沿性、便捷性和操作性,其他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则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交互体验在学术会议知识交流过程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线下或线上。而当学术会议由线下转为线上时,受限于社交距离,原本良好的交互体验将大打折扣,所以在近因效应影响下,线上学术会议的交互体验影响力进一步放大,成为线上学术会议参与者最看重的部分。

2)线上学术会议的会议特征效果感知水平最佳。结合表6和图3,交互体验的评价等级隶属度分布最为集中,其中评价等级“一般”与“较好”的隶属度相去无几。相较而言,知识资源、会议特征和平台服务3个一级指标的各个评价等级隶属度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距,评价等级“好”与“较好”的隶属度占比更高。会议特征在“好”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十分突出,值为0.4245,远远高于其他一级指标。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一级指标会议特征的评价等级为好。同理,交互体验、知识资源和平台服务的评价等级均为较好。由此可见,一方面,线上学术会议因其开放、便捷、自由的优势特征而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线上学术会议并不能提供如传统线下学术会议的沉浸式知识交流体验,因而其交互体验表现不尽如人意。

3)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差强人意。依据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感知评价隶属于(差较差一般较好好)的隶属度分别为(0.02550.10800.26050.39630.2098)。如图4所示,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可得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结果为“较好”等级的隶属度最大为0.3963。基于加权平均原则,计算得出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综合得分为63.1372。因此,结合上述两大判别原则,可知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评价等级在“较好”的范围内,且趨近于“较好”评价等级的取值范围下限,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5总结、建议与展望

本研究在梳理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其要素、特征构建了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体系,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的最终测评等级为“较好”,且趋近于取值范围的下限。会议特征的评价等级为“好”,交互体验、知识资源和平台服务的评价等级均为“较好”,其中,交互体验评价等级之间差距最小,尤其是“较差”“一般”“较好”3个评价等级隶属度过于接近。结合以上研究结果,以及为了契合学术会议的两大核心功能——知识交流和人际交互,本研究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①优化线上学术会议的知识资源,提高知识质量。学术会议的第一要义是传播前沿有用的知识资源,优质的知识资源是促进学术会议知识交流的源头活水。因而,线上学术会议可以以会议日程为中心,把握会前、会中和会后3个时间节点,保障知识资源质量,即“会前统筹—会中共享—会后评价”。会前,会议组织者需统筹邀请领域权威专家和科研后起之秀,以促进经典理论和前沿知识的融合传播;会中,合理借助线上学术会议的数字媒介,及时共享相关的优质知识资源,提高知识资源的时效性,弥补传统学术会议知识传播滞后的缺陷;会后,制定线上学术会议知识质量测评机制并加以实施,以评促改;②增加线上学术会议的社交属性,优化交互体验。学术会议是学术社交的重要场合,参与学术会议是结识领域同行、建立情感链接的绝佳机会。尽管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但知识交流的较好形式仍然是面对面的交谈[43]。据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大部分线上会议参与者认为会议需要更多的社会互动[44]。因而,线上学术会议迫切需要营造贴近现实、和谐融洽的社交氛围,来提升与会者的参与感与体验感。例如,可以通过同步设立一对一专家咨询室、重点讨论室、提前聊天暖场,增加交流性;通过设置虚拟茶歇室、网络游戏环节、弹幕功能等,增强交互性;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让与会者身临其境,提高体验性。针对特定学科领域,线上学术会议平台则可以开发特色功能,以提高平台的竞争力以及数字交互模式的发展潜能。如面向医学等操作性、工程性强的学科领域,线上模式可以基于实地仪器、装备、手术等引入网络视频直播,提升知识交流的完整性、精细性,区别于传统模式下平铺直叙的文字报告。

另外,线上承办大型会议仍然存在网络稳定性、组织协调性等难题,这些均是提升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效果需要重视的问题。2020年初影响至今的新冠疫情是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模式转型过渡的推动力。可以预见,线上学术会议将会因其诸多优势而长期存在,成为传统线下学术会议的有力补充,而“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也将会带来更好的参会体验和知识交流效果。线上学术会议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等相关群体不可或缺的知识交流媒介和习以为常的学术交流模式。总之,一切围绕“知识交流”,打破形式壁垒,敢于创新,保持参会人员强烈的参会意愿,才有能力迎接后疫情时代学术交流的挑战[45]。

最后,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和样本数据两个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结合线上学术会议的新动态,着手完善上述不足,为线上学术会议发展、学术会议知识交流模式构建提供更成熟、完备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Rowe N.‘When You Get what You Want,But Not what You Need’:The Motivations,Affordances and Shortcomings of Attending Academic/Ccientific Confer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and Science,2018,4(2):714-729.

[2]宓浩,刘迅,黄纯元.图书馆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0.

[3]甘春梅,王伟军,田鹏.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心理诱因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3):91-99.

[4]张垒.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两阶段法[J].科学学研究,2015,33(4):516-521,615.

[5]Reychav I,Teeni D.Knowledge Exchange in the Shrines of Knowledge:The“Hows”and“Wheres”of Knowledge Sharing Processes[J].Computers & Education,2009,53(4):1266-1277.

[6]Osiek B A,Xexéo G,Vivacqua A S,et al.Does Conference Participation Lead to Increased Collaboration?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IEEE,2009.

[7]孫德忠,李亚平,喻登科.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模型[J].情报科学,2015,33(4):46-52.

[8]邱均平,刘国徽.基于作者会议耦合的学科领域知识交流研究——以国外图书情报领域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6):3-7.

[9]郑伟伟.基于信任关系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10]肖建华,霍国庆,董帅,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学术会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2):48-54.

[11]唐家蕙,李晓轩,郑毅,等.学术会议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及实践[J].科技导报,2021,39(17):106-114.

[12]张士成,刘玉秀,史兆荣.网络视频直播介入医学学术会议实践再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9,21(5):546-548.

[13]Schwarz M,Scherrer A,Hohmann C,et al.COVID-19 and the Academy:It is Time for Going Digital[J].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2020,68:101684.

[14]曾建勋.防疫常态化需要建立学术交流新秩序[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4):1.

[15]宗乾进,吕鑫,袁勤俭,等.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效果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12):72-76.

[16]万莉.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研究[J].情报杂志,2015,34(9):170-173.

[17]吴佳玲,庞建刚.基于SBM模型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评价[J].情报科学,2017,35(9):125-130.

[18]庞建刚,吴佳玲.基于SFA方法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研究[J].情报科学,2018,36(5):104-109.

[19]胡德华,张又月,罗爱静.基于遗传投影寻踪算法的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9,39(4):67-73,83.

[20]杨瑞仙,黄书瑞,王元锋.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在线健康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10):122-129.

[21]杨瑞仙,权明喆,武亚倩,等.学术虚拟社区科研人员知识交流效率感知调查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8,(6):72-83.

[22]孙思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效果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2):22-28.

[23]Xiao H,Li W,Cao X,et al.The Online Social Networks on Knowledge Exchange:Online Social Identity,Social Tie and Culture Orientation[J].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2,15(2):4-24.

[24]杨少梅,王婷,李胜利.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微信英语学习平台用户满意度综合评价——以水滴阅读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1):97-104.

[25]Liyanage C,Elhag T,Ballal T,et al.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A Knowledge Transfer Model[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9,13(3):118-131.

[26]罗雪.知识传播有效性理论及其路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235.

[27]Bhardwaj R K.Academic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search Gate,Academia.edu,Mendeley and Zotero[J].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Science,2017,118 (5):298-316.

[28]Wenger E,Snyder W M.Communities of Practice:The Organizational Fronti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4):139-145.

[29]Senge P M,Scharmer C O,Jaworski J,et al.Presence:Human Purpose and the Field of the Future[M].Cambridge MA:The 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2004.

[30]Contu A,Willmott H.Re-embedding Situatedness:The Importance of Power Relations in Learning Theory[J].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4(3):283-296.

[31]Dervin B.Given a Context By Any Other Name:Methodological Tools for Taming the Unruly Beast[M].London:Taylor Graham Publishing,1996.

[32]王开,高霄旭.博物馆学术会议质量管理与评估初步研究——以2019年全国博物馆学术会议数据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6(Z1):22-37.

[33]唐家蕙,李晓轩,郑毅,等.学术会议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及实践[J].科技导报,2021,39(17):106-114.

[34]Desouza K C.Strategic Contributions of Game Room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Some Prelimenary Insight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3,41(1):63-74.

[35]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36-241.

[36]贾明霞,熊回香.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探究——基于整合S-O-R模型与MOA理论[J].图书馆学研究,2020,(2):43-54.

[37]张莉,杨筱,陈文,等.全国超声专业住院医师工作任务调研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21,18(9):880-885.

[38]蔡思雨,李阳,施艳萍.疫情影响下科研人员线上学术会议知识交流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21,41(5):67-76.

[39]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0.

[40]宋述強,高瑄,钟晓流.从翻转课堂到翻转会议——O2O环境中学术会议的组织模型及技术支撑体系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4):38-44.

[41]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7.

[42]Saaty T L.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1997,15(3):234-281.

[43]S'wigoń M.Knowledge Sharing Practices in Inform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mongst Academics in Poland[J].Malaysian 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2017,22(2):101-115.

[44]Bonifati A,Guerrini G,Lutz C,et al.Holding a Conference Online and Live due to COVID-19[EB/O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0683436_Holding_a_Conference_Online_and_Live_due_to_COVID-19,2020-12-20.

[45]裴超,孟楠.会逢其适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术会议模式研究[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20,(20):48-53.

(责任编辑:陈媛)

猜你喜欢

模糊层次分析法新冠疫情
关于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冠疫情下若干劳动合同问题研究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美国经济金融化测度研究
公私合营模式下港口工程建设风险评价
绿色平衡计分卡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管制员班组资源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