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支架植入术后 为什么还要吃药

2022-07-04陈卫省

保健与生活 2022年24期
关键词:植入术斑块心绞痛

陈卫省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做完支架植入术后,发现还是要吃很多的药。心里不禁有这样的疑问:装了支架,现在心绞痛也不发作了,为什么还要吃这么多的药呢?下面就谈一谈这个话题,支架植入术后为什么还要吃药?需要吃哪些药?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叫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中,冠状动脉指的是发病部位,也是供应心脏自身血液的动脉。粥样硬化,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斑块。冠状动脉发生斑块后,随着斑块的增大,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心脏缺血的发生。所以冠心病的本质,就是冠状动脉斑块的产生,导致心肌细胞的缺血。心肌细胞缺血后,细胞无氧代谢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刺激神经,导致心绞痛的发生。

根据患者斑块是不是稳定,冠心病可以分为慢性冠脉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冠脉病就好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病,只要长期服药就可以控制了。而急性冠脉综合征,则完全不同,相当于一种急性病,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心脏支架的作用

心脏支架,准确地来说是冠状动脉支架,因为支架安装在冠状动脉,通过支架把斑块撑开,使狭窄的地方不再狭窄。支架有哪些作用呢?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稍微活动一下就会诱发心绞痛,随着斑块的长大,更轻的活动量也会诱发心绞痛。这样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很差的,而通过支架植入把冠状动脉狭窄的地方重新撑开,就可以解决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凶险,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支架植入,所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支架植入是救命的技术。

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很高,如果发现了不稳定型心绞痛,通过支架植入,及时地把不稳定的斑块处理掉,也能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还要吃哪些药物?

有些患者认为,装了支架之后就可以不用吃药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装支架后,有些药还是要吃的,有些药甚至比装支架前吃得更多。

1.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是用来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3种,分别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双抗就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27%左右。双抗其中一种是阿司匹林,另外一种可以选择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不仅不能停,而且需要双抗至少1年,而且双抗1年后,继续单抗(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

2.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患者必须服用的另一种药物。不管有没有装支架,都必须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是降低胆固醇,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也用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一个支架,通常只能解决一处狭窄。而每个人冠状动脉主要有3条,可能狭窄的部位不止一个地方。有些地方存在斑块,可能狭窄程度不重,暂时不需要装支架。因此,装了支架,他汀类药物还需要继续服用。这样可以防止其他部位的斑块继续长大。

总之,心脏支架对冠心病来说,尽管作用很强大,但是依然属于治标不治本的一项治疗方法。得了冠心病,患者就要有与疾病长期做斗争的准备。像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即使装了支架还是要继续服用的。

小链接:支架植入术后,为什么要双抗?

支架植入术后使用双抗主要是为了防止支架内血栓的形成。现在用的支架属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相对于第一代的裸金属支架,第二代支架主要是为了解决支架内再狭窄问题。

第一代裸金属支架,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很严重。而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是在支架上涂有一层药物,这种药物可以延缓血管内皮的增生,这样就可以防止支架内再狭窄的情况发生。但是,血管内皮生长被抑制后,支架直接暴露在血管中的时间就变久了,容易產生血栓。因此,需要服用两种抗血板药物至少1年来防止支架内血栓的产生。1年后,可以长期服用1种抗血小板药物。

猜你喜欢

植入术斑块心绞痛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