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及人文化的对策

2022-07-04路一帆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故事化新闻报道

路一帆

关键词:新闻报道;故事化;人文化

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人文化呈现概述

近年来,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和电视受众习惯的改变,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单一的新闻信息传递方式转变为采用故事化新闻报道方式吸引观众的兴趣。故事化的新闻采编形式指的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通过故事的形式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采用一定的新闻视角,选取更贴近受众生活场景的新闻现场,且在人物设计和细节呈现上更多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这种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对新闻内容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提炼新闻背后的核心要点,同时还需要将新闻信息通过观众更易于接受的故事化的形式进行呈现,让读者在故事化的新闻中捕获到真正新闻背后的核心价值。

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中心。人文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文明和文化到现在以人为本的人文内涵。人文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更多的是强调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需要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闻报道中,需要强调对人格特征和人的思想情感的尊重,肯定个体的不断完善和和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最终目标。

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和人文化的优势

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故事化的新闻报道更容易提升受众的观看体验。经过故事化处理的新闻报道,会包括一定的故事情节,并有故事的前因后果,从而可以更容易被大众熟知和接受。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更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通常采用第三人称对新闻的信息进行单一的陈述和表达,缺少了必要的趣味性和人情味。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可以最大程度通过故事化的形式让观众不仅可以接收到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新闻报道背后的核心内涵和人文关怀。

故事化和人文化的新闻报道可以更好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故事化的新闻报道,是通过一定的故事场景,通过对人物和情节的设置,对新闻的整个过程进行前因后果的陈述,是一个完整的情节。同时在故事化的新闻叙述中,通过情绪化的采访、同期声,还能够融入故事主人公內心的真情实感,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可以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愫,与新闻主人公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让新闻报道具有人情味。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融入故事化的叙述形式,更有利于新闻背后的核心价值的传递,激发观众的心理感受,获得观众的喜爱。

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更具趣味性

一个好的故事在叙述过程中,为了能够增加观众观看的趣味性,会对故事的情节进行设计,增加一定的冲突点。将这种故事化叙事形式融入到新闻报道中,让原本枯燥的新闻信息更具有趣味性,从而让观众更容易体会新闻报道的核心内涵。故事化的新闻报道,让新闻报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新闻价值的单一传递,而是更贴近大众的生活,让新闻报道与大众的日常生活进行关联,让观众感受实实在在的新闻内容。

增加电视新闻解说词的文学性和情感的人文性

电视新闻的视听语言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物质基础,新闻的内容通过视听语言的形式进行呈现。在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不仅仅需要关注新闻报道中现场的叙述。同时还需要关注人文化的体现。电视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和人文化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需要在保证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础上,用走基层的形式,从新闻参与者的角度,组织解说词,选取特定的现场收录采访和同期声,让新闻报道更加富有故事性和人文性,从而拉近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情感的交流。换言之,新闻报道需要新闻从业者从平凡的新闻信息中提炼深刻的主题,并挖掘新闻背后的人文关怀,通过这种情理交融,展现人性的光辉,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往往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整个新闻内容进行倒金字塔的叙事或是通过教条式的形式进行报道,让受众在枯燥的数据和新闻内容中,只能“见事不见人”,无法实现情感的共鸣。因此,新闻报道应以人为切入点。

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和人文化呈现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闻故事化存在的弊端

电视新闻报道中融入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主要是源于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为了让新闻报道更具有趣味性,在新闻报道中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对故事前因后果和主要的细节进行呈现,让电视新闻报道更能吸引观众。但是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一味地追求新闻的故事化,过度对新闻进行故事化氛围的渲染,就极容易让新闻偏离其客观真实的属性。如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并没有基于客观事实对新闻中的人和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采访,而是通过片面化的新闻内容,融入自己的主观想法,这就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价值属性。新闻的本质是对最新发生的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不能在新闻报道中加入刻意的摆拍或导演痕迹。现如今,很多新闻报道往往为了博人眼球,刻意融入一些花边新闻甚至是一些黄色的新闻素材,同时在新闻报道中充斥着犯罪、暴力、丑闻等敏感话题,严重影响观众对新闻内容的认知。在我国,随着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发展,很多的新闻报道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这些新闻报道都在用娱乐大众的心态进行报道,试图让电视新闻报道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一种工具。

新闻人文化传播的误区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以人为本,主要是指新闻报道中与人的接近性。但以人为本,不是简单物理意义上的与人接近,也不是趣味上的与人接近。一些科技类的新闻为了刻意追求新闻的平民化,导致科技新闻的报道朝着“娱乐化”“庸俗化”趋势发展,使科技新闻失去了原有社会价值。电视新闻报道不能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刺激,应该让电视新闻报道回归到其本该有的人文价值。因此,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采用故事化的形式进行呈现的同时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新闻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不能一味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的故事化效果和收视率,而泯灭了人性的光辉,让新闻报道的良知和责任遗失殆尽。

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人文化的发展策略

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相较于常规的新闻报道,科技新闻因为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因此其对真实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科技新闻报道尽量达到完全真实。所谓完全真实不仅要求所报道的事物完全真实,更要求报道中所提到的相关知识完全符合客观科学规律与科学思维方式,达到知识真实。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作为新闻记者工作的第一职责,有时为了向下兼容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记者在报道过程中会采用细腻且富有感情化的叙事手段从而获取更多观众关注,与此同时,记者还会在报道过程中对叙事顺序进行一定编辑,刻意营造跌宕起伏的情节来增加观众的收看粘性,这种做法会使新闻真实性原则受到一定的考验。也正因如此,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一定要谨记真实性原则,时刻保持警醒,始终将新闻内容真实还原给观众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

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如果能够始终坚守科技新闻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加深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与科技内涵,那么便能在报道中保持相对客观,避免为了博取观看量、收视率而导致科学新闻炒作、伪科学现象等问题的出现。如在医疗类新闻报道过程中客观准确报道医疗事实的同时,深入发掘新闻背后价值,反映民众根本需求,坚持本质真实与事实真实的统一,从而实现有效新闻价值的报道与传播。在医疗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在具备较高科学素养的同时,更应加强对人文思想的理解,在体现医疗类新闻事实本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闻背后的本质,关注百姓真实诉求,在报道中积极引导民众关爱生命,树立人民群众关于生命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要持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专业水平,最为高效地向观众传递新闻内容,引导观众自主进行思考与消化,避免将缺乏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呈现在观众面前。鉴于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新闻记者在医疗事件报道过程中也要始终克制自己的主观情感,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要注意電视新闻报道的选题与叙事手段

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当下,故事化的新闻报道由于情节跌宕起伏,是非对错反转较多等因素更为受到观众的喜爱,能够有效增加新闻观看量,但新闻记者在对于一般事实进行新闻制作的过程中,也应完全贴合事实真相、恪守新闻报道准则。除此之外,新闻记者在新闻制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专业敏感度,善于根据不同题材采取相应的报道,区分出哪些题材适合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不能为了博眼球、引流量而盲目采用故事化的新闻叙事手段。在故事化新闻的制作过程中,为了向观众快速交待新闻背景与新闻细节,可以对新闻的叙述采取故事化的形式,但在故事化处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新闻报道细节以及新闻场景的呈现,迅速引导观众进入事实本身,最大限度呈现新闻真实场景,不能为了设置悬念而故意制造子虚乌有的冲突从而忽略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传递科学常识

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深入,人民生活内容与质量也日益提高,人民对于科学的探索也就愈加强烈,这点也体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比如气象知识、医疗知识、食品安全知识与环境知识等,受制于人民自身科学素养的参差不齐,其对相关科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也天差地别。新闻记者在对于此类知识进行报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使用通俗易懂、浅显直接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观众消化的内容。例如我们在制作新闻专题报道《逐梦天河》过程中,将超级计算机繁复晦涩的专业知识,通过一个个具体应用场景加以呈现,比如我国的天气预报,在改革开放前长期受制于人,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巨型计算机银河2号的诞生,依托其每秒十亿次的计算能力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也正因如此,优秀的科技新闻报道不应简单刻板地对科学知识进行描述,而是善于借助丰富的表达技巧,采取形象化的手段,在新闻记者自身消化吸收以后向民众直接传递,使得冰冷的科技新闻生动起来,让民众能够快速理解与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由于医疗、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等问题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得到了很高的社会关注度。新闻记者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报道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专业敏感性,必须考虑所报道事件的社会性和人的关系。看病就医、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受众群体基数庞大,在报道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影响社会稳定,引发群体性事件。也正因如此,从新闻报道本身的规律来看,电视新闻报道要坚持以观众为定位,通过引导观众收看,增加新闻视听粘性等手段达到向观众传递新闻价值的目的。在对于科学常识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真实性,在传递科学知识价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观众自行思考,激发观众兴趣。因此,在科技新闻报道时,记者要具备深厚的科学知识储备,通过记者自身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采取简洁的、常规化的语言来描述事实。

在新闻报道中融入故事化的叙述形式,成为了一种广受好评的新闻报道方式,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这种故事化的新闻叙述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更好地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新闻报道更具趣味性。此外,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精神,增加视听语言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人文性,能使新闻报道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管新闻报道的呈现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坚守真实性和科学性一直是新闻报道不能摒弃的原则和底线,如此才能让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得以彰显。

(作者单位:天津海河传媒中心)

猜你喜欢

故事化新闻报道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基层电视台做好农业科技节目的初步探索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