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向海经济推动下向海产业发展的研究

2022-07-04李欢徐倩皙马琪萍黄小婷李海英

科学与财富 2022年10期

李欢 徐倩皙 马琪萍 黄小婷 李海英

摘  要:近年来,广西全力推动向海经济加快发展,因此需要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向海产业体系。其中北部湾经济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拥有丰富海洋资源,承担着广西向海产业发展的重任。本文使用波特五力模型以及SWOT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向海产业的现状、优劣势、机会以及向海产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竞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向海产业发展过程中,北部湾经济区应优化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养相关人才,同时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广西向海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向海经济;向海产业;北部湾经济区

一、引言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发展向海洋经济是新时代中国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举措,向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潜力。近年来,《广西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经自治区十三届人民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西向海通道建设不断升级。与此同时,北部湾沿海地区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向海产业。而对于向海产业的开发,以及如何推动向海产业的发展,成为其中的难题之一。对此,需要对北部湾经济区所存在的向海产业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结合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趋势,对北部湾经济区向海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究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向海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同时,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向海产业面临的挑战,并对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向海产业发展现状

向海经济是围绕陆地和海洋而延伸出的开放型经济的新发展模式,旨在推动沿海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融合。由此产生了向海产业。向海产业目前尚未有详细明确的定义,根据现有的研究可得,向海产业包括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船舶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同时在此基础上陆域产业向海延伸,形成生态旅游业、绿色临港产业、食品制造业、金属新材料等特色产业。

(一)海洋产业

渔业资源是向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北部湾地区各个市含有各类海洋生物,拥有渔场十余个,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渔场之一。依托各类资源和政策,北部湾经济区的渔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近海渔业衰退,捕捞成本过高,渔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例如北海、防城港等地均建设有大型码头。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交通运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2020年,全年广西北部湾港港口吞吐量达9567万吨,同比增长15.6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505.16万标箱,同比增长2.23%;海洋运输货运量完成0.65亿吨、货物周转量完成830.26亿吨公里,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中旅游业带来的收入不断上升,休闲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上升,旅游业已成为支撑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北部湾经济圈广西区域旅游发展的重点是海滨休闲旅游、热带风光旅游,以阳光、沙滩、海水等特色,发挥大西南出海通道的优势,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尤其是北部湾瑰丽多彩、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将提升广西旅游特色和市场竞争力。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房地产、工业、贸易、服务业等多产业迅速发展,形成繁荣的经济生态链。

(三)临港产业

“十四五”期间,广西将重点打造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临港产业集群。北部湾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区位优势明顯、政策优势叠加。2021年,钦州港片区全年GDP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13%。北海临港产业已初步形成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高端造纸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目前在库的六大工业产业集群项目共42个,计划总投资5785亿元,预计产值达8103亿元。

三、北部湾向海产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行业内竞争者竞争能力

广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来说相对落后,而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刚刚建立不久,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相对于广东等其他海洋经济区,竞争力较弱,竞争优势不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相对于同行业经济区经济较落后,所以对于北部湾经济区来说,同行业竞争者能力较强。

(二)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1.存在潜在竞争者进入威胁

虽然向海产业中海洋新兴产业,具体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水利用业等兴起时间短,产业增加值在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中的比例并不高,但是渔业、制造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进入壁垒较小,即进入同等行业的门槛低,因此存在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2.产品差异化小

向海产业中的渔业、制造业、服务业,比如滨海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差异较小,潜在进入者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进入同等行业。因此,想要提供产业竞争力就必须打造品牌效应,强化特色发展以面对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三)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向海产业中,供应商较为复杂。对于向海产业中渔业、水产品加工业等,由于水产品养殖成本、远洋捕捞作业的成本不断提高以及渔业资源的枯竭等使得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高。而向海产业中的海洋运输业供应商包括修造船厂和设备、物料、配件、燃油的供应商等。其中,修造船厂和设备供应商数量众多且规模不一,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而燃油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海洋运输业上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较弱的。而在向海产业中新材料、新能源以及高端设备的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比较高的。

(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在海洋食品产品的购买上,虽然购买者每次的购买数量有限且购买者比较分散,但是产品对购买者的影响不大,加上海洋类食用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因此购买者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海洋运输业对运价的敏感度较高,除了少数货物,其他运输服务购买较为分散且购买规模较小,所以购买者整体议价能力较强。一般海洋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比较明确,大多为旅游爱好者或海洋爱好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洋旅游业的可替代性是比较低的,因而其所面临的来自购买者的竞争压力不高。

(五)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向海产业中新兴的海洋产业及海洋港口等由于兴起时间较短,替代威胁比较小,还有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对来说替代威胁较小,但是渔业替代品威胁较大。首先肉、奶、蛋等富含蛋白质的产品由于食用和储存的方式较方便,消费者就会更倾向于此类替代品。其次,国外进口水产品也具有较高的替代能力,相比之下,营养价值更高的进口水产品更受欢迎,这就会对本土渔业企业市场份额造成威胁。

四、广西向海产业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优势

北部湾经济区在向海产业发展中最大的优势即为区位优势,其地势平坦,东联港澳,南接东盟,背靠西南腹地,有着沿海延边的便利,是中国与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海上航运距离最短的对外门户。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同时,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中国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作为重要的热带海洋生态系,具有极大的科研和生态价值。

2.金融机构对相关企业的融资支持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中行广西分行“六大措施”支持北部湾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合作融资平台作用,加快北部湾经济建设。各银行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加强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的资金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向海经济发展。

3.国家政策优势

广西能够同时享受少数民族自治、西部大开发、沿海开放和边境地区开放等多重叠加优惠政策。“引金入桂”、“引银下乡”战略的实施,完善了北部湾经济区银行体系,有利于北部湾形成多元化的金融市场新格局,为向海产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现代金融体系。

(二)劣势

1.存在产业优化问题

在广西向海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成本优化问题,部分生产要素成本居高不下。社保缴费基数较高,物流服务成本较高,集装箱物流成本明显增多。另外,污水处理技术有待提高,随着产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污染物的形成。

广西是以传统产业为主,传统产业多而新兴产业布局比较少,产业层次结构低,使得整体发展不足。尽管广西的向海产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但是其第二、第三产业还是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需进一步培养海洋高科技新兴产业和优化海洋新兴服务业。

2.技术落后,资源整合利用程度较低

广西区域内的海洋科研机构和学术机构,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数量明显较少。相对于其他的发达省份,广西海洋科技投入不足,其海洋科研经费与科研课题数都处于沿海省份倒数的位置。

在有限的海洋资源开发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较为粗放,在单位海洋资源产生的收益上远远低于其他省市。

3.教育落后,缺乏相关人才

广西在海洋专业人才培养上比较薄弱,缺少发展海洋经济的教育意识与发展科技的理念,在高校中也存在如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课程少等问题。由于海洋科学高技术人才的缺乏和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的人数较少,在向海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就难以支撑向海高科技项目和新兴向海产业的开发和研究。

(三)机会

1.经济全球化加快国际间合作

北部湾地理位置较好,这里聚集了华南地区一大半的城市,更有南宁和海口等大城市,未来发展不容小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

2.海洋科技創新体系不断完善

北部湾地区将与全国重点高校合作机制,积极设立各类相关的专业与课程,实现向海经济人才战略,打造船舶和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等高校海洋专业科研基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共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将普通劳动力转化为高技术人才,提高对人才的补贴力度,将人才留在当地。

3.政府政策支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北部湾城市群、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以及“强首府”和“北钦防一体化”战略深入实施,都为我区加快完善向海发展基础设施、密切与周边省份和东盟国家合作、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完善向海产业链和构建现代向海产业体系,实现“大通道+大平台+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重大的市场机遇和优越的发展环境,推动向海产业进一步发展。

(四) 威胁

1.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

在疫情不断蔓延的今天,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体系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萎缩现象,对广西发展向海经济带来不利的外部环境。使向海经济发展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了向海经济发展的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为广西向海经济对外开放发展带来显著挑战,在国际航运、海洋旅游、船舶海工及水产品加工等外向型产业发展方面都带来巨大冲击。

2.同行业竞争及潜在竞争者进入竞争威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时间较短,且在发展水平上相对落后于其他沿海城市,竞争能力弱。由于向海产业中如渔业、制造业等海洋产业差异化较小,而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在向海产业发展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竞争者所面临的进入壁垒不高,北部湾经济区需打造特色化产业,这使得向海经济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向海产业布局与集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威胁。

3.替代品威胁

向海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知名度不高,民众了解度较低。因此,在产品差异化较小的基础上,人们可以更愿意去接受知名度高的行业的产品。如渔业这类存在较多替代品的产业,面临着较大的替代品威胁。

五、北部湾经济区向海产业战略选择

(一)SO战略

1.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是连接多个区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同时有多个港湾和入海河流。在海洋经济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北部湾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发展具有广西特色的向海产业,推进生鲜、原油等产业精加工,同时加快建设产业园。

2.利用政策支持,构建现代向海产业体系

广西可享受多项国家政策支持,从中获得大量优惠政策。北部湾应利用这类有利条件,制定详细的向海产业发展策略,大力推进传统海洋产业、绿色临港产业等优化升级。加强陆海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整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向海发展的主导产业聚集区。在国家及相关金融政策下,要重点推进经济区内各个城市的重大项目。

(二)WT战略

1.优化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

北部湾经济区应注重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坚持功能定位、错位发展,进一步优化临港产业布局。扩大产业规模,全力做大产业,完善配套,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同时,加强政府引导,改善物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

2.提高资源整合技术,降低向海产品可替代性

由于北部湾向海产业中大部分产品仍存在较高的可替代性,所以需要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提高资源利用率。要想使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需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做保障,为此,应该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

(三)WO战略

1.以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北部湾经济区应当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加强与国际之间的联系。抓住全球最大贸易协定RCEP签署的重大机遇,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展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优化对外贸易和投资布局,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以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技术及教育发展

隨着向海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科技体系的不断完善,海洋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类人才战略的支持下,北部湾经济区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断创新当前的发展机制。一方面,要建设向海产业科研平台,建立相关重点实验室。另一方面,要对涉海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构建向海经济产业链。

(四)ST战略

1.利用区位优势,降低竞争者威胁

北部湾经济区有着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离港澳台及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距离较近,使之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再加之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产业可以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通过利用区位优势,降低各类竞争者带来的风险。

2.利用政策支持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发挥地理位置临海和国家政策支持的优势,通过加强港口物流合作,大力发展临海工业,加快临海城市发展。可通过与其它产业的结合发展, 利用优势, 回避威胁。

参考文献

[1]夏惟怡,文海漓.广西向海经济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20,36(06):116-124.

[2]刘畅,初晓琳,齐晓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7):146-147.

[3]麻昌港,施悦.广西北部湾向海产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实证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06):58-62.DOI:10.16415/j.cnki.23-1021/c.2021.06.020.

[4]夏飞,陈修谦,唐红祥.向海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完善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9(11):139-152.

[5]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

[6]陈云,陈妹.广西发展向海经济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8):27-30.

作者简介:李欢,女,汉族,广西柳州,2000年4月,本科,学生,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530000,写作方向:向海产业

二作:徐倩皙,马琪萍,黄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