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雄安新区建设新机遇,促进河北新发展

2022-07-04武小龙

科学与财富 2022年5期
关键词:雄安新区协同发展京津冀

摘 要:河北省在京津冀发展中竞争力较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部分产业有待转型,亟需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发展。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给河北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强地区合作,借力雄安新区的人才、投资、技术等资源,加速省内优化革新,强化地区合作,促进河北迈上发展新阶段。

关键词:雄安新区 ;京津冀 ;协同发展

一、背景分析

(一)雄安新区的建立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正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雄安新区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启动区规划范围38平方公里。

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将发挥“区域经济引擎”作用,更多京津优质创新资源向河北疏解,有利于带动河北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内部向更加协调发展转变,有利于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提高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地区优化城市布局、构建交通网络、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产业转型等,提出的一个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设立雄安新区,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在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动公共资源共享,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三)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

十四五以来,河北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整体经济稳定,发展向好,但仍与京津有一定差距。根据《河北经济年鉴—2018》,2018年河北省产业构成为9.31:44.5:46.2。河北省的第一产业占比略大,2018年占比为9.31%,第三产业在2018年占比为46.2%,开始大于其第二产业。河北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一产业从业人口较多,但产能较低,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二次产业仍占有较大比重;第三产业前期发展迅猛,但后劲不足,存在较大开发潜力。河北有丰硕的自然资源,地貌平整,河北省因而适应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但由于重工业的产能过剩,农业集约化、科技化水平低。

河北近期经济发展速度变缓,部分地区缺少整体引导支撑性的支柱产业,部分城市经济活力不足,需要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活化地区经济。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创造新的发展动力,但也存在人才流失现象,阻碍了产业结构高级化。河北省东延渤海,有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等大型海港,但相较于我国其他沿海省份,我省港口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构建美好生活的关键变量和重要引擎,推动河北建设创新驱动型社会刻不容缓。

二、抓住雄安新区建设新机遇,促进河北发展的优化途径

(一)省内优化革新

借助当前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契机,进行省内自我优化,省内改革优化,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居住环境,政策支持等,吸引外来人口、投资、先进技术等。

在居住环境方面,河北省应该为居民建设良好居住条件,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为居民打造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管理有序的居住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吸引外来人口居住。合理调整住房价格,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完善城市交通、绿化等基础设施,维持良好社会风气,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等。通过人口的增加来增加市场经济活力。

提高对外来投资的服务水平,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制定有利于外资的政策条例,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精准把控市场,创造良好的产销环境。

河北省需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全面的完善,提高整体水准,吸引人才的目光;同时保证消费水平能够符合人才的消费标准,有效吸引京津地区及全国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新区建设必须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优化,而且还要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生活条件。结合河北自身情况,建设自由、开放、法律健全、制度完善的人才发展空间,吸引人才入驻,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掌握本地产业不足与缺陷,定向引进相应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制定合理政策计划,促进产业优化革新,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借力外来资源

雄安新区的建设,更多京津优质资源将向河北疏解,合理利用外来资源,推动河北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利用外来农业技术、任用农业人才,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形成农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规模经营。

任用熟练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避免人才浪费,将人才驱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形成人才后备循环链,实现人才滚雪球效应。借力京津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吸纳集聚京津乃至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创新要素集聚高地。构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机制,促进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高端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需要加大R&D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加快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实现京津冀高端人才的共享与共赢。

对新的技术方法进行学习研究改进优化,形成适应本省实际的生产方式,带动产业优化革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淘汰和改造落后生产设备,加快出清无效企业和僵尸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提高钢铁、建材、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支持重点商贸流通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一批大型物流集团和特色物流企业,打造更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贸龙头企业,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端制造领域,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效能。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把吸收的外资用到发展经济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以提高经济效果。

(三)强化地区合作

加强地区间人才资源的交流合作,人才资源的双向流通有利于人才市场的相互贯通,避免人才积压和人才埋没,提高人才利用率,通过人才资源带动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发展。

河北省地域广阔,雄安新区周边地区提供企事业建设用地以及部分住房资源,降低企业业生产成本、居民生活成本。充分协调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就业资源,促进两地就业市场交流,协调两地就业市场供需平衡,促进两地经济双赢发展。

合作促进两地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构建京津冀交通网络,便于人口流动,利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交换。高效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地区间人力资源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強两地资本市场合作,缩小河北与京津之间的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意义:

河北当下面对雄安新区建立的历史机遇,积极扩大自身优势,利用雄安新区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我省快步迈上经济发展新阶段。借助雄安新区“区域增长引擎”的作用,打造自身优势,提高吸引各类要素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激发河北发展潜力,提高河北在京津冀经济区中的竞争力。正确把握我省经济现状,发现我省优势和不足,充分利用引进的技术、人才、投资等资源,补齐发展短板。提高河北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夯实发展基础,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尽快缩小河北与京津之间的发展落差,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依托雄安新区建设,充分利用京津疏解向河北的资源,推动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武小龙 2001年9月15日 男 河北省 汉族 本科在读 学生 河北大学 研究方向: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雄安新区协同发展京津冀
唱衰雄安新区论调为什么站不住脚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