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热爱,我们终会成为那颗最耀眼的星

2022-07-02曾爱馨

中国自行车 2022年2期
关键词:川藏线雨衣海拔

文/曾爱馨

自行车对于我的意义不再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带我去看不同的风景、带我接触不同事物的朋友。感谢我的自行车,让我在那些平淡无聊的日子里找到了生命的光。

我没有多么快的速度,也没有多么专业的骑行技能,我只是万千骑行者中渺小又普通的一员。

结缘

如果说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都是安排好的,那么我和自行车的结缘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大二的时候,男朋友送了我一辆喜德盛rx210,双脚与踏板发生碰触的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这和以前所有的骑行都不一样,身体还在原地,心已经到了远方。从此,我与自行车的故事便开始了。

后来的事情发生得顺理成章:买头盔、买骑行服、加入社团,跟骑友们开始了短途骑游。

从那以后,我越发地喜欢自行车给我的感觉,它对于我的意义不再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带我去看不同的风景、带我接触不同事物的朋友。感谢我的自行车,让我在那些平淡无聊的日子里找到了生命的光。

机遇

2021 年5 月23 日,我 参加了洛克兄弟川藏毕业骑行线下成都站的活动。作为骑行小白的我,只是去听去看去了解那些前辈们的骑行经历,聆听他们与自行车的故事,感受自行车带给他们的乐趣。那天,我不仅见识了年轻车手的热情和活力,也听闻了青年旅社老板数次进藏的传奇经历,感受到了一个人与一辆单车碰撞出的奇幻之旅。我看到了大家对于单车生生不息的热爱,满载收获而归。而对于报名洛克兄弟川藏毕业骑行这件事,那时的我,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运动量都还没能达标,更何况全国仅有8 个名额,我就从没想过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八分之一,所以内心深处的梦想就在等待着有一天能得以实现。

“你想走川藏吗?”那天逃羊(活动组织者的绰号) 给我发了这条信息。我在震惊之余内心的一种“冲动”感觉突然发芽了!“想!”“那你报名吧!”我开始兴奋,但同时又存在着对自己体能的担忧。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报名吧!

报名成功后接着就是做自我介绍视频。因为没有太多的素材,也没有剪辑视频的技术,我在逃羊的指导下,修改了多次之后最终在抖音上发布了自己的视频。在车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的视频点赞量噌噌往上涨,也因此得以进入下一轮的选拔。

体能是我的弱势,在参加此次选拔之前,我的单日最远行程不足百公里,骑行总里程也只是刚满足选报最低条件。此时的我内心很害怕:怕自己没有长途经历不能一路坚持下来,怕自己体能跟不上,怕拖队友后腿,怕川藏线太过危险……可是害怕归害怕,我还是鼓起勇气开始了我的体能训练,朋友们带着我走了一趟川西小环线,男朋友则陪我骑了一段巴朗山垭口。几次骑行下来,我没有高反,也顺利抵达了海拔4 400 m 的垭口,这就坚定了我骑行川藏线的信心。

7 月5 日,名单结果公布,我真的被选上了。

挑战

7 月22 日,我们正式出发了。第一天成都至映秀106 km 的路程基本上是平路,我努力跟上大家的节奏。过了都江堰,就开始爬缓坡了,路过紫坪铺水库我完全被它的美景所惊艳,下午5 点刚过,我们顺利抵达了目的地。我记得很清楚,106 km,那天是我人生中单日骑行距离最远的一天。可能是运动量相对之前较大,我感觉自己肺有一点点难受,不过休息了一会儿后就好了。

骑行的第一个晚上,我失眠了,辗转反侧,虽然闭上了眼,但脑子却格外清醒,全是各种骑车的画面。因为没有休息好,所以第二天的路程我就落在了最后,不过队友们都超级好,收尾的男生在后面一路跟着我。路上到处都是隧道,几百米、1 km、4 km……隧道里黑漆漆的,大车也多,速度提不上,很危险也很害怕;出了隧道,就是无休止的爬坡。一路上我的内心都特别矛盾,一边是自我怀疑,一边是自我肯定。“我能行吗?逾2 000 km,翻过十几座大山……”“相信自己!你可以的,加油加油!”第二天晚上,不出意外我又失眠了,可能还是因为内心的害怕与自我怀疑。我又告诉自己:川藏线靠的不是体力,是毅力!只要自己坚持下来就可以的!

第三天开始了我们行程上的第一座大山——巴朗山(海拔4 483 m)。由于前几天落后,于是我们决定得笨鸟先飞,减少休息时间。我们5 点半起床,6 点刚过出门,刚出门就遇到了第一个考验——下雨。在雨中,大家穿上了雨衣,结果没多久雨停了,闷热的雨衣影响骑行,可是刚脱下雨衣没几分钟,大颗大颗的雨滴又来了。为了不落后,我没有停下穿雨裤,终于在午饭前成为第一个抵达目的地的女生。下午没骑多久,我的膝盖开始疼痛起来,一开始还能忍耐继续骑行,过了一会儿感觉不太行,可能是座管高度不合适,于是停下调整座管高度;然后继续骑行,骑了没几公里,感觉真骑不动了,下车推车,发现自己走路都不太好使了,最后无奈坐上了工作人员的摄影车,于是开始了第一次搭车(大概30 km)。

在之后的行程里,我的膝盖得到了缓和,我也能再次跟上进度。但没想到的是,从左贡到邦达的那天,我早上出门骑了大概4 km,腿疼得不行了,于是我一个人停下坐在路边休息。当时,我内心特别复杂,眼泪在眼眶打转,怕自己因为膝盖疼痛、肌肉损伤不能坚持到拉萨。不一会儿队友李泽洋来了,他陪我一块折返回左贡医院。医生诊断肌肉劳损,我又搭车一天(第二次搭车)。

回顾这次旅程,我们一路翻过了13 座大山:巴朗山(海拔4 483 m)、高尔寺山(海拔4 412 m)、剪子弯山(海拔4 659 m)、卡子拉山(海拔4 432 m)、海子山(海拔4 685 m)、宗拉山(海拔4 150 m)、拉乌山(海拔4 369 m)、觉巴山(海拔3 911 m)、东达山(海拔5 008 m)、业拉山(海拔4 685 m)、安久拉山(海拔4 475 m)、色季拉山(海拔4 720 m)、米拉山(海拔5 013 m)。曾经这些山我一眼都看不到顶,但这次我一座又一座地“征服”了它们,原来曾经那么“菜”的我,如今也能安全抵达拉萨。我没有多么快的速度,也没有多么专业的骑行技能,我只是万千骑行者中渺小又普通的一员。只要保持热爱、坚定信念,我们终能抵达远方。

我们就像是天空中一颗普通不起眼的星星,可是满天繁星也是由无数个普通的星星组成的,相信自己,终会成为那颗最耀眼的星星!

猜你喜欢

川藏线雨衣海拔
我国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
高海拔的甘南
雨衣(外一首)
充气雨衣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诃护诗心 诃护精神
徒搭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大众休闲视角下川藏线骑行的动因分析
不湿鞋的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