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思考

2022-07-02冯婷婷

民族文汇 2022年38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思考

冯婷婷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施一年多来,各学校掀起了课程改革的高潮。本文以《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样本,分析了其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课程改革需要遵循的主要依据和改革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 依据 思考

一、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实施一年多来,中职学校积极参加课程标准的相关学习和培训,并在实践中对照课程标准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纵观全局,课程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重要性、全面性和长远性的认识不到位,对“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不完整,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一卷定成绩的考核固化现象仍旧突出。因此,客观、全面地认识问题,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科性质及社会发展规律从而进行精准的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亲和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

(一)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中职生身心发展水平特点和需要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依据,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中职学生年龄在15-17岁左右,正处于躁动多变的青春期,同时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尤其是中职学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习惯不良被定义为差生而多有自卑感,但他们又迫切需要角色认同。因此,教育必须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根据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挖掘个人潜能,树立自信,使“青少年最终能够忠诚地献身于社会和职业”[1]。

(二)遵循学科性质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思想政治课,其实践性特点更为突出。一方面,课程设置是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自身实践性特点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其课程教学目标本身也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即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做好自我管理和心理调适,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并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职业体验和职业规划方法量体裁衣,制定符合自身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的职业规划,从而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也决定了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具有实践性。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符合学科本身实践性强的特点。

(三)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而教育又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培养具有社会意识和属性的人,因此,中职教育必须反映和实现国家对中职教育、对人才的期待和要求。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特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将培养“个体我”和“社会我”结合起来,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照课程标准,遵循客观规律,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需要全面思考和深入教学各环节进行改革创新。

(一)深刻认识课程改革的意义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这不仅体现了国家要求,而且说明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课程目标及内容等方面分析,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人生规划,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谐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因此,教育者深刻认识课程设置的意义,有助于重构课程结构,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开展。

(二)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间的逻辑关系

从“职业生涯规划”到“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更名,不仅是词语表征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课程编制的严谨性和内在逻辑关系的构建。心理健康是職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且贯穿职业生涯规划始终,也就是说一个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既是以个体自我认知、情绪调适、兴趣价值取向、意志努力、人格完整等心理要素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的设计、探索过程,同时职业生涯规划又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

(三)积极拓展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由于中职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同时“00”后的中职学生都是网络原著民,受互联网影响较深,更喜欢视动觉为主的学习方式。基于此,课程教学改革要理实结合,教师既要用形象易懂的语言讲述陈述性知识,更要注重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同时“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相联系,利用或创设职场情境,突出实践取向”[2],通过企业参观学习增进学生的职业认知;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行走中看、动、思、悟,增强职业体验和职业认同。此外,积极运用线上教学资源,如大国工匠、职业技能大赛等,声像合一的\优质的线上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间接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悦纳自己、向先进典型看齐,开发自身潜能,规划人生。

(四)尊重学生主体,创新教学方法

要实现课程教学的深化改革,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变千篇一律为量体裁衣,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真正让学生回归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模拟、任务驱动、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团体辅导、个别谈心等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从而实现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探究学习的根本转变。

(五)改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综合素质评价

打破以往“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标准,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学生日常中社会实践表现、课堂表现、实习实训表现等纳入到考核范围内,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的内化与体验,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量化性考核,最终形成每个人的独特的成长手册,从而实现课程真正的目标和价值。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需要各方力量关注和倾其智慧、行动,共画同心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7(第3次印刷):50.

[2]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EB/OL].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046313297324059339&item_id=204631329732405933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89119692-9C78-4B01-A538-B7958D3AE8ED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思考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