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初探

2022-07-02马淑梅

种子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

马淑梅

摘    要: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林木面积广大,丰富的林业资源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對林木资源的保护不仅是满足漳县生态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林木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漳县依靠传统方式,虽取得了暂时性的效果,但为林业后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带来隐患,不利于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有害生物防治的实际工作中应认识到无公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漳县林业有害生物的诱发因素,避免对林木资源和环境造成二次破坏。文章对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林木无公害防治措施,希望为林业一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0-007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有害生物是林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经济构成一定的威胁,不利于林业资源科学化发展。林场和乡镇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防治手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会影响林区内的土壤质量,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基于林区有害生物传统防治手段存在的问题,部分林场逐渐尝试引入符合现代生态环境发展理念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林木资源利用率。相较于传统防治手段,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生态价值更高,国家也开始提倡将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于林业,将成功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践到林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实现林业发展的科学防治理念,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林木资源的优势,实现林业在各领域综合发展。

1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意义

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提高,自然环境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林业保护则成为维持生态环境和民生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长期以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主要依靠杀虫剂,但大多杀虫剂属于刺激性化学药物,过量使用会污染土壤、空气及水源,容易引发相应的环境问题。

基于林木培育技术,一方面,应做好林木种植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林木培育阶段的工作,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另一方面,采取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有效抑制林木害虫的入侵,提高林木病虫害抗性,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

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不会为害病虫害天敌,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符合现代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大程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林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漳县林业资源丰富,县域内部分林区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此提高林业多方面的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内容和理论基础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就是以培育健康林木和稳定林区生态系统、提高林区自我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减灾为目标的一种新型防治技术手段。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理论基础,利用林木生长周期长、林业系统稳定性强的特点,采用生物或者物理防治措施防治林区病虫害,提高林区病虫害抵抗力,既不为害病虫害天敌,也不会破坏和污染生态系统,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1]。

不科学防治方式是指乱用化学物质,对林区生态系统造成了人为干扰,对林区内的空气、土壤、水和树木造成污染等。因此,病虫害防治措施应与林区生态系统相协调,以环境友好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生态平衡和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打造经济、生态和社会型林业,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的影响,从而保证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相关因素

3.1 人工林抗病虫害能力较低

近年来,林业发展速度较快,人工造林面积的比重较大,同一林区内树木来源不同,其生长周期不同。早期阶段的植被类型单一,生态平衡相对不稳定。人工林面积的扩大,虽改善了漳县林区植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但人工林的结构和经营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药物灭杀害虫时树木易受到损害,进而影响林区内生物的生存环境。另外,在人工林中采用药物灭虫时,很难控制灭虫范围,导致害虫天敌的数量减少,难以对病虫进行控制。同时也降低了林区的自我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增加人力资源的成本和负担,降低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 林业经营模式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林业经营模式为林业内生物的生长创造生存环境,也直接关系到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漳县的无公害林木资源保护理念已经成形,但大多数人认为该措施实施周期较长,防治结果也不可预测,不能及时地解决当前林木的病虫害问题,导致无公害林木防治措施难以落实到林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相比其他行业,林业的资源更加多样化,不同类型的林木可能相互兼容,也可能相互排斥,需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管理林业资源。但在目前的经营模式下,林业资源中不同类型的树木相互干扰,不仅影响了树木的生长,还影响了树木的质量。

另外,县内林区的树种单一,林内生物种类较少,树木害虫的天敌数量也较少,无法依靠自然条件对害虫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树干脆弱,为有害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无公害林木防治的知识理念具有一定的深度,对于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和技术专业度要求较高,但一线护林人员缺乏专业性,不能及时准确地控制树木病虫害,制约了无公害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2]。

3.3 害虫对药物产生抗药性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阶段,林区工作人员会选用药物灭虫,这种灭虫方式在短期内确实有显著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害虫将对一类药物逐渐产生耐药性,继续生长并繁殖后代,导致后期更加难以彻底消灭害虫。因此,林区工作人员会选择更换药物,但在一段时间后,害虫还是会重新产生耐药性,形成恶性循环,这种防治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效防治害虫。长期的药物灭虫使林区内的害虫经过基因变异繁殖生长,并进一步改变林区内的土壤结构,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和酸碱度变化,加剧林木病虫害问题,从而增加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成本[3]。

3.4 林业管理方式落后

林业管理是林业防护的前提条件,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林区内林木的生长,是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但部分林业管理经营者往往过于重视林木的经济利益,盲目管理,不能科学合理地提出每片林区的经营管理方案,不能及时发现林区内不同树种生长过程中的问题,增加了林业后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难度。

另外,部分林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过于呆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普及应用。基层林农的护林意识淡薄,对林区内有害生物防治缺乏科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又缺少正确指导,导致对林区内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增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5 缺乏技术人员和设备支持

近年来,无公害防治技术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创新,要求技术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虽然很多林业企业都引入了无公害防治管理技术,但由于缺乏行业专家和工程师,且林业工作人员对无公害防治技术投入精力不足,导致管理效果远远达不到理想标准。同时,大部分林区位于偏远山区,很多工程师因工作环境不愿意参与研究林业防治技术,林业管理技术队伍的数量和水平不能满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的要求。

另外,大部分林区进行无公害防治管理所需的设备并不完善,即使林业人员期望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手段,但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防治措施难以落实到位[4]。

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初探

4.1 做好林木苗木检疫工作

苗木的选择和检疫工作非常重要,是防治林木发生病虫害的关键,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受到高度的重视。在选择苗木时应进行严格筛选,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不使用无生产许可证、无经营许可证、无质量检验证、无检疫证的“四无”种苗,严格执行苗木“两证一签”制度[5]。

4.2 实施林木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实际上是借助食物链的原理,引入有害生物的天敌对林木进行保护,与传统的防治方法相比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减少了大型设备的使用频率,降低了林木防治的成本。

生物防治的种类较多,首先是微生物防治,主要利用一些能够控制害虫的微生物作为原料,制成微生物制剂,例如苏云金杆菌和昆虫病毒,都具有较强的驱虫效果。但在害虫防治的具体过程中,所用微生物制剂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在喷洒过程中经常出现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使用频率并不高。

其次是引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虫类或者鸟类防治害虫,通过增加害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消灭害虫,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从而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再次是针对不同害虫的生活习性,使用药物干扰害虫的生活,进而达到林木防治的目的。生物药物防治不同于传统的杀虫药物,生物药物内含有较少的化学药物,可将生物技术与净化技术相结合,诱捕和灭活害虫并去除有害物质。生物药物的使用质量较高,且使用残留较少,对周围环境污染程度非常低。例如常见的Bt乳剂,林区每年喷洒两次,不仅能有效控制林木中的害虫,而且不会对害虫天敌造成太大干扰。

4.3 实施林木病虫害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顾名思义是使用物理方法消灭害虫,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可借助工具捕捉一些大型害虫,从而保护林木生长。在林木病虫害物理防治措施中,可以运用机械设备灭杀林业害虫,其中机械灭鼠最为常用,诱捕器和鼠胶对林木鼠害防治具有显著效果。鼠胶可以和诱捕器结合使用,诱捕器安装好后将鼠胶粘胶面朝上平贴在底盖,将诱饵固定在绕线柄的适当位置,距离1~2 cm,可更好地使被困的害虫粘在鼠胶上。

另外,使用物理工具还可以保护树木,掌握害虫的繁殖规律和迁移路径,采用绑毒绳、戴橡胶圈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隔绝树皮,防止害虫为害树木。

4.4 建立切实可行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病虫害流行的早期阶段,难以真正意识到林木病虫害的为害。病虫害传播速度较快,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很容易造成失控现象,为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方面,林业工作人员应熟悉辖区内各类虫害繁殖发展的规律,研究虫害来临前的相关现象,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逐步提高林区应对病虫害的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持续传播。另一方面,林区工作人员应借助预警系统,实时掌握林木生长状况,及时收集天气变化情况,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在不同天气对病虫害进行针对性防治[6]。

4.5 改进和优化林木抚育管理

为了有效地防治林木病虫害,要先从苗木的选择和栽植入手,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林木抚育技术标准开展各项工作。林区工作人员应对林区内生长缓慢、病情严重的树木进行及时采伐,对于整枝不良的树苗进行定期修剪,并定期清除树木根部周边的杂草和藤蔓,为林木提供通风透光的生长条件,保证树木根系的功能完整,进而促进树木旺盛生长。地方种植区应设置合理的树木养护规定,技术人员值班管理,分区管护林区,及时发现及纠正抚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树木的抚育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有效地抑制病虫害的产生和传播。

另外,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应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抵御病害虫能力较高的树种。在苗木栽植阶段,应加强苗木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完整的防治规划;应合理配置树种,促进林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苗木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对于出现病虫害的树木,林业管理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林木病虫害影响当地的生物链,将病虫害和有益昆虫数量控制在相对平衡的范围内,避免害虫的传播及扩散。

4.6 加大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宣传力度

林业区域内的地方政府应重视对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宣传,鼓励林业管理单位采用新技术手段初步治理林木病虫害。林区管理单位应加强工作人员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意识,帮助工作人員认识到无公害防治技术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地方单位可以开办林区病虫害防治的交流会或知识讲座,聚集林区工作人员对病虫害防治的经验进行分享,宣传林木病虫害防治的最新技术和常识,强化林区工作人员的专业防治知识。

另外,主管部门应派专家到林区实地考察,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向工作人员传授实践经验,也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网络交流,进一步促进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5 结束语

当前,受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林木为人类提供的呼吸养料和生活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林木病虫害防治是当今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是解决林业病虫害问题的必然趋势。但在气候复杂的环境中,林木病虫害近万种,无疑对林木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解决方式不当将对人类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木工作人员应确保基本工作质量,必须将林区建设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相结合,建立健全统筹规划的监督机制,切实从规划监管体系入手,创建完整、科学的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流程,充分发挥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优势。另外,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符合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趋势,应制订合理的无公害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有效利用当前社会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1(35):12-14.

[2]郭亚楠.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5):5-7.

[3]王丽.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21(20):35-36.

[4]迪力木拉提·吐尓逊伙力.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2):45-46.

[5]马雪莲.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河北农机,2021(2):38-39.

[6]于理明,刘玲玲,张英.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22):117.

猜你喜欢

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
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探讨
营林措施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作用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因与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