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地贪夜蛾成虫活动与气象因子关系初探

2022-07-01朱小宁李广香李旭林韦强张世联黄绍建

广西植保 2022年2期
关键词:夜蛾降雨成虫

朱小宁,李广香,李旭林,韦强,张世联,黄绍建

(1.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武宣县 545900;2.武宣县植物保护站 武宣县 545900;3.武宣县桐岭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武宣县 545902)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J. E.Smith)]是一种具有迁飞性、繁殖能力强的农业害虫[1],2019年初入侵我国,4月17日武宣县首次查获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玉米。气象条件是影响昆虫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2],武宣县地处桂中,属亚热带气候,为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活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2020 年,武宣县设立了40 个草地贪夜蛾成虫性诱监测点,共安装120个诱捕器,调查每日诱蛾数,通过中国天气网(http://www.weather.com.cn/weather1d/101300405.shtml#input)下载武宣县每日24 h整点天气数据,分析温、湿、风、雨等气象因子对草地贪夜蛾成虫活动的影响,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全县10个乡镇设立40个草地贪夜蛾成虫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安装桶型诱捕器1个、筒型诱捕器2个,40个监测点共安装120个诱捕器。桶型诱捕器诱芯为测报专用草地贪夜蛾性挥散芯剂型引诱剂(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筒型诱捕器诱芯为昆虫性信息素挥散芯草地贪夜蛾剂型(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每隔1个月在前月上旬更换1次诱芯。

武宣县每日24 h 气象数据(温度、RH、降水量、风力风向)来源于中国天气网。每日上午8:00—12:00 统计草地贪夜蛾成虫数量,以上1 d 的8:00 至当日7:00 的整点天气实况数据累加日降水量,计算加权平均,算出日均气温、日均湿度、日均风速,统计当日风向数据。

1.2 方法

统计当日诱到的草地贪夜蛾成虫数量、当日或之前数日的气象数据,分析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活动与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雨等的相关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诱剂对草地贪夜蛾成虫引诱情况

2020年3月1日至11月30日,120个诱捕器诱蛾总数为5 091 头,其中草地贪夜蛾为3 874 头,占76%,其他种类昆虫1 217 头,占24%。草地贪夜蛾有蛾量天数为240 d,无诱蛾量天数为35 d。调查过程每日中都有螟蛾发生,日均诱蛾14.1头。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活动时段为5月5日至9月7日,共126 d,诱蛾数占76.7%,日均诱蛾23.6 头,此时是春玉米幼苗期至秋玉米生殖生长前期,草地贪夜蛾食料充足;发生高峰日为7月6日,该日诱蛾225 头,占总诱蛾量的5.81%。此阶段之前期日均诱蛾5.2头,后期日均诱蛾为6.7头。

2.2 调查期间天气实况

每日气温、RH 和降水量如图1。由图1 可知,日均气温为24.5 ℃,最高温为31.5 ℃,最低温为10.9 ℃;持续升温期最长8 d,持续降温4 d。日均RH 为 77.2%, 最 大 RH 为 96.5%, 最 小 RH 为46.5%。无雨日数154 d,连续无雨期最长间隔16 d;降水日数为121 d,连续降雨最长10 d,总降水量1 231 mm。

图1 2020年3月至11月日均气温、日均RH、日降水量与日诱蛾量

2.3 日均温度

(1)第一阶段:日均温度10.9 ℃~16.9 ℃。日均诱蛾量1.3~4.5头,日均诱蛾数为2.9头,日最大诱蛾量为14 头/d,期间诱蛾量为92 头,占总诱蛾量的2.37%,说明在10.9 ℃~16.9 ℃之间成虫可以活动,但活动数量有限。

(2)第二阶段:日均温度17.0 ℃~26.9 ℃。日均诱蛾量6.5~9.8头,日均诱蛾数为8.4头/d,日最大诱蛾量为45头/d,期间诱蛾量为1 051头,占总诱蛾量的27.13%,比第一阶段数量增多近2倍,说明17.0 ℃~26.9 ℃温度下成虫活动比较频繁。

(3)第三阶段:日均气温27.0 ℃~30.9 ℃。诱蛾量为20.6~25.9 头/d,日均诱蛾数为23.2 头/d,日最大诱蛾量为225头/d,期间诱蛾量为2 714 头,占总诱蛾量的70.06%,比第二阶段数量增多近3倍,说明这段气温范围内成虫活动较为活跃。

日均温度大于31.0 ℃仅出现1 d,诱蛾数为17头,虽比前一阶段温度诱蛾数有所下降,但统计日数过少,上限温度也不能确定。

(4)从日均诱蛾量和最大值看,草地贪夜蛾成虫活动对日均温度表现存在梯度差,在温度17.0 ℃~27.0 ℃区间,成虫活动数量随着日均温度升高倍增,日均气温在31 ℃达到峰值,17 ℃~31 ℃是成虫活动适宜温度,27 ℃~31 ℃是最适温度(见表1)。

表1 日均气温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蛾量的影响

(5)升温与降温。将日均气温大于前1 d的计为升温日,反之为降温日,相等为等温日。统计持续升温期最长有8 d、持续降温期最长有4 d、等温1 d,结果如表2 所示。剔除最大值对数据波动的影响后,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逐日升高,1~6 d,蛾量呈逐日增加趋势,但在升温的末日大多比前1 d 少;反之,随着气温逐日降低蛾呈逐日减少趋势,在降温的末日大多比前1 d有所增加。等温日诱蛾量也少。

表2 日连续升温与降温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蛾量的影响

2.4 日均RH

RH 值为60%~85%时,日均诱蛾数都在10头/d以上。从RH 值为60%起,随着RH 数值增大,日均诱蛾量和日最大诱蛾量呈增多趋势。RH 值为70%~74.9%时,日均诱蛾量达到峰值,为22.0 头/d。RH 值为75%~79.9%区间,日均诱蛾量有所减少。RH 值为80%~84.9%,日均诱蛾量递减至12.1 头/d。RH 值超过85%时,日均诱蛾量在6 头/d 以下。可见,RH 值超过85%就不利于草地贪夜蛾成虫活动,其活动适宜RH在65%~80%范围,最适RH在70%~80%。(见表3)

表3 RH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蛾量的影响

2.5 风向风速

2.5.1 风向

风向为东南风的天数最多,有136 d,诱蛾总数为2 721 头,日均诱蛾量20.0 头/d,日最大诱蛾量为225 头/d,占总诱蛾量的70.2%。刮南风天数为31 d,诱蛾391 头,日均诱蛾量为12.6 头/d,日最大诱蛾量为42头/d,占总诱蛾量的11.6%。其后依次是西风、西南风、东风、西北风。北风最少,日均诱蛾量为4.2头/d(见表4)。

表4 风向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蛾量的影响

2.5.2 风速

图2显示,日均风级与日均诱蛾量及日最大诱蛾量关联不明显。

图2 风速与草地贪夜蛾成虫诱蛾量的关系

2.6 降雨过程天气变化

2.6.1 日降水量

统计结果见表5,无雨日和大雨日的日均诱蛾量超16头/d,小雨、中雨、暴雨日均诱蛾量在10头/d左右。

表5 日降水量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蛾量的影响

2.6.2 日降雨时长与草地贪夜蛾成虫性诱诱蛾量相关性

从表6可知降雨时间的长短与诱蛾量成反比。

表6 日降雨时长对草地贪夜蛾成虫性诱诱蛾量的影响

2.6.3 降雨日前后草地贪夜蛾成虫性诱诱蛾量变化

将连续1~(1+n)d 降水量都大于0 的相互重叠日前后诱蛾数的1/2,分别计入到雨前1~(1+n)d、初雨日、末雨日、雨后1~(1+n)d 诱蛾量;将雨日间隔1~(1+n)d 降水量都等于0 的相互重叠日诱蛾数的1/2,分别计入到雨前1~(1+n)d和雨后1~(1+n)d 诱蛾量。结果表明,雨前1 d 至初雨日、末雨日及雨后1 d累加的总诱蛾数为峰值,随着时间的前移和后至诱蛾量呈逐日下降趋势。初雨日及雨前3 d 和末雨日及雨后3 d 诱蛾量总和为诱蛾量的86.6%。雨前诱蛾量比雨后占比高,雨前1 d 比雨后1 d 诱蛾量高8.0%。表明草地贪夜蛾成虫在雨日前后3 d较为活跃(见图3)。

图3 连续有雨日和无雨日对草地贪夜蛾诱蛾量的影响

2.7 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量较大之日的天气实况

将草地贪夜蛾日均诱蛾量的多少进行排序,对应日均温度、RH、风向风力、雨前雨后,诱蛾量最多的前12个数,日诱蛾数50头/天以上,日均气温在27 ℃~31 ℃,日均相对湿度70%~80%,东南风,风速多在1.9~2.0 m/s,累加降雨时长在0~3 h,雨前1 d的6 d,雨后的2 d,初(末)雨日4 d,与前述结论相符。

3 结论

草地贪夜蛾成虫活动数量在16.0 ℃~27.0 ℃区间随日均温度升高倍增,在日平均气温31.0 ℃达到峰值,17 ℃~31 ℃是成虫活动适宜温度,27 ℃~31 ℃是最适温度。草地贪夜蛾成虫活动的适宜RH值为65%~85%,最适RH值为70%~80%,RH值超过85%则不利于成虫活动。东南风向利于草地贪夜蛾迁飞入侵,草地贪夜蛾成虫在雨日前后3 d较为活跃。

猜你喜欢

夜蛾降雨成虫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降雨型滑坡经验性降雨型阈值研究(以乐清市为例)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泥石流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