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热电厂扩建工程主机选型

2022-07-01汪枫

能源与环境 2022年2期
关键词:热电供热经济性

汪枫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工业园区的蒸汽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障工业园区的蒸汽供应,热电厂被新建、扩建或者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热负荷的需求[1]。根据国家热电联产产业政策[2],城市和工业园区的集中供热应优先利用或改造现有热源。工业热电联产项目优先采用高压及以上参数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在役热电厂扩建热电联产机组时,原则上采用背压热电联产机组。近年来,许多新型背压机技术不断被提出,其中包括高参数亚临界一次再热技术、低真空回热抽背技术等。本文将从具体实施案例探讨新型背压机技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1 项目背景

某工业园区配套的热电联产工程已建成3×150 t/h 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机组,配套建设1×17 MW+1×19.1 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设计热负荷为低压蒸汽,蒸汽参数为P=1.6 MPa,T=240 ℃,汽机额定工况供汽量为196 t/h。工程2 台机组的额定供汽量为:17 MW 常规背压机供汽量121 t/h;19.1 MW 新型背压机供汽量75 t/h,经减温后满足工业集中区热负荷需求。

随着工业园区热负荷的发展,预计近期园区平均热负荷增长为395 t/h,扣除现状的热负荷196 t/h,还需要提供199 t/h的蒸汽,蒸汽参数为P=1.6 MPa,T=240 ℃。为了满足热负荷的需求,新建供热机组是有必要的。

新机组建成后,新机组和原有的2 台机组正常运行可以满足工业区热负荷需求,原来的3 台150 t/h 锅炉中的1 台可以恢复为备用锅炉,可满足《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中关于热电厂锅炉设备的要求,全厂运行调度更加可靠、灵活。通过新上的机组,提高能源转换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符合国家相关文件要求。

2 机组选型比较

2.1 常规抽背机与深度抽背机比较

为尽可能提高背压机的发电能力,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国内提出深度背压机的概念,福建省石狮热电公司已成功对原有机组进行改造,19.1 MW 背压机也采用了该方案,目前对于深度背压机及其辅助设备的生产运行经验已相对成熟。

深度背压机的方案实质是增加一级回热、调整除氧器加热汽源,系统较常规背压机略微复杂,但在同样供热条件下可以通过多发电获得较大的收益,经济性好。

本项目深度背压机与常规背压机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比较如下:

(1)热力系统方面比较:2 个系统补水的加热方式不同,深度背压机采用低真空回热加热器来加热补水,为混合式加热方式;常规背压机采用生水加热器来加热补水,为表面式加热方式,表面式加热效率比混合式加热效率低,且系统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加热器的疏水回收。

(2)热经济性指标比较:深度背压机1 a 供电量为2.131亿kWh,比常规背压机多365 万kWh,发电标煤耗率约为143.4 g/kWh,比常规背压机约节约3 g/kWh,电厂总效率为89.5%,比常规背压机约提高0.3%。可以看出,深度背压机的热经济性较好。

因此,推荐采用带低真空回热加热器深度抽背机的方案。

2.2 中间一次再热与无再热汽轮机比较

中间一次再热机组较无再热机组可提高机组总体的经济性,但对于小机组而言,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及原始投资。对于本项目供热机组而言,是否采用中间一次再热,也需要分析再热机组的供热参数是否与热负荷相匹配。本项目热用户所需热负荷为1.6 MPa,240 ℃,而根据汽轮机厂家提供的热平衡,中间一次再热机组,1.6 MPa 压力的抽汽参数对应的温度为444.5 ℃,远高于所需的240 ℃,需要增加大量减温水将蒸汽降温,大大降低了经济性,并且减小了机组的出力,因此不考虑中间一次再热的方案。

3 经济性分析

规划扩建热电机组按低真空回热新型背压机的初选装机有4 种方案。

方案一:1 台301 t/h 高温超高压CFB 锅炉+1 台40 MW等级低真空回热新型背压式汽轮机。总装机容量约40 MW,主蒸汽参数13.7 MPa,535 ℃,给水温度256 ℃,供热抽汽压力为1.6 MPa,温度为260.8 ℃,经过减温到235.8 ℃后对外供热;背压0.05 MPa,回热系统为2GJ+1CY,主蒸汽管道采用切换母管制与老厂主蒸汽母管连接。

方案二:1 台310 t/h 高温亚临界CFB 锅炉+1 台42 MW等级低真空回热新型背压式汽轮机。总装机容量约42 MW,主蒸汽参数16.7 MPa,535 ℃,给水温度256 ℃,供热抽汽压力为1.6 MPa,温度为235.8 ℃,对外直接供热;背压0.05 MPa,回热系统为2GJ+1CY。

方案三:1 台301 t/h 超高温亚临界CFB 锅炉+1 台44 MW等级低真空回热新型背压式汽轮机。总装机容量约44 MW,主蒸汽参数16.7 MPa,566 ℃,给水温度256 ℃,供热抽汽压力为1.6 MPa,温度为259 ℃,经过减温到235.8 ℃后对外供热;背压0.05 MPa,回热系统为2GJ+1CY。

方案四:1 台317 t/h 超高温亚临界CFB 锅炉+1 台45 MW等级低真空回热新型背压式汽轮机,总装机容量约45 MW,主蒸汽参数16.7 MPa,566 ℃,给水温度278 ℃,供热抽汽压力为1.6 MPa,温度为259 ℃,经过减温到235.8 ℃后对外供热;背压0.05 MPa,回热系统为3GJ+1CY。

对4 个机组方案进行热平衡计算。为简化计算,管道效率取98.5%,锅炉效率92%。机组“以热定电”,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与设计热负荷年供热小时数一致,取6 900,热经济性比较如表1 所示。

表1 热经济性计算结果汇总表

4 个方案供热能力相同,只是发、供电量有差别。为进一步比较经济效益,采用电网1 000 MW 超超临界纯凝发电机组作为替代机组来补偿供电不足的部分。替代机组供电标煤耗按《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8—2017)1 级限额,取0.273 kg/kWh,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节能效益结果汇总表

通过上述比较,考虑到电网电量补偿计算后,方案四采用超高温亚临界机组3 个高加方案的热经济性最高。

4 结论

本论文研究了热电厂主机选型技术方案,并且分析了4种装机方案的经济性,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在供热方面,4 个方案效果相当,从热平衡可看出,除了方案二外,由于抽汽口温度的限制,抽汽都必须经过减温后再对外供热,方案二抽汽在额定工况下不用经过减温后再对外供热,可以直接对外供热,但是在低负荷工况下,方案二供热温度亦会提高,因此减温系统不可避免。方案四与方案二、方案三在热力系统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回热级数的不同,方案四给水温度高,采用3 个高加方案,热经济性最好。

(2)在“以热定电”原则下,超高温亚临界背压机进汽参数高,焓值大,单位蒸汽做功的有效焓降大,热化发电率高,发电量大。在相同的供热负荷下,方案四超高温亚临界3 个高加的方案,发电量较方案一高温超高压机组多约13%,较方案二高温亚临界机组多约6%,较方案三超高温亚临界机2 个高加的方案多约3%,经济性最好。

(3)考虑补偿电量后的全厂热效率,方案四热效率最高。

猜你喜欢

热电供热经济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热力站供热调节方式的探究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热电机组对石油伴生气组成变化的响应实验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度的经济性分析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度的经济性分析
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热电联产健康发展
美国制定出2011年轻型车平均燃油经济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