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探索

2022-07-01张思英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土壤实验教学实验

摘要:地理实验教学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土壤观察》为例,通过课前观察-课堂实验探究-课后拓展等环节,探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地理实践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地理实践力是提升学生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的重要素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真实情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尝试解决实际问题[1]。地理实验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具有直观性和探究性的特点。高中自然地理很多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都可以通过地理实验直观地、形象地呈现其特点、形成演化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目前,地理学科在初高中阶段一直被视为文科,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设置类似理化生学科的地理实验室和实验器材,加之高中阶段课时有限,学业繁重等因素,地理实验教学很难开展。本文以《土壤》第一课时《观察土壤》为例,通过课前观察-课中实验探究-课后拓展等环节,探索高中地理实验在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对“土壤”这节课的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本条要求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的要求。针对第一课时《观察土壤》,可通过组织学生野外观察和室内土壤样本的观察从直观的角度了解土壤的颜色、感受土壤的质地、探究土壤的剖面结构[2]。野外观察有助于学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野外考察结合起来。室内观察可以通过采集土样,回归课堂使用,也可以通过样本或者图片和视频教学等方式。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有助于学生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本节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中通过采集的土样分小组进行地理实验操作。

二、课前野外观察:

按照以下表格观察身边的土壤,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观察表格中。

三、课中探究

情境导入: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蜡布村迟菜心的种植视频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提出问题:蜡布村迟菜心如此美味的原因?引出土壤的概念

学生活动:通过视频了解到土壤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输送表层,从而掌握土壤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能通过视频本地迟菜心的种植条件这样直观的方式来了解土壤概念,能更好的掌握。认识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土壤,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嫦娥五号顺利返回地球,最大的成果就是从月球上挖了2公斤“土壤”,那么这些“月壤”可以种菜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得出土壤的本质属性:肥力。土壤的组成物质: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设计意图:与时事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从而提升地理实践力。激发了解土壤的兴趣。

承转:土壤是构成土地的要素之一,而土地是陆地的表层部分。那么我们在野外应该如何观察土壤呢?

设计意图:通过前置任务学生对土壤的观察已有了基本的认识,畅所欲言有话可说,参与性强。

探究活动一:观察土壤颜色

设置任务1:播放三张图片,让学生找不同。并介绍其他颜色的土壤。

设置任务2:观察北京中山公园明代社稷坛的“五色土”,他们来自我国不同地方的土壤,不同方位颜色不同。

设置任务3:分析我国各地的典型土壤颜色差异的原因。

教师总结: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也可以作为判断和研究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化的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颜色的差异。让学生对我国不同颜色的土壤分布情况,培养其区域认知能力。在探讨土壤颜色差异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时,学生初步掌握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肥力特征等因素,有助于发展综合思维,为后面土壤形成因素奠定了基础。

探究活动二:观察土壤质地

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土壤,裁剪过的瓶子,纱布、一次性杯子,纸巾等物品。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要求实验完毕完成表格填写。

学生活动:

①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进行实验。

②首先用纸巾包住砂土、壤土、黏土,先感受其湿润情况。在用手揉一揉,捻一捻土壤。

③将纱布上分成三份取砂土,壤土,黏土各200克置于瓶子内,用一次性杯子对三种土等量洒水,观察土壤透水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能全程参与到课堂中,通过观察,动手参与感受土壤质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综合实践力。

探究活动三:观察土壤剖面图

学生活动:观察土壤剖面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森林土壤自上而下分为哪几层?

2.森林土壤不同层侧的土壤在颜色或质地方面有什么差异?

3.森林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壤组成成分可能有什么差异?

4.两种土壤剖面的差异是什么?

设计意图:土壤剖面的观察和挖掘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在学校附近很难找到理想的土壤剖面,同时也不可能带领全班同学到野外挖掘,因此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体验。通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辨清楚森林土壤与耕作土壤的区别,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改造作用。

课后拓展:教师提出问题:野外观察土壤除以上方面外,还可以通过哪些角度研究土壤的特點?如何设计实验来进行土壤特点的研究?

设计意图:根据前置作业,让学生对土壤野外观察的角度了解地更加地全面。

板书设计:

設计意图: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归纳土壤观察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1.整合教材资源,选择合适内容进行地理实验

地理教材是由多个地理专家严格依据国家地理学的培养目标、多次修订编写而成,具有科学性、知识性、活动性、趣味性的特点[3],利用好教材中的重要资源,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达成。高中自然地理原理、规律较为抽象,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晦涩难懂,对于学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设计地理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观察、记录、反思,将抽象的地理知识更加地直观、立体、可视化,降低学生对地理的畏难心理。例如,热力环流原理,流水地貌,洋流等形成过程较为抽象,通过演示实验加深理解。

2.设计问题链,引导实验探究

在地理实验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设计问题链,层层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推测、归纳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3.注重学生互动协作

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实验,通过小组分工全员参与地理实验过程,尤为重要。哪位同学负责实验流程设计,哪位同学负责操作,哪位同学负责观察记录,哪位同学负责汇总等,明确分工与合作,让每位学生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都能感受到地理实验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有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王明娟.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研究-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20.

课题名称:《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以增城区荔城中学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为例》;

课题类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专项研究;

立项编号:GDHY-2019-Z-b042。

作者简介:张思英,1984年5月生,女,汉族,河南浚县人,硕士研究生,中学地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地理教育,工作单位: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

猜你喜欢

土壤实验教学实验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土壤的平行宇宙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