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非遗”课程教学实践创新

2022-07-01王天岚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非遗艺术教育传承

摘要:高校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利于培養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会促进人文素质、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本文以“非遗”的传承与实践为基础,阐述了高校艺术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运行方式与实践。以及产生的成效与思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非遗;艺术教育;传承;创新

一、高校“非遗”的传承与实践背景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工匠精神,加强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建设一支适应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在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的精神要求下,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传授了有特色的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还大大地拓展了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使各地高校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也朝着多样化、灵活性等方向发展,构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有志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后备力量。

二、高校“非遗”的传承与实践条件与作用

(一)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保护是刻不容缓的,而其保护核心在于传承,但因为它的特殊性又使得它的传承人培养更加困难,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道路上,各方力量都是不容小觑的,而文化聚集地高校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责任。高校丰富的设备、技术和场所,尤其具备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这些都决定了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了“非遗”的主要继承人。从这一角度看,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引入“非遗”课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并形成良性保护与发展模式。

(二)作用

创建“非遗”文化平台,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利于培养艺术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会促进艺术生的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的提升,这当然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育人的同时,但首先还是得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若能将“非遗”传承的相关内容融合到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建设中,可从多个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艺术生们的品位、素质、情趣等。如让学生参加传统工艺的学生社团,开设相关的艺术活动,将传统工艺文化引入校园等。组织“非遗”活动,进行“非遗”进高校等系列传统文化讲座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对“非遗”企业和各类民间工艺作坊进行实践调研,了解传统工艺流程和生产状况,激发学生对“非遗”工艺的兴趣,结合专业鼓励学生对“非遗”工艺进行创新。在走出去的同时,还要请进来,高校可以邀请传承人进驻校园,丰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的学习与创作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技术、设计、生产、创新四位一体化。这样实现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与创新素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校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三、高校“非遗”的传承与实践运行方式

(一)建立地方高校教育与非遗文化相互推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首次提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高校的课程内容,并强烈要求高校能够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责任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不断地加强全国民间文化的教育与宣传工作,让学生与人民大众真正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尽力地去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1所示,学生在良渚博物馆实地考察分析文创产品的地域特色、种类及设计形式。高校艺术设计学生所接受的专业技艺培训一般都是时尚前沿的代表,实践教学也是与现代设计接轨的,可以说对传统民间艺术是知之甚少的。而高校艺术专业教育设立专门的非遗教育实践课程,给现有的设计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打破了传统的艺术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避免文化遗产的消失与被破坏;同时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保护非遗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的热爱与创造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形式,延续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对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显得更具民族性、更国际化,更具特色,更有创新性。

(二)设置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众所周知,“非遗”仰仗的是精湛的传统工艺,这就要求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需要掌握诸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设计方法学、材料的研究学、工艺技术学、民间文化的历史学等,如图2所示,标志设计课程中通过产品标志了解非遗企业背景、文化、产品及未来发展。同时,结合课程内容对非遗企业品牌进行再设计,如图3所示。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探究非遗手工艺技能与传统文化的精髓等;另一方面通过非遗文化课的传播,可提高高校艺术人才的创造力与创新力,进而使得传统工艺得到发展与流传。高校艺术专业大都设置了专门的艺术课程,包括考察类与主修类。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两类课程中合理地配置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关的非遗教育实践活动,比如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文化相结合,开发适应本土地域的传统工艺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感受本土的传统艺术,并增强学生收集、整理资源的实践能力,开拓艺术眼界,积累艺术知识,最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非遗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源的整理与储存。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拓宽了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建立传统文化氛围,对非遗项目进行专项设计,并能够通过开发设计创新产品,从而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与艺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所

高校的艺术教育一旦涉及非遗,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会更加综合性、更加复杂、更具特色。高校艺术类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甚至不可缺少一些与艺术相关的人文历史信息,甚至包括一些民间传统工艺技能,比如众所周知的刺绣技艺、陶艺技艺、染料技艺等。还得具备灵活的学习能力,懂得将传统手工工艺灵活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简而言之,高校所需要孕育的艺术人才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力,比如自然、历史、音乐、美术、文学、科学等,真正做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优势互补、融会贯通。因此,可在高校艺术专业领域设立专门的非遗场所,让民间文化与艺术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实地教学实践,使得艺术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知识架构上都能得到重新调整与组合,如图4所示,并且,可以拓展到相关专业都能参与其中,对非遗传承实施有效的绑定和共享资源。6510A994-04A6-4F93-8B10-1B089139C7A9

(四)探索“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高校艺术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中可以适当加入非遗文化基础课程,还可以将非遗课程详细地划分为专业课程与拓展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比如,可以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聘请专门的非遗传承人来授课,如图5所示,以便学生能够掌握“非遗”的工艺技艺,并由教师从旁协助分解指导。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直接抓住重点要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最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拓宽高校艺术类学生今后的就业渠道等。

(五)建立非遗资源库

培养人才固然重要,但还得学会对非遗文化进行信息整理与筛选,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新的教学策略,积极地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我们需要建立非遗资源库,一则是储备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二则是储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资源。前者的储备,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信息的汇集与保存工作。后者就是整理与汇总非遗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包括教学大纲的设置,课程的设定,教学实践的策划等,以备今后学习参考使用。

四、高校“非遗”的传承与实践成效

(一)在培养目标方面

将非遗放进校园、放进课堂、放进教材,实现非遗保护、继承与高校艺术教育共享资源、共同进步,不仅使学生掌握非遗基本理论知识,还得熟悉非遗项目研发过程,甚至要了解非遗领域的基本法规、政策。对于教学管理与评估制度方面,必须确保管理与评估制度的完整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与公平公正性等,甚至要做到规范化、有秩序地实施执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走进艺术专业殿堂,就是将民间传统艺术与主流艺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学习,可以更好的促进艺术设计的创作发展。同时,艺术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也会自主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优秀传统文化类型来学习与研究,真正做到各取所长,物尽其用,传承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艺术类学生对本土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热情肯定会高涨,进而促进民间艺术精髓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传承与创新,培养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与个性化发展的新型实用型的艺术人才,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做到发扬光大,并世世代代相传下去,甚至走向世界。

(二)社会效益方面

在“非遗”传承与实践过程中,不仅传授了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还大大地拓展了高校艺术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服务效果。通过学校组织,与非遗传承人访谈、参观调研和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方式了解“非遗”文化,宣传“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从乡村文旅、“非遗”产品品牌打造、到参与指导地方红色文化基地、绿色农旅產线、复制传统工艺,助推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尤其在课程中对非遗品牌的再设计理念,使之成为知名的地方文化品牌,提升市场价值,扩大其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和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还能有效地提升我国民族文化的创造力与国家的软实力。

五、结束语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及围绕地方非遗企业应用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新”问题。在提高认识,分析问题,正视差距中努力寻求缓解现代设计创意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和问题。在续接传统的同时“据旧开新”,真正实现艺术设计“本土的、传统的、是时代的、有个性的”境界。形成具有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的专业教学特色,并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作者简介:王天岚(1974.11—),女,汉族,杭州人,教授,研究方向:视觉设计,传统文化研究。6510A994-04A6-4F93-8B10-1B089139C7A9

猜你喜欢

非遗艺术教育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