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下高校短视频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2022-07-01刘若云曹家华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短视频教学改革

刘若云 曹家华

摘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领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投资者和资金的注入为短视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短视频领域的高速发展,行业的发展从求数量转向求质量,对人才的需求从技术型人才转向创意型人才,行业的需求的转变,对高校短视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短视频创意人才的人才要求、培养方式、培养融合三个方向进行探究,在分析短视频创意人才培养与专业教改融合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并就短视频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短视频;创意人才;人才培养研究;教学改革

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领域高速发展,短视频的人才的培养受到业界重视,业界对短视频人才内容制作等方面的人才有需求,在5G背景下学校面对社会需求的转变,开始注重短视频创意方面人才的培养,短视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成为各大高校拓宽就业的渠道。短视频创意课程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拓宽就业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高校作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基地,要自觉的肩负短视频人才培养的任务,特别是戏剧与影视学科在短视频人才培养上具备一定的优势,进而戏剧与影视领域在具备较好的试听教学模式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进行升级,把新媒体创意能力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从技术层面和创意层面分析短视频的特点和风口,研究短视频制作方式和传播方法,还要短视频的发展情况优化教学体系,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

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戏剧与影视学科的教学以电影制作、表演训练、剧本创作等课程为基础,在短视频人才培养上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由于教学中对于人才培养呈现周期长、创作需求高制作周期长等特点,与短视频领域需求的“短”“平”“快”的创意先行的思路有一定的不同,这也要求高校在人才培養上进行转型。在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传播与发展收到众多高校的重视,面对大众传播的需求众多高校都开辟专门的短视频部门、团队等,这也看到了短视频领域对于教育领域的重要性。然而现阶段,短视频专业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新媒体理论相关的课程,但或多或少与实践缺乏融合,同时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仅围绕其他课程对学生提出制作短视频的要求,会造成学生对短视频敏感意识不足、制作技术不足等,所以我们不仅要构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同时要夯实制作技能,且要培养人才的创意能力。

一、培养具有技术和创意能力的复合人才

在5G的大背景下,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 等技术纷纷进入短视频行业,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媒介传播方式,构建起新的智能传播生态,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社交化、视频化、交互化丰富着短视频人才培养的边界,在网络传播的“读频时代”中,高等学校如何培养人才是对高校和行业的一次挑战。作为与短视频接触较为紧密的戏剧与影视学科,更需要借助短视频进行破局,转换人才培养的走向,培养具备短视频创作和创意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5G时代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新媒体类的课程,课程的整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以新媒体理论为主体,注重讲述新媒体理论,主要围绕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等方面,注重对媒介、新媒体等理论的讲授。第二类以影视创作课程为基础,从影视画面、影视声音、影视剪辑等方面进行,其本质还是影视创作类的课程,在最终的课程作品评价则是以短视频为主,其课程本质依然是影视创作课程。

这两类课程的实际表现都与现在市场对于短视频创意人才的需求有所脱节,以第一类课程为主体培养的学生,易走向对新媒体的理论研究的桎梏,出现技术与理论的脱节,从而难以转化成短视频创作人才。第二类课程为主培养的学生,能获得基本的影视创作的能力,但在对于短视频的创作多依赖于学生的自觉行为,而非带有新媒体意识的创作。从上述来看,我们也需要思考,对于当下的短视频人才的需求,我们应该培养培养具有技术和创意能力的复合人才,这也要求我们的课程需要求新求变,我们既不能单纯的走向对新媒体的研究,也不能纯粹的讲授影视创作内容,而是应该把两者相结合,同时研究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特点,进行教学培养。这也要求该类课程依托短视频平台为基础,从短视频传播特点、运营特点等方面进行理论讲授,结合短视频的具体要求,例如竖屏结构、一镜式叙事等方面进行实践类课程的安排,也要求对学生具备把握社会热点,具备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可视化操作能力,从而成为具备复合培养具有技术和创意能力的复合人才。

精准营销的重要依据,其通过搜集数据进行用户行为画培养创意型短视频人才,就需要对人才培养的思维进行转变,最为主要的就是对培养模式的转变,在短视频创意人才的培养中培养模式需要从。首先,对短视频创意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调整授课思维,从以往戏剧与影视学科的“手把手”的导演式教学,转向引领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创意的敏锐性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从教授者向参与者进行转变,新媒体依托网路媒介有着高速传播、瞬息万变等特点,所以教师需要融入学生的创意团队,教师也需要积极丰富社会热点,告别以往的唯书本论和经验论,需要自觉探索当下热点,带领学生掌握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二、短视频创意人才的培养方式

5G时代下对于短视频创意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三种条路径进行转变,课程体系、师资能力两个方面提升短视频创意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

(一)短视频创意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上文中提到现在对于短视频人才的培养课程的缺失是高校在该类人才培养的主要阻碍,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为主导,以短视频创作技术为核心,与短视频平台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理论教学部分,充分结合新媒体理论和影视理论等跨学科知识,运用跨学科理论让学生理解对于短视频创作的理论基础,结合当下短视频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需要在课程体系中纳入新媒体运营、网络传播法规等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大数据等媒介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解读。78F8C064-13D2-49E5-BCC2-0533F42DCA1C

在实践教学方面,短视频人才培养可采用项目制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在教学之初开始一个新媒体账号作为学生的实践平台,学生的作品直接发布到平台上,借助平台数据和教师审核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整体考量。教师可以与学生联合进行虚拟创业项目,共同参与到短视频制作和短视频平台账号开发中,不但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动态。同时对项目进行阶段的分析研究,要求学生写作项目分析报告,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在短视频创意人才的培养中,对学生的多元化能力的要求,技术和艺术创意能力并重的要求,也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短视频创意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多元化的能力,同时应该具备新媒体创意思维,短视频人才师资需要打破传统需求上进行变革,从而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性。

(二)短视频创意人才培养的师资能力

短视频创意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师资既要具备多元化的能力基础,同时也需要具备短视频创作的实践基础,这样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那么怎么能实现师资能力的提升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呢。这里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

第一,对教师能力进行培养,选择具备一定短视频创作、新媒体理论、影视技术等方面能力的教师,采用校区跨学科培养,校外新媒体企业顶岗的培养模式,这样能对教师的能力进行提升,让教师具备复合能力,从而促进课程体系的支撑,为教师提供继续深造和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行业的相关学术研讨和交流会议,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对短视频创意、创作方式的掌握程度。但是往往对于独立教师的培养,也容易造成培养周期长、上岗慢等特征,所以我们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

第二,组建教学团队聘期多种学科教师以及校外的“业师”组建教学团队,让教师在团队中自觉培养,这样不仅能快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调动学校的教学资源,采用跨学院、跨学科、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着实有效的教学团队。把双师教学模式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聘请行业专家来到学校担任“业师”,参与高校的培养方案制定和实际教学工作,而业界导师的授课模式可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例如学术讲座、在线直播、圆桌会议等。

在短视频创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自觉转换自己的位置,从过去理论课程的讲授者、实践类课程的导演者,需要转化成项目的参与者和学生辅助者,教师不单需要深度参与学生的项目同时也应该结合学生创作和运营的♂?阶段进行辅助性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短视频创作和运营的具体流程。同时教师也应成为一个新媒体的从业者和学习者,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研讨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与学生组队或独立参与到新媒体公司的项目中,用项目带动认知能力和培养能力的提升。

三、短视频创意人才培养的融合

(一)校企联合培养

高校可以与新媒体企业展开合作,让教师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从事新媒体工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组织相关教师定期到短视频企业挂职进行训练,让专业教师熟悉短视频行业发展的现实动态和账号运营运作流程,增强教师对短视频行业的系统化理解。让教师获得丰富的短视频视频制作实践经验。经过实践训练之后,教师能够在新媒体专业教学课堂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自身经验和课堂案例,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中。

在短视频人才培养上,校企互动、产学研融合是直接提升教师能力、学生成果的手段,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而在高校短视频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就可以深度借助企业能力。

5G频时代尤为强调人才的的短视频实际创作创作和大数据分析能力,高校需要在全校学科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联合培养,帮助学生在实际的短视频运营中具备较好市场意识,获得短视频创意的职业思维意识。

同时高校可同短视频新媒体公司,共同建立探索建立短视频产品开发联合工作室、新媒体数据分析室等积极运用高校在数据分析上的的优势,建立高校IP、学生IP等与企业深度融合,聘请资深短视频创意者、技术人员到高校授课,参与到上文提到的高校的短视频师资团队,从课程设计到最终产品产出,力图打通理论和实践壁垒,实现对短视频创意人才的培养。与高水平公司合作,可以让学生建立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短视频产品创作和大数据分析实践技能为目的创意思维。企业和高校可以在课程培训对学生短视频自媒体创业提供扶植和帮助;同时校企合作能有效对接政府和社会资源,承接政府和企业相关短视频创作项目,以“项目制”构建学生的短视频创作和大数据分析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对学生的系统性培养。

(二)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2021年,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广电总局等多部委出台30多个涉短视频监管规范性文件,涵盖内容管理、平台治理、从业人员、服务算法、账号管理、广告、税收、语言文字、反食品浪费等全领域各环节。其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短视频是主题宣传全媒体传播工程的重要节目形态,把短视频作为拓展产品开发和衍生产品市场,提升内容产业价值链的重要内容和拓宽走出去的渠道和方式。《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探索短视频主播、数字网红、直播带货等虚拟形象在节目互动环节中的应用,研究IPTV、互联网电视大屏端短视频业务服务技术和方式。《关于加强互联网电视短视频业务管理的通知》对短视频业务进入互联网电视提出明确管理要求,扩大短视频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构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大屏短视频生态。

(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课程开发的核心目的始终是培养人,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具备正确价值观的人,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关口,特别是新媒体类课程就需要在课程体系的建立时候强调思政的引导作用,在当下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造成错误价值观的短视频也有一定的阐述。短视频作为传播信息的一大通道,培养作为产出者、运营者、使用者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更应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建立学生到从业者转化的正确价值观,尤其是专业课建设应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背景相联系,强调培养从短视频创作过程到信息整合接受过程,学生都需要建立正确的观念,最终自觉在短视频创作中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应将马克思主义文化北京与戏剧与影视学科专业认知、课堂教学、课程实践等活动的全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方案到培养模式的具体执行,充分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籍、地方文明精神、红色文化、时代楷模等方面内容渗透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在人才的逐步培养中最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内化到新媒体创意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推动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结语

5G时代的背景下,培养高水平的短视频创意人才是高校和行业的共同期待。在短视频创意人才的培养上,充分调动学校资源的融合,进行校企的培养融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在逐步的实践中完善短视频创意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在行业变革基础上,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更好地培养适应5G时代发展需求的短视频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探究[J].沈忠杰.传媒论坛.2021(12)

[2]短视频化:新闻舆论引导新趋向[N].李飞雪,李涵.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03)

[3]媒体融合视阈下高校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杨扬,张文忠.编辑学刊.2021(01)

[4]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新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J].郑旭,唐凯芹.今传媒.2015(07)

作者简介:

1.刘若云,女,1964年7月31日,吉林长春人,工作单位: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职称:导演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导表演艺术研究、戏剧与影视学。

2.曹家华,男,1992年4月29日,辽宁辽阳人,工作单位:沈阳城市学院,职称:导演系助教,主要从事导表演艺术研究、戏剧与影视学。78F8C064-13D2-49E5-BCC2-0533F42DCA1C

猜你喜欢

短视频教学改革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