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烟火凡人心,此中真意需细品

2022-06-30张洁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汪老人间烟火烤肉

张洁

“烟火”即炊烟,“凡人心”即世俗人之心。《一日禅知》中写道“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抚慰世俗人的思想,漫步在汪老的散文世界里犹能体会深切。

从《故乡的食物》到《四方食事》,汪老仅谈吃的散文就多达三十二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在中国文化里最有发言权,我们不仅追求吃,还吃出文化和哲学。吃才是最真实的生活,最寻常的人间烟火味。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老,在吃货界也是一位资深的达人。但在他的笔下,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大多是故乡常见的食物,无论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的高邮鸭蛋,还是“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的以绳络悬于井中的西瓜,食物的色、香、味、态,透过文字,扑面而来。

“贴秋膘”是流行于北京、河北、东北一带的民间习俗,主要是指在立秋之日,人们“以肉贴膘”,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但在北京,“贴秋膘”专指吃烤肉,更是讲究。得下馆子去专营烤肉馆才能享受带着柴木清香和烤炙焦香的烤羊肉。

《贴秋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一如既往的朴实、平淡文风,但丝毫不影响泛着油光焦黄鲜嫩的烤羊肉,冒着火气与肉香,醮着文字的佐料,被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大快朵颐。“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这吃法很江湖;“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这吃法很随性。

白话如常,寥寥数语,就把北京人豪爽洒脱的性格勾勒一二。

文中关于北京烤肉渊源的考证,汪老从《中华腌菜谱》到《元朝秘史》,从内蒙古到新疆,从齐白石替北京烤肉老字号之一写的“清真烤肉宛”,再到写信向语言学家朱德熙求证“烤”字来历。古往今来,天南地北,典籍人物,一一考查求证,吃一个北京烤肉,要吃出讲究,秋膘就要贴得明明白白。

文中对北京烤肉炙烤方式方法的描写,对北京三家著名烤肉店的考据,无不显露出一个高级食客与普通吃货的本质区别。普通吃货吃的是滋味,高級食客不仅尝味还要吃出来龙去脉,品出文化意蕴,文雅之气于烤肉的烟火味中脱然飘来,却又相得益彰。

当下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在时代洪流裹挟中奔涌向前,可能会产生迷茫和不安,在汪老《贴秋膘》一文中,却为这样的人们开出了一道治愈良方——好好吃饭,用心吃饭,讲究吃饭,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

就像汪老在《人间滋味》里写的那样:“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猜你喜欢

汪老人间烟火烤肉
与酒肉无关
独挂风帆汪洋行
石林夏木繁 人间烟火香
火锅,最美的人间烟火
诸葛古村的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在汪曾祺家抢画
烤肉自助
在汪曾祺家抢画
冬夜最宜读汪老——漫说《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