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多媒介语境下艺术的审美发展与反思

2022-06-30施学顺于婧

艺术评鉴 2022年11期

施学顺 于婧

摘要:面对审美代沟乃至社会文化的分化,我们应该以一种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态度,永远在追求艺术与真理的道路上秉持更加开放、宽容、平等的胸襟和姿态,以多元共生的状态激活自身文化创造而达到文化自信。任何一种方法与观点都不能成为唯一,只能是一个阶段性地呈现,我们或许只是在整合整个时代的碎片,去追寻完整的世界。

关键词:审美接受  多媒介  社会审美发展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1-0171-05

一、多媒介语境下的审美研究意义

当下审美发展愈加多样化,“从源头来讲,一切个体审美活动的开始都源于审美主体的审美选择,主体有什么样的审美选择,决定了什么样的审美认知内容和审美体验结果”。审美选择的多样性决定了审美接受再创造的多样性。当下艺术创作的形式与内容,由传统的架上绘画逐渐转向多样化趋势发展,而且这个趋势也越来越不可逆转,并且衍生出的多媒介语境下艺术的情景化信息整合构建也趋于完善,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使得“行为感知的复合化审美体验效果相较于传统艺术更加剧烈和深刻,形成了当下智能多媒介语境下艺术审美选择的新范式”。所以掌握了解个体与社群的审美选择和偏好,实现在审美上的个性化需求,对当下多媒介的艺术化应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当下的社会审美发展趋势

传统模式下艺术创作、审美接受、艺术批评都是处于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独立审美活动,难以形成共同时空下的审美互动,而现代科技改变了这个传统的审美模式。“智能媒介特征下的艺术作品则明显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的特征,并且在艺术创作过程和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艺术作品也不再局限于艺术家独立完成,通过网络,创作发起者可以选择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同时连结群体共同参与完成(以实现一个共同目的或完成一个共同过程为基础)。相较于传统的关起大门等待灵感、苦思冥想的创作方法,从另一种层面来说,群众一起参与创作不乏为一种革新。而当下多媒介艺术的发展构建了一种第二环境,即“信息环境”,能更好的全方位的将审美主体代入到这种“灵境”(虚拟现实)之中,“第二环境”打破了国界、文化、语言上的差异,且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复合化构建更加完善,使得这种虚拟空间变得更加真实,更独立完整。

在创作时,主体通过多维的媒介帮助真实代入艺术创作的形象之中切身体会进入一种“身份嬗替”的状态,打破了空间时间的界限,获得一种原生直觉,智的知觉系统被赋予一種魔幻化的“超切”精神,实现精神上的觉醒,这也是现当代艺术观念为上的内核。借由它构造的“灵境”可以轻松进入宗教信仰、心智学、无意识世界、精神学等层面,否则观念无法深刻。因为一切理性的东西用科学与逻辑都可以解释,而非理性、无意识、纯意识、玄学,亦或是三维时空之外的更高纬度的东西目前科学无法完全解释清楚,这就给艺术与审美留下了阐释与想象的空间,此时艺术共鸣的产生不只是得力于观者所看到的东西,而是创造,尽管它们并不想代表自身以外的任何东西,但它们在我们身上唤起了情感共鸣。艺术性也就在这里得以诞生。审美主体通过与艺术作品的全方位互动,使得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与意义升华,并且每一个人的自我价值都得到了发挥,创造性的能力得到实现,获得极大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传统概念中完全依靠主体审美能力的审美边界也因此被打破。

当下兴起的VR技术、线上展览可随时随地进行艺术审美活动,消除了生活与艺术的距离感和仪式感,还原于自然。相较于传统审美,审美主体在进行艺术鉴赏时模式是单一的。而多媒体的复合式体验则是多维度带动着主体的知觉去进行审美,从最直接的感受出发去把握时空。此时,观看、接受与反应、公布和释放能力的提高都互相交互,渗透在大脑中。我们对艺术的感觉、学习与转化也是如此,身体是最直接的,特别是身体当中的感觉、触觉、听觉等是觉受艺术最灵敏的机制。古时候的人就极为注重身体的感觉、感知、体认与体悟。《周易》中“咸卦”强调“近取诸身”“感通”,可谓深刻地道出了中国哲学根身性的观察方式。对此,李贽进一步解释说:“天下之道,感应而已”(《九正易因·咸》)。王夫之亦言:“天下无感而不通矣。”(《周易内传·咸》)。而多媒介打破艺术展示的时空限制,通过空间、音乐、影视、多模式的复合体验使观者有比原来的艺术作品更强烈的沉浸感,放大人的感应,探索一种深度空间,把存在者带入和置入它所在的东西之中,感知意识本身的逻辑。在传统审美模式下,人们的审美感受本来就趋向于超现实的虚幻,是一种真实下的幻觉,但长期单一的审美模式会导致审美疲劳的产生,已经不再满足原有模式下精神上的满足与感官上的享适,而是期待以更加强烈更加刺激的幻觉去克服幻觉。

人们以前观看展览都需要极强的仪式感,带有强烈的审美期待去接受审美。而当下艺术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诸如网络、手机、家庭生活用品的审美化运用无缝衔接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审美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格式化的审美期待模式以每一次巨大的心理预期隐退,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审美期待的全方位融入生活,平凡贴近每一个人,以随时随地的状态即可进入一种艺术审美中。艺术传播越来越大众化,便利快速,艺术成为了生活,生活成为了艺术。

这里引用杜威的美学观,“基于一种整体性的身体自然主义,他反对康德哲学所造成的一系列二元的对立,比如感性与理性、身体与心灵、物质与观念、思想与情感、形式与质料、人与自然、自我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和手段与目的。杜威也反对艺术与日常生活、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纯艺术与应用艺术或实践艺术、高级艺术与通俗艺术、审美与认识和实践、艺术家与普通大众的分离。他主张恢复审美经验同生命的正常过程之间的连续性,主张艺术不应该高高在上,不应该封闭在高校课堂、博物馆、剧院和音乐厅中,而应该回归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

虽然这种数据化作品相较传统来说,是经由作者一笔一划的涂抹“灵晕”(光与神性)的隐退,可是另一种“灵晕”也从此而出现,建立起人类和宇宙的情感纽带,将宇宙装入人的内心世界,聆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灵魂显现出遥远的事物,使我们如同恍若亲临目睹一般,体验那若即若离的感受。

“智能媒介的艺术审美发生已经有了新的解读,审美认知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向全息投影的数据场景的情境化信息整合构建,行为感知的复合化体验效果,让审美对象超越了传统的美学属性。”并且在现实世界中的某些规则、原则,在第二环境中被打破,违反与逾越,创作主体的心态更加自由。人们在“第二环境”达到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是一种更加自由、民主、敞开的状态。正是这种自由的喜爱,这种审美状态将我们置入陶醉感之中,也即获得美的本质。

三、科技时代对审美选择的影响

相较于艺术始于原始巫术的说法,通过原始信仰的方式与天地沟通获得收获与现代艺术家所追求的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现代艺术家通过现代多媒介的信息构建,人人都可以打通物质与精神、过去与未来、有意识与无意识、科学理性与直觉感性,在巫师手里也就是艺术家手里,万物皆有灵力,这种灵力也就是艺术的最大源泉。

技术发展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影响着人类的审美活动。有一句话说“跨界创新,技术引领未来生活,笔者觉得可以表述为跨界创新,技术引领未来审美生活。未来的审美生活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场景化、自由化,通过AI交互,进入以人为中心的自由审美时代。“当今人类尝试打破二元对立,走向意识与物质、身体与心灵、人类与机器和谐共存的美学愿景。”并且在艺术创作之中融入纳米技术、微生物学、虚拟现实、人工生命、神经生理学、人工智能等其他学科,多学科交叉综合运用,艺术的发展已不再强调门户之争,完全服务于现代人类对于美的追求。

多媒体语境下以感觉的强化而达到对空间和时间的渗透,或者说,时间已经融汇于感觉之中,时间即感觉,通过多媒介的交叉互动沉浸式体验,主体审美感觉到的便是存在。“以时间感觉情绪记忆的跳跃,重构时空秩序,时空互渗的心理结构语境。”将生命的存在永远定格在瞬间的审美体验之中,达到一种瞬间既永恒的“灵境”。

这种审美心理的结构或许可以被称为“有意味的形式”“符号的功能与符号的意义全都融汇于一种经验,即融汇成一种对美的知觉和对意味的直觉。”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知觉,积淀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

但是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一味地追求形式,缺乏其中的意志力量,缺乏了内在艺术表现力,一味主张表现,追求所谓色彩的“精神性”“放射力”“形式感”、光的“神经震撼”,一味加大表现空间张力,缺乏真正“人”的精神力量。“这不能称之为是艺术品,只能是产品,制造品,不是創造品。艺术品的出现是将人的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艺术品是情感的形式,也就是能够将内在情感系统的呈现出来供我们认识的形式”。罗丹《法兰西大教堂》中的段落:“我们仍然名之为审美力,我们的审美力,为什么这样含糊、这样薄弱?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关心物质而漠视精神的时代,艺术里的审美力已被排斥。人们不屑在这方面下一点实实在在的力量。”这里的力量是某个创造者,指在强力意志并且通过强力意志,应该有某种东西被创造出来,是使某物变得不同,并且是本质上的不同。在维特根斯坦的《文化与价值》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的意志具有赋予事物价值的魅力”。而一件完美的作品其真正的艺术空间结构,是视觉+心理整体艺术感受的效果,我们在感受经典艺术作品时,视觉、知觉总是在灵性十足的表象,不确定的意旨中,感受那磅礴的审美力,在恍惚迷离的心理氛围中,进入生命精神的自由境界。人们的意志进入一种无意识、无功利的淳朴状态,审美价值得到重构,得到新的价值。“无功利的自由的喜爱,无功利性的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觉方式,它要求人悬置自身的生理、道德、政治、认知等功利性心态,从而以一种独特的审美态度去欣赏创造美,现代性审美的自律性使得审美主体摆脱了与现实世界诸多功利性因素的制约性关联,从而确保了人的精神独立与个人自由。”才是对审美之行为和态度的真正解释。

多媒介的审美方式也并不是代表全部和否定所有,它也只是提供另一个视野承担着时代责任和精神价值。尼采也说过:“柔弱无力的美憎恨知性,因为知性能做到它做不到的事情,精神的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免于蹂躏的生活,只有敢于承当死亡,并在死亡当中得以自存的生活,精神之所以这样,乃是它敢于面对面的正视否定的东西,并且敢于上前去。艺术是生命的兴奋剂,是某种刺激和提高生命的东西,它是永远的渴求生命、且渴求永恒生命的东西。”

四、反思与批判

“了解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审美旨趣、文化品位的差异,也包括不同阶层、不同社群的同代人之间美学趣味、生活方式的差异化。”追寻现代人类的真正需要、绝对需要,这对于艺术未来的发展道路有着指导作用,也更符合当下人们的需要去创造。这种进步本质上包含着一种提高、提升。只有在不断地提高中,有高度的东西才能保持高高在上,而不是一种对以往高度的简单固守,找到了符合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完事了,固执沉醉于其中,时代在向前,这种简单的固守最终依然会衰竭。

“只有具备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才可发展为丰富多样的现实性。从艺术史的角度去看,“历史看似是过去,但也是未来,更是现在,谁能成为时代的引领者,谁便融入了历史,谁能勇敢的推动潮流,谁便是时代的前卫与先锋”。

从艺术审美实践来说,艺术的审美活动离不开视觉形象,而审美与形式是视觉艺术的两条腿,语言与符号是视觉艺术的两只手,思维与意志是视觉艺术的神经中枢与金字塔的塔尖。现代艺术的审美大多注重形式的表现,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不论形式多么凸显,也只是视觉艺术身上强健的肌肉,但不论再怎么发达,也是依托在视觉艺术上的一部分,而不是空有发达组织没有骨骼支撑的“肉”。不论是形式、语言、符号都是视觉艺术作为一个完美状态“人”的表现,一切的行动都需要靠意志的中枢构架来驱动,但是也不能空有意志,而没有四肢的配合,否则那也不能自我行动,自我发展,一个非常畸形无法正常生存的“活死人”。所以在一件艺术作品被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接受的时候,应该是能感受到色彩、形式之后磅礴的意志与思辨,而不是“乱花迷人眼”。不应该也绝不能让伟大的艺术在现代沉沦,让艺术丧失了它的本质。

我们还要值得警惕的是,过于视觉震撼,灵魂启发、觉醒的作品,会削弱观者的意志,因为我们只能从别人的作品中去得到他人的意志冲动,却不能时时感受到自我本体的意志力量,可以归类为叔本华阐述艺术本质是“生命的寂静”,正是因为创造者意志的冲动导致了在此的不幸。这里和上文的尼采所说的艺术是生命的兴奋剂看起来颠倒矛盾,但矛盾未必就是反对尼采和叔本华对艺术的阐述,反而可能是赞成他的证据。

“伟大的艺术之所以是伟大的,乃是因为他们的人类历史性在此范围内完成着一项决定性的任务,即:他们以作品方式使存在的本质展开出来,并且把这种展开状态保存在作品当中。艺术和艺术作品必然仅仅作为人类的一条道路和一种逗留而存在,伟大的艺术之所以伟大,首先不仅仅在于被创造的东西高品质,更因为只要他是这种‘绝对需要’,也就可以在等级上是伟大的,而且必定在等级上是伟大的。”

当我们以这样的思维去创作,从源头去引导审美发展,整个审美环节才是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而当这样的作品被创作出来时,它是节奏、和谐、韵律等形式因素的集合体与生命的凝结,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情感和价值。敢于做生命的真正使者,也必然不会消沉在历史的滚滚巨轮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希竹,金晓艳.智能媒介语境下艺术审美选择的新范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132-137+171.

[2]强东红.纯艺术系统的彻底解构——《艺术的发明:一部文化史》导读[J].民族艺术,2021(02):159-168.

[3]王亚芹.后人类主义与身体范式的美学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20(05):98-104.

[4]曹亚丽.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4.

[6]武月.幼兒图画书教学中的游戏精神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7]余开亮.当前美学研究的三大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21-05-10.

[8][德]海德格尔著.尼采 上卷[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9,104.

[9]马中红,任希.国家美学与社群美学的分野与对话——以“央视春晚”“B站拜年祭”为例[J].探索与争鸣,2020(08):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