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族民间舞艺术表现力创新培养

2022-06-30莫州灵

艺术评鉴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艺术表现力高校

莫州灵

摘要:在高等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艺术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加强培养舞蹈艺术表现力,不仅教师要努力,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必须构建符合舞蹈艺术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高等艺术院校开展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中,并且动作和情感上都要进行示范和引导。同时,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民族民间舞蹈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民族民间舞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高校  民族民间舞  艺术表现力  现状  创新培养策略

中圖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1-0080-05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情感表现是舞蹈艺术的主要特点,舞蹈情感表现能力通常主要包括外在表现能力和内在感受能力。在高等院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内部情态和外部形态动作,对学生情感表现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一、舞蹈艺术表现力涵义

舞蹈艺术表现力是舞蹈艺术者运用自身肢体表现舞蹈作品风格和情感等的能力。在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由于每个表演者对舞蹈自身理解有一些差异,导致同样的舞蹈会因表演者不同而有所区别,这就是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具体体现。表演者对所表演的舞蹈理解地较好,感觉力也强,则舞蹈艺术表现力较强;反之,如果表演者不能很好地理解舞蹈,无法表达出舞蹈的情感去感染观众,则该表演者的舞蹈艺术表现力较差。我国民族民间的舞蹈艺术文化种类丰富,历史悠久,每个舞蹈都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舞蹈艺术表演,能领略到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例如,朝鲜族的舞蹈,朝鲜族人民大多在我国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以及辽宁省等地居住,他们热爱大自然,从事农耕劳动,当地的长鼓舞和扇子舞等在民间广泛流传,学习长鼓舞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所以,表演舞蹈的过程中,如果表演者没有完全表现出舞蹈的风格,也就没有表演意义了。高等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中,即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展现出教师教授的舞蹈动作,但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表明舞蹈艺术表现力欠缺。如果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缺乏,单纯地表演舞蹈,对学生未来的舞蹈发展很不利。所以,高等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提高,促进民族民间舞蹈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艺术教学现状

进入21世纪,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等艺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加大。在民族民间舞艺术教学中,教师既要改革和创新舞蹈艺术教学制度,又要完善和创新传统舞蹈教学模式,更要注重引入先进的舞蹈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舞蹈意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民族民间舞蹈的意义、魅力和价值。随着我国文艺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民族民间舞蹈,许多舞蹈教师积极参与到舞蹈教学体制改革中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能力和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促进了学生未来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根深蒂固,许多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还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形势发展要求。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街舞等现代舞蹈,对民族民间舞蹈没有太大兴趣;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学习了民族民间舞蹈,但没有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民族民间舞蹈,这都不利于学生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综合能力和舞蹈水平,甚至会阻碍学生舞蹈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三、强化学生民族民间舞蹈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

舞蹈属于一种载体,其主要运用肢体充分地表现出人们的内心情感,不但能有效净化人们的心灵,还能给人以启迪。例如,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千手观音》就有很强的舞蹈艺术表现力,征服了全部观众。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者,就需要自身更好地领悟舞蹈表达的内涵。在舞蹈优劣考量中,舞蹈艺术表现力是关键指标。因此,高等艺术院校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内在的情态感受力和外部的形态表现力。

(一)培养学生内在的情态感受力

高等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态感受力,就需要启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首先被舞蹈感动,运用情感语言及动作感染学生,使得学生自身情感符合舞蹈的情感,并在舞蹈中融入内心感受,才会给舞蹈增添活力。同时,教师应该重视创设各种情境和意境,使学生具有亲身经历的感觉。另外,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舞蹈的深层内涵,例如民族文化特色等,并播放相应的音乐,使学生从音乐中感悟舞蹈的感情和韵律。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表演舞蹈,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内部情态动作的能力。例如,训练民族舞蹈《关东情》时,老师可以讲授东北怪现象“大姑娘叼着大烟袋”。教师应从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视频和图片,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解东北特有的风土人情,在大姑娘叼着大烟袋的话题吸引下,学生们可以主动地了解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为表演民族民间舞蹈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介绍风土人情的过程中,要重点向学生讲解浪中梗、稳中浪、梗中翘,以及扭在腰上、踩在板上的东北秧歌特色,可以将东北秧歌独特的豪放、纯朴的风情和灵性讲述给学生,淋漓尽致地展现东北人民刚柔并济和热情质朴的性格特征。另外,在编排舞蹈的过程中,音乐环节也非常重要,例如舞蹈《关东情》中,以东北二人转旋律为主要音乐,同时伴以《嘎啦哈》民歌音乐的缓慢节奏。在整体音乐中,河北梆子和莲花落评戏等一些民间音乐都包含在内,多样化音乐形式使得整个音乐动听、高亢、亲切,风趣幽默中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氛围,更加体现出东北的地方特色。教师应更好地运用该特点,做进一步地指导和讲解,并鼓励和启发学生,想象自身是一个泼辣热情的东北女孩。有些东北学生对二人转比较熟悉,音乐一响起来,他们便会随之起舞,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会情绪高昂地手握大烟袋起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舞蹈中东北姑娘的泼辣幽默且优美的特点。事实证明,运用良好的辅助手段,能使学生忘记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规定的情境中,在学生情感能力的创新与培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外部形态的表现力

高等院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中,学生外部动作表现力若想有效提高,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和风格。优秀表演者在表演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各动作组合之间不会使人感到生硬,会让人觉得整个表演过程韵味很强、一挥而就,这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地深刻展现了动作和节奏。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练习,并专门训练各个动作的连贯性,完美地融合节奏与动作。训练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风格方式表演规定的训练组合动作,将动作整体性作为训练重點,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进行精细训练,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和风格。

如果想让学生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民族民间舞蹈动律,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制定一套实用的教学方法。高等艺术院校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中,通常教师会有机结合不同民族舞蹈的动律与基本手位进行基础训练,尽管该方法的实践效果较好,也还要鼓励教师突破方法的限制,将各种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中舞蹈性强和鲜明动律的部分有机融合起来,例如舞蹈《手臂组合》中,可以把朝鲜族、蒙族、傣族以及维族四个民族的舞蹈有机融合,通过该舞蹈的日常训练,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动律特点,该方法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高校民族民间舞艺术表现力创新培养策略

(一)深入地体验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从本质上讲,民族民间舞蹈属于民族文化的一种产物。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舞蹈作品要充分表现其内在情感和艺术价值,就必须在民族民间文化中进行还原、进行体验。每支舞蹈、每个动作都来源于该地区和该民族的生活中,如果学生对此没有体验和认知,缺乏牢固的生活根基,艺术表现力空洞,就谈不上舞蹈艺术表现力。如果教师还按照传统的舞蹈训练思路,仅仅注重训练动作是否到位和熟练,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而整个舞蹈作品不能通畅地表现,那么这种舞蹈表演充其量只是模仿,并没有舞蹈艺术表现力可言。因此,要真正提高舞蹈表演质量,就应以体验作品为出发点,将作品放置在舞蹈孕育环境中进行考量和体验,真正理解和感受舞蹈的真谛。例如,稳中浪和浪中哏以及哏中翘是东北大秧歌的主要特点,如果要了解该舞蹈的特点和风格来源,就要在民俗文化中进行考量。东北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型是唐代靺鞨民族中的踏锤,因此,在东北秧歌中,摆、跺、颤以及扭等相关动作较多,这些动作的互相结合就构成了现有的艺术风格。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学生们在表演中就能更好地表现出来。因此,表演民族民间舞蹈不能一味地模仿和学习动作,更应从作品本身开始,挖掘舞蹈内涵,获得情感体验,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表现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贴切的教学情景

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我国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创作和表演主体都是劳动人民,表演的场地是村寨和田间地头,观众也是劳动人民。高等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艺术教学中,由于这种真实环境的欠缺,故而缺乏舞蹈艺术表现力,教师应营造民族民间舞蹈环境。

其一,课堂生活化。生活既是民族民间舞蹈的主要来源,又是最佳的表现方式。因此,教师应根据舞蹈艺术教学情况,将民族民间舞蹈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有些民族民间舞蹈大多在村寨空地上进行表演,教师运用“三下乡”等机会,带领学生到农村进行表演,让学生们感受到农民群众的质朴和热情。在现实场景中表演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其二,课堂舞台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设施,模拟真实的舞蹈场景。当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舞蹈场景风情和韵味后,就会有效提升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在藏族民间舞蹈左右摇摆的动作中,许多学生都会有不均匀节奏的现象出现,有些动作做得也不稳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手段,借助网络搜集一些优美的藏族地区的风光景色,以视频形式播放,并配上藏族音乐。学生在音乐中观看美丽的藏族风光,感觉自己是一个藏族同胞,动作做起来也更加稳定,还能解决其他的一些问题。

(三)注重典型的动作和体态

人们对某种舞蹈有深刻的印象,主要是该种舞蹈通过一些比较典型的体态和动作凸显了该舞蹈的独特风格。如果舞蹈表演者能充分掌握这些关键的体态和动作,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例如,藏族民族舞蹈具有许多“屈”的动作,这也是一个明显特点。著名舞蹈编导张继刚创作的藏族舞蹈《母亲》中,体态前倾和双腿弯曲的动作较多,不过并没有使观众感到不适,反而使观众感到更加亲切和自然。藏族舞蹈家卓玛表现这些动作时,做得非常稳定,达到了动人心弦的表现效果。这几个动作为何有代表性?这是因为这个动作来源与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西藏地区海拔较高,常年气温很低,人们冬天必须要穿厚重的皮袍,全身灵活的部位就是小腿,因此,在藏族民族舞蹈中,弯曲动作和松腰姿态经常出现。同时,西藏地区流行藏传佛教,人们虔诚信仰宗教,经常会弯腰、磕头、俯身,必须弯曲膝盖才能完成这些动作。在这些因素作用下,藏族民族舞蹈中典型的动作和体态便形成了。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了这些情况后,抓住藏族民族舞蹈的关键,就能在舞蹈中艺术化地表现出来。

(四)改革和创新民族民间舞蹈模式

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高等艺术院校教师民族民间舞艺术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所以,在高等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舞蹈新教材,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舞蹈专业技能,有效提高学生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表现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和综合能力。例如,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视频,使学生充分了解更多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和知识,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受到启迪,从而提高学生民族民间舞的艺术表现力。

(五)提升教师的示范及科学研究能力

提高学生民族民间舞艺术表现力,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示范表演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其一,示范表演能力。教师标准的示范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民族民间舞蹈,不是要求教师必须掌握高难度的舞蹈技巧,而是要求教师追求独特的风格以及投入神态、情感和动率等。例如,同样是东北秧歌教师,一种教师站在队伍的最前排,带领学生共同跳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秧歌开朗和泼辣以及豪放的特点。另一种教师是双手抱胸,在舞蹈队伍中来回走动,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学生。显然,第一种的舞蹈教学效果更佳。因此,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积极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有效提高民族民间舞艺术表现力。

其二,科学研究能力。在民族民间舞艺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地学习各类民族民间舞蹈知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既博大精深,又门类众多,教师更应精细整理和广泛收集,深入研究和熟练掌握十几种民族民间舞蹈。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当到舞蹈发源地采风,进一步了解该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历史发展以及审美习惯等,进行实地观察,更好地验证自身的理论与研究。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我国舞蹈事业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各大高等艺术院校也更加重视民族民间舞艺术教学,促进了学生民族民间舞蹈水平的全面提高。在高等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艺术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现实状况,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为学生未来的舞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參考文献:

[1]丁庆,谢婷婷.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分析[J].艺术家,2021(08):108-109.

[2]李晓君.高校舞蹈教育中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优化[J].陕西教育(高教),2021(05):54-55.

[3]胡雪.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20(10):124+126.

[4]常晴.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措施分析[J].艺术评鉴,2020(09):126-127.

[5]李梦洁.浅析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J].长江丛刊,2020(12):17-18.

[6]刘冬.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合的研究与探索[J].艺术教育,2020(01):97-100.

[7]赵园园.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创新探究[J].大观(论坛),2019(11):94-95.

[8]马强.对于提升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的相关思考[J].艺术家,2019(08):82.

[9]杨金莉.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19(22):170-171.

[10]赵梦璇.探析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J].传媒论坛,2019(05):175.

[11]平原,怀启铭.浅析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技术技巧的重要作用[J].现代交际,2019(04):132+131.

[12]石立林.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分析[J].戏剧之家,2016(14):202.

[13]谢春.舞蹈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艺术表现力[J].艺海,2013(05):158-159.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艺术表现力高校
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途径
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打击乐和音乐撼人心灵的艺术感染力
提高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