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双减”的背后

2022-06-30柳小梅

师道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家长

柳小梅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带货主播俞敏洪”的身份切换宣告校外培训时代的结束。新东方的迅速转型应对,源于其对国家“双减”政策的认识。

“双减”的背后有什么?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后,19个部门组成“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出台20多个配套文件,国家推行“双减”工作优化教育生态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双减”的背后首先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

“双减”的背后还有什么?笔者所在的城市——南通,是作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在内的9个全国试点城市之一。在南通市委市政府党政推动、多部门联动的充分支撑保障下,四个多月,南通“双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校外学科类培训得到强有力管控,全市100%小学开展“5+2”课后服务,100%初中提供夜自习服务,全市参加课后服务及夜自习服务的学生占比96.58%。身处其中的我,对“双减”,这个入围2021年度前十的网络热词,有着更真切的感受。

既要看到“减”,也要看到“加”

“双减”,一是要减轻校内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要减轻校外培训的负担。中国教育“减负”喊了很多年,对照这次的“双减”政策,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减”是为了什么?减负是手段和路径,这里的“减”本身不是目的,减的背后是“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是为了给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更好回归校园,让教育主阵地回归学校,为学生提供释放心灵、自主安排、发展能力、培育特长的时空,促进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二,什么样的“负担”要减?减负是不让孩子吃苦受累吗?非也!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需要能吃苦、能扛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不是简单地“取消作业负担”。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审视,“负担”是一个相对概念,比如同样10道数学题,对一个喜欢数学的孩子就不是负担,而有的学生也许要花1个小时才能完成。因而,“负担”不仅是“物理量”,更是“心理量”,“双减”要减的是学生机械、重复的作业,要减的是学生负面的、消极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与素养发展活动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作为“减负”的主阵地,首先要考虑如何“减”,更要考虑如何“增”。

我们要“减”学生机械、重复的作业,就要增加教师对学科作业的精心研制,“加”五育并举的综合创新实践类作业,呈现基于学生兴趣发展和学科知识的应用情境有效作业;我们要“减”枯燥单一的课程学习内容,就要增加教师对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加”可供学生选择的更丰富、更多元、更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我们要“减”被动、单向的课堂学习方式,就要增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讨,“加”让学生主动投入、深入探究、合作开放的学习时空;我们要“减”“只见结果不关注过程、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片面性评价,就要增加教师对评价改革的研究,“加”更多评价的“尺子”和评价方式。

当然,增加的还包括更多的线上和线下教育资源,还有教师提供教育服务的时间。适切地“减”与有意义地“加”,是一个系统工程,“减”与“加”之间的权衡需要大智慧。

既要学校作为,也要家庭跟进

“双减”工作是让学生更好回归校园、还教育清朗空间的重大民生工程。其中,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有专门部门根据国家政策进行整顿。对学校而言,如何开展好课后延时服务,如何通过“减学业负担”实现“增学业质量”是需要直面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简称紫琅一小)是南通市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属小学,也是本地各项教育改革的先锋。紫琅一小在2019年开办之初就自发探索“书包不回家”项目,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有了两年多的先期尝试,2021年“双减”政策在紫琅一小从容落地,并在原有基础上优化探索出紫琅一小“一体两翼式”的“双减”经验。这“一体”指的是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主体目标,“两翼”即助力学生素养提升的家校协同,具体体现为:教师“双减”工作中的“放招”,而非“放牧”;家长协同教育中的“放样”,而非“放手”。

(一)教师“双减”工作中的“放招”

紫琅一小教师将“双减”工作看作一盘棋,全面把握校内与校外,课上与课后,学与教,学与评等关系,深入推动学校课程—课堂—评价一体化改革:设计长短课更契合儿童学习身心规律和学科需求;探索“自我—众我—超我”的课堂让学生经历“自学—商学—赏学”的过程,站在课堂中央;从“知—智—致”三个维度推行绿色评价改革,在绿色测评嘉年华活动中将现场表现型评价和纸笔评价相结合,让考试成为期待,让成长看得见。

基于现实需求,观照学生的当下与未来发展,每天2小时的延时服务在紫琅一小被设计成2个“包”:素养拓展包和学业辅导包。素养拓展地点安排在校园各个学习场,内容包括运动与劳动、艺术与科学、思维与表达,由各科老师担任辅导,操场上踢个球、童耕中心拔把菜、陶艺馆中拉个胚、木工房里敲一敲、校园画展逛一逛……学业辅导则在各班教室,从“知—智—致”三个维度,即“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学科生活”出发,年级组统一架构作业体系,由本班本学科老师辅导作业,面批加答疑,夯实了学科基础,展现学科能力,延展了学科生活,凸显“学科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学业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本班本学科老师辅导的针对性,保证紫琅一小课后延时服务内容的高品质,学校98%以上学生参与,家长满意度达100%。

(二)家校协同教育中的“放样”

学校推行的任何改革只有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双减”中家长的教育理解与角色履职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为更好落实“双减”工作,紫琅一小开设南通市首家“父母学堂”,开学第一周连续3个晚上的“夜课”全面解读“双减”政策,介绍学校改革举措,对家庭教育做出系列引领,引领家长不是“放手”而是“放样”,助推家长做好“学习者”“陪伴者”“助推者”三种角色。B961BF06-2413-4BCF-BEF6-D7CB5F28E2AB

1.“学习者”。推动世界的手是推动摇篮的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努力在某一方面做孩子的榜样,或者是某一个擅长的领域中的成绩,或者是某一项体育技能的坚持,甚或是一个读书习惯,一项劳动本领。

2.“陪伴者”。紫琅一小要求所有家长都要有强烈的陪伴意识,调整角色,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亲子交流、动手操作、锻炼实践、发展特长,在陪伴中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家庭角色与责任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在陪伴中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运动习惯、劳动习惯,乐享亲情之暖与自然之美。

3.“助推者”。“双减”后书面作业留在了学校,课后更多的是实践类作业,如社会调查、项目研究、动手实验等。这些项目的完成需要家长大力支持,做孩子成长的助推者,一起生成问题的解决方法,积累经验。

一3班邓羽岚家长这样说:“作业在校完成,回家一身轻,孩子很乐意发展一些兴趣特长,没有课业负担的烦恼,晚饭后有时间涂鸦,玩各种游戏,还能延续幼儿园时无忧无虑的快乐。而学校精心设计的周末作业,则让孩子度过许多有意思又有收获的假日。比如周末作业单,需要手写的只有一两项,其他有阅读、发现生活、聆听名曲、体育锻炼、科学小实验等等,孩子周五回来就迫不及待地主动开始做。我们陪伴孩子完成这样的作业也觉得很有意思,这样的作业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有情趣的高质量的精神享受。”

既要为学生“减”,也要为教师“减”

学校是“双减”主阵地,教师则是“双减”主力军。毫无疑问,在提供优质延时服务和增加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变长了,工作强度变大了,工作要求更高了,因而,家长们也在主动呼吁:

为学生减负了,老师也要减负,没有“健康”的老师就没有“健康”的学生,对老师负责就是对孩子负责。(五1班郭廷轩家长)

“双减”,减去了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孩子的学习回归校园,家长放心安心舒心。“双减”后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更令人期待。唯一让我们感到沉重的是,老师们,确实更加辛苦了!(二5班王许爱家长)

在南通,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等减负措施已经落地,《南通市中小学教师优待办法》也正在研制中,然而,如何减轻教师“负担”的心理量,更需要全社会一起关注。

第一,关注“双减”背景下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双减”背景下教师的工作量与精神压力持续放大,如何保障教师职业优势,应成为政府的核心政策之一。公共属性下的尊师重教要求“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强音。然而,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有所不足,地位待遇仍有待提高。希望国家能把教育为公的教育公共性要求和维护教师私益的尊师重教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保障教师的惩戒权,明确规定处理学校和教师矛盾纠纷的基本方式。教师权益保障不仅事关教师教育权的正常行使,更关乎国家教育事业前景。

第二,关注“双减”背景下师资职数的匹配度。

教师基于职业担当,响应国家要求,努力做好当前“双减”工作。但客观而言,教师每天在校12小时的工作量是普遍现状,小学阶段的“弹性上下班”所起的调节作用微乎其微。这就需要编办、人社、教育等部門联合发力,适量增加师生比,减轻工作外压力,缓解教师焦虑情绪,铸就高质态师资队伍。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紫琅一小学)B961BF06-2413-4BCF-BEF6-D7CB5F28E2AB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家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长错了
作业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