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原因和对策

2022-06-30梁少兴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梁少兴

摘要: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身心变化发展比较快,接受的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极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排除小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问题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品和健康的心理,这是小学教学应尽的责任。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对策

一、引言

中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快速变革时期,学习和就业竞争压力加大。儿童、青少年因为不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常遇到挫折和困难,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

为了有效地规范学生的心理行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困惑,迫切需要解决。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探索一些干预措施、方法和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无论老师如何鼓励他们,他们都不热衷于参与课堂学习,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我班的区灏然和陈彦康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厌学,上课总坐不定,屁股下像是长刺似的,手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作业基本不做,每次都要老师追着完成或被迫完成。

二、心理问题干预产生原因

(一)入学适应问题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不断适应新的校园生活环境。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师生的人际环境,还有学习压力、学校纪律等,这对于新入学的学龄儿童的心理适应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一些心理发育迅速的学生和已经准备好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可以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也会有一些孩子适应不良。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情绪失调,如焦虑、抑郁、恐惧等;注意力不集中,然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通常需要几个星期的自我调整来适应它,有时甚至可以持续几个月。通常性格内向、胆小、谨慎、不耐烦、情绪化的学生容易不适应环境。

(二)厌学与逃学问题

小学生主要缺乏学习兴趣,学习难度较大,造成长期落后于进步,还缺乏勇气和毅力迎头赶上,教师也未能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学习热情受挫。结果,他们要么在课堂上无精打采、心烦意乱,要么偷偷地搞小动作或玩玩具,要么在课堂上打瞌睡,更甚者干脆逃学、旷课、假装请病假回家上网、玩游戏等等。一些农村儿童还得到父母的支持,辍学在家,为父母工作,做生意等等。还有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被别人超越了自己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时,就很容易出现厌倦学习的情绪。

(三)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无法独立生活,只能在父母和他人的照顾下生活。因此,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心理依赖性。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也逐渐成为了在校生的主体。他们从小在温室里成长,从小受到爸爸妈妈或长辈的百般呵护、宠爱,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都要依赖家长或长辈。还有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果天气稍微有所变化,他们就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添加或减少衣物,就这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否则很容易感冒。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人们可以获取正确合理的社会常识和经验,也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来自亲密的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在困难时期帮助人们。如果缺乏正常的交际,人们就不能满足依恋的感情,内心的抑郁,不能得到宣泄和排斥,影响孩子的正常人际沟通和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都是和成年人交往,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儿童往往生活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学生普遍具有任意性、固执性和强烈的依赖性。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时,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但他们仍然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理解他人,遇到的困难无法克服,不想克服,缺乏自信,使学生不会平等地与人交往。在接触他人时常出现过度恐惧,过于强烈的预防,结果是封闭了自己。另外,由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在小学,教师是学生的偶像,公平的代表。他们需要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如果老师不给予热情的指导和帮助,而只是责备学生,学生只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消极的情绪,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无动于衷。这种以学生失败告终的交流方式,会转移和加重学生的人际沟通焦虑。

(五)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学生最初接受教育的环境。家庭气氛是否和谐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1.父母的溺爱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3.家庭气氛不和谐

(六)来自学校的因素

教学缺乏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1.学习负担过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三、心理问题干预对策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儿童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尤其是逃学、对学习厌倦的儿童的学习兴趣已经被稀释,很难使儿童的学习兴趣萌芽和增强。我们应该注意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综合运用听、说、读、写,避免学习时间过长而造成心理厌倦。

(二)改变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

教师可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感兴趣。

(三)用爱来营造和谐的课堂,让学生热爱老师,热爱课堂,热爱学习

如果師生之间存在焦虑或冲突,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更好,学生也难以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过程。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要站在高处,不要冷嘲热讽。老师通常要关心每一个学生,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爱,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能乐于接受,并尝试将它转化为行为,从害怕学习,到愿意学习,喜爱学习,乐于学习。

四、结语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隐形杀手”,想要“抓现行”,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细心,多一些责任心,很多问题便不再是问题。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