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回归生活

2022-06-30许甜

师道 2022年6期
关键词:家庭生活孩子

许甜

有一次去北京的一所名校参访学习,学校老师带我们参观各个特色教室,最后到了国际部的一个烹饪教室:很温馨,中式的天然气炉子、抽油烟机,西式的烤炉烤箱、刀叉、各种烹调用品等一应俱全。校长介绍其办学理念:我们的孩子要会生活,尤其是这些国际部的学生,高中毕业就要去国外读书生活了,会做饭非常重要;此外,食物认同就是文化认同,出国后会做家乡菜,能够吃上家乡味,才会更加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是北京人;此外,孩子在做菜的过程中,也会更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

这是真正的教育。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中最大的隔离和浪费就是孩子的学校教育和他们的生活之间的隔阂,而这个隔阂如此巨大,成年人往往忽视了其严重性。让孩子在生活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升华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形式。而我们习惯的教育,是让孩子去学书本,将书本独立于生活之外,将知识割裂于经验之外。

一个美国自媒体达人郭杰瑞曾经拍过中美两国妈妈的对比视频,令人捧腹之余又引人深思:中国妈妈会对孩子嘘寒问暖,大小事宜安排地妥妥当当,孩子进厨房,赶紧轰出去,孩子要干家务,赶紧接过来:小祖宗,赶紧学习去吧,别的什么也别管;唯一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各种催逼督促。而英美妈妈,对孩子的学习完全不在意,孩子学业表现怎样——Who cares?而家庭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则是毫不懈怠:草坪要修剪了,交给孩子做;用餐后要洗碗洗盘,让孩子洗;圣诞要办家庭聚会,从邀请函到活动安排,从头到尾交给孩子来办;家里杂物太多了要办一个社区义卖,也全交给孩子来做,清理、决定卖哪个、做展区、做宣传海报、买卖、收入的去向……

中国妈妈的做法,有没有让大家看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学习大于天,一节课都不许逃,所有的任务就是学习和做作业,在学校乖乖坐在课堂上,在家乖乖坐在书桌前……这种观念要改一改了,让孩子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才是真教育、大教育。

让孩子回归生活之一:培养未来所需的核心能力

首先,未来社会最看重的,也是现在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是能力、素养而非知识。欧盟、OECD、各个国家和一些公益组织、包括我们国家近年来都推出了“核心技能”“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像问题解决、思维、写作、沟通、创造力、自我管理、心理状态的稳定、社会性交往等。这些都必须在孩子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要靠实练、实操才能不断锻炼、自省并臻于成熟。

而且,这些能力的发展,也是有关键期的。比如语言,2-4岁是孩子最敏感和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对不起,大脑相应的认知区域会关闭,会很难再建立起相应的神经元联结,到了十几岁时,脱离人类社会的“狼孩”再回来学习人类的语言,却再也学不会了,他依然是人类,但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这些未来教育中珍视的核心能力,比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协作合作、自我管理,目前尽管还没有研究明确指出其发展关键期是几岁,但我们通过自我省察或观察他人可以发现,如果这些留到成年以后再去锻炼,几乎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行为: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成长经历中缺少相应的浸润,在孩童以及青少年时期渡过一段封闭的读书生涯,工作以后几乎是被硬生生“塞进了”成年人的世界,要进行痛苦而艰难的弥补。

此外,心理学家康拉德·沃丁顿曾提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导向原则”,即,基因与遗传、环境与教育分别对人的某些心理特质的影响更大。如果是一个高导向(高度由基因决定)的心理特质,那么它的发展大概只能按照预先由先天条件决定好的道路自然成熟;而另外一些心理特质,则是“低导向”的,受外部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更大。如人的身高、胖瘦、智力、记忆力等就是高导向的特质,受基因影响非常大;而社会情感能力、问题解決能力、道德水平等则是典型的低导向的特质,受环境影响大。可以想象,我们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做题,是试图提高和改变其高导向的认知特质,其实是事倍功半的;而未来社会所强调的这些核心素养与能力,恰恰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低导向特质,需要我们引导孩子从生活经验和体验中去学习,而且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让孩子回归生活之二:学会连接广阔的生活世界

其次,单就学习知识而言,如果没有生活经验做支撑,学习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久之还容易造成学生厌学、学习动机下降、丧失学习热情。

2022年4月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发布,强调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目标,其中“有本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课程结构设置中更是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义务教育学校的研究热点。目前国际与国内广泛流行的项目式学习就可以作为其中的一种教和学的方式,因为它强调以真实世界、真实生活实践里的问题为驱动来开展学习,最终解决问题,产出公共产品或服务,去拍卖、讲解、陈述、宣传自己的作品。这是一种极富生活性的学习方式,全国很多学校都进行了相关尝试,直接促进了上段所说的核心能力的培养。

我来举一个例子,大家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现在会如此风靡了。作家多罗斯·费舍尔在小说《理解贝斯》中,讲述了一位19世纪末的小女孩贝斯的学习故事。她在学校一直是优等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听话、记忆力好,能够在被问到的时候准确无误地复述她学到的东西。然后,在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到了乡下的姑妈家里,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

在乡下生活的第一天,她的姑妈就让她帮忙搅拌黄油。在她搅拌的时候,姑妈为她讲述了一个女革命先驱、《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之一、也是姑妈的朋友,在自己家里搅拌黄油的故事。姑妈还教她用秤来称出需要的盐量,贝斯第一次看到一盎司(英制重量单位,约28克)代表的具体事物。她在短短时间内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她对“盎司”的认识从来没有超出过教科书,也不清楚生活中计量单位无处不在;她还第一次意识到,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是活生生存在的,历史是现实的,不是只存在考试题里!BD9B9B1F-8B1F-4DF9-A5B7-FAC31F4D9F2E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会让孩子产生如此大的冲击?——说到底,孩子是“人”,不是毫无生气的学习机器,他们有情感、有意志、有冲动,有需要被满足的要求、愿望和渴望。学习与孩子的生活、与现实世界、与族群国家的文化背景等等的联系,能够深度地吸引学生并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因为,这样能让他/她持续不断地汲取理解世界、理解他人、认知自我的原料,这些原料是鲜活的案例、是他人在这个星球的生命印迹、是他/她身为人类、社群成员的具体参考。

有一年,我邀请多时未见的父母和我的小侄子来北京玩。我侄子当时尚在幼儿园中班,我父亲坚决不同意他请假两天。他是非常传统的学人——虽出身农村但饱读诗书、自称信奉儒教的传统知识分子。在他眼中,读书大于一切,读书必须有规矩,上了学就绝对不可以请假,请假是败坏学习这件事在孩子心中的尊严和神圣感,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我虽然理解他的立场与想法,但当时非常失望。出于一时愤愤,我在家庭群里写了一段自我辩护:“教育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能给人带来持久人生影响的到底是什么?我清晰地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姥爷过大寿,我妈来学校找老师请假,带我离开了教室。当时我挺羞愧,感觉有违一个优等生的原则。但多年过去,我还记得那个下午在姥爷家度过的美丽时光,一家人的欢聚、姥姥做的美食、宁静的院落、在小河抓的螃蟹。当时在课堂里学过什么,却已全然想不起来了。和学校里的知识相比,与亲人的相处是不是就那么不值一提?……”

最后的结果呢,我并没有说服父亲,他们没来。我不是鼓励大家带孩子逃课,完全不是,只是提倡大家看到,教育的场域绝不只是在学校,相比波澜壮阔的大千世界,学校的经历太狭隘、太枯燥、太无趣了。在我们苛责孩子在学习上的投入或者表现时,可以冷静下来,试着播放一个孩子一生的漫长镜头,再想一想:他/她未来会记得这个毫无意义的时刻吗?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也从来都不是完全主张死读书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师从杜威,坚持“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其“知行合一”的“行”的方面,除了应用知识之外,很重要的就是生活实践。在他看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完整的认识过程是“行-知-行”的过程,从生活实践中产生求知的欲望,求知之后还要回到生活实践。受教育的过程绝对不是单纯的“知”,也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從知到行”(从知识到能力),“知”不是根本,“行”才是贯穿始终。在这次新课程方案的修订过程中,中国孩子的忧患意识、抗挫能力太低,已成为很多教育专家的共识性担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被长期“圈养”于教室、不接天地之气,身为“人”的主体灵动的坐卧行走、自在游弋、经霜历难等皆不能实现。只有“知”没有“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成长更是缺失的。

让孩子回归生活之三:锻炼经营家庭的持续能力

最后,给孩子一个榜样,一个样板,让他/她提前熟悉有规律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也是在为孩子的人生幸福奠基。

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学过要怎么样过家庭生活。事实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都有家政课,它并不是单纯的学做饭、学缝纫这么简单,核心是让孩子认识到家庭在其生命中的重要性,让孩子有经营家庭生活的意识,并初步学习一些经营家庭生活的技能。

有人告诉过你家庭中的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吗?有人教过你家庭中的冲突如何解决、家庭财产要怎样管理比较好、家庭成员都有什么责任和权利、家庭中的代际沟通要怎么做才能和谐、家具家装怎么来选、家庭氛围如何营建、家务如何分配、孩子谁来管教吗?……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跌跌撞撞自学的,一方面无意识地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学习,另一方面在成年成家以后开始系统补课。在或盛大或低调、但一定会迷茫的婚礼之后,我们开始回想自己的妈妈、爸爸是如何相处的,家务事是怎么分割的,节气和节日里要做些什么,吵架了一般怎么办,怎么和老人商量大事的……有了孩子以后,开始回想父母小时候是怎么养育的自己,自己闯祸了怎样处理,怎么去和老师开家长会……

所以,多年以后,我们记得妈妈做的饭的味道,记得爸爸发怒的那个早晨,记得弟弟调皮捣蛋离家出走,记得春节时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些所记得的一切,都是我们的生命。我们在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以后,尝试做的饭、在家里摆的用具、布置的装修风格、经营的审美格局……很多来自我们的父母,来自我们的家庭生活经历。没有一样,是来自学校教育。

日本的一位学者在大量的社会调查之后发现,父母的家庭生活方式与孩子的成功息息相关。其中,成绩好的孩子,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有条理却也有趣的母亲,比较能养育出成绩好的孩子来。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饮食状况也比较混乱。成绩越差的孩子,越依赖便利店的食物。

其调查样本、调查方法我们无从得知,对这样的结论当然要审慎看待。无论什么样家庭的孩子未来会更成功,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懂得如何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他/她在长年的潜移默化中习得了大量默会知识和可持续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BD9B9B1F-8B1F-4DF9-A5B7-FAC31F4D9F2E

猜你喜欢

家庭生活孩子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