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科技人物报道策略分析

2022-06-30刘林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误区新时期

摘要:科技人物报道是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报道,是媒体宣传业界典型、树立行业标杆的重要报道形式。深入挖掘具有时代性、先进性、代表性的优秀科技人物,通过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将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可信可爱可敬可学的优秀科技人物带到大家面前,可以起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实现价值引领。文章基于新时代公众对典型的判断更加科学理性、对典型人物报道的需求更加丰富的背景,结合相关科技人物报道案例,从事迹甄选、人物塑造及内容通俗化等维度展开分析,为科技人物报道摆脱选题模式化、表现手法单一、趣味性不强、形象不突出等瓶颈问题,走出传统科技人物报道的常见误区,既有高度、有力度,又有温度,并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科技人物报道;误区;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9-0156-03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科技三会”引发强烈反响。经国务院批复,自2017年起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每年5月30日成为我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自己的节日。

在这一背景下,大力报道优秀科技工作者,展示主人公短板攻坚争先突破、前沿探索争相领跑、转化创业争当先锋、普及服务争做贡献的风采,表现其进取精神、道德品质、理想情操,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意义深远。

文章以笔者从事科技人物报道的实践体会,结合国内部分媒体的相关案例,对新时期科技人物报道的常见策略和主要误区进行分析,供业界参考。

一、新时期科技人物报道的常见策略

(一)上接天线,事迹甄选有标尺

科技人物报道,报道的是典型人物。在甄选人物、事迹时,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时代同频共振,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优秀科技人物的典型事迹,要着眼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职责使命进行考量;要将其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阔视野中全面观察,在国家全局战略中确定其历史方位[1]。准确把握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立足全局,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方能做出有高度的科技人物报道。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名单揭晓,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飞教授在科技攻关、产业化应用、教书育人等多个方面均有建树,对其事迹的甄选,经笔者综合考量,最终决定省略教书育人等事迹,确定以产业化应用反溯科技攻关的写作思路。报道聚焦科研团队为打破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瞄准短板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取得成果后在多个国家推广应用,行业市场占有率超八成,这样既展现了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突出了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站位高度,又紧贴王双飞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主题。王双飞教授对文稿很满意。报道当天即发表,并得到了业界同行的高度肯定。

(二)深入浅出,科学内容易“消化”

报道优秀科技人物,要见科研成果,而这些往往是距离普通大众的生产生活很远、认知上又有一定门槛的内容。因此,要把握好科学与通俗的“度”,在两者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使受众被吸引、能认同、受启发。比如,从普通大众的视角出发,将科研成果等科学内容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充分考虑普通大众的阅读需求和科学素养水平,运用普通大众能看懂的生活语言,把科技进展、科研成果介绍给大众,从而提升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

科学内容如何通俗化,让普通大众看得懂、易“消化”,是科技人物报道一直以来的痛点、难点。对记者来说,要不断学习科技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提升科学素养。要在采写之前,对报道对象的个人经历、成果及相关专业知识提前做功课,报道时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白描等写作方法,以理解的“深入”实现报道的“浅出”[2]。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2017年初,湖南日报经策划推出“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这组报道甄选农业、生态、物理等领域14位科学家,通过讲述他们鲜为人知的事迹,反映了科学家对科学探索的执着、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对造福社会的追求,展现了“科技湘军”的风采,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斩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让科学内容通俗化方面,这组报道的记者下了不少功夫。他们采用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将深奥的科技知识通过自身能力加工,转化为普通大众一看就懂的内容,降低了阅读门槛。为了营造“科普园”效果,探索通过科学家的现场讲解、实物比照等多种方式,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比如,介绍何继善院士的工作,记者把他喻为“地球的把脉人”,并用地质“CT”介绍他的研究发明;在报道谢永宏研究员如何研究湿地时,记者通过大量对话,帮助读者具体认知鸟类与环境生态的关系,从而增强保护意识[3]。

(三)下接地气,人物言行引共鸣

报道科技人物,不仅要见科研成果,还要见人。优秀科技人物也是有情有义之人,也有父母妻儿,而且,往往是从一个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才逐渐成长为所在领域的标杆的。科技人物报道“写人不造神”,抓取主人公在工作、生活中“接地气”的言行,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以平视角度展示其从普通人到学术权威、业界典范的成长历程,往往更容易引起共情、共鸣,真正让优秀科技人物成为公众可敬可学可比之人。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李保国的最后48小时》,报道的是为扶贫事业而忘我工作的优秀科技人物典型——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河北日报的这篇报道独辟蹊径,选择小角度切口,真实自然还原李保国人生最后时刻的日常生活——李保国连日奔波,还要从顺平赶到石家庄参加第二天召开的项目验收会。同事们劝他从学校找个司机,别亲自开车了,他笑答“没事儿,跑過多少山路了,去趟石家庄算什么”,“还是自己开车好,方便工作,说走就走。何况我天天上山下乡,铁打的司机也受不了”。

当天晚上,夜已深了,李保国不放心,一一敲开课题组成员的房门,一个个环节确认。得到肯定回复后,才回房间休息。

到滦平示范基地开展实地勘测,需要徒步爬坡。因为疾病缠身,李保国在路边轻声叹息:“你们先走,我慢一点——爬不动了。”

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朴实无华的言行,体现了李保国教授对待工作的严肃认真与一丝不苟,塑造了一位时代先锋的光辉形象。事迹“接地气”,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四)有血有肉,人物形象才丰满

报道科技人物,不仅要见人,还要让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采访前,要多方搜集、查阅资料,对主人公的工作、生活经历及性格特点有初步了解,确定采访提纲。科技人物接受采访的时间往往有限,采访时要集中心神,将各器官充分调动起来,捕捉主人公的金句,挖掘生动小故事。此外,尽可能采访主人公身边的同事、助手、学生,了解更多素材,多角度展示其风采。细节是生活中最真实、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是人物报道的活力所在。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及景物等方面入手,通过细腻动人的细节描写,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便可跃然纸上。

笔者曾采访广西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广西“一年两收”葡萄栽培技术研究岗位八桂学者白先进,写成《情注“葡萄梦” 改写教科书》。通过深入采访,捕捉、挖掘他工作、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儿时去北京叔叔家做客,第一次尝到又香又甜的“玫瑰香”葡萄,对葡萄产生浓厚兴趣。就此,他与葡萄结下延续一生的情缘;向单位老专家讨要了几段葡萄枝条回家种植,没想到第二年就有一株挂果,而且果实颗粒硕大,成熟时颜色诱人,无心插柳柳成荫,意外的“收获”让他欣喜万分;参加工作不久,与两位同事自筹资金6900元,在桂林市郊承租了一块土地,并从北京引进葡萄芽条,正式踏上在广西推广种植葡萄的求索之路,方向坚定,其实他内心忐忑;由于桂北气候的制约,冬造葡萄无法完全成熟,“一年两收”技术功败垂成,此后调整科研方向,经多年努力,成功研发出葡萄催芽剂,葡萄“一年两收”技术终于大获成功;为使科研成果尽快走出示范田,扎根田间,辗转华南、西南各地葡萄产区,传授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使该项技术得以迅速推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写出了人物的喜怒哀乐,也写出了科研路上的酸甜苦辣,展现了主人公改写教科书中“南方不适宜种植葡萄”的论断,最终把葡萄种植禁区变为特殊优势产区过程中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人物形象丰满,真实性强,可信度高。

(五)个性提炼,人物特征入人心

有些科技人物报道,有细节,有故事,可谓“有血有肉”,但是读者读过后一转身就不记得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记者对主人公的个性提炼不成功,人物特征不够清晰、传神。

人物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特别突出的与众不同的地方。站在传播效果的角度考量,读完一篇稿件,稿件的主人公就应该成为读者一个熟悉的好朋友,他站在读者的面前,读者能根据报道的故事和细节,一眼就能认出来[4]。做到这一点,表明记者对人物特征的捕捉就是成功的。如今,报道里科技人物符号化、脸谱化的现象很常见。如何克服群像感,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其实,优秀科技人物既有很深的职业烙印,也有丰富多彩的经历和个性。挖掘人物的特殊经历和个性品质,抓取彰显人物精气神的个性化语言和独特爱好,既有优秀科技人物的共性,也有其独特个性,主人公的形象就能立起来,读者就能轻松认出“他们”中的“他”。

2017年9月,八桂学者、广西民族大学教授王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成为近年来广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的第一人。《南方科技报》迅速决定,派记者就此事对王东明进行一次报道。王东明教授的研究领域,对普通人来说比较晦涩难懂。采访中记者发现,王东明不仅在计算机数学领域成就斐然,在古诗词方面也颇有造诣。王东明说,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符号数学中抽象的概念、艰涩的推理宛如平仄交替的诗句,对我来说,读、写都是一种乐趣”。于是,记者调整写作思路,以王东明最喜欢的诗句开头,将王东明的事迹如数学人生、家国情怀、为师之道,用古诗串联起来。文中既有他的科研成果,也有他的生活追求,更有他的诗人情趣,科学性、通俗性与趣味性有机融合,立体展现出主人公的人格魅力,“诗人科学家”的形象呼之欲出。报道刊发后,得到了读者与新闻同行的一致好评。

二、科技人物报道的常见误区

(一)人为拔高

主人公形象“高大全”是典型人物报道的通病。部分写作者认为,典型人物报道是树榜样,报道的是业界翘楚、大众楷模,不自觉地把好的地方写“大”,把不好的地方写“小”或者不写,力图把主人公写得尽善尽美。但是这类渲染主人公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报道不可信、不可亲,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审美素养的提升,人们已经能接受典型人物的不完美,典型人物报道展现主人公平常人的一面,不刻意把缺点“藏起来”,会更加真实可信。就科技人物报道而言,着眼点应该是报道普通人通过努力,攻坚克难,取得不普通的科技成果,把人当成人而非神,主人公“局部完美”即可。

(二)人物病态

以往,包括科技人物报道在内,典型人物报道中主人公加班熬夜、带病工作几乎是“标配”,诸如父母临终、妻子临产、子女临考而主人公为了工作不能回家的“比惨”式报道也屡见报端。近年,“996”引发了一场关于奋斗和生活、工作与健康的全民大讨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学术界倾向于认为,长期加班、不爱惜身体、家里出了事不管不顾等现象,不应该得到提倡,这样的事例也不适宜当作典型来宣传。如果因为主人公的情况特殊,或者因为报道主题的需要,一定要写,也要辅以细节,而且要写得巧妙。

三、结语

典型人物報道具有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新时期,公众对典型的判断更加科学理性,对典型人物报道也有了内涵更丰富的新需求。科技人物报道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坚持从大众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具有时代性、先进性、代表性的典型人物,通过各种感人的事例和动人的细节描写,塑造“有血有肉”且可信、可爱、可敬、可学的科技人物形象,同时,以作者理解的“深入”实现科学内容的“浅出”,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传播力,用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传播正能量、引导新风尚,激励人们向善向上向好。

参考文献:

[1] 蒋玮玮.主流媒体做好科技新闻报道的六个策略[J].青年记者,2021(10):81.

[2] 方姝阳.紧贴受众:让军事科技人物报道更有亲和力[J].军事记者,2021(11):25.

[3] 龚政文,王志红,金中基,等.致敬科学家 弘扬民族魂:“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策划采写体会[J].新闻战线,2018(11):52.

[4] 钟汉成.科普报道写作与传播实践[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9:68.

作者简介?刘林明,本科,主任编辑,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南方科技报及家庭医药编辑部副部长,研究方向:科普报道。

猜你喜欢

误区新时期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