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难题破解方法探析

2022-06-30李海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难题

摘要:目前,正能量新闻已经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重点,但“高大上”的正能量新闻总是和读者之间有一种距离感,在文化新闻领域更是如此。如何才能消弭这种距离感,让正能量报道不仅“有营养”,还“顺口”“好吃”?文章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分析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的现状和趋势,阐释它的特定含义和应该避免的认知误区,强调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的价值,并通过大量案例,探讨和分析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的难点和解决之道,包括通过“真小实”规避“假大空”,对稿件进行“碎片化”梳理迎合读者的“浅阅读”,通过鲜活的语言淡化文章的“沉重感”等,以达到正能量新闻深入人心、有效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难题;破解方法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9-0153-03

一、引言

近两年,随着文化自信的深入广泛传播,特别是2021年有关部门开展了整治文娱行业乱象的“清朗行动”后,整个社会的风气得到净化,正能量报道成为各大主流媒体文化版的重要内容。但在实践中,正能量报道特别容易给人一种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正”“高”“大”印象,离读者有些远,做不好的话,还容易“假大空”,影响媒体公信力和传播效果。而与此同时,新媒体日趋活跃,读者“重口味”“快餐化”的“浅阅读”趋势明显。那么,如何让“有营养”的正能量报道变得“好吃”,把读者吸引过来,就成为各大主流媒体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文化自信背景下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的现状和趋势

(一)“正能量”成为文化新闻报道的主流内容

翻开北京晚报文化版,能明显看到正能量新闻“处处开花”。2022年1月4日,《电影<跨过鸭绿江>热映 志愿军英雄群像获赞》一文登上了北京晚报文化版的头条。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全方位呈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该文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的饰演者刘之冰的角度,映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钢铁意志和顽强品格,让读者看完禁不住感慨:“硝烟已散,山河无恙,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永存!”

1月5日,北京晚报文化版头条《这家人文考古书店靠什么走红》报道了一家默默无闻坚守十年的小众书店逐渐走红的故事,通过介绍一名普通的85后青年洪霞从这家满屋子冷门考古书籍,一天也难得有两三个顾客的书店兼职店员做起,凭着专业和坚持,做到年营业额500万元的“网红书店”老板的经历,宣扬了当代青年耐得住寂寞的坚守精神,以及为事业付出的吃苦精神。

1月7日,北京晚报文化版大篇幅讲述了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昆曲“第一旦角”张继青辉煌的一生,不仅展现了昆曲大家对艺术极为严肃、认真的敬业精神,也传递出中国传统戏曲莺啼婉转,水袖飘曳,“如晴云出岫,如溪回曲涧”,余音绕梁而又意蕴无穷的柔和、细腻、灵动之美。

从这三篇文章不难看出,这些报道都是对读者有价值的满满的正能量新闻,让读者或学到一种勇敢和坚韧,或受到一些励志的启迪,或感受到一袭中国传统戏曲之美,总之,心灵上都会得到滋养。

(二)正能量报道是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以上三篇文章体现了文化自信背景下新闻报道的三个方向。关于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闻报道指明了方向。而北京晚报文化版刊发的这三篇文章,报道的恰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顽强性格、现代青年的奋斗精神和中国传统艺术之美,暗合了当下的时代精神和报道方向。

不仅是北京晚报,现在,打开其他各大主流媒体的报纸、官网和APP,体现这三个方向的正能量文化新闻也比比皆是。比如北京日报刊发的《春晚<只此青绿>领舞:传承传统文化是责任》《京剧<李大钊>:塑造好人物是对先烈的最好缅怀》;人民日报刊发的《挖掘古籍有时代价值》《国产影视剧要加快走出去》;北京青年报刊发的《跟着纪录片<又见三星堆>走上追寻真相之路》《用大数据研究唐诗宋词结论很颠覆》……可以说,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能量报道已经蔚然成风,成为当前和未来文化新闻报道的主流内容和趋势。

相反,文化版上,对明星的报道少了,即便报道的是明星,主体也从过去的“小鲜肉”“大美女”变成了现在的“德艺双馨”艺术家和积极向上的普通人;报道内容也从之前的流量炒作、生活八卦变成了现在的优秀作品展示、创作经验交流等“有营养”的信息。

二、正确认识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的含义和必要性

(一)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的真正内涵

在这种大形势下,如何做好正能量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文化版记者、编辑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正能量?

顾名思义,正能量就是正向的,积极向上、向好的能量。在文化自信背景下,结合中国当代国情,主流媒体新闻报道需要弘扬的正能量包括和谐、平等、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等革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老爱幼等公序良俗,真善美等价值观[1]。

文化新闻主要报道文化领域的新政策、新事物、新现象、新成就、新人物。文化新闻正能量最终还需要影视、美术、书籍、展览等载体来呈现[2]。事实上,最近几年,文化领域也涌现了很多优秀作品,为文化版提供了大量鲜活、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比如好评如潮的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高票房电影《平津湖》《狙击手》,优秀剧集《觉醒年代》《大江大河》,高水平美术展《伟大征程时代画卷》《无声诗里颂千秋》等等。

(二)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的两个误区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记者、编辑认为,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力推进对中国文化的正能量报道,就不要发负面信息,也不要报道国外新闻。其实,这是正能量报道的两个认知误区。

文化版的编辑、记者必须认识到,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客观批评报道也是正能量报道。比如2022年2月,国内各大影院集中上映了几部国产爱情片,如《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等,这些影片不仅片名不讲究,内容也一个比一个俗套、“狗血”。对于这种粗制滥造的影片,北京晚报刊发了严肃的批评性报道,虽然对这几部电影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对提升整个电影行业的创作态度和水平,提升观众的欣赏品位是有好处的,所以,也是一种正能量报道。

另外,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不意味着要排斥国外的先进文化,只不过要打破过去“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的弊病,本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原则客观报道。比如最近两年,因为疫情,北京晚报虽然对国外文化新闻的直接报道少了,但还是刊载了大量西方古典音乐和经典名著在中国演出的新闻。当然,对国外一些不好的东西,也不能姑息,也要进行客观的批评性报道,比如北京晚报刊发的《“中国特供版”3D进口大片遭观众抵制》一文,批评了国外片方拿伪3D电影糊弄中国观众的行为,也提醒中国观众不要一味追捧好莱坞大片。

(三)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的价值

对于正能量报道,社会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人的观念和思维应该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弘扬主旋律的正能量是与时代思潮相悖的。作为文化新闻报道的从业者必须认识到,就个人而言,这种观点无可厚非,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必须有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更需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只有这样,社会风气才会积极向上,国家才能繁荣富强[3]。这就像一块稻田,稻谷和稗草此消彼长,只有田里种满了稻谷,稗草才没有生存的空间,否则必然是草盛稻苗稀。

三、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如何引人入胜

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战斗在社会意识形态最前沿的文化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在祖国的大地上种满正能量。但俗话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正能量这个天然带着“高大上”气质的词很容易拒人千里,更与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活力、个性等关键词不搭。这种距离感意味着要让受众接受正能量的新闻,要比报道一般的新闻难一些。因为难,很多正能量报道做得不到位,给读者一种报道和现实之间“两张皮”“假大空”的感觉。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该如何做,才能消除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呢?北京晚报文化版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首先,做正能量新闻报道要始终坚守一个大前提:正能量新闻也是新闻,也要遵循新闻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传播规律,一切从读者角度出发,按照新鲜、重要、接近等原则去对待。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正能量新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一)新闻内容要通过“真小实”来规避“假大空”

做好正能量报道的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就是要选好材。为了规避“假大空”,选材尤其要注意选择“真小实”,这可以说是做好文化新闻正能量报道的三大法宝。“真”是指真实、客观,不能任意拔高和虚夸,这是让读者相信正能量报道的基础;“小”是指细节,尽量用细节说话,以小见大,这是让正能量报道打动读者的技巧;“实”是指贴近实际、贴近老百姓、接地气,这是拉近正能量报道与读者之间距离的关键。

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好的正能量报道要通过贴近读者的真实细节来呈现,让读者感同身受,从而引发读者的共情和认同,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说教、讲大道理。

这样做也是发挥文化新闻的优势。因为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相比,文化新闻的时效性和严谨性弱一些,而文学性、艺术性强一些,所以在取材和采写上,可以细节多一些、故事性强一些。

正能量新闻的细节不怕小,不怕细,反而是越小、越细,越容易引发读者共鸣。这就像拿东西去扎手,如果用笔扎,手上只是稍微有些顿感地疼,如果用针扎,则会钻心地疼,也就是说,受力面越小,感受越深。因此,北京晚报文化部要求记者写稿一定要有细节。比如北京晚报记者采写的《<山海情>以“真”打动人》一文,介绍演员演得真时,没有空洞地夸赞演员张嘉益演得如何好,而是写了一个张嘉益饰演的代理村主任马喊水出场的细节:“歪戴着帽子,嘴里吊儿郎当地叼着树枝,眼睛向上翻着看人,抬头纹一上一下地乱飞……”寥寥几笔,画面感就出来了,让读者直观感觉到这活脱脱就是当地的一个油滑村头老汉,演员张嘉益真是一个“连抬头纹都会演戏”的好演员。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真小实”的细节要比长篇大论有说服力得多,让读者完全没有“假大空”之感。

起标题同样要遵循“真小实”的原则。北京晚报记者曾写过一篇分析历史正剧《香山叶正红》收视率高的原因的稿件,原标题是《把国家大事通过生活化的表达来呈现》,编辑在处理时,将标题改成了《席地而坐的毛主席》,通过一个“席地而坐”的真实小动作反映出影片“亲民”的特质,让读者觉得主席在生活上和老百姓没什么区别,关系一下子拉近了,正能量传播也显得顺理成章。

(二)对稿件进行“碎片化”梳理迎合读者的浅阅读

对习惯了微博、微信、短视频的读者来说,现在已经很难有耐心对长篇大论的文章进行深度阅读。正能量报道要想让读者读进去,就必须对稿件进行“碎片化”梳理,把文章的营养拎出来,摆在明面上。

比如在处理《赵波演出了“打铁军长”那个劲儿》这篇报道时,北京晚报的记者按人物通讯的写法写了一篇长达2500多字的稿件,编辑处理时,对其进行了精心梳理,根据赵波接演《跨过鸭绿江》的过程,拎出工作进展这条主线,并把文章切割成三部分:接戏时,一听“梁兴初”就答应了;拍摄前,充分了解真正的38军历史;表演中,求“形似”,更求“神似”。另外,还配了一个链接,介绍他戏外跟梁兴初夫人交往的故事。这样,不仅版面活泼,文章内容也清晰明了,读者只看三个小标题,就能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配图时,编辑还从数十张照片中挑选了一张人物的“怒目抿嘴照”,一看就能让人感受到“打铁军长”硬气、坚韧、倔强的性格。

(三)语言鲜活增加文章趣味性,避免沉重感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一提到“严肃”“正”的东西,就会有束缚感,就会觉得累。所以,正能量报道在内容上严肃了,在表达形式上就要尽量鲜活、灵动、有趣,让读者阅读时有愉悦感。

如北京晚报刊登的《从留守儿童成长为青年作家》这篇文章,写了留守儿童郑在欢在粗粝的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靠写作闯出了一片天的故事。郑在欢的生活很苦,让人读起来心情难免有些沉重,记者就通过一些鲜活、生动的语言来缓解沉重感,用了当地的“彩话”。“彩话”是河南俚语,就是开玩笑的意思,很多读者没听说过,感觉很新鲜。这样的“彩话”,不仅让郑在欢“含泪”的生活有了阳光,也让读者在“笑”中感受到穷孩子“野蛮生长”的生机和力量。

四、结语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新闻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产品,本身就对社会风气、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当时代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正能量的召唤,这种作用就更加突出。作为文化新闻报道的记者和编辑,有责任承担起这个艰巨的任务。面对正能量报道中的难题,记者和编辑要勇于面对、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找到适合自己媒体的解决之道,把正能量新闻报道好,让读者乐于接受,达成共识,以使国家和民族弊绝风清、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乔云霞.红色新闻文化对新时代的意义[J].中国出版,2019(4):25-29.

[2] 李晓芳.做有生命力的文化新闻报道[J].新闻战线,2018(5):90-91.

[3] 江春勇.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正能量傳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9(24):11-12,56.

作者简介?李海霞,本科,记者,北京晚报编辑,研究方向:文化新闻。

猜你喜欢

难题
相亲难题
巧用周期解难题
难题大作战
画“树”解难题
巧用《诗经》解难题
巧解难题
时间是道难题
先借后还,难题不难
术后难题
健康难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