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工人媒介形象的建构探析

2022-06-30安祥燕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人民日报

摘要:大众媒介在石油工人形象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持续参与着石油工人的形象建构。文章以框架理论作为支撑,采用内容分析法,抽样选取1949年至2021年间15个年份的人民日报中石油工人的报道,分析该报如何建构石油工人的媒介形象及建构了怎样的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展现的石油工人形象,从宏观上可以总结为推动国家石油工业蓬勃发展的主体、石油文艺事业的服务对象和创作源泉,以及企业与地方合作共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推动者;微观上塑造了以男性为主、中共党员居多、集中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主要岗位为基层管理人员、各类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是信仰坚定、不畏艰险、甘于奉献、追求进步的典型石油工人形象。同时,文章提出了建立多种叙述主体、加强多元议题建构、注重对“人”的关怀等石油工人媒介形象建构的优化建议,旨在为主流媒体做好石油工人报道提供参考,推动石油工人媒介形象的合理建构和有效传播。

关键词:媒介形象;石油工人;大众媒介;人民日报;框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9-0126-03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工人被赞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支英雄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石油工人的报道始终在大众媒介上占据一席之地。探讨石油工人的媒介形象建构,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时期社会大众对工人阶级的定义和期许,同时也对推动石油工人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1949年至2021年的人民日报作为分析对象,抽样选取15个年份的人民日报中关于石油工人的报道,结合框架理论进行内容分析,概括人民日报建构的石油工人媒介形象,了解人民日报在建构这一媒介形象时所采取的策略,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认识石油工人媒介形象的同时,提出石油工人媒介形象建构的优化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理论依据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为样本选取源,原因有二: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该报在石油工人形象的建构上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该报自创刊后连续出版,也有开放的数据库,查阅方便。

本研究采取等距抽样方法,从2022年倒推,每隔5年选定一个样本,最后抽出2017年、2012年、2007年、2002年、1997年、1992年、1987年、1982年、1977年、 1972年、1967年、1962年、1957年、1952年共14個年份,考虑到2022年还未结束,因此就近加选2021年。进入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2),以“石油工人”为关键词搜索,共获得入样的15个整年中标题和正文均含有“石油工人”这一关键词的报道312篇。除去重复及不相关样本96篇,最终入样共216篇。

(二)理论支撑

文章理论支柱为框架理论。“框架”概念最初由人类学家贝特森创造,将框架定义为制作、理解信息的一套特定规则,认为大家凭借这些规则认识事物[1]。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框架是人们利用认识和解释社会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使框架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标签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2]。此后,框架理论被不同学科领域广泛吸收借鉴,其中之一就是新闻传播。

在新闻传播领域,许多学者以框架分析作为研究方法,考察大众媒介如何建构社会真实。框架、框架化和框架效果是框架分析的三大主要概念,它们的剖析对象包括话语、话语的建构和话语的接收三大方面,对应新闻传播研究的媒介内容、媒介生产、媒介效果三大范畴。

下文选取第一种分析范式,即针对媒介内容来分析人民日报关于石油工人的报道框架,以及基于这个框架下产生的石油工人形象。

二、研究发现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216篇样本在报道体裁上以消息为主,有74篇,约占总报道量的34%;通讯占24%,共52篇;评论29篇;其他体裁61篇,包括图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整体来看,报道倾向上以正面宣传和中性客观陈述为主。

(一)宏观层面:多种议题交叠下的石油工人形象

第一,石油工人是推动国家石油工业蓬勃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占据石油工人报道主题第一位的是“发展”主题,共65篇,占比达30%,报道内容为勘探获重大发现、油气产量创新高、攻克新技术、研发新设备、拓展新业务等。这些内容展示了一代代石油工人怀揣爱党爱国之心,在深山、荒漠和海上陆续开发油田,建起炼油炼化厂,并将石油业务拓展到海外,推动我国石油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形象。这些报道在赞扬成绩的同时,也突出了石油工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被塑造成党和国家战略部署的执行者、机器的操控者、技术革新的推动者、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第二,石油工人是石油文艺事业的服务对象和创作源泉。样本中,关于“送文艺到石油一线”等活动的报道,以社会人士围绕石油工人创作的歌曲、诗歌、报告文学、美术作品、散文、电影、电视剧等为主题的报道,以及石油工人在业余时间创作的作品共57篇,成为人民日报报道石油工人的第二大议题。这类报道与发展主题的报道相比,内容上更“软”、大众影响力强,间接反映了石油工人的生活。从这些报道可以看到,石油文艺应运而生,这与石油事业的发展历程相对应。如1977年人民日报关于石油工人的报道达55篇,其中发展主题和石油文艺类的报道分别为16篇、11篇,三个数据均创所选样本中当年的最高纪录。这一年,党中央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石油工业战线展现新面貌,石油文艺也逐渐淡化“政治性”回归创作本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3]。

第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石油战线的关怀是人民日报报道石油工人的重要议题,也是一直以来石油企业内部宣传的重要主题,占样本总量的5%。在选取的样本中,《大河奔涌,走向新时代澎湃乐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入海口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纪实》等11篇报道,反映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石油战线的关注,时间跨度从1977年至2021年。报道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石油工人工作现场,看望慰问一线干部职工,与石油工人亲切交谈……这类报道为石油工人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增强了其职业认同感、荣誉感。

第四,石油工人是企业与地方合作共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推动者。这类报道有7篇,1957年2月23日《亲如兄弟》报道了油田开发建设之初,玉门油矿支援兄弟油矿的故事。1987年6月6日《卡拉麦里山石油工人爱护野生动物:井台围野驴住地喂幼羚》报道了准噶尔盆地东北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内,在这一带进行石油会战的石油工人与野生动物和睦相处的小故事,以小见大,展示了石油工人守护自然环境的正面形象。与此类似的,还有1997年的报道《沙漠中心出现“植物园”“死亡之海”长出绿树花草引来鸟类》。此外,同年的报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提到青海石油工人在党的十五大精神鼓舞下,决心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促进企业增效益、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这类报道展示了石油工人与战友团结友爱、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积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形象,暗含了工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进、企业与地方合作共赢的图景。

(二)微观层面:构建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有关石油工人的人物通讯共有27篇。由于人物通讯以人为报道主体,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事迹和精神风貌,故重点聚焦这一体裁的报道展开内容分析。

从社会性别来看,27篇人物通讯中,23篇出现男性石油工人形象,7篇出现女性石油工人形象,占比分别为74%、26%,男性出现频率远高于女性。这种局面并没有随时代变迁而发生质的变化,但不同时期女性工人形象在报道中出现的频次变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社会和石油行业的发展。結合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阶段来看,逐步崛起阶段(1949—1977年)出现3次,这与20世纪50年代获得解放的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参与到油田建设中有关;发展壮大阶段(1978—2011年)为1篇,与改革开放带来了更加多样的就业机会而石油行业相对艰苦、国企改制引发的下岗潮对女性从业者带来冲击、石油工作的流动性使得女性无法兼顾家庭与事业等变化相关联;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2021年)出现3次,这段时期社会家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使得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成为可能,同时数字化等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降低了石油岗位劳动强度。20世纪70年代塑造的石油女工形象有玉门油矿采油三队副指导员姚惠萍、大庆科学研究设计院女技术员刘素青、大庆化肥厂合成氨车间技术员武丽云,80年代有大庆油田高级电焊工于晓红,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川庆钻探工程公司40646钻井队女指导员黄文、青海油田采油工桑金凤、大庆油田采油工刘丽。

从社会身份来看,报道也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就政治面貌而言,报道对象中中共党员占半数以上,这充分说明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共产党员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正面宣传的典型。针对岗位分工来说,石油业务领域可分为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销售贸易、管道储运、其他业务5类,其中发现92%的报道者来自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其中又以大庆油田的工人最多,这与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技术难度高、野外工作居多且环境艰苦有关。除此之外,岗位类型中报道次数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基层管理人员、各类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总数的44.4%、33.3%、22.2%。

从精神品质来看,通过对描述石油工人的形容词和人物主要事迹进行分析,发现信仰坚定、不畏艰险、甘于奉献、追求进步是石油工人形象主要的特质。信仰坚定,主要表现为爱党爱国,思想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关键时刻能做到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王进喜、周占鳌、武丽云、大庆油田十三车队队员、高金颖等多位人物身上都体现了这一品质。不畏艰险,着重反映石油工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积极乐观、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形象。蒋成龙冲进大火抢救国家财产、辽河油田共产党员以血肉之躯制伏井喷大火、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勘察设计队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沙漠完成工作等事迹都生动体现了这种精神。甘于奉献,体现为石油工人坚守岗位、舍小家顾大家、默默为祖国献油气。从20世纪70年代王进喜全身心投入石油事业,90年代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勘察设计队队员举办“沙漠婚礼”,2007年海外员工远离祖国和家人坚守岗位,2012年物探员工深入大山找油、2021年青海油田年轻人驻守花土沟镇,这类以坚守和奉献为主题的报道贯穿了不同历史时期。追求进步,塑造了干一行爱一行、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学习进步的石油工人,如工作认真的老工人周占鳌、当了钻井队长的复员军人姚福林、勤学苦练顺利通过国外专家高难度技术测试高级电焊工于晓红、潜心科技创新的王启民等。

三、对石油工人形象建构的优化建议

通过分析人民日报石油工人形象的报道,对媒体更好地建构石油工人形象提出三点建议。

(一)建立多种叙事主体,丰富石油工人报道的形式角度

通过样本分析,石油工人报道的叙述主体逐渐单一化,主要以报社记者为主,而石油工人的自述、记者手记、普通民众的观察、石油工人家属的讲述等为叙述主体的报道较为少见。这可能造成报道风格千篇一律,媒介形象刻板固定,容易让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应该建立多种叙事主体,丰富报道视角,展示石油工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更多细节,使得石油工人的形象更加立体。

(二)加强多元议题建构,提高石油工人形象的社会曝光频率

石油工业取得的新成就、关于个人和团队先进事迹是一直以来石油工人报道的主要议题。但值得一提的是,历年间出现的和谐议题,如报道石油工人与自然环境、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报道,虽篇目不多但对构建生动、正面的石油工人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以此可见,报道议题可以适当“破壁”,跳出行业及自身,参与到社会化议题中,如石油工人参与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报道,重新吸引大众的注意。

(三)注重对人的关怀,塑造饱满立体、与时俱进的石油人物形象

回顾以往报道,塑造的石油工人形象以吃苦耐劳、忘我工作为主,虽然形象是正面、积极的,但宣传痕迹较为明显,将人物“神化”、不接地气,因此逐渐难以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无法满足社会大众对于正面典型人物的期待。同时,石油工人的岗位形象不应该仅局限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局限于坚守在深山荒漠中的一线员工,也可以是城市中日夜坚守的加油站员工。可以尝试构建更加多样化、更符合石油行业发展实际及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石油工人形象。

四、结语

通过抽样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关于石油工人的报道,发现该报以多种体裁、多样化内容,积极构建了石油工人“为祖国献石油”的正面形象,真实、客观、理性地展现了时代变迁、行业发展背景下石油工人的故事,塑造了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等一系列典型石油工人形象。但是作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的代表,人民日报还应在建立多种叙述主体、加强多元议题建构、注重对人的关怀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升相关报道的传播效果,更有效引导大众全面、正确地认识石油工人。

参考文献:

[1] 胡栓,童兵.我国党报国内暴恐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人民日报》近十年报道为例[J].新闻大学,2018(2):74-82.

[2] 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7(4):19-22.

[3] 范豫鲁.论中国石油文学的演变[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8(2):91-96.

作者简介?安祥燕,硕士,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人民日报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