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理念下文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2022-06-30潘镇李金生王丽萍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文科探索实践教学

潘镇 李金生 王丽萍

摘 要: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新文科教育理念下高校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结合新文科理念下文科实践教学的内涵解读,对传统文科实践教学问题的梳理,提出新文科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实践,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实践教学的融合建设、融通发展和融创格局的新路径,为开展新文科实践教学的系统改革和探索,提升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效能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新文科;实践教学;路径;体系;探索

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行“四新”建设,着力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1]。标志着“新文科”从概念的提出走向了正式实施。《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相较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更多的是一种内省式、反思式的主动建构,既有宏大愿景也有具微目标,既有价值理性也有工具理性。”[2]强化人文科技战略融合的新文科建设对高等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实验实践环节等均提出了新要求,而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是根据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教学目的和要求开展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新文科教育理念下也亟须革故鼎新,与新文科建设适配支撑。

一、新文科理念下文科实践教学的新解读

1.文科实践教学新使命:价值导向

新文科理念下的文科实践教学需具备价值导向性。文科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深化,应与理论教学同向同行,共同担负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回应时代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早在1843年末,马克思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强调:“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兼顾“知识生产”与“教养培育”[4]的具有价值导向性的人文学科和文科人才培养,应始终与社会变革紧密联系,与国家需要相契合,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供思想武器和智库服务。国家对于新文科建设是站在一种学科贡献、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之功能整合的视角来加以擘画的[5]。因此作为新文科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的文科实践教学,应该以一流人才需崇德尚能、经世济用为价值导向进行改革和创新。

2.文科实践教学新定位:一体两翼

新文科理念下的文科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坚持传承、发展、守正、创新,通过深化内涵建设,构建基于新文科思维的优质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程群和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新文科时代新人。新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也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6]。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上和一流人才培养上,新文科教育都需要在赋予崇高理想和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确保一流人才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文科建设根本上是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科实践教学也应该加强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通过深化改革,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满足创新驱动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3.文科实践教学新聚焦:交叉复合和问题导向

新文科理念下的文科实践教学应以交叉复合和问题导向为新聚焦。新文科归根结底就是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带来的育人模式的变革,高校的新文科实践教学的改革,其目标就是形成适应和满足新文科建设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方法体系。这其中蘊含着交叉复合和问题导向两个聚焦点。

(1)交叉复合。法国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概念强调,文科学科尤其是社会学科结缘于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着的一个时空关系和网络环境,每一个文科学科都存在这样一个场域[7]。虽然学科规训的理念制约着为学科发展而致力的越轨和脱序,而学科边界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新的学科领域和学科创新总是想方设法从原有的学科中脱离出来[8]。近年来,美、英、澳等国高校在学科交叉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从方法论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和参考。跨学科交叉是高校新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文科实践教学需要哲学社会学科和理工科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并在复合型“知识生产”的基础上,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交叉复合,进一步推进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2)问题导向。新文科实践教学的问题导向,说到底是面向真实世界,面向问题解决。虽然学者也支持文科的“无用之用”,但不乏“文科误国论”“文科无用论”等错误认识。这从一个侧面看出文科对于时代变革的作用和意义缺席,文科人才对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缺席。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我们推进新文科教育,改革新文科实践教学,要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形成新文科实践教学的具体路径与实施措施,推动建设适应国家战略发展和区域发展需要的新文科人才培养实践教育新体系。

二、传统文科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以研究人类社会中的政治、文化、经济、艺术等各种现象和规律的文科教学实践环节更是一直被忽视,文科教学长期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文科实践教学既“无为”又“无位”。具体表现在理念落后、建设滞后、管理不开放、模式单调、绩效达成度低。

(1)理念落后。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范式和人才培养的惯性决定了缺乏对于文科实践教学的理念探讨。传统观念上,文科办学成本低,一支笔、一张纸、有师资即可办文科专业,文科学习就是泡泡图书馆,文科学习不需要实践教学,更不需要实验室建设的办学现象较为普遍。高等教育扩招阶段,各高校增设的新专业也以文科专业居多,究其缘由是文科专业办学成本较低。新文科建设要求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要面向真实世界,面向问题解决,必须重塑文科实践教学理念。

(2)建设滞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具体表现为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比例较低,实践教学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够;文科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少,实践教学以简单的基础软件使用或者学会单一的技能操作为目标;教学内容缺乏顶层设计,比较碎片化,各个实践之间缺少联系又存在一定的重叠,没有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学生学的角度体会不到实践创新和学科研究的乐趣[9]。与专业结合度低,与理论教学互补性弱,内容陈旧,创新性不足,无法满足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科实验室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多以兼职为主。

(3)管理封闭。人文社会科学涵盖的学科面广,高校教学管理机构和院系设置导致文科实践教学系统的开放性不足。首先高校在教学管理部门中有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但存在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信息化建设脱节的问题,实践教学管理滞后于教学改革与研究步伐,无法有效地纳入整体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中。其次文科实验室建设主要集中在部分应用性较强的新闻、经管法、艺术等学科和专业中,总体来说普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各自建设各自管理,学科专业之间缺乏相互融通等问题。文科实验室在开放和跨院系使用上也存在机制上的不畅,造成实验室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投入产出上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4)模式单调。文科实践教学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培养手段上均存在不同程度僵化的现象,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实践类课程大多相对分散、孤立,关联性、系统性较差[10]。文科实践教学常以具体的事件描述或者案例分析来演绎理论教学,实验课对学生而言较理论课轻松愉快,缺乏对学科专业自身所具有的厚重逻辑的深邃探寻,尚未成为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

(5)绩效达成度低。文科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明,成效评价不科学,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支撑不足。传统文科实践教学的目标常常仅限于某一软件的操作使用和技能训练,而不是培养学生以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艺术的视角来认识真实世界,并通过学科规训的方法来规划和判断现实与未来,缺乏对学生成长为一流人才需要的分析力、判断力、洞察力的训练。

三、新文科理念下文科实践教学新构建

1.树立新文科实践教学新理念

新文科理念下,迫切需要贯彻实践教学新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新发展。要树立学生中心、问题导向、交叉复合、创新驱动的实践教学新理念。学生中心是始终明确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且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中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等重要,要始终明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互支撑、相互补位、相互融合,其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专业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收获度提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专业认证中对实践教学比例的关注,其背后的逻辑均为实践教学对一流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问题导向是结合新文科建设的历史使命,聚焦文科之用,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解决实际问题,新文科人才素质能力模型的重要指标即为问题解决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对此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有当仁不让的责任。交叉复合是改变传统文科实践教学分散、孤立、关联性、系统性较差的问题,纵向上建立实践教学与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自主发展课程交叉融通的教学体系,横向上形成文文、文理、文工、文医等交叉复合的格局,以提供解决包含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复杂性、综合化的社会问题的方案。创新驱动是新文科实践教学要强调课堂学习与课外创新创业相统一,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教育部《关于2017—2020 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号召高校积极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发展,其目的也在于使实践教学跳出空间与时间限制,打破环境与实物壁垒,创新实践方式,给予学生更多操作应用的机会,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一流人才培养中相辅相成,相互赋能。

2.探索新文科实践教学新路径

(1)推進新文科实践教学的融合建设。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进程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社会发展变革对文科所提出的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和国际化发展要求[11]。与新文科建设提出的“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相通,新文科实践教学应既注重学科专业内部的融合,又要推动文理工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发展,形成不同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新文科实践教学新模式。跨界融合应该是张弛有度的融合,而不是形式上的拼凑或培养方案或教学内容的嫁接,应避免落入空有复合型的期望,难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陷阱中。在具体策略上应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形成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自主发展课程的实践教学融合体系,在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实验教学内容,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开设综合性实验或实践课程,在专业自主发展课程中开设创新性实验或实践课程。

(2)推进新文科实践教学的融通发展。深度融合即走向融通发展,融通就是避免徒有复合的“表皮”,而无复合的内核。新文科实践教学首先要有理论实践的融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纲要深入融通,相得益彰。其次,要与当下的业界真实环境相融通,否则无法面向学生解释今天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制现象,难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实现四个核心问题的融通解决:“学生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即实践教学目标问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的学习成果”即实践教学回应的时代要求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即如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付诸实践的问题;“如何检验学生是否取得这样的学习效果”即开展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效果综合检验

问题。

(3)打造新文科实践教学的融创格局。在促进协同创新,在融合、融通基础上形成新文科实践教学的融创格局,以“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为宗旨,创造新的实践教学课程群和实践模式。协同创新不是“资源”要素的简单叠加或整合,而是这些资源和要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的灵活协调与有机合作。所以,协同创新实质是一种管理创新,或者说是一种资源的有效互动和优化利用。在具体策略上,以基于柔性化培养方案的“4+X”贯通式项目制综合实践为突破口,“4”为本科教育四年实践课程体系,“X”为校外实践联合项目,促进校内教学资源与校外政企社实践资源互动,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制度改善管理模式,优先整合资源,以共建促进多方联动、资源共享,培养创新型的新文科人才。

3.开展新文科实践教学新实践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大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又是具备系统化工程特质的小循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文科实践教学应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软实力和硬实力上同步加强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体系软实力建设。文科的学科门类众多,特色各异,实践教学也具有多样性,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强调社会调查的安排,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强调作品创作,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强调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等。在坚持新文科分类发展的原则下,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仍具备共性特征。

在实践教学目标上,文科实践教学的目标要围绕新文科人才目标来设定,一般有对应的职业目标和应用目标,以促使学生“理解”“掌握”“获得”“能够”为表述。要面向真实环境和问题解决,实现学生厚基础、强能力、重现场、解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要加大文科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有梯度的实践教学课程,根据学生年级高低和知识结构掌握情况,形成“认知实践—基础训练—专项拓展—综合提升—创新创造”的梯度化进阶,实践和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零散到综合,强调从技能操作性训练到“问题—探究—解答”的开放式的训练,持续改进和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设计和精准实施方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参与度、覆盖面及效果。

在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与“大智移云物”等新技术有关知识相整合,通过新技术赋能,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和挑战性。推进“互联网+实践教学”融合模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多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搭建虚拟仿真实践平台,扩张实践教学空间。探索网络自主实践模式,激励学生开展基于任务要求的探索性仿真实践,并借助互联网平台有效调整实践方法和策略,提高自主实践效率,利用课内外资源设计实践项目,开展自主实践活动。

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提能力,适度扩大双师型教师的规模,以产教融合为平台,确保新文科实践教学指导师资具备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相关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一定的职业工作经历。大力推动与政府部门、行业部门、大型企业、国际组织等合作共建和协同育人,在新闻、管理、金融、法学、外语等领域率先建设一批高质量、高使用率的校外实践基地和行业指导教师队伍。

(2)加强文科综合实验室硬实力建设。实验室建设是实践教学重要的承载,一直以来,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发展与理工科实验室存在一定差距,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鲜少获评。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将启动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研究方法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学术发展。”文科实验室建设需要探索新策略和建设新路径,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按照大类建设、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思想,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建设文科实验室和实验平台,实现文科专业全覆盖。通过化零为整,汇聚資源,加强整合,握指为拳,协同创新,将原有的分散、独立的各实验实践教学单元进行整合和体系化。建立统一的校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或者采取重点学院主导,以具有优势资源或偏应用型文科专业院系为核心,建立相关学科专业共享实验教学中心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共享优质资源。例如山东大学率先在语言类、历史类、经管类、法政类专业开展文科实验室试点建设,探索建设集约化、智慧化、开放性的文科教学实验室[12]。文科实验室管理也要进一步完善运行和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实验教学的共建共享共融机制。

总之,新文科理念下的实践教学应该达成让学生在更加开放、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得到全方位的能力发展的目标,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经世济用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网.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EB/OL].(2019-04-30)[2020-02-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4/tjx/mtjj/201904/t20190430_380243.html.

[2]李凤亮. 新文科:定义·定位·定向[J]. 探索与争鸣,202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4]操太圣.新文科建设的效用:知识生产与教养培育[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

[5]吕林海.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蕴意、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1(5):49.

[6]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举办[OL]. (2020-11-03) [2022-06-0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326649841448020&wfr=spider&for=pc..

[7] 皮埃乐·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8]孟照海.制度化与去制度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张力——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8(5):20.

[9]李津津,叶佩青.新工科背景下贯通式项目制研究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59-60.

[10]常建华,张秀再.以OBE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1(1-2).

[11]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

[12]袁凯,姜兆亮,刘传勇.新时代 新需求 新文科——山东大学新文科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7):69-70.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数字化发展的地方高校经管法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2114006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高校新文科改革与建设研究”(2020SJZDAWT05);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 “‘四新’背景下高校博雅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20JDKT112)]

[责任编辑:杨裕南]

猜你喜欢

新文科探索实践教学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